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兵临城下
1691100000038

第38章 七星岩八百壮士(2)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由新兵组成的一七○师作战同样非常顽强,他们腰间缠着手榴弹,扑向滚滚驶来的日军战车;每一个班,每一个排,都是战至最后一个人。每座阵地都几次丢失,几次收复,白天丢失的阵地,民团士兵们夜晚就身背大刀,攀援悬崖,偷偷摸上去,用大刀片将日军又赶下来,收复失地。

日军没有想到,杂牌军中刚刚上战场的桂军新兵和连杂牌军都算不上的民团武装,居然如此悍勇。

一三一师的将士们仍旧在漓江东岸激战着。

一三一师三九一团一营三连在连长黄忠毅的率领下,坚守星子岩阵地,连续四天打退了日军几十次冲锋,后来,全连仅仅剩下十几个人,而且全部带伤,无力抵挡潮水一样的日军进攻,就躲进了山洞里,继续抵抗,日军来到近前,就被一个个打死。日军面对小小的山洞洞口,无能为力。后来,日军调来了平射炮和火焰喷射器,对着山洞一通猛轰,接着就向狭窄的山洞里喷射火焰,黄忠毅全身着火,烈焰腾腾,他从山洞里跳出来,扑在一名日军的身上,紧紧抱住,也将日军烧死了。日军面对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忘记了开枪。

怀着保家卫国信念的桂军,他们的强悍远远超过了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日军。

最后,一三一师三九一团一营三连仅剩一名炊事员回团部所在的七星岩报讯,其余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11月4日,漓江东岸,三九一团的阵地在日军优势兵力的攻击下,相继失守,幸存战士退入了团部所在的七星岩。

团长覃泽文清点人数,此时全团仅剩下1 000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伤兵。

此时,日军从四面包围了七星岩。

覃泽文面对满营伤兵说:“我们牺牲了那么多的人,现在又深陷重围,命运已定,唯有多杀几个鬼子,再无他路。”

伤兵们全都站起来,齐声高呼:“和****的小鬼子拼了!”

七星岩守卫战开始了。

日军先用平射炮对着七星岩一阵猛轰,然后步兵冲锋。郭炳祺记载,当天下午,三九一团和师部的有线电话就中断了,只能无线联系。

当天的战况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日军在三九一团伤兵面前,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他们不但没有攻占七星岩,反而丢下了几百具尸体。

就在七星岩守卫战打响时,另一路日军进攻一七○师一个连防守的德智中学,经过一天激战,德智中学被占领,桂军全连士兵仅有三名少年拿着空枪退到了后方阵地。他们说,在子弹打光后,连长逼迫他们必须退回后方,而连长与其余的战士,全部战死。

七星岩守卫战一直在继续。

战争进行到第六天,漓江东岸的阵地,只剩下了七星岩。

一三一师参谋长郭炳祺少将在日记中记载:

11月5日,七星岩方面要求炮火支援,我驻扎在象鼻山上的炮兵向敌怒射,敌投掷燃烧弹,象鼻山上的树木和建筑皆被烧为焦土。

11月6日,七星岩及其附近山头皆被敌占领,我军退入山洞,继续顽强阻击。

11月7日,七星岩敌放烟幕弹,并用火焰喷射器,阵地前树木和防御工事全被烧光;接着,敌施放毒气……

这一天的日记中,郭炳祺少将的心情非常沉重,他先写道“师部无计可施”,后又写道“我们真没有办法了”。

11月8日,七星岩的联系彻底中断,但仍能听到枪声,说明抵抗仍在继续。

11月9日,七星岩仍有枪声,说明我军仍在抵抗。

11月10日,七星岩方向情况不明。

从郭炳祺少将的日记记载中,我们看到了三九一团最后的1 000名伤兵是如何顽强抵抗的,直到战至最后一个人,直到阵地被全部占领。

从11月5日到11月10日,因为战事紧急,郭炳祺少将每天记载的文字都极为短暂,然而在后世的我们读来,却字字撼人心扉,如同重炮轰鸣。我们透过这些短短的字句,看到了不屈的壮志心,不屈的中华魂。

七星岩如此危急,师部为什么不救援?师部的援兵在哪里?

一三一师已经无兵可派。

一三一师有一个补充营,坚守中正桥,就是现在的解放桥。然而,就在11月8日,七星岩守军与师部联系彻底中断的这一天,补充营也伤亡殆尽。

补充营是一三一师最精锐的一支武装,这个营是从每个连里选拔两名最凶悍的战士组成的,所以战斗力非常强,它分为爆破组、狙击组、投弹组等。在抗日战场上,只要一三一师与日军处于胶着状态,胜负难定,补充营就会上去,一举扭转战局。

但是,在桂林保卫战中,因为兵力实在太少,补充营也不得不担负防守任务。

日军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狂轰滥炸下,终于占领了中正桥,补充营退到了桥头阵地,日军又发起集团冲锋。补充营与日军激战两昼夜,阵地才沦陷。当时,全营仅剩下包括营长蒙世恩在内的几名战士了。蒙世恩嘱咐战士,用死尸盖在身上,准备天黑后再撤出阵地,回到后方归队。我在《石牌保卫战》中曾经写到了预四师一名名叫刘邦瑞的老兵,他就是依靠这种办法逃脱了日军的毒手。

然而,凶残的日军在打扫战场时,在每一具国民党军队战士的身上都会捅一刀。11月8日这一天黄昏,当日军来到蒙世恩的跟前时,蒙世恩突然掀翻了盖在身上的死尸,拿着手枪一枪击毙了一名日军,又一枪击毙了一名日军。他对着仅剩的几名战士高声呐喊:“和鬼子拼了,誓死不投降。”几名战士听到营长的喊声,也都掀翻了盖在身上的死尸,操起上了刺刀的空枪,奔向日军。可是,架在高处的日军机枪响了,补充营最后的几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骆首瞻见证到了桂林保卫战的全过程,他的听力很不好,记忆力也很不好,需要我把问题写在纸上,他看清楚后,才能给我讲出来。桂林保卫战中,他忘记了很多细节,但是对七星岩记得非常清楚。

当时,日军派遣狙击手,趁着夜色,偷偷潜入七星岩山顶,团长覃泽文也差点被敌狙击手击中。由于三九一团所剩兵力实在有限,不能组织力量反击,在表面阵地全部被占领后,只能退入岩洞里抵抗。

骆首瞻说,当时伤兵太多了,几乎人人都带伤。覃泽文团长要求大家与阵地共存亡,决不当日本人的俘虏。岩洞里,但是能动的人,都瘸着,爬着,互相掺扶着,把岩石摞在洞口,抵挡日军。

岩洞又湿又冷,战士们都穿着单衣,夜晚就浑身哆嗦。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已经没有吃的了。在日军还没有完全封锁七星岩时,曾有一头猪误入七星岩里,战士们就将它拴在岩洞里,几次想杀猪吃肉,但是长官说,这头猪肯定是老百姓的,绝对不能杀了它。后来,因为实在饿得受不了,加之兵荒马乱,猪的主人也不知道跑到了哪里,战士们就偷偷把猪杀了,每人分了一小块。就是这一小块猪肉,很多人还舍不得吃,留着在最关键的时刻再吃。

战况越来越不利,覃泽文对战士们说:“目下外界联系已断,战况欠佳,但凭军人报国的满腔热血,保证有一个掩体打一个掩体,有一个人打一个人。”

覃泽文说这段话的时间应该是11月8日,因为这天三九一团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中断了。

日军占领了七星岩后,用一个大队的兵力,激战多日,仍然不能肃清躲藏在岩洞中反抗的桂军,就向每一处山洞施放毒气。山洞里,空气不流通,又没有防毒面具,战士们只能坐以待毙。即使这样,就在日军戴着防毒面具冲进山洞的时候,很多桂军士兵还在用仅存的一点点意识和力气,与冲到眼前的日军肉搏。

覃泽文决心与七星岩共存亡,身边的战士劝告他说,与其这样做无谓的牺牲,不如突围出去归队,还能多杀几个日本人。覃泽文思虑再三,才决定突围。他们沿着后山,攀藤附葛,悄然前行,等回到漓江西岸时,仅剩三人。

一年后,桂林光复,已是三十一军副参谋长的覃泽文一回到桂林城,先奔往七星岩,他牵挂着那里的弟兄们,那些曾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三九一团的弟兄们。他走进洞中,跪在地上,一具一具收殓这些弟兄的遗骨。

据《广西日报》1945年11月20日记载:“七星岩内搜寻结果,岩内尚余忠骸八百余具,尽属广西子弟。计有三○三轻机枪连,该连长死时尚作紧握马缰姿势,忠马亦死其旁,想为作战中毒而死。此外有防毒排、迫击炮排、第一连、团部官佐、卫生队、野战医院及三百余伤兵。枪支多弃掷岩内深潭中……岩内忠骸死状极惨,敌人用毒气后,复用火攻,不少死者将头伸入石钟乳之内,而身在外以避毒气者;有仰卧者;有尚作射击姿态者,而今英姿宛在……”

1946年,当地人共收殓七星岩壮士遗骨823具,合葬于普陀山霸王坪,并树墓碑。

建国后,在屡次入岩铺设线缆中,又在七星岩发现烈士遗骨数十具,估计当时惨遭毒杀的壮士,足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