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才主道是家庭
16821900000006

第6章 爱子有方(4)

英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古多尔,之所以能够在动物研究史上第一次初步揭开野生黑猩猩行为的奥秘,登上动物行为学术研究的高峰,主要原因在于她选择的主攻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她从小就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当我刚学会爬行的时候,动物就引起了我的兴趣。闷热的鸡窝和我孩提时代最早的回忆交织在一起。我钻进鸡窝一直待了五个钟头,就是要看母鸡究竟是怎样下蛋的。”刚满8岁,她就打定主意,长大后去非洲与野生动物为伍。当她18岁中学毕业,就毫不惋惜地拒绝了父母帮她找好的令人羡慕的工作,而动身去非洲考察黑猩猩去了。

兴趣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要。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有了兴趣,孩子的热情才会被调动起来,他的注意力、思维能力才可能处于最好的状态,他的耐心和持久力才可能处于最佳。这种情形下的学习,不取得良好效果是无法想象的。纵览古今中外成功教育案例和名人成长经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某种角度说,天才就是一个人兴趣和热情的及早发现、合理引导和持续保持。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的父亲,始终将兴趣作为对孩子开展教育的前提。“威特父亲的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威特长到三四岁时,他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但是这种散步不只是简单走走,而是一边同威特谈话,一边教育。比如有时在散步时老威特会摘一朵野花解剖一下,向小威特讲解花的生长特点和作用;有时在花园里捉条小虫,教他有关昆虫的知识。就这样通过一块石头、一草一木等实用素材来对小威特进行最生动的教育。”

唤起孩子的各种兴趣是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带领孩子参加各类活动,来到大自然与花鸟虫鱼亲密接触,告诉他各种丰富的社会事件,给他读或者让他读各类书籍,以激发出孩子对世界探索认识的浓厚兴趣。许多家长说,我的孩子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是十分糟糕的事情,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这一定是繁重的功课、刻板约束的学校和家庭生活,阻止了孩子兴趣的产生。因为根据儿童成长规律,只要儿童心智基本健全,他们通常都容易对外部事物产生兴趣。如果不能自由自在,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实际观察,感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刺激,兴趣是不可能诞生的。

爱迪生的读书兴趣就是他母亲培养激发的。因为喜欢刨根问底,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老师视为“糊涂虫”、“低能儿”而退学了。但是他母亲从不这么看,在自己家里耐心地教他读书习字,给他朗读《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古典文学作品。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爱迪生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8岁时,他就读了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甚至在火车上当报童时,火车到站停靠的几个小时里,他都挤时间到图书馆读书。

孩子有了兴趣,只要是正当的,家长就应当善于让他发挥和保持。喜欢跳舞,就要送他去舞蹈学校;喜欢读书,就要想方设法给他买书或借书。千万不要以单纯的功课学习要紧为由而浇灭孩子兴趣的星星之火。要尽可能地创造好的条件,让孩子的兴趣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世界围棋冠军常昊的母亲周樾园就是一位善于发挥和保持孩子兴趣并且勇于付出的优秀家长。1983年1月26日下午,周樾园带6岁的常昊去上海体育馆已经开班的围棋班“观摩”。当时根本不会下棋的常昊在观战时眼睛一眨也不眨,神情专注,兴趣浓厚,当即央求母亲让自己学围棋,周樾园就给他报了名。学了围棋之后,常昊的兴趣越来越浓。周樾园说:任何好玩的东西不给他买都无所谓,唯独不能没有围棋下。之后周樾园不管刮风下雨,都去送儿子学棋。由于经常陪儿子学习,周樾园自己都成了围棋高手。为了儿子成才,她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有一次,常昊要去扬州比赛,但当时家里连车费都承担不起,她一咬牙索性借了钱让儿子去参赛。1986年,常昊读完四年级之后,被国家少年围棋队破格录取。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在一家旅行社当起了导游,而且指明要跑北京这条线。她说:“为了我的这项决定,当初常昊的爸爸还与我闹过意见,说我是为了儿子连老公都不要了。可是我认为,要让儿子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成就一番事业,父母必须作出一点牺牲。”

美国谚语说: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常昊的母亲的行为可谓一个生动的注脚。

不过,孩子的兴趣往往稍纵即逝,富于变化,缺乏持久性。当家长的,就得作合理的引导。要教育孩子,不要朝秦暮楚,不要轻言放弃,要坚持不懈,要告诉他世界上没有毅力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要根据孩子的特长和才能,帮他选择及确定他的主要兴趣及持续发展方向。要通过适当的奖励处罚以及合适的表演展示来让他保持兴趣。当然,阶段性的放弃某些兴趣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家长要特别关注的是,不能让他的兴趣如洪水般涌来,又如洪水般冲走,最后什么也没留下。

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的兴趣是有,但大多都是看电视、打电游、玩手机等,该怎么办呢”?这说的是孩子们的纯粹娱乐性、游戏性兴趣。这些兴趣,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必要的。它让孩子放松,让他们暂时离开现实的枯燥、痛苦或紧张,在一个虚拟的世界感受自然新奇,体会人间百态,享受成功,惋惜失败,在惊喜与遗憾、紧张与放松中施展自己,释放自己。它跟我在前文论述的游戏一样,有助于人性的和谐生存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们增加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人文情操。所以家长们全面扼杀孩子们这方面的兴趣是不妥当的。但是,总的来说,这种兴趣的过度发展发挥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们养育孩子,要的是社会的人,有能力的人,有良好道德人伦的人。而这些兴趣的发展都无法全面地、有效地达成我们的目标。因此对孩子们的这种兴趣应当限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具体的限制范围应由家长们在与孩子商量的前提下制订大致规则,之后孩子按规则行事。对于在这些方面兴趣很大甚至上瘾的孩子,应当采取恰当措施让他们实施兴趣转移。譬如说,看书有奖励,上山采集标本有奖励,看电视则没有。譬如规定打电游的时间,超过则有相应处罚。那种孩子逃学去打电游的严重情况,其原因绝对还有家长们在情感教育、习惯教育、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比较严重的缺陷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靠单纯地遏制孩子们的这种行为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此外,对于有游戏性兴趣的孩子,家长们也可利用它作为奖赏性项目去发展孩子们更加有用的兴趣。譬如只有在高质量完成作业之后才能看电视,只有在练完琴之后才能玩电游,或者当孩子在学习、发明创造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时,在给予其他奖励的同时,也给予这类游戏性兴趣实施的奖励。

我们在开发、尊重、发挥、利用女儿的兴趣爱好方面做了一些努力。记得她大约1岁半时,突然对水彩笔发生了兴趣。我们就买来水彩笔,给她备好桌子、凳子以及纸张,随便让她玩。她不停地画出各种线条,可以持续大约30分钟。之后她又把画笔由纸上转移到手上、衣服上,兴致颇高,以至于她手上、衣服上多了许多彩色条纹。后来我们又多次买笔让她涂鸦。到了她5岁前后,就给她报了专门的美术培训班参加学习。

对待她的舞蹈兴趣也是如此。2岁多时带她到我同学家去玩,她突然随着音乐节奏赤脚在地毯上跳起舞来,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完全沉醉于音乐的旋律中,而且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得相当和谐,这在之前从没这样完整出现过。不久,我们就购买音响设备和音乐碟片,经常播放,让她跟着电视或音乐手舞足蹈。在她大约3岁多时,就让她参加青少年宫的舞蹈学习班学习。不过,学了几天她就对妈妈说不想学了,因为学跳舞要练习压腿、倒立、翻跟头等基本功。妻子在了解情况后对她说:“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跳舞也是一样,否则你将一事无成。”妈妈的叮嘱让她重新树立信心,她逐渐成了班上训练最刻苦的学员。有一次培训班的老师让学员双脚倒立靠在墙上要求数完两百下才可下来,结果全班40多个小朋友,只有她坚持到最后。我们还不断鼓励和引导她参加各种比赛、表演和级别考试。记得小时候带她逛商场,要她跳舞她随时可以跳起来,常常惹得路过顾客点头或鼓掌。她多次获得比赛大奖,两次上湖南卫视演出,10岁时就获得了舞蹈考级中国舞最高级证书。直到现在,尽管她没有专修舞蹈,但依然对它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有较高的水平。

我们曾经也引导发展女儿认字的兴趣。由于她幼儿园上的是语言识字实验班,从3岁开始就逐步学习认字。到了四五岁时,她识字的兴趣突然加大,一看见汉字就要念,无论是路边招牌上的字,还是家里书上的字。当然这时候她经常念错别字。记得有一天从幼儿园接她回来,在一条小巷里她一边牵着我的手走路,一边念路两边店面招牌上的字。在一家美容美发店前,她用手指着招牌大声地念“美客美发”(错把“容”字念成“客”字),惹得店家忍俊不禁。1999年,美国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在电视上出现上述字幕时,她又大声念出来,这一次她把“使”念成“便”,“大使馆”变成了“大便馆”,我们听了不禁大笑。告诉她错误后,她自己也笑起来。针对她认字的兴趣,我们买来儿童读物跟她一起读,或者就让她自己单独读。一段时间之后,她的阅读能力明显增长。五六岁就可以自己坐在床头看《西游记》的拼音版等读物了。之后我们又采取一些办法让她逐步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阅读习惯自然带来了写作能力,如同水到渠成。加上我偶尔对她的作文指导,使她从小学学写作文开始,作文水平就在同学中名列前茅,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她中学毕业。她先后在《家庭导报》《作家天地》《学生·家长·社会》等公开报纸杂志上以及校刊上发表习作,作文多次获奖。中小学期间,她从未上过任何作文训练班。

我们也基本满足她的一些小兴趣。譬如,在家里养小金鱼、养兔子;譬如打电游、网络聊天、和同学外出卡拉OK、看电影等——这些都在放松她紧张的神经、调剂情绪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跟很多孩子一样,她的一些兴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此,我们在教育她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的同时,能够理解和尊重她兴趣的产生、改变或重新选择。譬如她学了5个月的电子琴就没学了,学了2年的画画也放弃了,学了3年的小提琴,也因为后来学业负担的繁重而让琴盒蒙上了一层灰尘。特别是在高中一年级期末面临文理科的选择时,尽管我建议她学理科,她却选择了文科。之后我依然热情支持和尊重她的选择。高考之后女儿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欣喜之余的短暂彷徨过后,她选择了北大。而我们也在同样的情绪中最终追随了女儿的脚步。就像在一架航班上,我们尊重飞行员的航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