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16810600000090

第90章 品德宝石(1)

闻一多慧眼识得臧克家

张以瑾

1930年夏天,31岁的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盛邀下,出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这年招生考试时,闻一多拟了两个作文题:《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和《杂感》,考生可任选其一。

有一个考生一口气把两个题都写了出来。其中《杂感》只有一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看了这篇一句话的作文,闻一多连声叫好,当即给了98分。而平时能入他“法眼”的作文少之又少,给60分就算不错了。然而,这个作文成绩独占鳌头的考生却给校方出了难题:他的数学考分竟然为零。按照规定,这样的学生理所当然要被淘汰。然而,闻一多力排众议,硬是把这个名叫臧克家的学生领进了大学校门。

闻一多在破格录取臧克家的时候,一定想起了自己当年投考清华大学的经历。在大多数科目的成绩惨不忍睹的情况下,他唯独作文拔了头筹,并因此受到主考老师的赏识和力挺,最后顺利地进了清华。

当年的际遇成就了闻一多的学识和慧眼。但这双识才、惜才的慧眼并不是偶然生光的,而是一种凝聚着学子的温暖记忆和师者的博大胸襟的传承。

臧克家起初读的是外语系,系主任是梁实秋,但是热衷于文学尤其是诗歌的他在外语系找不到归宿感。闻一多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转入国文系。从那以后,闻一多家的书斋就成了师生俩谈诗论道的场所,吸烟、喝茶,好不快哉!多年后,臧克家回忆说:“我每次拿诗稿向他请教,叫他看看,我自己觉得有些好句子,他画1个圈,还有画两个圈的,真是高兴。”“这时室内充满了诗的空气,我们不像是师生,而是知心的诗友在对谈了。”

闻一多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死水》给臧克家,扉页上题有“克家惠存”4个字,落款是一个“多”字,并且端端正正地盖上了“一多印记”的自刻印。臧克家捧着它“如获拱璧,天天读它,小心翻它,珍惜它,热爱它。把它放在宝贵的处所,把它放在心头上。虽然其中28首诗全能成诵了,还不时拿出它来,托在手上,看看它也是一种高尚的美的享受”。

《死水》读了一遍又一遍,臧克家对于诗歌的理解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他甚至一把火烧了自己以往的诗作,一心以《死水》为榜样,进行全新风格的诗歌创作。在闻一多的指导和鼓励下,臧克家的诗歌很快就在《新月》《现代》等文学刊物上崭露头角。后来,闻一多还和两位朋友慷慨解囊,各出20块大洋,资助臧克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当即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那一年,臧克家28岁。

《烙印》不仅有着与《死水》相近的艺术风格和内在精神,它那一片黑的封面也很容易使人想到《死水》。臧克家并不讳言闻一多对他的影响,他说:“《死水》给予我的东西太多了。”“《死水》定我终生。”“没有《死水》,可以说就不会有《烙印》。”

1932年夏天,因不满于校内纷争,闻一多愤然离去,北上清华任教。临行前,他在给臧克家的一封信中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

青岛大学的两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而往,但此后无论相隔千里,还是遭逢战乱,两人都在不断的书信往来中继续着他们的精神交流。同样的求学经历、同样的艺术追求,铸就了闻一多和臧克家历久弥坚的师生情谊,也留下了文学史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心灵感悟

谁是臧克家生命中的贵人?臧克家准会说:“是闻一多恩师。”确实,如果没有闻一多,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可能就会少一位大诗人,自然我们也就不会读到《老马》《有的人》那样脍炙人口的诗篇了,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是闻一多没有让我们的假设变为现实,我们应该像臧克家一样感谢闻一多,感谢他博大的胸襟,感谢他一双慧眼,感谢他力排众议,感谢他不拘一格!感谢之余,我们还要呼吁,当代闻一多这样的伯乐应该多些再多些!

魔笛声中的喜与忧

查一路

德国北部威悉河边的哈默尔恩,一直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直到《格林童话》的诞生。格林兄弟曾踏破铁鞋,遍访德国北部63个小镇,收集了这些小镇代代相传的童话,集结成一本异彩纷呈的童话书。其中《彩衣吹笛人》更为脍炙人口。《彩衣吹笛人》所写内容,正是在哈默尔恩小镇发生的故事。

中世纪的哈默尔恩一度鼠患猖獗。因灭鼠无策,城中人人自危。一天,来了一位穿五彩长袍的彩衣吹笛人,声称可以灭鼠。镇里人答应,只要吹笛人能够灭鼠,就可以获得一笔丰厚的酬金。吹笛人拿出魔笛吹奏,老鼠追随而来,闻笛起舞。吹笛人前边带路,悉数将老鼠带入威悉河中淹死。

吹笛人兴冲冲回到镇上,然而,镇上的人却食言,拒绝践诺付款。吹笛人再次吹响魔笛,这次闻笛声而来的不再是老鼠,而是130多个无辜孩子,吹笛人将这群孩子同样引入了威悉河中,自己飘然而去,隐逸林中。

因不诚信而酿成惨案,因不践诺而遭受惩罚,“老鼠”留给了这个小镇永久的痛,这个故事发人深省,却并不美丽。

如今,这所小镇因祸得福,因这个并不美丽的故事而闻名遐迩。一时间,游客往来如织。哈默尔恩市旅游局也适时抓住商机,大打“老鼠”牌。

以市政府的名义成立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捕鼠人博物馆”;剧院成天上演着《彩衣吹笛人》的歌剧;餐馆里烹饪着和老鼠有关的美味;大街小巷,悠扬的笛声不断;穿着彩衣的吹笛人,和由人化妆的“老鼠”,展开亲密而热烈的追逐游戏;导游也是打扮成捕鼠人的小丑;街道两边出售捕鼠的器具:甚至连地砖也印上了老鼠的图案。

这个城市,处处打上了鼠的烙印,成了世界各地游客趣味盎然的“老鼠城”。

世界各地游客趋之若鹜,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老鼠城的人,享受着这些财富,生活轻松而富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权威机构对这个城市中的居民作了调查,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80%的人想与这个故事和这个城市脱离干系。每一声笛声,都是他们心头的痛。因为在他们看来,虽然获得了财富,但他们在出售伤疤。

心灵感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了就要算数,又怎么能食言而肥?一次说话不算数,两次说话不算数,到了第三次,谁还听你的话?一旦成了失信之人,怕是再没有人和你相处,这时你哪里还有朋友?没有的,只能是自己一人独处,寂寞难耐,空虚凄凉,品尝失信酿成的苦酒。记住,不论何时何地,诚信永远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没有脾气的大导演

姜钦峰

吴宇森以暴力美学闻名于世界影坛,枪林弹雨,快意恩仇,常常让观众热血沸腾,大呼过瘾。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最擅长表现暴力的大导演,却是个笑容可掬的老好人,无论心情好坏,总是面带微笑,从来不对别人发脾气。

不是没有脾气。吴宇森年轻气盛时,其实是个急性子,心里常常急得发火,但绝不会当面表露出来。有时候,有的演员表演不到位,反反复复总是不得要领,他心里气得半死,就一个人偷偷地走到布景后面,用头使劲去撞木板,心里还默念:“为什么他演不好呢?我为什么要找他呢?”撞完之后,火气也消了,然后他再找到演员,心平气和地谈,此法屡试不爽。

吴宇森说:“我觉得大家工作已经够辛苦了,如果在现场随便发脾气的话,会对别人造成不好的心理影响,反而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发脾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尤其是面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究其根源,恐怕不是脾气大小的问题,而是心里是否尊重对方。

正是这种宽容敦厚的个性,为他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人气。《赤壁》筹备之初,本来是定好了周润发主演,可是临近开机之前,周润发忽然辞演。大战在即,先损主将,剧组顿时乱了阵脚,这不是随便找个人就可以代替的。就在吴宇森陷入困境时,好友梁朝伟得知消息,马上给他打电话主动请缨,表示只要能帮上忙,演什么角色都可以。所以在《赤壁》中,我们才看到了梁朝伟扮演的周瑜,而梁朝伟当初临危请命时,身体还未康复,这份情义尤其令人感动。由此不难看出,吴宇森能有今日成就,绝非偶然。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首先是做人的成功。在电影界,吴宇森是当之无愧的大人物,之所以没有脾气,是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很小,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把自己看得越小,心胸就越宽广,世界自然无限辽阔。

心灵感悟

呼风唤雨,谁能做到?一般人可能觉得没有人能够做到,这只是神话中才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您道德无比高尚,那么您需用风的时候,不用呼,风就来了;您需用雨的时候,不用唤,雨也来了。因为您用您的崇高的道德感动征服了众人,没有谁不愿时刻准备为您效力!吴宇森确实就是一个好例。

每一个爱的梦都会飞翔

侯拥华

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通过报纸向全国、全世界寻找好心人,爱心银行她要贷款50万元,来救助一名同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身患白血病的大学生,为他做骨髓移植手术筹款。

她的信很快被刊登在报纸的醒目位置上。她的情况也被同时登在了报纸上一个深居偏僻山村的贫穷家庭,父母在她幼年就离婚了,她的父亲是一名严重的类风湿病患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她从5岁起,就开始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做家务,照顾父亲,下地干农活。

她异想天开的想法,有人敬佩,有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个骗局?

当人们渐渐将这件事淡忘的时候,奇迹却出现了。一个远在美国的华人发电子邮件给最初刊发这条新闻的媒体,愿意贷款给女孩3万美金,而且这笔钱没有偿还期限。

很快,男青年的骨髓移植手术如期顺利完成,生命得以延续。

故事中的女孩名叫张海霞,男青年叫祁健。海霞之所以这样做,是要报恩男青年祁健在生存无望的时候,他将最后的“救命钱”通过媒体帮助,资助给了需要帮助的小女孩张海霞。而当海霞知道此事后,她决定帮助救助过她的好心人。于是,她写了“贷款50万还100万”的“贷款梦想信”,向社会求助。

我常常在想,那位美国华人为什么要圆张海霞的贷款梦?后来终于明白,她不仅仅是因为感动,更重要的是,她想让人们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每一个爱的梦都会飞翔。

心灵感悟

关爱让陌生人成为生死之交,关爱让年轻的梦能够飞翔。如果说被人关爱是指一种美好的享受,那么关爱别人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个人接收了别人的关爱,他心中会充满温暖与感恩,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他就会加倍地献出自己的爱,爱就在这样的传递之中变得有力量。爱在一次次的传递中越积越多,当时付出一滴水,收获的可能就是一眼永不干涸的甘泉。

我一定回来

姜钦峰

一名身绑炸药的歹徒闯入校园,挟持两名中学生与警方对峙。歹徒时而仰天大笑,时而痛哭流涕,情绪异常激动,而他提出的条件更令人哭笑不得:要求警方立即枪决犯人李某,否则就与人质同归于尽。歹徒已经失去理智,人质生命危在旦夕。

警方迅速查清了歹徒的身份背景。此人曾在采石厂工作多年,精通爆破技术,后来改行经商,一个月前被最好的朋友李某骗得倾家荡产,因此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李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逮捕,法律自会给他公正的判决,歹徒提出的条件近乎荒诞,警方当然不可能答应。歹徒虽然失去理智,却丝毫不笨,他身上绑的是挤压式炸药,只要受到3公斤以上外力压迫就会引爆,如果他倒地同样会引起爆炸,因此警方不能将其击毙。

为了稳住歹徒,警方派出了谈判专家与其周旋,准备伺机而动。谈判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歹徒的情绪稍稍稳定,再加上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导致体力下降,他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两名特警悄无声息地迅速向他身后接近。

那名被挟持的女生忽然向歹徒提出要上厕所,另一名男生一下子被提醒了,也跟着说要上厕所。歹徒先是一愣,顿时警惕起来,“想逃跑,没那么容易,当我是傻瓜啊?”环顾四周,立即发现了身后的一切。他下意识地拉紧了手中的炸药引信,暴跳如雷,“骗子,你们全都是骗子!”警方功亏一溃,气氛骤然紧张。

此时哪怕尿裤子也不能吭声啊,可他们毕竟只是两个大孩子,一辈子没经历过这种场面,哪能想到那么多。片刻之后,歹徒忽然又大笑起来,一跺脚,大声叫道:“好,我同意你们上厕所,但是只能一个一个轮流去,如果有一个不回来的话,那么剩下的人就给我陪葬!”他已不再相信警察,那种口气根本不容商量,两个孩子吓得脸色煞白。这一招真够歹毒,谁都明白,在那种场面之下,无论谁先走了也不会再回来送死。让谁先离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