书城社科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17062700000003

第3章 我们一起成长(代序)(2)

事实胜于雄辩。第一届行知班有68人组成,高一下学期一个同学因故退学,另一个同学因病休学(毕业后考入大学);高二文理分班时,17个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全部考入大学)进入文科班,从其他的平行班中补充了17人。到高三下学期有一个同学因压力过大自愿进入平行班学习(也考入大学)。这样2005年我班最终有65人参加了高考。结果:刘晓明、朱文鑫分别被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录取;张建明等6名同学进入国防科技大学等军事院校学习;17名同学考入国家“211”工程大学,64名同学考入本科以上大学继续学习,只有一人留守家园。我想说明的是,敦煌总人口仅有13.5万,当年我校高一新生总共录取282人。有这样的结果,作为班主任,我是问心无愧的,更是欣慰的。

考入大学后有六名同学先后入党,有十几名同学成为学生会干部,有四名同学报考了研究生。段鸿涛同学以全市并列66名的中考成绩进入这个班,以612分的高考成绩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大二上学期成为班长,大三上学期入党,大四上学期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并报考了研究生。黄强同学在物理动手方面,有很大的兴趣,基于这一点,大学里他目标坚定而明确,且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终于在大二第二学期捧回了吉林省数学建模一等奖。

2008年,我带的第二届行知班共有34人参加高考,成绩揭晓,黄鑫同学以653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敦煌市应届生理科状元,被南京大学录取,重点本科上线10人,普通本科上线26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归功于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把全年级最好的学生交给了我,把全校最好的老师配给了我;其次归功于各任课老师的辛勤劳动,密切配合;再次归功于以前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所有的同仁给了我无私的关心与支持,是图书室、实验室以及餐厅、公寓楼、门卫等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是我们共同打造了敦煌三中这个干事创业的环境,如果说取得了一丁点成绩,那是大家对我的慷慨扶持与厚爱,我会永远铭记在心。我没有得意,更没有忘形,无论大家怎么看待,我都问心无愧,无怨无悔,我付出了劳动,我也花费了心血,我尽职尽责地做了我应该做的一点事情。

班会课无疑是班主任展开工作、教育学生、建设良好班级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但在我的记忆中,班会课不外乎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独角戏”。班主任的“导演”角色和学生的“演员”角色没有充分体现,导致教育主体的错位和缺位。

老师们在班会课的认识上也存在偏差,认为班会课、晨会课无非是“谈谈班主任计划,传达学校的旨意”;或者把上一周发生的班级问题在班会课上跟学生算个总账;有时甚至把班会课上成了对学生的“批斗课”、“训话课”,如此一来,往往造成“一人生病,全班吃药”的不公平现象。通常情况下,班会课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成型的课本,无“章”可循,无“本”可依。当然也缺乏评价,甚至无评价。无“本”当然就更无教案,无教案就意味着无计划,无目标,无方法。班会课的随意性、灵活性很大。常此以往,班会课内容陈旧空乏,形式单调死板,班主任整天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说到哪儿是哪儿。老和尚以己昏昏,小和尚岂能昭昭?简言之,是班主任教育主导思想的缺位。这样本来大而空的德育教育就更空了。

有的干脆把班会课改成班主任所教的“主课”,或变成了自习课、背书课,或借给其他老师支配。很显然,班会课是“副课”,班主任工作是“副业”的这个观念和地位毫无改变,甚至部分学校的课程表上班会课慢慢消失了。

学生在班会课上主体地位的缺失,班主任教育主导思想的缺失,班主任工作是“主业”观念的缺失,导致班会课基本上名存实亡,失去了它最重要的育人作用,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真正目的。

创新班会课的内容和形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人格是最高学位!日本艺术家黑泽明对儿子说:“要为社会做出一番事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学会做人,以德立身。”

经验证明,学业不好,大多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如果说智商是成才之本,那么情商就是成功之源。美国哈佛大学着名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曾认为:仅有智商是不够的,我们应用情商来教育下一代,帮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成功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没有在学校教育中引入成功学课程是我们教育的一大遗憾。在美国,许多人不知道副总统甚至总统是谁,但是有两位成功教育家的名字却是家喻户晓的。一位是戴尔?卡耐基,一位是拿破仑?希尔。他们的成功学是“经济的哲学”,它不仅是一个帮助人脱离贫困、实现富裕的好方法,更是一门帮助人建立完美人格、享受丰盛人生的大学问。

综上,内容上我尝试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及现代人才学、行动成功学、社会关系学、管理学、情商心理学等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班会课,把“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一教育目标贯穿在“每月一事,成就良好习惯”的习惯培养中。应该说“每月一事”的方式符合教育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养成一个好习惯至少需要21天(美国科学家研究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国习惯教育家周士渊认为,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个人的认识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既然21天是个平均数,那我们力争用一个月的时间培养一个习惯。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也就是说,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过去我们德育教育的失误就是把德育目标定的太高,且本末倒置,呈现出了“假大空”的低效局面,其症结就是忽略了从细小的行为着手,来达到培养人格的最终目标。

可以说,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正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

“每月一事”探索出了班会课、阅读课、作文课三课合一的课堂模式,解决了班会课的主导思想、教材、时间、主体全员参与等突出问题。分为素材链接、行动指南、写作实践、学有所得、教有所悟五个板块。既有班主任的主导设计,又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在阅读、写作、行动、反思、点化中着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实践习惯;帮助学生战胜自我,树立自信;调适心理,优化性格;培育智慧,富有爱心;珍爱生命,关爱社会,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理想信念教育、目标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时间教育等抓住细节,落到实处,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体系,全面而系统的塑造人格,为今后的成功人生奠定基础。

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人就是目的。教育就应该倡导关爱人,尊重人,发展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使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走出学校,应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懂得尊重他人,对社会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但会学习、会做事,会生活,更会做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