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沧海之盾:海洋军事与海军趣闻
16876100000007

第7章 兵力纵横——海军实力的较量(2)

法国的海军陆战队比较特殊,在编制序列上它不属于海军,而是陆军的一个兵种,共3万多人。这支部队装备精良。如第9海军陆战师,装备有1700辆车、72辆侦察车、340辆装甲运送车、24门155毫米榴弹炮、24门120毫米迫击炮、120部反坦克导弹发射架、8部防空导弹发射架。该师不仅可单独作战,也可协同其他兵力作战。法海军陆战队拥有不少著名的团队,如第11空降师中的第1和第3伞兵团,前者擅长在敌后作战,被称为“伞兵中的伞兵”,第3伞兵团则以剽悍善战著称,第8伞兵团有30多年的各次海外作战经验,有“像牛皮一样硬”的别名。

法国是世界强国之一,它不但拥有陆、潜、空三种核力量,还有在马岛战争中使参战国望而生畏的“飞鱼”导弹。法国是一个不甘落后和听人摆布的国家,当年它不满美国在北约的指手画脚,干脆退出了北约组织。在科索沃战争中,它是敢公开提出不同意见的北约国家。法国之所以敢这样做,除与它的国家性质、民族气质有关外,不能不看到它拥有的军事实力。

雄心勃勃的俄罗斯海军

俄罗斯——仅次于美国的海上大国。俄海军有着300年历史和传统,其军事战略思想虽几经更改,其海上力量虽几度兴衰,现在却依然是一只俯视世界东西方的“双头鹰”。

从叶利钦总统到普京总统,他们都十分重视俄罗斯的军队建设,尤其是海军军事战略思想建设。2000年春天,普京在当选总统前后,曾驾机上天,乘舰入海,并强调:俄海军“应当加强在世界各大洋的存在,以捍卫俄罗斯的利益”、“俄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成为世界大国”。

1993年初,叶利钦在访问韩国时第一次提出“双头鹰”理论。次年秋,前俄副外长帕诺夫对“双头鹰”理论作了解释:“俄罗斯鹰不是半侧着脸,而是完全转过头去看东方。”俄罗斯经过几番沉浮之后,既想搭上“欧洲快车”,又想跻身“东方快车”;俄罗斯海军经过几年调整改革之后,确立了新的海军军事战略,绘制了新的“海权蓝图”,正雄心勃勃地向茫茫大海进军——21世纪海洋强国排行榜上,必然有俄罗斯的名字。

俄罗斯海军陆战队创建于1705年,历史上,它曾参加过对瑞典、土耳其、法国、日本和德国等国的战争,因战功卓著,曾获俄国当时的最高奖励——乔治锦旗。

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陆战队发展至21个旅,其中有数十个海军陆战团、营战斗在各条战线上,在几次著名的战役中始终冲锋在前,他们的英勇顽强令敌胆寒,被德军称为“黑色的魔鬼”、“黑云”。俄海军陆战队在多年血与火的实战中得到了锻炼,其作战经验和战斗力不仅在俄军中,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

最初的俄罗斯航空兵只是单纯的侦察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航空兵发展成海军的一个主要兵种,它在海、陆、空战时都发挥极强的战斗力。战后,前苏联海军航空兵成为可在大洋作战的强大兵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航空兵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所下降。

现在俄罗斯海军陆战队只有1万余人,设1个陆战师,3个陆战旅。其装备仍很先进,都是新研制的产品,如中型、轻型坦克、BTP-80装甲运兵车、122毫米水陆自行榴弹炮、120毫米水陆自行火炮、水陆两用化学侦察车、火箭筒、狙击步枪、喷火器、各型防空导弹等。

俄罗斯的海军航空兵是海军中最年轻的兵种,在80多年的历程中,以光辉的战绩被誉为俄罗斯的“海上雄鹰”。

最初的俄罗斯航空兵,只用于侦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用于轰炸和攻击。1916年7月4日,俄4架水上飞机与4架德国飞机进行了俄海军航空兵史上的第一次空战,两架德国飞机被击落,另外两架逃走。为此,这一天被定为俄海军航空兵诞生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海军航空兵发展成海军的一个主要兵种,它不仅在陆上被频繁使用,如参加轰炸德国首都柏林,也在海上与舰船协同作战,它歼灭敌舰艇的数量占海军歼敌舰船总数的2/3。战后,前苏联海军航空兵得到进一步发展,拥有先进的机种,成为可在大洋作战的强大兵力。前苏联解体后,俄海军航空兵同样受到削弱,其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俄海军现有四个舰队(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和一个区舰队,总兵力20余万人,拥有战略核潜艇26艘、多用途潜艇约100艘、水面舰艇约100艘(其中航母1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护卫舰31艘),各种飞机800余架。

俄罗斯最大的舰队是北方舰队,北方舰队是俄罗斯海军四个舰队中最大的一个。北方舰队的前身是1933年组建的北冰洋区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前苏联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舰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将原黑海舰队一部分性能先进的舰艇调入北方舰队,使北方舰队实力进一步增强,成为俄海军主要的海上力量。

北方舰队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阿尔汉格尔斯克海军基地、舰队陆战旅和直属分队等6个主要部分组成。舰队司令部设在北莫尔斯克。舰队的任务辖区包括北冰洋和大西洋。它的战略任务是依托科拉半岛及其附近的海军基地,前出大西洋,从北翼包围欧洲,进而可袭击美国本土,破坏美国至欧洲的海上运输线。此外,还担负向地中海派遣分舰队的任务,由此可见,该舰队在俄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目前,北方舰队拥有各种舰艇387艘,航空母舰和战略潜艇全在北方舰队。有作战飞机190架,武装直升机69架。

近几年,俄罗斯逐渐加强了军事训练、战备值勤和对外交往,特别是以演习代训练的方式,很受世人关注,因为它既训练部队又实际检验作战能力。但因受国内经济影响,俄海军的现状并不乐观,2000年8月13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事故就是例证。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海军战斗力的提高,制约了海军的发展。即使如此,俄当局仍然采取积极的措施,力求保持海军的稳定和发展。

尽管俄罗斯经济大滑坡,海军的建设受害最大,但俄罗斯海军并不甘心落入二流的水平,在世纪之交,他们制订了海军发展的“世界海洋”计划,以期重现“昔日辉煌”。

这一雄伟的“世界海洋”计划中舰船建造规划是:在2010~2015年间建造新型核动力航母;各型舰的数量将达到:航母4艘,战略核潜艇16艘,多用途核潜艇50艘,常规动力潜艇50艘,驱逐舰24艘,护卫舰120艘,导弹艇60艘,登陆舰24艘,猎(扫)雷舰100艘。海军人数将保持在22万~23万。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航母梦

今天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是亚洲、西太平洋地区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上武装力量。日本已经跻身世界海军强国之列。但是,由于受“和平宪法”及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制约,日本至今没有航空母舰和核打击力量。

1.航空母舰——日本战后梦寐以求的装备

日本曾经拥有又被战争之剑斩毁的航空母舰,常常出现在海上自卫队的梦中。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提出保卫1000海里海上航线以后,海上自卫队已多次提出建造航空母舰的方案。实际上,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航母梦一直就没就醒。据美、日报道,早在1952年,日本就开始酝酿航母的建造工作。1951年《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根据这个条约,美国海军租给日本10艘护卫舰、50艘登陆支援舰艇,作为海上警备队筹建时的装备。后来,这个警备队里有一个“Y委员会”的机构,它是以旧海军大将野村吉三郎为首的一班人,他们专门负责接收租借舰艇、征募兵员及编制训练计划、制订舰队编成序列等工作。在进行接收租借舰艇的准备时,保科善四郎和“Y委员会”的一批旧海军出身的委员们一起研究了重建海军的问题,最后形成了“新日本海军再建案”计划。该计划提出日本海军再建的规模是:舰艇吨位数应在30吨左右,大、小各型舰艇约300余艘,其中包括4艘8000吨级的护航航空母舰。当野村吉三郎、保科善四郎们将这一方案提交给美国海军决策部门时,由于计划过于庞大,且又超过了日本恢复经济时期的经济能力,因而被美方否决了。但是,通过这一海军再建案,可以看到日本拥有航母之梦由来已久。

到了50年代后期,日本海上自卫队内部又一次提出了建造航母的动议。他们提出:在1962~1966年“第二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执行期间,建造“直升机航母”。1959年,海上自卫队参谋部进行了建造直升机航空母舰的规划。这年8月份,技术研究所完成了设计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数据是:标准排水量8000吨,常备排水量1.2万吨,满载排水量1.4万吨,主尺度为全长166.5米,水线长160米,最大宽度22米,总功率6万马力,双轴,航速为29节左右,与当时正在建造的导弹驱逐舰所用的动力装置同型。舰首采用首楼型,以首楼后端至舰尾艇板前端设有直升机机库,舰首为非封闭式。为减小舰体侧面受风面积的上层建筑的重量,机库和飞行甲板并未延长至舰尾端部。这样设计有利于航母的稳定性和抗摇性能。直升机机库总长为112.5米,最大有效宽度为26.5米,从甲板升降机后部至飞行甲板后端可供3架直升机同时起降。航母的两舷各有双联装76毫米平高两用速射炮2座,总共4座。各配备有1台MK63射击指挥仪、2台指挥仪,可在各自分工的射界内联动相关的速射炮发挥火力。电子设备主要有OPS-3A对海警戒雷达、OPS-1对空警戒雷达、“塔康”飞机归航引导雷达以及SOS-4舰壳式声呐。上述设计方案不可谓不先进,且此时日本也已具备了制造这种直升机航母的技术能力。但由于内外各种反对因素,这一方案又一次被搁置了。

在实施1967~1971年和1972~1976年的第三次和第四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时,又两次搁浅了航母计划。第三次计划中的直升机航母,在反对声中修改为2艘5000吨“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的计划。而在第四次计划中,为避人耳目,将2艘8000吨级直升机航母改为“大型直升机驱逐舰”列入计划。但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而出现的财政困难,再次将之搁浅。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爆发,这为日本研制新的混合搭载鹞式的飞机和直升机的航母提供了诱因。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无敌”号轻型航母及其鹞式直垂短距起降飞机,在战场上大显身手。这一新型航母立即引起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关注,并立即着手进行探讨研究。次年,海上自卫队在拟订1984年中期业务计划时,重新提出了建造小型航母的计划,并进行了内部和秘密的设计规划。但由于当时仍受军费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的严格限制,在公布防务计划大纲时,又不得不取消了这一计划。

1986年下半年,海上自卫队又以“加强水面打击力量”为由,提出了关于建造1艘可搭载AV-8B飞机的轻型航空母舰的建议。这种航母类似英国的“常胜”号航母,具有搭载20架“海鹞”飞机或AV-8B飞机的能力。这种航母可以起到保卫舰队和船队的作用,可以对付前苏联的TU-26逆火式轰炸机。但这种航母仍不能搭载E-2C预警机,无法早期发现来犯的轰炸机,因性能仍不够精良,故又遭搁浅。实际上,日本真正想拥有的是能起降固定翼飞机的大型航母,建造轻型航母只是一个跳板。如果立即建造大型航母,特别是建造核动力攻击型航母,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是不会允许的。但对其建造轻型航母,则会视而不见。深知美国心思的海上自卫队,自然就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造轻型航母,再过渡到建造大型航母。后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建造的4艘8900吨的大型气垫登陆舰,装有全能式飞行甲板,可搭载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这种舰艇除可加强两栖作战能力外,亦可看做是日本试图打破建造航母禁区的尝试。上述气垫登陆舰,由于具有远航能力,很容易改装成运载垂直起降喷气式飞机的轻型航空母舰。

上述情况表明,日本战后的航母梦由来已久。有人称,日本海上自卫队离航母只有一步之遥。拥有航母,特别是拥有大型航母,是海上自卫队全面提高其作战能力,称雄大洋,实现其成为政治大国愿望的有力保障。拥有大型航母,也是其重温昔日辉煌的需要。

2.核武器——核威慑力量,海上自卫队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一次联合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一个国家的代表称日本肯定已经拥有了原子弹。更多的国家认为,日本现在还没有但将来肯定会拥有原子弹。据美国公开的一份外交文件披露,日、美于1960年1月19日在华盛顿签署两国新安保条约之际,交换了允许把核武器引入日本本土的秘密会议记条。该文件是一封题为“核武器与小笠原群岛”的电报,是1968年1月4日由当时的美国务卿腊斯克发给美国驻日大使约翰逊的。在日、美关于小笠原群岛归还问题的谈判中,为了归还后也能在发生战事时把核武器带到该岛,这位国务卿要求日本方面同意采取“与1960年缔结的秘密特别协议相同的做法”。电文中说,由于担心日本政府泄露有着允许携带核武器进入日本的会议记条,可以只由美国大使馆保管会议记条,但“重要的是,要使今后历届日本政府知道美国(即关于再度部署核武器问题)的立场”。由此可见,美、日之间早就有了在日本再度部署核武器的“交易”。

事实上,日本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有了核战略雏形。当时,日本拥有第一流的人才,如丹麦著名科学家玻尔的高徒仁科芳雄,以及对核物理研究有相当造诣的二阶义男、荒胜文策等20余人。1934年,荒胜教授曾进行过人工撞击原子核的实验,并获得了成功。1941年5月,安田武雄中将接到东条英机关于研制原子弹的密令,即指令仁科芳雄以东京物理化学所为基地,开始研制核武器。1942年底,东条英机得知美国正在秘密研制原子弹,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于是下令加快研究的步伐。由于诸多因素,直到战争结束,日本也没能研制出核武器,尤其是没能分离出用作原子弹装料的铀-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