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的北欧海域是海盗的天堂,战舰穿行,枪炮轰鸣。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他们去了又来,来了又去,为争夺利益与海上霸权互相攻伐。而这一切喧闹的开始,多半源于著名航海家哥伦布的海上探险和大发现。
维京人溯源
在大航海时代来临的几百年前,就曾有一个民族的船队到达“新大陆”;公元9世纪之前,北大西洋上的冰岛和格陵兰岛都还是未开发的土地,直到被这个民族发现。
中世纪初期,来自北欧的他们使得整个欧洲为之战栗。因而,在后人的叙述中,深受其害的人们往往将其描述成无恶不作的海盗,却忽略了他们的功绩:移民冰岛、发现格陵兰、比哥伦布早500余年到达美洲……
他们是航海家,也是侵略者;是商人,也是海盗;是精明的造船工匠,也是铤而走险的探险分子;是出色的水手,也是英勇的战士。
这个民族是英雄和战斗的民族,它的名字叫做“维京”。
维京民族,一个似乎只在传说中存在的民族,然而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存在于欧洲大陆北部斯堪的纳维亚的风雪和严寒中……
如果一边旅行一边打劫的人们认为,是地中海拉开了世界海盗史的序幕的话,那么,北欧海域则见证了世界海盗史的高潮。如果说,地中海的海盗都是“散户”的话,那么,北欧的海盗则是这个行当的第一个“品牌”。
维京人就是北欧海盗,又被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是最后一支威胁欧洲的蛮族部落。他们从公元8~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的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代”。在英语中,这个词是从18世纪的传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来源于古代北欧人的古北欧语,“vik”的意思是“海湾”,“ing”的意思是“从……来”,加起来“维京”的意思就是在海湾中从事某种事,“vikingr”就是在海湾中从事这种事的人。另一种说法认为它是来源于古英语“wic”,意思是“进行贸易的城市”,因为后来部分维京人定居在不列颠岛,并和当地人进行贸易。
传说维京人戴着有角的头盔,穿着野兽皮毛制成的皮革衣服,浑身肮脏,浓密、蓬乱的长头发和红色的大胡子混在一起,用人的头盖骨作酒碗。实际上,除了曾经在古石刻中发现古代北欧人欢庆时确实头戴有角的头盔外,其他都不正确。古代北欧语言中“skal”的意思是“酒碗”,却被不正确地翻译成拉丁语“头盖骨”。此外,维京人喜好清洁(相对其他古代人)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传说维京人的身材非常高大。有现代学者进行过研究,认为维京人身高是168~174厘米。与现代西方人比起来,这不算很高。但跟当时的人相比,这确实是非常高的,大概与其遗传基因有关。
维京人对于欧洲历史尤其是英格兰和法兰西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惊涛骇浪中纵横四海的维京人令整个欧洲闻风丧胆,并从此成为海盗的代名词。而他们也是最臭名昭著的中世纪海盗。虽然维京人有着至今仍让北欧国家引以为傲的辉煌文化和技术传统,但他们的很多行为无疑符合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盗”的定义。而且他们不但劫船,也上陆地抢劫,这也是历史上海盗的普遍行为。
维京人的生活习俗
维京人很注重家庭,家庭观念十分浓厚。他们过着家族生活,父母子女祖孙姑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或是一个农庄或是公共庭院中。他们彼此忠诚,家族中一员受了欺负,全家人就一起去部落大会寻求公正。如果一名男子被杀,他的家族多半会要求得到金钱或是土地的赔偿。如果部落大会认为他们确实有权利提出这样的要求,凶手家族爽快地付了赔款,那就万事照旧;但如果死者家族觉得裁决有欠公正,他们就会私下杀死对方一名成员,于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的世仇可能成为古老家系的额外传统。
他们实施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可以娶几个妻子:一个是合法妻子,负责管理家庭财产和处理家务;其他的则是小妾,属于奴隶阶层。女性谈婚论嫁由全家人决定,但她有权力从列出的清单中挑选一名。婚后她还保有以前的财产,并且在丈夫出远门时负责照看家里的土地。离婚很简单,夫妇俩发表一个声明,当着公证人的面说清他们离异的原因就可以了。有些理由在今天看来很可笑,比方说有丈夫抱怨他妻子老是穿裤子而不是裙子。
孩子们则与长辈住在一起,直到他们成年后,出去加入另一个家庭。在这之前,男孩子学习耕作、战斗技巧和航海技术,以及工具和武器制造;女孩则学习纺线织布,制作黄油与奶酪。
大多数维京人平时是职业农夫,他们住在乡间。荒蛮之地没有大城镇的概念,只有少数几个重要的港口(如约克、博卡),更多维京人与其家族一起生活在小农场中。他们的妇女一半在屋里纺线织布。所有衣服都是家庭手制,手巧的主妇会加上较多装饰。她们先把羊毛或者亚麻纺成线、织成布,再用蔬菜汁将其染成不同颜色。这些颜色无外乎有黄、黑、绿、褐、蓝、红等,最后将布剪裁成衣服。整个过程复杂、漫长,每个人没有几件衣服,但可以连续用上好几年。其实,日常生活中维京人的衣服只要舒适就好,并不讲究式样,更不论什么时尚。以至于数百年时间中,他们的装束一点没有改变。
大多数农场规模很小,依靠单独的家庭经营。较大的农场需要更多劳动力,农夫可以雇用没有土地的自由人,或购买奴隶。这种古老的耕作方式至今没有什么变化:春天播下种子,晚秋收获。不能留过冬的牲口,在秋天最肥壮的时候宰杀,肉经过熏、腌的方式被保存下来。农夫的另一种身份是海盗,劫掠与耕作相交替。海盗每年在春播或秋收之后外出两次。妻子会顶替他在家中打点一切。冬季的气候总是很恶劣,北欧人躲在屋里修补工具,缝制衣物,硝制兽皮,同时准备好来年出海的船只。
保存下来的维京人家居遗址和垃圾堆,揭示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主食以肉类和鱼类为主。他们饲养猪、鸡、鹅、鸭、牛、羊,得到肉、奶、蛋,偶尔还打猎捕鱼。他们种植黑麦和大麦用来做面包,用甘蓝和洋葱作调味品,此外还有大蒜和水芹。他们用木杯或镂空的牛角喝啤酒、牛奶以及一种用蜂蜜自制的酒。每天吃两顿饭,早上8点左右是早餐,晚上8点左右是晚餐。全家人聚在一起,用木制锅碗瓢盆做饭。维京人用刀和勺进餐,但没有叉子。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的传奇。在斯堪的纳维亚,同样流传着众多神话和传说。除了与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并称于世的北欧神话外,最著名的便是“萨迦”和“埃达”。“萨迦”是13世纪前后冰岛和挪威人用文字记载的古代居民的口头创作,包括他们纵横驰骋欧洲大陆的传奇故事;“埃达”则是中世纪冰岛学者所记录的神话传说。
维京人信仰很多神灵,有男有女,不同神灵照看着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他们时不时地在各处显灵,让适当的事情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发生。
“海盗国王”统一挪威
20世纪初,挪威“金发王”哈拉尔德的祖母阿萨的船葬墓被发现挖掘出来时,曾轰动世界。
根据挪威古代传说,挪威国王“金发王”哈拉尔德出身于皇室,其祖先在挪威历史上赫赫有名。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挪威历史上众多小王国中的国王。其父为“黑王”哈夫丹,其祖父为“猎王”古德罗德。而他的祖母阿萨比他的祖父更为有名。1903年,考古人员在挪威东南海岸奥斯陆峡湾发现的奥斯伯格船冢,里面葬的正是他的祖母阿萨王后。
据说阿萨也是一位挪威国王的女儿,其父是阿格迪尔的国王。在阿萨嫁给“猎王”古德罗德之前,古德罗德残杀了阿萨的兄弟和父亲,然后将阿萨当做普通的妾带回挪威。当阿萨成为王后之后,为了给自己的兄弟和父亲报仇,她秘密派了一个仆人用长矛刺死了自己的丈夫,自称女王。
“金发王”哈拉尔德的父亲“黑王”哈夫丹当国王时,尽管他只是挪威众多小王国的一个国王,但是他所占有的西福尔地区是挪威最好的区域,它地处奥斯陆峡湾的西海岸(阿萨女王的船葬墓就是在此地发现的),拥有茂盛的绿色坡地、优良的海港及繁荣的市镇,正是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他的小王国很快变得繁荣昌盛。这使黑王哈夫丹统治的王国极其富裕,拥有足够的物力和财力保障。所以在哈夫丹统治期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对周边小王国的征战、征服和扩大自己国家的疆域上。黑王哈夫丹40岁去世时,留给他儿子“金发王”哈拉尔德的,已是个很富裕的小王国了。
哈夫丹死后,10岁的哈拉尔德继承王位,12岁时亲政。因为作为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认为,男孩子到了12岁便已长大成人,他已经到了能当国王的年龄了。
当上了国王的哈拉尔德,身边总是有众多勇士相陪。在他的宫廷中,既有为他出谋划策的老者,也有口若悬河的宫廷文人,以及形形色色的艺人和小丑。哈拉尔德对他身边的勇士们倍加欣赏,对他们非常慷慨。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曾这样写道:“他们衣着华丽,臂缠金饰,身披红斗篷,手持彩色盾,盔甲如环,刀剑镀银,盔雕精美,刀鞘镶金,还有臂上的环镯,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哈拉尔德的厚赠。”
从小在宫廷中长大的哈拉尔德,在刚开始登上王位时,并没有树立要统治整个挪威的野心。这种巨大的野心和后来的横征暴敛,是来自于他当时的未婚妻,一个名叫居达的女人。
哈拉尔德长大后,有一次偶然中听说,在挪威西南海岸的霍达兰王国中,有个国王的女儿名叫居达,长得美若天仙。于是哈拉尔德便派他手下的人去向霍达兰国王埃里克求婚。没想到,傲慢的居达竟然拒绝了哈拉尔德的求婚,她对哈拉尔德派来的手下人说,她不愿意嫁给一个“仅仅统治尚不及一个郡大的小王国的国王”,接着又说,假如哈拉尔德想要娶她,必须等到“他为她统一了整个挪威之时”。
哈拉尔德的使臣听了居达的这些“无礼要求”,深感羞辱,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女孩子,对一位国王提出这样的求婚条件,简直狂妄自大。于是,使臣愤怒地回到了挪威,把居达的话原原本本转告了哈拉尔德。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哈拉尔德听了居达的求婚条件后,沉思良久,竟然对手下宣布,他接受居达的条件,并对她充满感激之情。因为正是居达的订婚条件使他警醒,让他想到了一个国王的职责和定要统治整个挪威的重任。
更令人深感意外的是,哈拉尔德本是一位身材健美又爱修饰打扮的美男子,此时他竟发誓:“在整个挪威被我统治之前,我将不再修饰打扮,也不再修剪我的头发。”
为了向傲慢的居达证明自己的实力,哈拉尔德不久之后就掀起了向北袭击的狂潮,向邻国发动了猛烈的战争。在战争中,哈拉尔德采取了海盗式的做法:凡是他的士兵经过的地方,都变成了血与火的战场,许多村庄成了荒野。领国都称其为“海盗国王”。征服北方之后,紧接着哈拉尔德率领着他的海盗舰队,又向西海岸大举进军。但峡湾的屏障为其敌手提供了一定的躲避处,到最后竟然只有霍达兰国王埃里克(居达的父亲)和他的盟国仍在西南方顽强抵抗。但很快,在哈拉尔德旋风般的猛烈攻势下,那些最后负隅顽抗的人,也在斯塔万格附近进行的一场大海战中被全部歼灭。
而哈拉尔德在10年征战中,果然不修饰、不剪发,任凭一头金发像狮子般狂乱飞舞。当他如愿以偿终于成为挪威国王后,一个手下人为他梳头剪发时,送给他一个著名的绰号“金发王”。
9世纪末,哈拉尔德统一挪威,成为挪威国王,手中的权力达到顶峰时期。与此同时,从挪威、丹麦和瑞典的各民族中涌现出一批冒险家,为了摆脱哈拉尔德的统治,追求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便开始疯狂地向外拓殖,成为令人恐惧的海盗。这一过程延续了一个世纪之久。这些令人畏惧的入侵者或拓殖者,也可以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像哈拉尔德这样的统治者从斯堪的纳维亚本土驱逐出来的。
维京人本来就是一个勇猛的民族,喜欢冒险,爱好游历。但是它也是个贪财的民族在维京人中,有些人不但拥有坚固的船只和熟练的航海技能,而且还具有经商的天赋。因此,他们便主动地向海外拓展,去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驶向冰岛和新的土地
尽管战绩辉煌,但这帮北欧海盗还是一直梦想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过一种宁静的生活。毕竟,漫长的海盗生涯,费心又费力,他们疲倦了。
公元815年,维京人罗加兰离开法罗群岛,当他察觉到附近可能有陆地时,他们放飞了两只乌鸦,然后朝着乌鸦飞行的方向前进,很快就看到了冰岛。在这之前冰岛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无人居住的大岛。冰岛位于北大西洋,远离欧洲大陆,虽然地处高纬,但是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岛上的气候比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要温暖。岛上遍布火山,但是土壤肥沃,适合耕种和畜牧。岸上树林茂密,地下铁矿丰富,沿海的鱼类众多,是适于居住的一方宝地。
冰岛这个名字有很大的欺骗性。之所以叫冰岛,可能包含了很大的吓唬人的成分。最早来到冰岛的是一些爱尔兰修道士。维京船长罗加兰追随着他放飞的两只乌鸦,把一条令当时所有人闻风丧胆的两头高高翘起的海盗船靠上了冰岛的海岸。他们赶走了那些为布道而来的帕帕尔人,乘坐着小舟来到这里。
第一批维京人在冰岛安家后,一场大规模的迁徙开始了,在以后100多年内,大量维京人进入冰岛定居。
头几年,维京人以小团体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只有一个领导人。但是从公元930年起,人口大量涌入,岛上因而必须分成四个封建领地,由一个叫做“阿尔庭”的议会统治。不过,阿尔庭阻止不了氏族间的激烈争斗,这些争斗很快发展成战争。
冰岛人保持着他们古老的习惯,继续到大陆去做买卖。但是,由于冰岛本来地域狭小,而且适宜居住和耕种的土地不多,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岛上的资源显得贫乏了。有些历史学家估计,公元930年岛上有3万人,一个世纪后增加到6万人。可以想象,维京人的世外桃源这时候已经充满了争吵和打斗。这促使维京人必须去更远的地方,征服新的土地。
红发埃里克和格陵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