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
16812900000016

第16章 远古时代的奇迹(15)

它是英雄和冒险家的乐园。最先进入两河流域的是苏美尔人,随后,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轮流走上历史舞台。征战和屠杀的血污并没有淹没这块土地,相反的,两河流域成了古代世界各民族的大熔炉,它们互相交流,互相融会,创造出了足以同古埃及文化相媲美的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奇怪的“钉头字”

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时期,就有一个名叫贝罗的威尼斯人在波斯色拉司一带,发现了一些嵌入山岩的古庙,庙宇已经倾颓,拜神者早已不见,然而一种像是用利钉刻画出来的奇怪文字,却连篇累牍地浮现在崖壁之上。

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欧洲。然而欧洲太忙,无心理会这个无关宏旨的远古奇谈。

17世纪,意大利的青年贵族皮特罗·得拉·发里再次拜访色拉司,他把这些古怪的文字临摹下来,带到了欧洲。但欧洲忙于宗教战争,与这些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再次失之交臂。

原来,两河流域没有丰富的石头、木材和矿产,主要的财富就是黏土。人们把黏土压成片状的泥版,当作书写的“纸张”,再把削成三角尖头的芦苇秆、木棒当“笔”,就可以在泥版上写字。由于落笔时印痕较为深广,抽笔时留下的印痕较为细狭,所以,每一笔画都像一支上宽下尖的木楔,人们就把它叫做“楔形文字”,也叫“钉头字”。

在两河流域,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石刻比比皆是,然而能解读这些楔形文字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18世纪末期,一个叫做尼布尔的丹麦旅行者,再次把色拉司石刻临摹下来,并且在欧洲出版。这引起了德国哥廷根的一所中学里教希腊语和拉丁语的青年教师格罗特劳德的兴趣,他凭借着异常敏锐的观察力,始终如一的耐性,以及对古代历史的深刻了解,费了30年时间,终于译解出了波斯王大流士名字的头四个字母。

1835年,波斯王请英国政府派些军官帮他训练军队,一个叫做罗林生的人,曾经在东印度公司当过学徒,也滥竽充数地被派往德黑兰。他是一个有心机的年轻人,当他遍游波斯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著名的贝希斯敦石岩。

“贝希斯敦”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意思是“群神居住的地方”,坐落在古代波斯通往两河流域的要道上。这里山高崖峭,石壁平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正好选定了这个地方,雕刻了一座“永垂不朽”的纪功碑。

石碑用了三种文字—古波斯文、古埃及文和古巴比伦文,记述了他在公元前522年平定一次叛乱的赫赫战功。为了使那些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碑文上方还加了一块精美的雕刻:图画上,被夸张得身材非常高大的大流士昂首挺胸,他的脚踏在王位篡夺者高玛塔的胸脯上。高玛塔的同谋者们也被捆绑在他的面前,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惩罚。

这幅画和三种记功铭文高出路面几百英尺,罗林生冒着生命危险,花了几年时间,才把这些铭文摹写下来。

后来,他译出了其中的古波斯文。此后的学者们在这个基础上,对照贝希斯敦石刻,又先后读通了古巴比伦、埃兰及亚述的楔形文字,最后,美索不达米亚最古老的由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也被读通了。

从此,这些泥版上的文字不再是神秘莫测的钉头,而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与近代的考古发掘互相印证,为我们展示出了古代苏美尔和两河流域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神秘的文化

巴比伦泥版文书中,还记载着令人吃惊的天文观测资料,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过了埃及。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到巴比伦王国时期,人们根据月亮盈亏规律制定了太阴历,一年12个月,月大30天,月小29天,然后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来补足太阳年。他们根据月相变化,把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周7天,并且想象由7位行星星神各主管一天。这就是现在还在使用的星期制度的来历。

巴比伦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金星运动的周期性,对太阳、月亮,及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轨道观测得相当准确。他们把肉眼能够看到的星辰绘成星象图,并且按方位划分为黄道十二星座,如天蝎座、巨蟹座、狮子座、宝瓶座、金牛座等等,这些星座的名称,至今仍被当代的天文学家所使用。

巴比伦人测定的太阴月的时间是29日12时44分3又1/3秒,这与现代天文学家测定的数字只差1/3秒。他们还知道月球每过18年零11天,又回到它原来相对于太阳的位置;根据这个周期,他们能预测日食和月食。

他们为什么对遥远的天空如此痴迷?在没有任何观测仪器的远古,他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精确的天文资料的?

古代两河流域的数学也萌芽最早。在苏美尔人居住过的库云吉克山上,人们发现了一道数学题,它的计算结果是“195955200100100”,这是一个有15位数的天文数字,将近200万亿。同是文明古国的埃及,只有在向神祈祷时,才慷慨地提出一个并不需要兑现的7位数;而西方文化的祖先—希腊人,即使在文明鼎盛时期,也从来没有超过5位数。

苏美尔人还正确地使用了10进位和60进位的计算法;至今,我们计算圆周和时间,仍然以60为单位,就是苏美尔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巴比伦的数学家还掌握了算术四则和分数的演算方法,并且奠定了代数学的基础。巴比伦石碑和泥版文书中,有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他们能熟练地计算不规则面积、体积和锥形地窖的藏量。他们求得的圆周率是3.125,并且把圆周角分为360度,1度分为60分,1分又分为60秒。这些成果,也一直沿用至今。

令人深感奇怪的是,生产力非常低下的苏美尔人和他们的后继者,要这样庞大的数字干什么?要这样精确的数字干什么?这样精密的数系又是怎样设想出来的?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莫尔根在古埃兰都城苏萨发掘出一个已碎为三段的黑色玄武岩石柱,整个石柱高2.25米,周长1.9米。上面刻着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完备、最详尽的法典,法典正文282条,内容包括刑法、诉讼法、民法、经济法。汉谟拉比(前1792~前1750)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他的法典对古代亚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美尔人来历之谜

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者萨·格雷玛感叹地说:“今日我们享用的各种文化分野—数学、哲学、文化、建筑、法律、政治、宗教……其起源的某些部分都归属于苏美尔人。”

苏美尔文化不只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源头,而且也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但是,我们对于创造了如此辉煌文化的苏美尔人的来龙去脉,却是知之甚微。

从人种学来看,苏美尔人个子矮小,身体健壮,圆颅直鼻,不留胡须,这与后来移居苏美尔地区的长脸、钩鼻、多须发的闪米特族人完全两样。此外,他们的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也与他们的邻居和后继者迥然不同。

他们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突然进入苏美尔地区。随着他们的光临,与后世文明相衔接的苏美尔文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诞生。而在此之前,他们生活在哪里?怎样生活?人们却是一无所知。

有人说,他们来自东方的山地。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对高山的特殊的崇敬。

他们常常在高山上寻找他们的神,每一座城市都建造了一种被称作“齐古拉特”的梯形塔,看起来就像一座小山。即使是平原,他们也要在平原上垒起土丘,然后在上面兴建神庙、堡垒或者大厦。

他们或许来自印度。苏美尔人遗址发现了大量的圆柱形印章,这与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大量印章十分相似。这种文化形态在其他民族中却是非常罕见。

也有人认为,他们来自两河流域北部的草原和丘陵。因为,“原始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欧贝德文化,而欧贝德文化的陶器,与两河流域北部草原地带所发现的古代遗物,显然是同出一源。

还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来自南方的海上。苏美尔人传说,他们的祖先居住在第尔蒙岛。波斯湾里生活着一种名叫“欧亚奈斯”的智慧生物。体形虽像鱼,但鱼头下却有别的头,并有与人类手脚一样的东西,声音也像是人类。白天,他从海中走出,把文学、科学、艺术、建筑、法律、几何学原理、植物的区分、采集果实的方法等等教给人类,每当太阳一西沉,它就立即跃人海中潜藏起来。人们最早的知识都是鱼神传授的。

据此,人们推测,他们的祖先可能生活在波斯湾一带的南方水域。

这些说法,都没有充足的考古材料支持。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他们绝不是两河流域的土著居民。公元前4000年之前,两河流域没有苏美尔人的踪迹,两河流域文化也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毫无二致;而在更早一些时候,由于波斯湾深入内地,苏美尔地区的大部分还只是一片沼泽。

玛雅人:文化之谜

16世纪初,当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土地的时候,一个伟大而古老的民族—玛雅,突然消失了,它璀璨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的集体失踪,给世界留下了永恒的谜团。

玛雅金字塔和“光影蛇形”

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耸立着许多气度非凡的金字塔,它是玛雅人留下的作品,其规模之宏伟,构造之精巧,乃至于情景之神秘,可以与埃及金字塔媲美。

以太阳金字塔为例:塔基长225米,宽222米,和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大体相等,基本上是正方形,而且也正好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的四面,也都是呈“金”字式的等边三角形,底边和塔高之比,恰好也等于圆周与半径之比。

它们的天文方位更使人惊骇。天狼星的光线,经过南边墙上的气流通道,可以直射到长眠于上层厅堂中的死者的头部;而北极星的光线,经过北面墙上的气流通道,可以直射到下层的厅堂。

其建塔技术的高超也是惊人的,以库库尔坎金字塔为例,塔基呈正方形,共分9层,由下而上层层堆积而又逐渐缩小,就像一个玲珑精致而又硕大无比的生日蛋糕;塔的四面各有91级台阶,直到塔顶,四面共364级,再加上塔顶平台,不多不少,365级,正好是一年的天数;9层塔座的阶梯又分为18个部分,正好是玛雅历一年的月数。

玛雅人崇信太阳神,他们认为库库尔坎(即带羽毛的蛇)是太阳神的化身,他们在库库尔坎神庙朝北的台阶上,精心雕刻了一条带羽毛的蛇,蛇头张口吐舌,形象逼真,蛇身却藏在阶梯的断面上,每年春分或秋分的下午,太阳缓缓西坠时,北墙的光照部分,棱角就渐次分明,那些笔直的线条也从上到下,变成了波浪形,仿佛一条飞动的巨蟒自天而降,逶迤游走,似飞似腾,这情景往往使玛雅人如痴如狂。

类似的奇观还出现在南美丛林。这种融天文知识、物理知识、建筑知识于一体所造成的艺术幻觉,即使用现代技术来仿制,也是非常困难的。

1954年,中美洲考古学权威艾瑞克·汤普森坦言,当他发现玛雅文明中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矛盾时,他感到大惑不解—,一方面,玛雅文明的整体成就并不算突出;另一方面,他们却拥有先进的天文历法知识。他困惑地问道:

是怎样的一种心灵怪癖,促使玛雅知识分子热衷于观测天象,却不去研究车轮的原理:他们比任何半开化民族都热衷于探索人类永恒的问题,却不肯花点工夫,把石柱支撑的拱门改进成真正的拱门;他们有能力以百万为单位进行繁复的计算,却不懂得怎样称一袋玉蜀黍的重量。

1968年,一批科学家试图探测这些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在每天的同一时间,用同一设备,对金字塔内的同一部位进行X 射线探测,得到的图形竟无一相同。

美国人类学家、探险家德奥勃洛维克和记者伐兰汀,对尤卡坦进行考察时,发现许多与地道连通的地下洞穴,地道的结构与金字塔内的通道十分相似,他们拍摄了九张照片,能印出来的却只有一张,而且,这一张所拍摄到的,也只是一片漩涡形的神秘的白光,他们想起了埃及陵墓中令人毛骨悚然的法老诅咒,只好乖乖地停止了探测。

超越时代的天文化、历法

玛雅人的天文台常常是一组建筑群,从中心金字塔的观测点往东面的庙宇望去,就是春分、秋分的日出方向;往东北方的庙宇望去,就是夏至的日出方向;往东南方的庙宇望去,就是冬至的日出方向,等等。像这样的天文台有好几处,最负盛名的是奇钦·伊查天文台。

奇钦·伊查天文台是玛雅文化中唯一的圆形建筑,一道螺旋形的梯道通向三层平台,顶上有对准各个星座的天窗,从上层北面窗口厚达三米的墙壁所形成的对角线望去,可以看到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圆;而南面窗口的对角线,又好指着地球的南极和北极。

奇怪的是,其天文台的观察孔并不对准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却对准肉眼根本无法看见的天王星和海王星。我们知道,天王星是1781年由赫歇尔发现的;海王星是1846年由柏林天文台发现的。千百年前的玛雅人,是怎么知道它们存在的呢?

玛雅人的历法也是奇特而又精确的。他们把一年分成18个月,每月20天,年终再加5天为禁忌日,合为365日之数。

他们测算的地球年是365.2420天,现在的准确计算是365.2422天,误差不过0.0002天,也就是说,5000年的误差也不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