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说话术
1704700000033

第33章 说话智术(33)

我们常说:“我能为你做什么吗?”而很少说:“你能为我做些什么事吗?”但是显然后者是比前者有力量得多。

有的人喜欢让别人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这将使对方了解他所受到的限制和可以选择的范围。

假如主动权操在你手中,你将会使他对整个生意过程变得较没把握。这样你就可能以一个很好的价格来完成交易。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对方明了你想让他知道的事情。

不妨试着把令你头痛的难题推给对方,只要讨好他说,“试试我的鞋子吧!”你将会很愉快地发现这双鞋子竟也非常适合他的脚。

像很多人请教律师,总是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他们花费很多时间要律师也相信他们的观点正确无误。说只要按照他的观点和方法,诉讼就一定会胜利。他们将自己的观点投射到每件事上,事实上这些观点可能有片面性。这是人类正常的心理弱点。但如果能承认这种片面,倒可以心胸开阔,拓展人生经验。只要人正视自己的片面倾向,经验范围就能扩大。

商人出于生意的需要,常常修正每样事情,将期望投射到他想要解释的方面,他们喜欢透过有色眼睛歪曲外在世界,特别是同行的商品。

问题常发生在个人的概念中,形成了一定的形式和结构。因此人应该随问题自主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解释方法。例如,某个化学问题,归纳到不同的化学公式,解答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因此,以不同的方式看问题,你就会拥有新的说服力。

5.找到共同的话题

爱好摄影的人都知道,直接拍摄被聚光灯照得发亮的演员,会曝光且完全看不出被拍摄的人物。要拍摄出清楚美丽的照片,必须采用部分受光的技术,配合被摄物体的曝光程度而拍摄。

说服他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找出适合说服对方的方法。换言之,必须想要以怎样的角度去接近对方较好。预先探查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收集一些关于对方的资料,就能在事先准备如何接近他的方法,事先准备地话,就比较不会慌乱。

如果要说服这个人,那么须事先搜集有关其兴趣,简历、家族成员、出生地等资料;如果是说服公司的话,其经营状态、往来客户、其他的特点等,都要充分了解。若能多留心的话,应该可以收集到很多,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活用到实际的状况上,这有助于了解对方,也可以借此引导对方理解我们。

有一位评论家曾愤慨地说:“在这之前,有家出版社会专门出版我的书,可是他们却从未看过我的书,他们常常这样要求我:‘拜托你!什么都可以,写些东西让我们交差。’而我便常常无法招架而压凭摆布。但是他们认为‘原稿的内容无关紧要,什么都可以’的想法,实在是太失礼了。”

可以理解这位评论家的感叹。有事相求对方的时候就该仔细收集任何有关他的资料,这是一般的常识。

比如说:“读了先生你的作品,实在令我大受感动,特别是其中××的论点,虽然我也曾试着仔细思考过,但一直存在有关相同的疑问。”如果这样说的话,对方会认为“这个人下工夫看过我的书。”虽然并不一定是如此,但是至少表示了对这本书的兴趣,而且这样一来,这位评论家也会有“再写下去”的心情。

(1)找出共通点

在收集资料的同时,也要找出和对方共通之处,一旦话题接不下去,还有可以继续交谈下去的“材料”可以说。

事实上,大家也有这样的经验。

有一位作者曾经与某出版社的主编多次进行出书条件的交涉。虽然试着想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条件,但是总觉得还是差了那么一步。

大概在交涉了七八次后的某一天,由于长时间的商谈下来,双方都感到疲倦,于是换了场所,到就近的一家酒馆内。

主编是一个爱好打保龄球的人,而作者也还喜欢这个运动,所以坐下来时,作者先开口提到:

“上个周日,我到保龄球馆打球,可是手风很不顺,没什么战绩。”

话一说完,观察对方的反应,果然不出所料,主编便兴致勃勃地问:

“什么?你也喜欢打保龄球吗?”

“我常常去打,虽然不擅长,不过却很热爱这种休闲活动。”

“哈!哈!其实我也蛮喜欢这玩艺,几天不摸球就手痒痒。”

“战绩如何?”

“最高分是248。”“哗!这可是专业水准了。”

一谈到感兴趣的话题,情绪就越来越高涨,不知不觉中互相约定下次一同去打球;而且还说了一句很关键的性的话:“这个约定和出版的条件无关,完全是两码事。”几天后,双方便订了合同,而且是大致按照作者所希望的条件订立的。

在交涉的最初阶段,应该是以己方的条件为先行考虑的原则,但是事实上,往往无法就此达成协议。无论如何都务必要互相试探彼此的真实话;这时候,彼此如果有共通点的话,就能够突破窘境,往前跨一步。

(2)和部下共同拥有情报

有人注意力不够,和别人讨论事情总是自顾自地自说自话。第三者深觉被冷落而生反感。

所谓“依赖事前准备的说服”,是指在遇到事情时,应以谨慎小心的态度来处理之。心里头若有什么计划,首先应分析实行的可能性。同时应收集资料,听取各方的意见,向大家说明计划的目的及内容,并且要求大家在计划付诸实施时,能鼎力相助。

有人到了施行阶段时才勿忙地要求别人帮忙,别人自然置之不理。虽只是小差异,然而在结果上却带来无比大的差别。

对于必要的情报,应该让部下明了“昨天的经理会议什么人说了什么话”、“目前上级正在检讨此问题”、“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给本科带来种种的影响”等等,预先说明事实,和部下共同拥有情报。

如能共有某件事就能从中产生共同体会,据说在坏事连连时,更能增加彼此的亲密感。事实上不仅限于坏事之时,不论任何时何事,运用共同的力量能产生共通的感情,更能加强彼此间的联系。

所谓事前的准备是指在实施上事先获得谅解。大型公司盛行书面请示制度,这是指一个方案要进行时,必须先各部门领导取得一致的认可。把书面请示交由经理处,经过两三次的询问,只要被确认了,就等于经理答应了。只要有事前的准备,书面请示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

(3)了解对方所处的立场

时间可分为“物理的时间”和“心理的时间”。当紧时,你会觉得红灯的时间特别长。加班一到9点或10点时,总觉得已到了深夜而疲惫不堪,但如果换成打牌、饮酒,同样是到9点、10点,却不觉得夜已深了,或感觉疲倦。

客观世界里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但依自己的心理而定,却常有不同的感觉。所谓心理的时间,是指在当时心理状态的条件,对时间的感觉。每个人所处的立场也列入条件之一。

有个上了年纪和儿子媳妇住在一块儿的老妇,说了以下的一件事情:一个礼拜天大约是9点的时候,从二楼下来的儿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替他穿衣服。见了此种情形,老妇心想媳妇也太不像话了吧!自己躺在床上要先生照顾小孩,真是过分。

另一个礼拜天上午,女儿出外旅行,这时她瞧见女婿在厨房里忙着弄饭给孩子吃。老妇人不由地感到“女儿好幸福啊”

迁就自己人往往就会从对自己人有利的方面去解释一切。

说服时,不考虑对方的立场,或是找些莫名其妙的解释来搪塞,都会使事情更难处理。“你真是个随便的人!”“难道你就不是吗?”上下级间之所以经常口角,不外是双方只考虑自己立场的缘故!要站在对方立场来说话,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某位作家曾提出这样的论点:以对方的口气说出来。这个意见又将如何?

一个常在办公室抽烟的职员,曾经发誓戒烟,持续了一个月后,忍不住又去抽了。本来做上司的想法:“不是说不抽了吗?怎么又开始抽呢?”但突然改口用这样的口气说:“戒烟可不容易啊,你能坚持一个多月,已经很不简单了!”部下听了一定会自生惭愧,心底暗下决心:坚决把烟戒掉。

人对于能考虑自己立场的说服者,总会积极地协助他,因此说服者应时时考虑对方如何才能接受自己的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