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仙功奇缘
1701900000020

第20章 对弈遭遇一念通 吃人参获销魂法(1)

诗曰:

苍溟碧云海天宽,浩荡度化风雨寒。

突兀大具各风采,蛟蜃吹玉纵情天。

1

在绛霄宫一念师太设摆丰宴款待森孩儿的第二天,森孩儿便因急于赶回嵩山寻找妻儿,天刚蒙蒙亮,便轻装上路了。

他一心牵挂着阿盖和悟一子,尤其是想看看儿子悟一子长有多高了,毕竟是一别数载啊!

一只黑蛾,翅膀上镶着一圈白色的细边。

这是松毒蛾。它昏迷在冰凉的露水中。

森孩儿轻轻用手一弹,指风便吹干了松毒蛾翅膀上的露水。然而它刚一飞起,就凶猛地咬向森孩儿。

森孩儿苦笑着心道:连这松毒蛾也和邪派人物一样,丝毫不能怜悯于它。便轻吸一口内气,已然飞扑近身的松毒蛾,竟速度猛快,飞入森孩儿的口中,成了一道佳肴。

堪堪走了一天一夜。黄昏时分,森孩儿已然来到离嵩山只有五百里处的松云寺中。

森孩儿放眼望去,见松云寺气势雄伟,山脊鳞比,错落有致,角上龙头张口鼓目,形态神韵逼真,花拱上尚有“双龙戏珠”、“风落牡丹”、“丹凤朝阳”壁雕。

森孩儿心道:何不在此休息一夜,五更动身,天一亮即可到达嵩山,见到妻儿了!

于是宏声问道:

“里面有人吗?”

寺门“吱扭”一声旋开,出来一个小沙弥,见到森孩儿,已然神态慌乱。森孩儿艺高人胆大,随小沙弥进入寺内。

寺内有两株高大的银杏树,树周围香火缭绕,看时竟像鼎盛非常的样子。

小沙弥把森孩儿领进一间偏房,又端来一些素鸡、豆干和泡好的一壶茶,便径直去了。

森孩儿也不管他,胡乱吃些,又将茶水一饮而尽,倒头便睡。

也是因为一路狂奔,加上连日来损耗功力,森孩儿一会儿便进入梦乡。

子夜时分,森孩儿忽然被一阵哭泣声惊醒。他急忙就近向前,细细窥听。原来竟是一位女子在哭泣。

森孩儿心中奇道:“松云寺里,怎么会有女子?”

正在纳闷,就听一个男人狞厉无比地说道:

“哭什么,老子占据这松云寺仅半年,夜夜抓回来的女人,都他妈的只会哭嚎!我告诉你,凡是上了床只会哭的,老子都他妈的捏断他的脖子!

果然,这一句话说出后,那女子停止哭泣,抽声哀求道:

“求求你,行行好,今天是我与郎君拜堂的日子,你放我回去,等过了明天,我再来陪你。不然洞房之中不见了我的影子,客人一走,夫君他会着急的!”

那个男人一听,啧啧怪笑着,淫然言道:

“美人,你走了,你就不怕我也着急吗?”

借着月光,森孩儿从窗缝之中,看那男人满面彩油之气,年纪已然不小,中等身材,穿一身素锦长衫,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摸那女子。再看那女子,端的赛过月宫中嫦娥。

女子又哀言求道:

“那就完了事,放我回去与郎君……”

“哈哈哈哈!”那男人一阵大笑,奸声说道:“等完了事,你一番大享受,恐怕就跟定我皇甫昭了!也行,先干正经事,再看你的具体表现,最后看我的心情。还不快脱衣服?!”

“这……”女子为难道:“就在外面?”

“说得不错,我要让你见识见识!”

女子又要哭,转念一想,反正逃不过此劫,索性依了他吧,不然性命恐也难保。

只见女子缓缓脱去外衫,退去内裙,最后只剩下护身内衣。

森孩儿闭上眼睛,不愿再看。

皇甫昭一点女子腹下之穴,那女子竟然马上动起情来,稀里糊涂就脱得一丝不挂了。

森孩儿悄悄打开房门,隐去身形,来到银杏树下,顺手摘下一片树叶,朝着二人轻轻一弹……

就见正在急于用功的皇甫昭一个踉跄,怪叫一声:

“什么人,竟然暗算老子!”

就见森孩儿暴涨骨骼,竟变成一个奇胖无比的游侠,忽然现身,朗声喝道:

“淫贼,还不住手!”

森孩儿这一现身,皇甫昭已然大怒道:

“何方人士,敢搅老子的好事?我看你是活够了,还是越胖越糊涂了?”

那女子一见有人,惊叫一声,躲到树影之中。

森孩儿宏声喝道:

“江湖败类,竟敢强抢民女,真是无耻小人!”

森孩儿这一骂,皇甫昭反而啧啧大笑起来,说道:

“说得不错!老子正是以无耻闻名于江湖的皇甫昭,你可曾听说过?”

森孩子儿暗压怒气,沉声说道:

“你不就是采花大盗韦调达那个淫贼的徒儿吗?”

皇甫昭大笑道:

“也可以这么说。但你一定不会想到,韦调达所学的房中秘术尚不及我的十之六七!”

森孩儿冷笑道:

“韦调达这个淫贼,虽然被梁溪少锡城鸿山南麓铁山寺木空大师以吐火玄功击毙,遗臭江湖,但他毕竟是你的师父,你竟连师父也如此不敬,可见你比韦调达之坏,有过之而无不及!”

皇甫昭竟有些得意忘形地说道:

“你这胖者果然聪明,把老子说得如此之坏。哈哈,我也将是天下第一坏啦!”

森孩儿怒道:

“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皇甫昭一怔,旋即摇摇头,沉声厉言道:

“你这江湖无名之辈,我怎会知道?”

森孩儿哈哈一笑,正声言道:

“那就让你试试我这无名之辈的招数吧!”

森孩儿一声长啸,旋即使用“直泄天机笑笑元功”,缓缓一笑。

就听庙中的两棵银杏树,“咔嚓”一声巨响,拦腰折断。

森孩儿又暗念了一句什么,又见银杏树倏然扶正,恢复原状。

再看皇甫昭时,早已目瞪口呆。待他刚一清醒,便惊叫道:

“这难道是传说中的泰山秘术?好,你等着,有你害怕的人!”

不等森孩儿发话,皇甫昭狂展身形,如同鬼魅,转眼之间就跑得无有踪影。

那女子方才颤颤抖抖地从树影中走出,一下跪在地上,哭道:

“大侠,救救小女子!”

森孩儿朗朗一笑,只说了一声:

“你回去吧!”

再看这女子,竟也早不知去向。

2

“阿弥陀佛!多谢这位施主相救,逐走恶人,小寺才得以清宁,老衲感谢不尽!”

松云寺住持笑容可掬,合十谢道。

先前的那个小沙弥早已过来,对森孩儿道一声“阿弥陀佛”,指着住持说道:

“这是我师父,法号淡然,乃当今一流棋圣!”

淡然大师微微笑道:

“方外之人,何言虚名!不知大侠尊姓大名?”

森孩儿并不想暴露身份,他见松云寺住持淡然大师虽武功低微,但面容和善,便拱手答道:

“大师乃佛门高人,我这游方侠客,无名无姓,怎敢染大师佛耳?”

万万没有料到,淡然大师不光是棋术在天下有名,而且还极为固执。他微微笑道:

“游方侠客,岂可无名无姓?既然大侠不肯下告于老衲,老衲只好请与大侠对弈一局。倘若老衲侥幸先胜一局,还望大侠留下姓名,如何?”

森孩儿点头笑道:

“既是大师所请,我岂有不遵之理?就与大师对弈便是!”

淡然大师在棋术上确实有造诣,扬名于江湖几十载,对棋理也颇有研究,曾著《棋经》行于天下。

森孩儿忽然想起在衡山之巅与衡山叟师父对弈时,衡山叟提起过天下棋圣淡然和尚,不想今日竟在松云寺相见。

森孩儿恭然说道:

“我弈理不通,还请大师指点评说,如何?”

淡然大师一笑,说道:

“大侠何必自谦?这棋术之道,无非十诀。”

森孩儿谦声言道:

“请大师明示!”

淡然大师将棋盘铺下,交给森孩儿一副白子,这才说道:

“这棋经十诀,乃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救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老衲所述言简意赅,极为中肯,历来为棋家奉为金科玉律。”

言罢,淡然大师续说道:

“大侠请!”

森孩儿拿起一子,轻点于对方星位。

淡然大师言道:

“天地万物间的一切数字,都是以一开始。棋盘的总路数三百六十有一,一就是数之主体,其余均由一而派生,并运动于四方。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隅,以象征四时,隅各九十路,借以象征每季之天数。棋盘外围七十二路,乃象征气候时节。所下棋局,至今未有相同者,正所谓日日新矣。”

淡然大师也在对方左边星位点下一子。

正在这时,森孩儿忽听远处传来“怦怦”的巨响。看淡然大师时,淡然大师笑道:

“此声近来时有发生,听说是一个异人所修玄功而为。不去管他,下棋为最。”

竟然冷静自如。

森孩儿转而问道:

“我有一事不明,还请大师点拨。”

“但说无妨!”

淡然大师静而答之。

“何谓合战?”

森孩儿问道。

淡然大师言道

“此合战,正是老衲所修《棋经》中之一篇。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宁输一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而不可太疏,密而切忌太促。与其恋子而求生,不如弃之而取势。与其无理而强行,不如因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对弈始以正合,终以奇胜,但仍须四顾其地,掩人不备。凡敌无事而自补者,小心侵袭。凡弃小而不就者,防有大心。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此乃合战是也。”

森孩儿点点头,又投入一子。

又听那个“怦怦”声渐近,淡然大师笑道:

“此声乃在数百里之遥,大侠不必分心。这人若真到此松云寺,当还在天亮之后。”

淡然大师又续道:

“弈者,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正所谓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一。”

淡然大师说完,又投下一子。

两个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总共才走三十六着棋。

忽听淡然大师说道:

“大侠输了,老衲胜了九路。”

森孩儿惊异不止,心想:“怎么会只下了区区三十六着,却已然输了九路?”

森孩儿急忙稳住心绪,仔细看时,只觉此局十分奇妙,似乎已成“邓艾开蜀势”。

这时,远处的“怦怦”之声似乎又强烈了许多。

森孩儿对淡然大师笑道:

“我还不见输状,大师怎么会已胜九路?”

淡淡大师微微一笑,说道:

“《凡遇要处总诀》曰:起手据边隅,逸己攻人原在是。入腹争正面,制孤克敌验于斯。镇头大而含笼制虚,宽攻为妙。尖路小以阻渡避坚,紧处为宜。而在这几处要害,大侠均有缺陷,怎能不输?”

森孩儿摇头言道:

“我还不以为输,望大师容我三思。”

忽然,森孩儿目光一亮,旋即拿起一子,在淡然大师似乎没有注目之处,点了下去。随即笑道:

“大师输我十三子!”

这次轮到淡然大师一怔。他端详半天,果然哈哈一笑,点头言道:

“大侠的确身手不凡。这着棋在二十步以后,便起到力挽狂澜、转败为胜之作用。妙哉!二十步以后,大侠之弈,已在实实虚虚之间,正正奇奇之妙耳。不过,老衲也不以为输,要以《仙机武库》中的妙招再反败取胜!”

果然,淡然大师下了几手后,形势愈发显得攻杀凌厉,妙招迭出。

森孩儿佩然问道:

“大师方才以一子解开重围,可有说法?”

淡然大师笑道:

“此乃一子解双征,素有‘眼病休看解征棋’之说。此对弈分为九品,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入神者,神游局内,妙而不知。坐照者,不动神思,万象炯明。具体者,人各有长,兼而备之。通幽者,心灵开朗,知意达妙。用智者,不具神知,只图谋算。小巧者,素借巧法,妙路胜人。斗力者,棋法不胜,反搏较力。若愚者,愚拙不救,不可侵犯。守拙者,远疏巧智,自守钝拙。”

话音刚落,远处的“怦怦”声突然来到近前,声如万罄狂击、海啸山摧。

淡然大师功力低微,大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但他兀自挺住,口中疾诵《大庄严论经》,以平心绪。

毕竟是有道高僧,加上淡然大师棋艺绝伦,而棋者更是讲究心法沉稳,故而才堪堪忍住。

3

来人正是隐居海底岩洞之中,曾吞食有一万人精气、脉息,而最终练成了普天大法一念通的惊世恶魔吐鲁浑。只见他通体红亮,面目狰狞。

本来,练就一念通之人,最怕阳光和温度,只是不知吐鲁浑又练成何种玄功,竟闯入江湖。

森孩儿暗闭心息,不由得大骇。心道:此人是谁?照此“怦怦”作响,难道是他的脉息之声?如此高人,恐五岳山王所授玄功,一时也无法阻挡。

就听吐鲁浑“哇哇”一阵乱笑,立时黑风大作,威力无穷。风旋之处,将松云寺连根拔起,天空阴云也一扫而空。远山更是摇荡成舟,地上泥石飞扬,惊起的鹰鸦早就化成粉尘,泉水溪流奔突成柱,直喷云霄……

森孩儿急忙静定心神,运用十二月气法,又施华山王师父所授的气邪归正江梅引之玄法,堪堪将飞旋于空中的松云寺硬是拉回,放到原处。

吐鲁浑大声说道:

“小小孩童,竟有如此功力,敢从我手中夺去松云寺!你叫什么名字,说出来让我听听!”

森孩儿缩动骨骼,恢复原貌,正声说道:

“我就是森孩儿!”

吐鲁浑听见,哇哇大叫道:

“原来你就是持有金骨王牌的小小孩童!哇呀呀,听话!你把金骨王牌交我看看,到底是什么宝贝!”

森孩儿宏声说道:

“金骨王牌乃五岳之信物,又怎会交给你这魔头!”

吐鲁浑哈哈大笑,但见长手一伸,已然抓住森孩儿的手臂。

森孩儿疾出一指,乃华山指中的第三指,叫“华山隐居”,是无声发出,却力道最强的一指。

森孩儿何以一出手,便使出第三式“华山隐居”呢?

原来,森孩儿见吐鲁浑如此魔威,恐用其他指法对其无用,反受其累,故一出手就点出第三式“华山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