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海洋之门:海岸与海湾
16873700000006

第6章 繁忙的海上通道(5)

四是建立海底鱼雷、水雷和导弹基地。美国的“捕手”是锚雷和“MK-46”鱼雷相结合的产物。“MK-46”装入轻型鱼雷箱内,靠雷索悬浮在海底附近。“捕手”有警报系统,包括换能器、记忆器和能源。记忆器能识别敌我目标信号,当发现是敌方目标时,就发出信号,密封雷箱的盖子自动打开,鱼雷就出来进行圆周搜索,发现目标后,由鱼雷声自导系统导向目标。前苏联海军上校科西柯夫说,要在格陵兰和不列颠岛之间的海底建立1000千米的雷障,有500个“捕手”就足够了。美国正在加紧研制的水下鱼雷发射器,可安装在海底阵地上。除在海底建立鱼水雷阵地外,美国国防部正筹划在大洋底部署导弹基地。他们准备把一部分导弹基地设置在大洋山脉的山脊上。他们认为,在离美国大陆数千千米之外,按纵深梯次配置这样的导弹基地,就会大大提高美国作战能力。英国也在计划建立海底导弹基地,这种导弹装置类似美军的“捕手”;导弹装在特制的箱中,由潜艇鱼雷发射管投送到海底,遥控系统发出一定的信号,导弹箱自动浮起,在水面打开密封盖,导弹即可发射出去。

按照海底基地在海底的位置,海底基地又可分以下四种:

一是建立海底山脉上的海底基地。海底并不是平坦无垠的。由于地壳的升降、褶皱、断裂、地震和火山活动等等,海底像陆地一样也形成高山、平原、高原和洼地等各种地形。在大陆边缘(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除有较平坦的海底外,还有岛弧,岛弧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是海岛或群岛。在大洋盆地,地形平坦而广阔,但却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海岭向四面八方绵延,另外,还有珊瑚岛、火山岛形成的高地,在约1000米或更深的海底有孤立的山地,叫做海底山,深度大于200米的海底山,顶部如平台,叫平顶山,海山成群,即称海山群。大洋中的巨大山脉叫洋脊或洋隆。这条洋脊起自北冰洋,纵贯大西洋,向东北直插印度洋中部,然后又延穿太平洋,形成环球的巨大山系。它突出海底高达2000~4000米以上,数百千米宽。海底这么多的高山峻岭,大有选用海底军事基地的余地。前面已述及,美国就打算把海底基地建立在海背上。建在海底在山脉上的海底基地,由于和山脉连在一起,又有其他山脉的遮挡,有一定的隐蔽性,但也会被越来越发达的水下探测系统发现,一旦被敌方发现,就可能被摧毁。

二是建立海底地下军事基地。海底上有厚厚的海水阻隔,已相当隐蔽了,再深入海底之下的地层,那就更加难以被故发现。有人曾设想建造三种类型的海底地下基地:①与陆地相通的海底地下基地,如在大陆沿岸或大的岛屿沿岸海底,向内陆挖掘通道,在通道纵深扩建成潜艇地下港口和码头。对这种基地,可在陆上建立隐蔽的出入口,通过升降电梯等装置更换人员,运送补给品,对基地进行维护和管理。目前,技术先进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建造这种海底基地已不存在困难,而且有些国家已建立了这种基地。②远洋浅海地下基地。建立这种地下基地,可由水面钻井平台进行施工。首先钻挖垂直通道,然后从底部向侧旁开挖。一个基地可有数个垂直通道,垂直通道的多少,视地下基地的规模而定。③远洋深海海底基地。这种基地的形式与远洋浅海地下基地类似,只是由于海水太深,要使用海底钻井装置施工,技术更加复杂。

三是建立海底悬浮基地。这种基地的武器装备大都是用锚索或锚固定在海底的,使武器装备悬浮于海底之上。若用锚固定,就要考虑海底地质,因海底底质直接影响锚的抓力。海底较平坦、又是黏土,锚抓力最大,泥沙质海底次之。如果海底坡度较大,底质是沙砾、碎石、贝壳和岩石等等,锚抓力就差,甚至不起作用,一般不适于锚定。此外,还应考虑海流等因素对武器载备冲移的影响。

四是建立活动的海底基地。这种基地的好处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作战需要,能随时移动位置,机动性强。利于隐蔽、安全地作战。这种基地可坐落于海底,但要注意坐落稳定,起浮迅速。一般来讲,海底应平坦些,若坡度超过一定限度,就影响基地的稳固性。还应考虑海底对基地起浮的吸力。黏土、泥沙对基地吸力较大。1970年6月,美国“海神”水下居住室在夏成夷试验场实验时,由于压载舱出现故障,浮力不足以克服海底吸力,致使“海神”在160米深的海底停留了4天,直到水面支援船送气后才勉强上浮。这种教训,是值得坐落海底基地时借鉴的。海底地质硬,吸力较小,但应避免坐落碰撞。日本“海底居住基地”要在泥泞的海底作业,因而每根支撑柱的底部都装有钢碟支撑板,而且支撑柱底端是带锥头角的锥体。这样,可防止支撑柱过深地陷于泥中,减少吸力。这种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

总之,海底军事基地的建设,除与海洋环境其他因素有关外,海底地形与地质对海底基地建设影响是很大的。因此,美国、前苏联等国家极为重视对海底地质的调查和研究。

海底基地的建设靠潜水员。各国海军的海底基地一旦建成,平静的海底就会变成一个个大兵营。因此,潜水员——蛙人,将是未来海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海底兵营中最活跃、最有威慑力的主力军。

著名港口

1. 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是荷兰的海港。它是世界第一大港,也是西欧和荷兰最重要的外贸门户。位于北纬51°55′、东经4°30′,在莱茵河和马斯河的入海口上,吞吐量多年来都在3亿吨左右。鹿特丹港在筑港技术、管理水平方面十分先进,装卸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采用电子计算机集中管理,是当前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大港之一。

鹿特丹港腹地广大,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的重要工商业中心都在以鹿特丹为中心、半径为500千米的范围内。四通八达的内河航道网、公路网、铁路网,以及管道、航空将该港与欧洲各重要城市工业区连接起来,使它成为西欧散货、原油、集装箱的最大集散中心。

鹿特丹港始建于16世纪。1863年开挖了通往北海的31.5千米长的“新水道”,在此基础上修建了港区。早期的港区多建在新马斯河北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修复了战争中被破坏的码头和设备,建设重点转向南岸。新的港区由东向西逐步向河口方向发展。从1947年起,先后建成三个大型港区。

2. 鲍特来克港区

建于1947~1957年,总面积12.50平方千米,港池水深12.65米,可接纳6万吨级船舶,主要用于装卸石油、矿石和散粮。工业方面有大型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还有一座50万吨级的干船坞。

欧罗港区建于1958~1969年,总面积36平方千米,港池水深21.65米,可停靠20万吨级油船。欧罗港区与北海直接通连的卡兰德运河,水深23米,与水深13.5米的老的“新水道”平行。主要装卸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工业有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

马斯平原港区建于1960~1974年,位于南防波堤以南的出海口,由疏浚航道的泥沙吹填而成。港区面积33平方千米,港池水深23.50米,可停靠25万吨级矿沙船和30万吨级油船。港区建有一个大型矿石码头和两个大型油船港池。

为充分利用内河航道输运大宗散货,在欧罗港池和马斯平原港池的南面开凿了一条与老马斯河相通的哈特尔运河。海水港池与河水港池分开,两者之间建有一座船闸,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为505米,宽24米,槛上水深6.5米。

3. 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的新加坡岛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海峡的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该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自13世纪开始便是国际贸易港口,已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转口港。新加坡港是新加坡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的中心。

新加坡港自然条件优越,水域宽广,很少受风暴影响,治区面积达538平方米,水深适宜,吃水在13米左右的船舶可顺利进港靠泊。港口设备先进完善,并采用计算机化的情报系统。

新加坡港最大可泊35万载重吨的超级油船,丹戎巴葛码头为集装箱专用码头,有9个干线泊位和3个支线泊位,其中有6个泊位可靠6艘“第三代”集装箱船舶同时作业。

从1960年开始,集装箱运输在世界上逐渐兴起。新加坡抓住机遇,开始大力兴建集装箱专用泊位,首个泊位于1972年投入运营。通过逐步改建和新建集装箱专用码头,配合积极的集装箱中转政策,并与政府当局和相关行业紧密协作,新加坡港迅速发展,转变成为地处东南亚的集装箱国际中转中心。

新加坡港与世界上1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每周有430艘班轮发往世界各地,为货主提供多种航线选择。有了如此高密度、全方位的班轮航线作保证,需要中转的集装箱到了新加坡很快就会转到下一个航班运往目的地。新加坡港的大部分集装箱在港堆存时间为3~5天,其中20%的堆存时间仅为1天。

新加坡港作为国际集装箱的中转中心,极大地提高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成为国际航运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