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工程浩大、建筑繁难的石列、石棚、石轮,据说都有考证起来颇为复杂的天文意义,但是,那些远古时代的人类,连基本的生存状态都难以维持,饥寒都自顾不暇,哪里还会理会到它的天文意义呢?
南·马特尔:石堡之谜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像一条珍珠项链,散布在蔚蓝色的西太平洋广阔的海面上。
它由607个岛礁组成,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是大洋洲中许多微型国家中的一个。它的首都和国际机场,都设置在一个名叫波纳佩的高峻的火山岛上。
环绕群岛的宇宙
在波纳佩岛东南侧,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岛,名叫纳玛托岛。纳玛托岛是一座珊瑚礁滩,长1100米,宽450米。
1595年,葡萄牙海军上尉佩德罗·费尔南德斯·德·库伊罗斯乘“圣耶罗尼默号”帆船来到这个小岛,他惊讶地发现,岛上虽然荒无人烟,但却有无数巨型石柱整整齐齐码放在那里,堆成了一座座高达数米的石头小丘。这些石头小丘共89座,被50多条人工渠道分开。
当地土著称它为“南·马特尔”,意思是“环绕群岛的宇宙”,也有人根据它的特点,称它为“墓岛”。
墓岛中的每座人工岛都是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水平叠砌而成,平面呈四边形,边长约18~20米,高2~4米不等。石柱多为方形、五边形、六边形、不规则棱形,其中一个“大围场”的围墙为圆形。总计用石材100万根左右。
这些神秘的石柱建筑物,远看如嶙峋的石林,近看像群立的城堡,无盖的神庙,或者坚实的谷仓。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如果在涨潮时期从空中俯瞰,岩堡林立,水道纵横,就像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太平洋上的威尼斯”。
这些石柱建筑物都坐落在珊瑚礁基座上,有一半没人海里,涨潮时可驾着小船沿着纵横的水道进出,退潮时这里一片泥泞,人很难进去,所以,直至今日,这片遗址还没有得到完整的考察。当地人说,这是历代酋长的墓地,死者不愿让人们打扰他们的亡灵,所以将坟墓造在这座远离人寰的珊瑚礁上。
至于古墓真正的来历,则只有酋长和酋长的继承人知道。据说,他们代代口口相传,绝对不许泄露,否则,他将遭到死亡的诅咒。
死亡诅咒
关于墓岛,流传着一些神秘的传说:
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卡伯纳两次来波纳佩岛发掘文物,结果,暴卒于归途的船上。
1907年,波纳佩岛的第二任总督伯格根据酋长的指点,准备对坟墓进行发掘,开工命令已经下达,但是,不到第二天,酋长和伯格都暴病身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领了该岛,东京大学教授杉浦健一威逼酋长,要他说出古墓的秘密。几天之后,酋长遭雷击身亡。杉浦回日本后,准备将古墓的秘密整理成书,可是,书还没成,人就死了,年仅37岁。杉浦死后,他家里委托泉靖一教授整理书稿。奇怪的是,泉靖一教授接手不久,也突然去世。从此,手稿笼罩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阴影,再也没人敢于问津了。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海洋生物学家白井祥平曾到这里考察,当他驾着小艇从遗址外侧绕到内侧时,海上风云骤起,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而且下起了滂沱大雨。无奈,他只好调转船头,打道回府。但是,五分钟后,天空放晴,却是滴雨全无。
傍晚,白井去请教哈特莱酋长,讲了自己的奇遇。酋长听了,放声大笑,他说:
“这里一滴雨也没有,也没有闪电雷鸣,这是死者对你的警告,他们不希望你去打扰他们的安宁。你再慢一点离开,不幸就将降落在你的头上。”尽管传说很恐怖,但却荒诞不经,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进行认真的科学探索。
考察与质疑
美国的一个调查小组对墓岛遗址的石柱进行C14测定,认定其建筑年代为1200年左右,距今只有800年历史。
据考证,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萨乌鲁鲁王朝创建于11世纪,13世纪灭亡,王朝以波纳佩岛为首都,南·马特尔环绕在它的外围,可能是作为防务要塞修建的,但是。王朝延续不过200年,它有能力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吗?
更令人不解的是,纳玛托岛本身并不产这种玄武岩,这100万根石柱是从波纳佩岛北面的采石场开凿、加工后,运到这里来进行水上施工的。两处距离虽不远,但只有水路可通。他们可能是用当地一种叫做“卡塔玛兰斯”的独木舟来运输。这种独木舟一次只能运一根石柱,一天最多能运四趟。
可以想象,这个工程有多么浩繁!石材每根长3~9米,约重10吨。石料全是玄武石,坚硬异常。粗略估算,即使投入1000个劳动力,日以继夜地采石,加工,运输,建筑,也需要1500年,何况,遗址建造期间,该岛全部人口不足25000人,他们能投入1000个壮实劳力吗?
一般认为,南太平洋岛屿的传统居民,慵懒、散漫而自足,是什么动力支持着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来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呢?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岛上的建筑显然并未完工,留下一部分城墙还没来得及造好,就由于某种原因突然被放弃了。散乱的石柱扔得到处都是。
一些地质学家试图从玄武石形成的角度来进行解释,他们认为,这些石柱是天然形成的。
波纳佩岛本来就是个火山岛,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地壳剧烈运动,火山大爆发,玄武岩熔岩喷涌而出,经冷却、收缩而成为棱柱形的垂直节理,再经过风雨和海浪的冲刷和剥蚀,才形成了这种六角形或八角形的玄武岩柱,这是一种广为人知并已被理解得很透彻的地质现象,称为“牲状节理”。类似的现象,在英国、冰岛和中国的六合县桂子山等地,都可以看到。
但是,有的人却认为,南·马特尔本身的基座是珊瑚礁,并不是火山口,凝重的玄武岩熔岩固结在珊瑚礁上,是不可想象的事,而且,石柱清晰的棱角,石丛严整的结构,以及石柱表面留下的铁器加工痕迹,完全排除了自然形成的可能。
1521年,麦哲伦发现这些岛屿的时候,岛民们还处于刀耕火种、赤身裸体的原始社会,他们的能力、工具、智能,对付得了这样宏伟的工程吗?
如果不是他们,那又可能是谁呢?
金字塔:万谜之谜
散布在尼罗河下游西岸的金字塔,大约80座,它们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埃及人叫它“庇里穆斯”(pyramids),意思是“高”。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金”字,所以,我们就形象地把它叫做“金字塔”。
浩繁的工程
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它大约建造于公元前2700年,塔高14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的摩天大楼,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230.6米,占地约52900平方米。
此金字塔由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最轻的石块约1.5吨,最重的约160吨,平均重量为2.5吨,总重量约684.8万吨。如果用载重7吨的卡车来装载,需用车978286辆;如果把这些卡车一辆接一辆连接起来,总长度是6200公里,从我国南方的海南岛到北面的漠河,或者从西方的帕米尔高原到东面的上海,也摆不下,沿着长江的堤岸,曲曲折折,也许可以从上游的沱沱河摆到下游的吴淞口。
比胡夫金字塔仅低3米的第二金字塔是哈佛拉金字塔,塔旁还雄踞着一尊巨大的石雕—狮身人面像。
1798年,拿破仑占领埃及时,曾粗略估算,如果把胡夫、哈佛拉、曼卡拉三座相邻的金字塔的石块集中,可以砌成一道3米高、1米厚的石墙,把整个法国圈围起来。
这么多的石块是从哪采来的呢?据考证:一般石料,可能就近取材,而用于外层的11.5万块上等白石灰石,则取之于尼罗河东岸的穆卡塔姆采石场,内部墓石的花岗岩,则采自500公里外的阿斯旺。
采石,运输,下河,上岸,不仅需要大批的石匠、建筑工人、运输工人、水手,而且需要一批相当规模的工程师、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支有足够的镇压能力的军队,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们要吃,要穿,要住,要消耗,就又要有一支庞大的服务人员。当然,这不包括劳力较弱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也不包括不劳而获的僧侣和贵族。
据估计,支持这样的建筑工程需要5000万人口的国力,而一般认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全世界的总人口也不会超过2000万。
何况,已经发现的金字塔有80座之多,即使像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说的30年完成一座,总计也需2400年。古代埃及,承受得了这样浩繁、这样长久的消耗吗?
运输之谜
最紧迫而又最现实的问题是运输问题。即使有足够的人力,也难以把这每块重达2.5吨到160吨的巨石运送到工地。用车载?用马拉?不行!据考证,那时的埃及没有马,也没有车。车和马是公元前16世纪,也就是建筑胡夫大金字塔以后1000年,才从国外引进的。有人认为是用橇板圆木滚运法滚运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而当时埃及的主要树木是棕榈,无论是数量,生长速度,还是木质硬度,都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运输的需要,而进口木材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人认为是水运法。1980年,埃及古萨古迹督察长哈瓦斯进行岩心取样,挖到30多米深时,发现了一个至少50米深的岩壁,这可能是埃及第四王朝时开凿的港口。后来,又有人发现了连通港口的水道。但是,没有滑轮,没有绞车,没有足够先进的起重设备,让这样笨重的巨型石块,下坡,上船,起岸,比陆地橇运还要难上百倍,何况,水面和岩岸至少还有16米以上的落差!而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又非得要尼罗河东岸的石料不可!
除了陆运、水运,难道还能空运不成?这真又是一个谜!
法国的一个化学工业学家,从化学和微观的角度对金字塔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这些石块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石灰、岩石、贝壳物质的黏合物,因为使用的黏合剂有很强的凝固力,所以人们几乎无法分辨出它到底是天然石块,还是人工石块。这当然可以恰当地解决运输困难的问题。但是,作为佐证,在石块中发现了2.5厘米长的人发,还嫌太少;而这种杰出的黏合剂,不仅在古籍中没有记载,而且,这位化学家用尽了现代化的手段,也还没有分析出来。
因此,运输问题,依然是一个不解之谜。建筑之谜据说,金字塔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是历史上超越时代的天才伊姆·荷太普。近年,考古人员在吉萨附近发现了建筑者当年的居住遗址、施工工具和墓地,这似乎可以证明,金字塔确乎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但是,许许多多建筑上的特点和难点,仍然会引起我们理所当然的惊讶和怀疑。
把一块巨大的凸形整体岩石平整成为52900平方米的塔基,是相当困难的。他们在没有水平仪,没有动力设备,没有现代化测量手段的情况下,完成了塔基的勘测和施工。塔基的四条底边相差不到20厘米,误差不到千分之一;它的东南角和西北角高度,相差仅1.27厘米,误差不到万分之一;它的东西轴和南北轴的方位误差,也不超过5弧秒。他们没有“尺”,仅会用胳臂作丈量单位,叫做“腕尺”,然而却能把塔建造得如此精确?这真叫人大惑不解!
为了确保金字塔万古长存,设计者不用一块木料,不用一根铁钉,因为,木质易腐,铁质易锈,都是坚固的隐患。石块和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接物,然而却拼合得天衣无缝,甚至连最薄最薄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怎样把石块一层层垒上去,更是一个费人猜想的神秘课题。
有人说是运用一种木制长形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将巨石逐步举高,一层一层垒砌而成。但是,能吊起几吨,几十吨,乃至一百多吨的支架、绳索从何而来?
有人说是运用填沙法,沿着塔基填沙,沙围随着塔基增高,充当脚手架,塔成之后,清除沙子。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道数学题:埃及大金字塔是一个下方上尖的方锥体,高146米,塔基呈正方形,边长230米,问:它的体积是多少?如果在它的外围围沙子,形成一个可以运送石块的斜坡,斜坡的角度为30度或25度,那么,它的底边将各是多少米?设它们的高度也是146米,需要多少方沙子?
这样多的沙子从哪里来?而且,先填后毁,运输量还要增加一倍。
有人说是运用填盐法,方法同上。用后,只需用水将它溶解,无需搬走。这真是天方夜谭!这么多的盐比沙子更不易得,何况,施工期间的一场暴雨就会溶掉整个盐坡。
有人认为是运用尼罗河泥砖砌成盘旋斜道,逐层上升,其方法与沙坡相近,只是,泥砖比沙子更不易取得罢了。
塔北距地面13米处有一个入口,从公元9世纪开始,盗墓者、探险者、考察者接踵而至,然而,它的塔内结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塔内有迷宫一般的通道和墓室,墙壁光滑,饰有浮雕,通道有整齐的台阶,脉络一样地向墓室延伸,直到很深很深的地下,墓室另有通气孔通到塔外。据说,死者的“灵魂”可以从这些小孔里自由出入。
奇怪的是,这两条气孔,一条对准天龙座(永生),一条对准猎户座(复活),大概是灵魂飞升的处所吧。这样的墓室已经发现三个,而考古学家认为,至少还有四个未被发现。这样精巧的设计和构思,4000年前的古人,如何完成?这种设计和构思的天文意义,4000年前的古人,如何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