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个天性好奇的人,他对什么事都愿意一试,尤其在他赋闲无事时更是这样。在惠州时,他即因买不到酒而开始自己学着用米酿酒,并分别酿成了橘子酒、松酒好几种,他还高兴地写下了好几篇酒赋。儋州没有墨,这对诗人兼书画家的苏轼可是个大问题。他又探索自己制墨,研制过程很艰苦,最后一次墨灶火势大发,延及外面,将房屋烧着了。经奋力扑灭大火后,苏轼终于从灶间得到500九好墨。苏轼很高兴,说:佳墨之多“足以了一世著书”。当时一个叫潘衡的人从苏轼学制墨,他后来到杭州出售这种“东坡墨”,尽管价格高于其他墨数倍,但仍非常畅销,他借此得以发财。
苏轼贬居海南几年对当地人民还有其特定贡献,这主要表现在海南本地人主要以卖香等贸易为主,他们不懂得农业生产,大片的农田荒芜着无人耕种。苏轼觉得很可惜,他走家串户劝大家种田,说这样可有效地改善生活。他专门和陶渊明诗作了《劝农诗》,指导当地人。
他自己还亲自下地种田,给大家作示范。他与幼子苏过种的那片地终有收获,这对他们也是一种事实上的教育。
海南当地还有一种恶俗,即杀牛祭鬼。人有了病,无药可医,他们就杀牛祷告。残杀耕牛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苏轼也力劝这种习惯,劝民服药,他为此曾专门作文。
苏轼本人精通文史,声名弥远,他到膻州之后,不少人慕名而来求学。苏轼也痛感于此地的原始、落后,有意大力传播中原文化。所以他不遗余力地给他们以指教。有一个叫姜公弼的学于禀赋不错,从学于苏轼,苏轼曾为他题扇云“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勉励他弥合海南与中原间的文化差距。姜公弼后来要求苏轼正式收他为门生,苏轼回答:“等到你登科的时候,我就收你为门生。”苏轼的门生,如“苏门四学士”,一个个才华横溢、名播四方,能做他的门生实是一种荣幸。
姜公百于是发愤用功,后来他千里迢迢去京赶考,果然高中。
苏轼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成就。黄庭坚曾评价苏轼的和陶诗:“东坡在扬州和饮酒诗,只是如己所作;至惠州和《归田园六首》,乃与渊明无异。”(《王直方诗话》)后人又曾比较黄庭坚与苏轼说:“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唯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若鲁直也瞠若乎其后矣。”(《风月堂诗话》)苏轼过海时,只随身携带了《陶渊明集》,到海南后他又偶尔在别人处借得《柳宗元文集》,从此他以这二位诗人为伴,并称其为“南迁二友”。《观棋》一诗写道: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庭,风日清美。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欤其者,户外屦二。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抨生对,谁究此味。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喙信指。胜困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四言诗原是《诗经》时代的诗体,可谓古意盎然,令人有返璞归真,超世遗物之感。
苏轼至元符三年的《和陶始经曲阿》一诗为止,完成了和遍陶诗的任务。苏轼和遍陶诗109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观。充分展现了他的惊人才华。
元符三年五月,这其实是朝政变动的结果。这一年正月,痛恨元祐旧臣的哲宗去世,19岁的神宗十一子赵佶继位,皇太后向氏暂时摄政。苏轼在世几位皇太后对他都很好。“乌台诗案”时,太皇太后曹氏曾为他说情;神宗去世后,又是太皇太后高氏重新起用他,对他宠爱有加。现在向氏执政,也不例外。她对元祐旧臣比较同情,或复官或迁内郡待用,司马光等也被追复官位,而章惇、蔡京等权臣被贬。章停后被贬至雷州,他与北上的苏轼来了个大换位。
苏轼在儋州呆了3年,他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当地父老们纷纷在他离开之日,携带酒菜到船上为他送行,拉着苏轼的手说:“这回与您相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苏轼对父老们也是依依不舍,他给黎秀才的临别诗云:“我本措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苏轼这次安然北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过大质岭时,歇居一家村店,有一老翁问“官为谁”,与苏轼随行的人回答“苏尚书”,老翁十分激动,问:“是苏子瞻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老翁跑到苏轼面前,说:“我听说坏人千方百计地加害于公,您这次北归,可见老天保祐好人啊!”苏轼见乡野村夫居然也在关心他,很受感动,他真诚地对老人表示感谢,并在壁上题了一首诗: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夹道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往,曾见南迁几个回?”
苏轼所到之处,常常有百姓夹道欢迎,还有一些书生背着干粮陪他赶路达300多里。苏轼船至新淦时,那儿正有一座新桥落成,两三千父老儿童在桥边迎接苏轼,并请他为这座桥命名。苏轼想上岸去见当地太守。但人山人海不容他出,他盛情难却,只好仓促在船上题了“惠政桥”3个字,乡亲们这才慢慢退去。路过英州,这是苏轼自定州首先被贬的地方,这儿也正逢一座石桥建成,太守求苏轼作一文以作纪念,苏轼挥笔为他作了156句的四言诗。
正在英州的时候,苏轼又接到诰命,奉敕复朝奉即提举成都府玉局观,可随处居住。这时已被敕还回颖州的苏辙写信要求苏轼前去颖州居住,这样兄弟俩就可老来为伴了。苏轼也正有此意。不料皇太后向氏逝世,朝中将有变动。苏轼为避免是非,决定不去离京都较近的颖州,而回常州居住。
苏轼在京口时,章惇正在南下放逐中,而其子章援尚留在京口。苏轼曾以第一名录取章援,因此章援应算是苏辙的学生。章援因父亲的缘故他不敢去拜谒老师。
先给苏轼写了一封信,信中诉说了父亲在南海将要遭到的艰难处境,恳求苏轼回朝后不要报复他父亲。苏轼便回信答:过去的小事不必耿耿于怀,我与章惇定交40多年,虽小有冲突,但交情却无增损。他特地关照章援给父亲多带药品,如自己有余,还可有惠于邻里乡人。
章授接到信后,感动不已。几年前章惇如此凶险地迫害苏轼,必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现在章停受难,苏轼不雪上加霜,而心存同情。苏轼路过金山寺,在寺中看到自己以前的画像,感慨良多,他作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增州。”
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一个嘲弄性的总结。
苏轼沿运河进入常州时,曾出现成千上万的民众在西岸跟着船走,大家争相一睹自海角天涯归来的大诗人。
苏轼北上数千里,经济已很拮据,为了有一个舒适的安身之地,他在乡间买了一处住宅。刚住进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月光很好,苏轼出来散步。走近一座破落的茅棚时,他忽然听到里面传出悲哭声,他感到奇怪,推开门。
一个老太婆泣不成声的告诉苏轼:“我有一座百年老宅,相传为宝,不料被我不孝的儿子偷偷卖掉了,我被赶到这间破屋里。百年旧居,一旦诀别,我特别伤心。”苏轼为之怆然,他问老太婆老宅在哪里?老太婆说正是苏轼所买之宅。苏轼再三劝慰老人不必伤心,他取出屋券,当场烧毁,说:“这就是我买的那座房,明天你们可以搬回去了。”苏轼分文未取,就搬走了。他再也没钱另买房子,只好寄居在常州孙氏宅里。
苏轼3年艰难的海南生活已严重损害了的健康,北上数千里路的跋涉对这位60多岁的老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还没到常州,苏轼就感到身体不适。到常州后,他的病情日益加重。他上表请求辞官退休,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苏轼有一天,觉得自己似乎快要不行了,他让人叫来了好友钱世雄,他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对钱世雄说:“我自万里生还,有些后话想托付给你。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见到弟弟子由,我们自雷州一别后,再没有见过面。此痛难堪,一言难尽。”他又说:“我在海外完成了《易》、《书》、《论语》3书的注评,我现把这三本书交给你,请你收藏起来,不要给外人看。30年后,这三本书的价值会被发现。”他下床想开箱子给钱世雄拿书,但钥匙却找不到了。钱世雄忙安慰他:“不必着急,你的病会好起来的。”苏轼的病情后来果然好了一点。
但时间不长他再次病危,他很镇定地对孩子们说:“吾生不恶,死必不坠”。七月二十八日,66岁的苏轼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临终前方丈叩耳大呼:“你该想想西方世界了!”苏轼气息微弱地说:“西方世界或许有,但不必勉强。”
一代文豪苏轼逝世消息一传出,天下百姓,尤其苏轼曾治下或他生活过的杭州、密州、徐州、黄州、惠州等地的百姓,为之痛哭。前来吊丧的人,络绎不绝。来自各方面的悼文很多,其中出其门生的这样一幅悼词获得大家的称赞,以为意确而词美。词曰:“道大不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苏轼历尽艰难,没有客死海外,而是死在了他原来已择定了的终老之处——常州,这是一种幸运。他死在皇太后向氏离世不久,更是一种幸运。徽宗亲政后,重用蔡京为相,他们更加残酷无情地打击元佑旧臣。死后的苏轼也没能安稳。蔡京等人焚毁了元祐法,并宣布苏轼等元祐旧臣为奸党。又焚毁了苏轨苏辙、黄庭坚,秦观等一大批人文集的印版。更有甚者,苏轼等309人的名字被刻上了石碑,谓之奸党,诏令皇家子女一律不准与奸党之后通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元拓党人研碑”。
苏轼的光辉是昏君奸臣掩盖不住的。他被朝廷宣布为奸人,但在人民心目中他却是圣人;朝廷销毁了苏轼文集的印版,苏轼的诗文在民间流传苏轼的存在在中国历史上简直是个奇迹。历代文人以诗、词、文、绘画、书法等某一方面不少,同时精通诗、词、文、绘画、书法各方面俱一流境界,只有苏轼一人。后人对当时各艺术种类拔尖人物的概括:诗为“苏黄(庭坚)”,词为“苏辛(弃疾)”,文则有“唐宋八大家”韩、柳、欧、王、曾、三苏,书法上宋四代名家为“苏黄(庭坚)米(芾)蔡(襄)”。文人画则“王(维)苏”并称。其他人各作变动,惟苏轼卓然屹立。
他的诗作中既有杜甫似的沉痛描画,又有李白似的豪放飘逸。晚年苏轼趋向淡泊,诗风又直逼陶渊明。苏轼生于李、杜、陶等大家之后的宋代,苏轼生性豪放旷达,他以自己聪明的天赋,学他人而从己出,在文学史上为前人作了一个总结。
苏轼作诗,任意挥洒,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诗中针砭现实,指斥时政的诗,应该说是他诗歌的光辉所在。苏轼还常常在诗中说理,如他游庐山时所作的《题西林壁》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说理还是比较精彩的。苏轼还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诗》现已被广泛引用,受人喜爱。
苏轼****博学,作诗时典故信手拈来。典故是中国古诗所特有的表现手段,适当运用能增加诗歌的内蕴。
苏轼散文的独特贡献,从唐代古文运动起。篇幅看可分为两类:其一洋洋洒洒、动辄千言的政论、史论等,这类散文的风格是纵横驰骋、起承转合,论辩性强;其一类为随手笔记、小赋,这类散文笔致优美、意境时出,抒情性强。苏轼的散文生前即在士人及民间流传,后来被推崇为科举考试的范本。
苏轼作为一个书画家,其特点在于他能将书画与诗歌融会贯通起来,悟得艺术真谛。苏轼的书法也像他作文一样,不拘一家,自然天成。他兼取王羲之、颜真卿、李邕等各家,而自成一派,笔法自然奔放、跌宕多姿。
苏轼的书法当时就为世人喜爱、珍藏,受到评价也很高,为“宋书法四大家”之首。苏轼作画也有一著名理论,他在谈到画竹时说:“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鸡落,少纵则逝矣。”苏轼作画不拘于细节,从整体出发恣意挥洒、力求神似。他画的竹石枯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苏轼诗、词、文、书、画俱称一流,独被称为“词圣”?
其原因在于除了词之外的各类,他只能算大家之一,独在词之领域,无人能与他抗衡。诗、文、书、画由来已久,名家辈出,如诗到唐代已臻高峰,李白、杜甫高不可攀。
苏轼于诗用力最大,数量也较之词、文算最多,成就灿然可观,宋代无人能与之比肩,但他并没有超越李、杜,只能说是在李、杜之外,卓然另成一大家(苏辙曾认为苏轼之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这是一种不客观的看法)。词是宋人的专长,虽出现于唐,但兴盛于宋。
苏轼致力于此,于是蔚然成为高峰,前既无古人,后来者也没有能超越他的。在苏轼手中,举凡农事、怀古、记游、议论等题材全可人词,词不但可婉约,也能豪放,创立了豪放词派,是他在词史上的卓越成就。鉴于苏轼在民间名望日显,统治者也开始逐渐恢复他的名誉,钦宗靖康元年元党籍学术之禁废除。高空建元二年诏苏轼追复端明殿学士。孝安乾道六年,赐苏轼溢日文忠。乾道九年特赠苏轼为大师。现如今在四川省眉山的三苏祠大门旁有一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楹联苏洵、苏轼、苏辙父子3人词章俱佳,流传千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三苏”之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苏轼。苏轼不但诗、词、文,盖过他人,在书法、绘画等方面成就也极高。苏轼自科举高中后,主要从政为官,他政绩卓著,至今为百姓传颂。他的刚直不阿、出儒化道的人格,一直为后世文人景仰。
苏轼诗、文、书、画俱入一流,独有词,苏轼的成就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轼被后人誉为“词圣”。
(赵稀方 黄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