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后的驻京办
1685000000003

第3章 献给敬爱的唐!(1)

湖东县驻京办坐落在京城五道口南边。这里原来是部队的营房,七年前,唐天明刚到驻京办,驻京办还在西单那边。那里位置好,临近许多中直机关。但是,房子太少了,仅仅三间,而且,还是挤在别的办公楼一块。来人接待,都很不方便。唐天明呆了不到半年,就折腾开了。正好驻在现在这位置上的部队搬走,营房空置。巧的是,有一个老乡就在这部队里混了个参谋。老乡牵线搭桥,唐天明拜会了部队首长,喝了酒,唱了歌,事情就算定了。部队将营房最前面的一座原来是首长住的院子整个借给了湖东县驻京办。房子一共二十间。唐天明办公室带卧室共两间,冷振武和胡忆各一间办公室、一个卧室。一大间会议兼接待室。另外有四间客房,其中有两个是两间房改成的套房,装修都十分上档次。还有厨房,卫生间。用湖东县委书记宗仁的话说,这湖东驻京办是按照三星级宾馆配置的。唐天明的观点是:要让驻京办温暖,舒适,成为所有来京和在京的湖东人的家。

冬天的阳光照到这院子的时候,已经是早晨八点。驻京办里除了鸟声,什么声音也没有。胡忆晚上不住这里,她丈夫就在三0五医院,他们在北京买了房子。冷振武住在院子的西边,昨天,他陪农业部的王晔处长回湖东了。这大院子里,就只有唐天明和厨师老李两个人。唐天明躺在床上,看着阳光照在窗帘子上,觉得那阳光格外的暖和。北京不像湖东,湖东地处江淮之间,冬天没有暖气,室内也冷得像马啃的一般。北京虽然气温低,只要不出门,暖气开着,一派融融。住了七年,唐天明是真的喜欢上北京的冬天了。每年冬天,他基本上都住在这里,只有春节才回去。有两年,他将妻子王红和儿子唐凯接到北京,一家三口,潇洒自在。去年,儿子唐凯考到南开大学读博,京津动车组,比从湖东到南州时间还短。有时周末,唐凯便过来。但现在,根本不来了。看来,是已经融入了新生活。唐天明也不强求,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他像对待工作一样,从来都是随缘。不强求,不逾矩,心安即是快乐。

上午,唐天明约好了要到叶老将军那里去的。

起了床,唐天明梳洗了一番,正要到厨房吃饭,一眼瞥见办公桌上的小木偶。他拿起来,这是一个正在钢丝上行走的木偶。木偶是个笑着的小人,只要你打开下面的机关,他就从钢丝的这头,走到另一头,然后再掉头走回来。你不让他停止,他就会一直走着。这木偶是他在京的老同学现在在社科院的黄涛教授送的,其寓意自然是很深刻。在这木偶的边上,还有一只小布偶,是一个穿着裙子正在低头思想的小女孩。神情沉静,可爱可亲。这是方小丫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当时打开盒子时,里面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献给敬爱的唐!唐天明看了,只是一笑。这丫头,也学会讨好唐主任了。他将这两样一起放在桌上,一个是无声地警示,一个是亲切的美好。

老李早晨煮了稀饭,唐天明喝了三碗。稀饭咸菜,是唐天明一直改不了习惯。再就是出门非得带上茶杯。有句笑话说,出门如果碰见端着茶杯的人,大半都是湖东人。湖东人就这习惯,不用教,自然都会。当然,现在,唐天明出门虽然带着茶杯,但是不会端出车子的。他只将茶杯放在车内。风度嘛!毕竟也是代表着湖东的形象,别人可以端着茶杯,他不能。他是湖东站在祖国心脏里的前沿人物。他是唐天明,不是王天达,更不是那些来京出差的科局长们。

老李问唐天明:“唐主任,最近不回湖东吧?”

“不回。”唐天明回过头,“你想回去?”

“是有点事。想……”老李是湖东宾馆的厨师,前年,唐天明向宗仁提议,把他调到驻京办的。唐天明的理由很简单,驻京办少不得临时的吃请,没有厨师,没有过硬的代表湖东烹饪技术的厨师,怎么拿得出去?也不假,老李一过来,驻京办红火多了。一些在京的湖东老乡有时过来,就在食堂里吃饭,随便,且能吃到家乡口味。县里一般领导过来,也就吃住在驻京办,这里地理位置好,紧临四环,无论到哪里都方便。可是现在?秦钢上次透露的驻京办要撤离的消息,最近越来越趋向真实了。昨天,南州驻京办主任容浩也告诉唐天明,县级驻京办确实将要被撤离了。当然,怎么撤,何时撤,还没定。但得做好准备,不能到时中央一声令下,你还蒙在被子里糊里糊涂。唐天明说撤与不撤,都是上面说了算。不过还没正式文件。县级驻京办那么多,在京城盘根错节,要想一夜间全部撤离,难哪!留下的那么多摊子,谁又来收拾?

“那你就回去吧。什么时候走?”唐天明回过神来问。

老李说:“想周五回去。正好周六周日。周日晚上坐火车过来。那样,就得让唐主任您……”

“我没事,能对付。”唐天明说着出了厨房,到自己办公室拿了包,出门上车,直奔西山干休所。叶老将军就住在这里。叶将军原来在国防部,是中将副主任。十五岁就离开湖东抗日,七十多年再没回过湖东。直到唐天明到驻京办来当主任,才通过熟人找到叶老将军。那时将军已经离休了。唐天明特地去拜访,带去了家乡的土特产和两本介绍湖东人文历史的书籍。老将军见到家乡来人,竟然流泪。过后老将军给唐天明寄了一首诗:

一别湖东七十载,

为国征战鬓早白。

忽闻乡音泪已落,

东望故园满尘埃。

唐天明专门请书法家将这诗写了又装裱好,放到了湖东博物馆内。又拍了照送给老将军。老将军自然高兴,五年前,不顾年事已高,专程回了趟故乡。这是湖东三十年来回乡的最高级别领导,湖东整个班子都出动了。省委也派人陪同。老将军回到老家看了看,又在湖东住了两天,回京后,通过关系,给湖东争取了一笔两千万的无偿资金,其中一百万修了老将军故居,另外的钱,全部进入了财政笼子。这几年,县里每年春节前,都是两个一把手来京,专程给老将军拜年。平时,唐天明大概一两个月去一次干休所。老将军老伴去世十来年了,将军一个人住着,看看书,写写字,更多的时间是口述回忆录。唐天明一去,将军话就多了,也因为老将军,唐天明认识了许多军队里的干部,再进一步发展,在京城竟然建立起了一个以老将军为轴心的关系圈子。这圈子里有许多都是在京各部门掌握着实权的人物,其中有三位副部长,都曾是老将军的部下。湖东这几年上马的好几个重点项目,都是通过这些人争取的。“这些经过浴血奋战而走过来的将军们,都是硕果,都是宝贝啊!”湖东前任书记鲁天就曾如此总结。唐天明尊敬这个“宝贝”。老将军身上总有一股子气,让他感到正直与明亮。

到了干休所,老将军早已在客厅等着了。

唐天明先将一包东西放到茶几上,这是前两天他嘱他从湖东带过来的咸菜。可别小看了这咸菜,老将军就好这一口。每年,通过唐天明,得送上两十斤。按老将军的话说,他还是在控制着。这湖东的小咸菜,味道就是好。吃着,就能想起早已经故去的老母亲……这是家乡的味道啊!藏在游子心的最深处。

老将军拿起咸菜,闻了闻,才放下,又让服务员上了茶。

唐天明说:“老将军,最近气色好啊!回忆录快了吧?”

“还早呢。抗日才完。”老将军又踱到书房里,喊唐天明过来看。唐天明知道这是老将军又有书法新作了。老将军的字,说不上大好,但在那一代工农干部中,算是上乘。这两年,老将军居然还临起了帖,专攻魏碑。字慢慢地也开始拙朴、刚劲,有了些书法的气息。

“怎么样?有长进吧?”老将军将字展开,是一幅对联。

唐天明念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好联好字,这是海刚峰的吧?”

“正是。天明果真了得!”老将军抹了下胡须,“我平生最喜欢海瑞为人为官。可惜,现在人都忘记了他。海刚峰耿直,我的字也取直意。上周我曾拿给蒋老看,他说很不错,建议我参加春节老干部书展。”

“既然蒋老都肯定了,自然是相当的好。就参加吧,好字共欣赏,才算是好!”唐天明又看了眼这立轴,依他所见,字是有力,但章法上还是显得有些松散。气韵不够灵动,过于“直”了。不过,他没有说,老将军还在看着自己的字,仿佛看他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那眼神里,是一种超然与自足,是一种自赏与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