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兵临城下
1691100000034

第34章 看不懂的防御计划(2)

当时最精锐的军队调去反攻滇西,而在广西与15万日军作战的军队,无论哪一方面相比,都处于下风。

按照作战要求,参加桂柳会战的正面战场军队编制有11个军,听起来好像人数很多,但是仔细算起来,我们就会知道这是一支残缺不全的军队:

第十军刚刚参加完衡阳保卫战,只是一个空番号而已;第九十七军是在战争即将结束,胜负已定的时候,才匆匆忙忙赶往会战战场的;另外,三十七军1 700人,简直就是一个团的人数;二十军、二十六军、六十二军,每个军都是从长衡会战中撤退下来的,每个军仅剩3 000人;六十四军只有4 000人,只及半个师的人数;七十九军6 000人,勉强算得上一个加强团;桂军四十六军刚刚从衡阳保卫战的外围战斗中撤下来,伤亡也不小,仅剩10 000人;剩下的两个军还算齐整,中央军的九十三军有13 000人,桂军的三十一军有17 000人。现在算算,参加桂柳会战的中国军队有多少人?6万人。而参加桂柳会战的日军有多少人?15万人。

再看看装备,日军占领了广大的东部沿海地区,日军的各种武器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本土运往中国;而且,日本占领东北后,还依托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军工,制造武器。而中国,与外界联结的唯一一条生命线滇缅公路已经被封锁两年,仅有的美国物资依靠驼峰航线,而依靠美国飞机运来的极为有限的战略物资,又优先分配给中央军,像桂系这样的杂牌军,当时还是手持老套筒和汉阳造上战场。在装备方面,中国军队更不能和日军比。

装备处于劣势,人数处于劣势,就是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桂柳会战开始了。

后来,白崇禧在他的口述中,是这样写桂柳会战的:

湘桂路方面之敌第十一军,拟向广西全县进攻,我第九十三军原奉命于全州要隘屯粮储弹,阻止敌人,不意九十三军与敌一接触后,未经激战,即放弃黄沙河,粮弹亦全部丢弃。敌占全州后,即沿桂黔路进迫桂林,另一部由龙虎关经灌阳直趋桂林,时我一三一师、一七○师担任守城,敌以五师团兵力,先将桂林外围阵地击破,于三十三年十一月四日占领桂林城南外围阵地,遂即以炮轰城,并使用燃烧弹将城内房屋大部焚毁,因桂林木屋居多,致到处酿成大火。至十一月七日,敌由定桂门、中正桥、马龙洲强渡漓江,攻入桂林城,发生激烈巷战。至十一月十一日,守城军奉命突围,桂林城遂陷敌手。此役一三一师长阚维雍于风洞山指挥所为敌包围,因恐被俘受辱,遂以手枪自戕,壮烈殉国。防守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因负伤不能行动,也举枪自戕,另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一七○师副师长胡厚基亦皆阵亡,其余守城官兵亦伤亡大半。

敌攻占桂林后,经永福、中渡、黄冕、雒容进攻柳州,并占领之。后经宜山、河池,进占贵州之独山,旋自动撤退,仍回桂境。雷州之敌经于十一月下旬攻占南宁,西出龙州,北攻迁江,企图打通桂越路交通,敌我伤亡很重,呈对峙状态,会战告终。

白崇禧口述中提到的九十三军,尽管人数13 000人,是所有桂柳会战中参战人数最多的,但是畏敌如虎,不战而退。九十三军防守全州,重点担任桂林屏障黄沙河天堑的防卫。

九十三军是当时桂柳会战中装备最好的部队。

可是九十三军在兵力配置上有问题,当时,黄沙河阵地应该派遣重兵布防,但是军长陈牧农只布防了一个团。这么关键的阵地,却只放一个团防守,桂柳会战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错误。

当时,蒋介石有三个死守:要求陈牧农第九十三军“死守全州三个月”,要求桂系第十六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韦云淞“死守桂林三个月”,张发奎率粤军“死守柳州三个月”。梯次防守,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九个月后,远征军就会从滇西抽出身来,回身反击,将日军击垮。蒋介石的命令颁布后,陈牧农手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他誓死固守全州。

然而,陈牧农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9月11日,日军十三师团一○四联队进攻全州最北端的黄沙河附近,驻防黄沙河的一名营长被日军便衣打伤。日军便衣进入全州的消息,让全州人心惶惶。驻守黄沙河的整团人以请示军部补发军饷为借口,弃守黄沙河,逃往全州。

第二天,日军一○四联队便衣队潜入全州,五十八师团也兵临全州城外。陈牧农惊慌失措,率领部队逃亡桂林。

全州是国民政府的西南补给点,这里囤积着几千发炮弹和150万发子弹,还有第五军储存在仓库里的战略物资。本来,九十三军依靠这些弹药完全可以进行一番抵挡,为后面部队的布防赢得时间,可是,陈牧农畏敌如虎,九十三军未经战阵,刚与日军接触,就丢盔撂甲,望风披靡,致使日军长驱直入,桂林完全暴露在了日军的炮口前。

9月14日凌晨1时,日军冲入全州。

九十三军隶属张发奎指挥,张发奎闻听九十三军不战自溃,将全州拱手让给日军,异常震怒。他提请蒋介石对陈牧农军法从事。蒋介石同意枪毙临阵脱逃的陈牧农,以正军纪。随后,陈牧农被押到了桂林,执行枪决。

陈牧农被枪毙后,九十三军奉命镇守大小溶江。据当地人介绍说,九十三军在这里打得非常顽强,师长和团长都亲临第一线,阵地多次被日军攻占,又被夺回。步兵、炮兵的协同作战也非常好,而且,炮火覆盖了日军阵地后,步兵就发起冲锋,屡屡奏效。

没有了陈牧农,九十三军像换了一支军队一样。只有懦弱无能的将军,没有懦弱无能的士兵。

在九十三军与日军激战的同时,附近的民团也出动了,他们有的抬着土炮,拿着土枪,有的扛着大刀长矛,甚至还有的拿着锄头和铁叉来参战。当时,大小溶江一带杀声震天,日以继夜。

然而,依靠九十三军和民团有限的兵力无法阻挡十余万日军的攻击。日军还是突破了大小溶江的防线,民团和九十三军伤亡惨重。

日军浩浩荡荡地杀奔桂林。

关于桂林如何防守,由谁来防守,据说高层一直争论不休。

当初,蒋介石任命白崇禧为桂柳会战司令长官,说明蒋介石对桂柳会战非常重视。白崇禧上任伊始,就排兵布阵,激励将士,并发布了《告广西民众书》,要求全省男子一律投效正规军或加入游击队,对日军侵略作最后的抵抗。

桂林城市的工事图,由白崇禧亲自审定,工兵围绕着桂林城挖掘了一个大圆,并修筑了坚固的工事,这些工事可以配置两个军的兵力。除此而外,白崇禧还利用桂林城里山峰上遍布的岩石洞穴,设置了天然堡垒群,日军每进攻一座山峰,都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七星岩,更是建造成了一个坚固的火力据点,既可以独立阻击敌人,还能够与城里的火力相互配合。而在每个火力点上,弹药粮食储藏足够半年之用。当时,很多人将桂林称为“东方的凡尔登”。

白崇禧想在桂林大打一场,将一路南下的日军击退。

当时,杂牌桂军中很多人的装备还是草鞋加老套筒,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视察桂林防线的时候,看到桂军武器如此低劣,就将一些美式装备调拨给桂军,包括火炮、重型机枪和火焰喷射器。然而,从来没有见过这些洋玩意的桂军看着这些钢蓝色的新式武器,一筹莫展。后来,三十一军副军长冯璜回忆说,最新的美式武器到了桂军手中,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为战士们还没有熟悉,日军就已经逼近了桂林。

一些资料显示,白崇禧当初的打算是,顽强善战的桂军三十一军和四十六军坚守桂林,九十三军也协助防守桂林,将日军吸引到桂林外围,与日军鏖战。与此同时,薛岳从湖南进入桂林外围,然后,内外夹击,日军可破。

按说,小诸葛白崇禧的这种战法不失为一种好战法。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收缩兵力,固守待援。这种方法要好过节节防守,依次抵御的战法。

然而,白崇禧的作战方案提交到军政部的时候,没有得到同意,于是九十三军依旧防守全州。桂林城里仅剩下三十一军和四十六军。

倒霉的事情还在继续。

薛岳的军队没有按时从湖南赶来。白崇禧便将三十一军两个师和四十六军两个师带到了桂林外围,准备“依城野战”。

这样,防守桂林的只剩下了三十一军一三一师、四十六军一七○师。一三一师都是桂军老兵,师长阚维雍,战斗力异常强悍;而一七○师则是一个新兵师,还没有经过战争磨练,师长许高阳。在战场上,老兵和新兵的战斗力,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除此而外,守城的部队还有三十一军炮兵营,有12门火炮。抗战老兵桂调元说,当时,广西桂军成立了两个炮兵营,一个给了三十一军,一个给了四十六军,“我们的炮叫德国造苏罗通战车防御炮”。

“黑豆将军”认为凭借这点兵力防守桂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要求白崇禧增添兵力,结果,白崇禧再给守军增加了七十九军一个加强团。这样守军达到了25 000人。

而他们面对的,则是武装到牙齿的10余万日军。

当时,蒋介石为什么不同意九十三军和桂军一起防守桂林,薛岳为什么没有按时出现在桂林外围增援白崇禧,白崇禧为什么将桂军的两个精锐师带离桂林,时至今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法认为,当时日军即将战败,无论是蒋介石、白崇禧,还是薛岳,都在保存实力。

高层不但想保存实力,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作战部署。当时,桂林防御计划一变再变,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只有制定计划的当事人才能说清楚。然而,这些人现在都已作古。

桂林保卫战,前方将士殊死作战,而高层却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