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拈花一笑的灵感(心灵感悟书坊)
16870600000012

第12章 像她一样姿态从容

文/佚名

楼下有个花店,一个老太太卖花。店的名字很奇怪,叫“花开花”。老太太一年四季裹着个大披肩坐在花丛里织毛线,腿脚好像不大利索了,但身材娇小,慈眉善目。常见她收到世界各地的明信片,但没有看见她有别的什么亲人。不知为什么,这老太太常让我想起林徽因、杜拉斯什么的。她的花便宜得根本不能讲价。

她从来不说身世,有时谈文论画,说《红楼梦》里宝玉给平儿搽的胭脂里的茉莉花,其实就是夜来香;说起周天民的花卉画谱,线条清丽,文字干净:“木香,春末新叶生蕾,初夏开花,花开高架,满栅生香,亦称锦栅儿。”简直就是诗嘛我曾疑心她是位植物学家,或者学过园艺,但她的侄子悄悄告诉我,姑母在师大教了40年英语呢。

当我低头嗅一捧新雪般的满天星,老太太问我:“知道它的英文名吗?”我摇头。“Baby‘s Breath,婴儿的呼吸。”啊——多美。

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但精神还好。周末我常常煮汤,一个人喝不完,就分一半端到店里去。暮色渐合的窗口,我看到她正专注地侧着耳朵聆听着什么,脸上有种奇异的微笑,“听!”我听了一会儿,“什么?”“鸟叫啊!”房后面曾是个小小的荒园,老太太来了后稍微整了整,不到两米长的碎石小径,撒了很多花籽,玉簪、蔷薇、鸢尾、向日葵,还有一大挂茑萝,都是不怎么费事的花,却开得烂漫多姿。

园中有棵大榕树,正是暮鸟归巢的时候,一群灰喜鹊叽叽喳喳,叫得树叶都高兴地摇晃起来了。“奇怪,我以前怎么没有听到过?”帮她缠着毛线,我自言自语。“是啊,孩子,”她慈爱地拍了拍我的脸颊,“粗心的人会失去很多乐趣——人可不是70岁才开始变聋的呢!”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她,那天晚上,她在摇椅里安静地睡去了,手里是一只还未完工的小孩袜子——她买来各种颜色的毛线,织好送给四邻的年轻妈妈们,小孩最怕脚丫着凉,她说反正也是闲着。

清晨或黄昏,我爬在窗口听那鸟声,有时会想起她来,但也不特别难过。我猜她一定度过了很有意思的一生,很深地爱过。多年以后我老了,希望也能像她一样,心有感激,姿态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