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的海洋不仅给了人类丰厚的物质财富,更衍生出无数扣人心弦的故事娱乐人们的精神世界。你知道海上照妖镜吗?你听说过唐太宗与海的奇闻轶事吗?你知道会“织睡衣”的鱼吗?下面就让我一起聆听这些饶有趣味的海洋故事吧!
§§§第一节海洋动物趣事多
海洋“旅行家”的“指南针”
芸芸众水生家族中不乏“旅行家”:大马哈鱼“少小离家老大还”,不远千里寻故乡;鳗鲡夫妇新婚蜜月去旅行,万里之外营造“爱情伊甸园”;大洋“游子”金枪鱼,定期洄游不失约;航海名家大海龟遨游数年不迷航……
这些长途“旅行家”们出江河、过大洋、越险滩、绕暗礁、顶激流、搏恶浪,旅行千万里、离乡三四载仍识路知途。人们不禁要问:它们靠什么定位导航呢?
中国东北黑龙江是大马哈鱼的产卵地之一。当大马哈鱼夫妇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后,便耗尽了能量与世长辞。小幼鱼告别故乡,出黑龙江口,绕过库页岛,穿越千岛群岛,横渡鄂霍次克海,来到日本东北部的大洋中生活。一晃四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马哈鱼思乡心愈切。于是,它们便成群结队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一路艰辛返回故乡。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大马哈鱼这条“家规”始终不曾更改。
长途旅行的大马哈鱼靠什么导航识家呢?科学家试验表明,它是靠嗅觉导航的。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有趣的试验。在距离西雅图湾24千米的地方,有一条Y形小河,每个河汊中都居住着一个大马哈鱼的家族。当这一年大马哈鱼返故乡时,科学家们捕捞了一些鱼,给其中一半鱼的鼻子塞上了棉花,并在鱼体上做了标记,然后把所捕捞的鱼在小河汊下游放掉。结果,被塞住鼻孔的鱼东碰西撞,找不到出生地了;而未被塞住鼻孔的大马哈鱼却顺利地返回了。
时温耐寒两相宜
1936年的一天,法国旅行家安让·雷普乘船漫游北太平洋。航行途中,突遇狂风,小船被打翻,他被掀进大海。雷普在波涛中挣扎着,最后被浪卷到千岛群岛的伊都鲁普岛上。
此时,饥肠辘辘的雷普,庆幸捆在身上的炊具袋还没被风浪卷走。他支起小锅,四下寻觅着食物,在不远的小河中漂浮着几条肚皮朝天的“死鱼”。雷普如获至宝,连忙把鱼捞起,下锅煮起来。煮了一会儿,揭开锅盖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锅里的鱼竟然活了!正在锅里摇头摆尾游泳呢!他用手试了一下锅中的水温,估计最低也有50℃,死鱼怎么能煮活呢?
原来,这个小岛是座火山岛,火山口是个小湖泊。由于火山活动,湖水变热,水温高达63℃。在温度这样高的水中,竟有一种小鱼生活着。它们在热水中生活惯了,一到温度稍低的水中,就会冻得“不省鱼事”。雷普把它们放在锅里一煮,鱼就活了。
水生家族中不乏这种“耐温将军”。像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小鳉鱼就生活在52℃的温泉中。在中国云南48℃的温泉中,也有鱼类生活。据资料记载:在肯尼亚的列夫脱山谷谷底,有一个马加迪湖,那里水温高达80~120℃,却生活着小罗非鱼。
鱼类究竟能耐多高的温度?有两位法国学者用绚鱼、鲇鱼、丁鲑鱼和鳗鲡做实验,发现它们在温度为73~75℃的水中生活得十分自如;当水温升到93℃时,它们的呼吸就受到了影响;到99℃时,鱼体失去平衡;温度再往上升到106℃时,鱼儿昏迷,在113℃的水温中才死去。
1988年9月,在离美国奥列根海岸300多千米的海域,科研人员乘坐潜艇在27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个热泉,热泉喷出的水温高达400℃。使科研人员大为吃惊的是,在那么高温的水中,居然生长着一些生物,其中有管虫、细菌和巨大的蛤类。这一发现,推翻了生命不能存在于沸点以上高温中的结论。
科学家们还发现,如金枪鱼、鲔鱼、青鲛鱼,它们的体温竟比水还高。原来,一般鱼类是由静脉中的血将热量输送到鳃,然后散发出去。而在青鲛鱼等鱼类的体内,热量是在静脉中的血流到鳃以前就被吸收到全身,这样,它们的体温总是比水温高5~10℃。
在鱼类家族中,有耐高温鱼,也有抗严寒的鱼。最耐寒的鱼要数生活于两极海域的鱼类,能在-1.8℃的水里游泳。在南极海域里这样耐寒的鱼约有90种。其中有一种黑鱼竟可在-2~-3℃的冰中冰冻数周,解冻后仍能复苏。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生活在西伯利亚的猎人牵着猎狗外出打猎,途中,猎狗发现一块冰里包裹着一条黑鱼,它就一口连鱼带冰吞到肚里。冰块在狗肚里融化了,黑鱼便乱蹦乱跳起来,狗疼痛难忍,于是吐出黑鱼。小黑鱼在冰上蹦了几下,便钻进冰窟窿里逃之大吉了。
曾经有一位名叫盖尔的博士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收集了数十条小泥鲑鱼,将它们放进一个大玻璃瓶里养着。后来水冻成了冰,玻璃瓶被冻裂,盖尔博士将冰块融化,结果所有的鱼又都复活了。
实际上,有些鱼在温度极低时可以进入近似休眠的状态,而且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在冰冻状态下生存,此时,它们体内的液体仍然没有冻结。在纽芬兰附近冰封水域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比目鱼,它生活在-2℃的海水中,仍然安然无恙!
这些鱼儿为什么不怕冻呢?加拿大科学家弗莱彻发现,鱼的血液中有一种抗冻蛋白。鱼类在冬季可以合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用来调节渗透压,使血液中的凝固点下降。这种特殊的抗冻蛋白,从入冬的11月份起在鱼体内增加,在来年1~2月份达到高潮,到了5月份时便开始逐渐减少。
碧波下的“牧鱼童”
在辽阔的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欢快奔跑,机灵的牧羊犬忠实地护卫着羊群,不时将“掉队”的绵羊领回队伍中。
在白雪皑皑的北国森林,几只骁勇的猎狗激烈地同黑熊厮斗,直到黑熊精疲力竭被猎人所获。
在茫茫大海中,也有人类的“牧鱼童”。
海豚善于充当海中“牧鱼童”的角色。海豚最喜欢吃鱼,又擅长游泳,因此,它经常围追堵截鱼群。海豚追鱼十分有趣。
夏天来临,这是海豚追捕凤鲚鱼的好时机。夜间,海豚不取食,清晨,当太阳从海里跳出来时,它们便开始追鱼了。它们分成一个个小组,在海中漫游,一旦发现鱼群,如果各群海豚相距较远,最前面的那群海豚就连续跃出水面,在空中做“前滚翻”,召唤后续海豚群从四面八方前来围截鱼群。将鱼群围住后,海豚们发出“吱吱”叫声,鱼群一听到这种声音,吓得聚集在一起,不敢轻举妄动。海豚还会把鱼群赶到它们想去的地方。前苏联黑海地区的渔民不止一次看到,海豚排着队,把鱼群追过巴拉克瓦湾很窄的入口,赶到海湾里去。在这种情况下,渔船只要跟着海豚走,就能捕到鱼。
在很久以前,非洲提米里斯湾沿岸的居民,发现海豚追鱼这一奇妙现象后,就利用海豚帮助他们捕鱼。当渔民从渔船桅杆顶的瞭望台发现鱼群时,他们就使劲哗哗地拍打水面,为的是把海豚吸引来。爱嬉戏的海豚闻声赶来后,把鱼群赶进了张开的鱼网中。
法国著名生物声学家布斯耐尔教授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即用木棒击水可以引来海豚,因为木棒击水声音很像海豚最喜欢吃的一种鱼发出的声音。人们将网支在岸边的浅水中,然后用木棒“啪、啪”击水,海豚闻声驱赶鱼群而来。成千上万的鱼儿惊恐逃命,纷纷涌到岸边,自投鱼网。
在茫茫大海上,要想准确地发现鱼群,不是件容易的事。人们可以让海豚当“向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墨西哥的渔民在大洋捕捞金枪鱼时,先要寻找海豚。因为海豚常与金枪鱼为伴,有海豚当“向导”,就很容易找到金枪鱼。美国金枪鱼船队捕获的金枪鱼,90%靠海豚作“向导”。
鉴于海豚和鱼群的关系不一般,美国圣迭戈水下研究中心学者埃文斯建议,将一只海豚拴上无线电发信机,然后在海洋上启动声呐跟踪它,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捕鱼效率。
鱼与对虾的轶事
1.鱼原来有腿
最初的鱼和一般动物一样,是有四条腿的。可是后来这腿就没有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盘古时期,天和地距离很近,伸手就能摸着。由于天太低,人和动物都憋得难受。
女娲下凡巡视,看到天和地这个样子,很难受,决心把天支得高高的。可是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好主意来。一天,她看到一群野兽又跑又跳,四只腿支撑着它们肥大的身体,便灵机一动:用四根柱子把天支起来该多好啊!但这柱子必须是四条腿的野兽献出来,化作天柱,才能把天顶高。可是,谁肯把自己的腿献出来呢?
她找豺、狼、虎、豹商量,它们却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我们一共才四条腿,砍去了,怎么走路?你还是向别人去要吧!”
碰到牛、马、熊、鱼,女娲说:“天和地连在一起,你们不觉得憋得慌吗?”它们回答:“难受死了!”女娲说:“我有办法把你的四条腿化作四根擎天柱,把天顶高,那样,大家就能快快活活地过日子啦,你们谁愿意呢?”
牛、马、熊都连连摇头。并急忙走开了。
鱼没有走,用四条腿站在那里。
女娲问:“你愿把腿献出来么?”
鱼回答:“反正要有人把腿献出来,才能把天顶高,那就砍我的吧!”
“砍去了腿,不能走路,你不后悔吗?”
“天高地阔了,大家都能快活地生活,我后悔什么呢?”
鱼献出了腿,血流如注。疼痛难忍。女娲赶紧掏出一条手帕,把伤口包扎起来,打了个结子。
女娲把鱼腿分别放在东、南、西、北四个角,吹了口气,这四条腿就生根了,长高了,很快变成四根又粗又大的天柱,把天支得牢牢的。
鱼看到自己的腿撑住了天,无比高兴。女娲说。“多谢你献了腿。从今以后,我把你放到大海里去,你就在那里过日子吧!”
鱼滚进大海,手帕打成的结子变成了鳍,靠着尾巴和鳍的划动,畅游在广阔的大海里。
2.对虾成“对”吗
我们平常吃的对虾,在海里游弋、生长,并不一定成对成双。但为什么称之为“对虾”呢?这里面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民间传说,有一次老龙王过寿,龙王的女儿三公主要给父亲送寿礼,就派两名虾丫环送去两盘寿桃。哪知这位丫环初到龙官,便被那些五彩缤纷的奇花异草吸引住了,把送寿桃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玩了三天也没回去见龙女复命。
老龙王责怪女儿不送寿礼,三公主说不对呀,两个虾丫环已在三天前就送去了呀。终于弄清了原委,三公主气得火冒三丈,如实禀告了父王。老龙王听了,就把龟丞相找来说:“三公主的两名虾丫环骗取寿桃,至今不见踪影,快去把她俩找来治罪!”龟丞相领命,急带人在宫内寻找,发现那两名丫环正在花园里玩得开心呢!就立即抓住带到了水晶宫。
哪知两个虾丫环立而不跪,眼睛傲慢地直瞪着上空,龙王大怒。龟丞相急忙奏道:“龙王息怒,虾子只能圈只会站,不会跪,眼睛长在脑顶上,只会向前走,不会向后退。像这种人不配给公主当丫环,只配给龙王作虾兵!”龙王一听,马上说:“那就给这一对虾每人发一支长枪,让她们当兵去吧!”从此,这两个使女改名叫“对虾”,鼻梁上插一支锋利无比的长枪,行军打仗,相互配合,倒也干得不错。但毕竟改行了,远不如跟着三公主舒服。
后来,人们把这种出门不归的现象编成童谣:对对虾,对对虾,出了门,忘了家。
鱼儿有趣的呼吸
同人一样,水生家族也是离不开氧气的。海洋浩瀚,鱼儿繁多。众多的水生家族呼吸方式亦不尽相同,这一呼一吸,一吐一纳,引出不少奇妙的故事。
我们知道,大多数鱼儿是用鳃呼吸的。鱼的头部两侧生长着两个鳃裂,鳃片是由梳子状整齐排列的鳃丝组成的,鳃丝上密布着红色的微血管。鱼类的嘴一张一合,就把水吞入口中,水经过鳃丝时,上面的微血管就摄取了水中的氧气,同时把二氧化碳排到了水中。鱼类也有鼻子,但它的鼻子只是一种嗅觉器官,而且不和口腔相通,因此,它的鼻子是不能用来呼吸的。
有些鱼儿除了用鳃呼吸之外,还有辅助呼吸器官,一旦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了变化,它们就启用辅助呼吸器官,维持生存。
鳗鲡是一种酷爱旅游的鱼类。每到雨季,是它们最高兴的时刻,鳗鲡纷纷弃家出游。它们从栖息的河流、湖泊中爬上岸来,穿过潮湿的草地,越过田埂,从一个水域迁移到另一个水域,去会四方朋友,去品八方佳肴。到了夏末秋初,鳗鲡就要离家去“长途旅行”。它们不顾田野、草地和道路的阻隔,从江河出来,奔向大海,进行三四千千米的旅行。鳗鲡离开江河上了陆地之后,就不用鳃而用皮肤呼吸了。它身上的鳞已退化,皮肤特别薄,上面布满了微血管,可直接与空气交换,达到呼吸的目的。这种呼吸就叫“皮肤呼吸”。
海蛇在海水中潜行,所需的氧气2/3靠肺部从海面吸足,剩下的1/3氧气就要靠皮肤从海水中吸取。海蛇有一个不完全分隔的心室,这与哺乳动物的心脏相比是一种原始的特征。在哺乳动物中,血液在周身循环后返回心脏再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摄取氧气后再返回心脏进行下一次体循环。如果海蛇也采用这种循环方式的话,那么氧气必将很快被消耗光。事实上,海蛇的血液绕过肺部被压送到皮下毛细血管。这样,血液可以从周围海水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血液中的氮。倘若海蛇不用这种方式排出血液中的氮,当海蛇快速浮出水面时,血液中的氮就会因压力减小而生成气泡,阻碍血液流通,使海蛇患上“潜水病”而死亡。
泥鳅除了用鳃、皮肤呼吸之外,还可以用肠子呼吸。当水中氧气缺乏时,如果用鳃呼吸就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这时,人们就会看到泥鳅把脑袋伸出水面,用口直接吸入空气,并暂时用肠子代替鳃进行呼吸。泥鳅的肠子不像普通鱼的肠子那样在肚子里七绕八缠的。它的肠子把食道和肛门通连在一起,形成一条直管,而且薄得像肠衣那样透明,上面布满了毛细血管。这条直来直去的肠子,既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又有呼吸的功能。当空气被吞到肠子里以后,肠壁上的血管就吸取了其中的氧气,剩下的气体和从血液中放出的二氧化碳,就由肛门排出。因此,泥鳅特爱“放屁”。
“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之口。对生活在北方的孟子看来,爬到树上去捉鱼,是件荒诞的事情。可孟子不知,中国南方有一种攀鲈鱼,就能爬到树上捉昆虫吃。从表面上看,攀鲈鱼与其他鱼类没什么两样,但是它的鳃盖、腹鳍和臀鳍上都生有坚硬的棘,它就是依靠这些棘来攀登上树的。那么,它长时间离开水,靠什么来呼吸呢?原来,它的鳃腔内有个“辅助呼吸器”。它的鳃腔背部生有像木耳一样皱褶的薄骨片,叫迷路囊,上面有丰富的微血管,能够呼吸空气,维持生存。
螃蟹呼吸时,需要鳃和腿相配合。螃蟹生活在水中时,从螯足的基部吸进新鲜海水,水里溶解的氧就进入鳃的毛细血管,水从鳃流过后由口器的两边吐出。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海边上,有一种股窗蟹,当它在海滩上匆匆为生计奔忙时,时而会突然停下,抬起腿,像是稍事歇息,又像在谛听什么。其实,它是在用腿进行呼吸。它的腿上长了片薄膜,像是开了扇窗户,可专门用来呼吸,如将其堵上,它就会窒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