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6806800000037

第37章 南北朝·宋(1)

武帝刘裕

(公元363年~公元422年)

在位时间:公元420年~公元422年

曾用年号:永初

谥号:武帝

庙号:高祖

安葬地:建康初宁陵

公元363年,刘裕出生,

公元404年,刘裕平定桓玄叛乱,成为东晋最后一个权臣。

公元409年,刘裕北伐并消灭南燕。

公元416年,刘裕再次北伐,攻灭后秦。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建立刘宋。

公元422年,刘裕病逝,享年60岁。

“生子当如刘寄”,刘裕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算是一个比较圣明的君主。刘裕出生寒门,凭借着军功一步步爬到皇帝的位置,这在以士族为统治基础的南朝皇帝中是唯一的一个。刘裕当大将的时候治军严明,深得将士们的爱戴,即位后又提倡俭朴,改变了自西晋以来的奢靡之风,可谓功劳大大的。

平叛北伐威名大震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刘裕早年丧父,家境贫寒。

年轻时的刘裕,曾挥汗躬耕于田野,上山砍柴,下泽捕鱼,备尝生活之艰辛。

如果没有公元402年所发生的一次动乱,也许刘裕将会扛一辈子的锄头,但机会确实摆在他面前了。这年,桓玄叛乱,东晋朝廷派司马元显和刘牢之率军讨伐桓女旦由于司马元显怯战、刘牢之被收买,桓玄挥师进入建康,从此总揽朝政大权,成了东晋的主宰,刘牢之也随之被杀。

刘牢之死后,桓玄又先后杀害北府将领高素、竺谦之、竺郎之、刘袭、刘秀武、孙无终等人。这时的刘裕在北府军中的资格还不算老,桓玄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起用了他。刘裕后因击破卢循之功,又加官彭城内史,深得桓氏倚重。他不露声色,表面上对桓氏忠心耿耿,暗地里却加紧活动,团结了一大批北府军中下级军官,时刻准备举旗倒桓。

公元403年,桓玄正式即皇帝位。刘裕遂于次年与何无忌、檀凭之等人在京口起兵。桓玄闻知刘裕等举兵反,非常害怕。有人很不理解,问他说:“刘裕等人乃乌合之众,势力微弱,必然不会成功,陛下为何如此忧虑?”桓玄摇摇头,叹道:“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斗浪之储,而郁蒲却一掷百万;何无忌酷似其舅;这些人共举大事,怎敢说他不会成功。”

刘裕率军击败桓玄手下的骁将吴甫之,并将吴甫之斩杀。随后乘胜进击,遇到了右卫将军皇甫敷的阻击。

檀凭之战败阵亡,只剩刘裕孤军作战,被敌兵层层包围,被皇甫敷差点杀死。正在危急时刻,刘裕的援军赶到,将皇甫敷杀死,刘裕方才得救。桓玄听到两将战死的消息后大惊,一面继续派将出战,一面悄悄预备舟船,准备形势紧急就溜之大吉。

刘裕率军又击败桓谦部队,吓得桓玄率亲信数千人,诈称出战,坐船逃走。刘裕遂进入建康城,派刘毅、何无忌追击桓玄,自己坐镇京师。

刘裕进入建康后,经过一番整顿,使建康民心安定下来。之后,桓玄被刘裕追兵杀死,桓氏之乱遂平。公元405年,刘裕将白痴皇帝司马德宗迎回建康,重登皇帝宝座。公元408年,由于朝臣拥护,刘裕人京辅政,掌握朝廷大权。

公元409年,刘裕率军北伐南燕,很快将南燕消灭,生擒南燕国君慕容超,送至建康斩首。这次北伐南燕的胜利,收复了青、兖广大地区,朝廷内外无不赞颂刘裕的功德。刘裕的功业,此时已经超过祖逖、桓温,他的声望一下子大大提高,朝中再也无人能与他相抗衡了。

这时,刘裕与刘毅产生矛盾,发生战争,随后刘裕在桑蒲州击败刘毅。又乘势将起兵叛乱的卢循、徐道复消灭。刘裕的威望进一步提高,遂有代晋自立之心。这时,在桑落州遭惨败的刘毅见刘裕得胜而归,威望大增,自己却毫无建树,更增添了怨恨之情。于是起兵,反对刘裕。刘裕立即派手下的两员得力战将王镇恶、蒯恩为前锋,讨伐刘毅。王镇恶与蒯恩很快击败刘毅,逼得刘毅兵败自杀。

刘裕又亲率大军,先后剿灭诸葛长民、司马休之、鲁宗之、谯纵等江南的割据势力,平定江南。

随后,刘裕开始实践他收复中原的抱负。公元416年,刘裕亲率大军北伐后秦。

北伐大军分四路挺进,一路由王镇恶、檀道济率领步兵自淮、泗进取许昌、洛阳;一路由沈林子、高遵考率领水军,与王镇恶等配合,由汉水经荥阳石门人河;一路由沈田子、傅弘之率领,径取武关;一路由王仲德率领水军,由桓公渎自淮人泗,自泗人清、济,自清人河。

刘裕自己率领主力,也走王仲德这条路线。

公元417年,刘裕率主力先下洛阳,又抵潼关,破魏败秦,直逼长安。刘裕率主力到了潼关,命王镇恶攻打长安。王镇恶使出破釜沉舟之计,率军来到渭桥,令将士吃饱之后,便弃船登岸。王镇恶激励将士道:“诸位家都在江南,这里是长安城北门外,离家万里,而船只衣粮全已随流而去,岂有求生之计!唯有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谁也别想活着回去!”众人听后,莫不踊跃争先,很快攻陷长安,姚泓率妻子、群臣出降。后被送至建康斩首。后秦遂亡。

这时,从京城传来刘穆之病亡的消息,刘穆之死后,京师空虚,有大权旁落的危险,再加上将士久役思归,所以刘裕决意东归。

这次北伐后,刘裕威望大增,人心莫不归附。刘裕便加紧了篡位自立的步伐。因为有谶语说:“‘昌明’之后尚有二帝”,所以他想在司马德宗之后再立一帝,以应“二帝”之语。随后,刘裕便指使亲信害死白痴皇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帝。

这时谶语已经应验,刘裕便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帝了。

公元420年,文武百官得到刘裕的授意,纷纷上表要求皇帝司马德文禅位,司马德丈被逼无奈,只得宣布禅位,刘裕随后登基称帝,建立刘宋。

即位后,刘裕下令赦免因逃避兵役、租税而流亡,在限期内还家者,可以减租布二年;人民拖欠政府的诸种债务,不再收取,这些措施,得到人民的欢迎。

公元422年,刚当了两年皇帝的刘裕病重,便将太子刘义符叫到跟前,嘱咐说:“檀道济虽有谋略,但无远志,徐羡之、傅亮二人忠心耿耿,不会叛逆。只有谢晦一人,他经常随我北伐,有谋略而又有心机,你即位后,一定要提防此人。”然后又将下诏说:“如果大宋日后有小皇帝登基,那么朝政都要委托给宰相,皇太后不得临朝。”刘裕又任命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把后事的安排妥当之后,刘裕终于闭上眼睛,驾鹤西去。

少帝刘义符

(公元406年~公元424年)

在位时间:公元422年~公元424年

曾用年号:景平

谥号:无

庙号:无

安葬地:不详

公元422年,刘裕去世,17岁的太子刘义符即位。

刘义符即位之后,本该为刚去世的父亲守灵,但他却与随从们练武游戏。

几位顾命大臣见此情况,对刘义符也不再把任何希望,于是便密谋废帝另立。公元424年,顾命大臣徐羡之、谢晦等开始行动。谢晦借口自家房屋破旧,让家人全部外出居住,然后在府内暗藏将士,又令中书舍人邢安泰和潘盛为内应,准备随时动手。

安排妥当后,檀道济、谢晦、徐羡之等引兵入宫。

长驱直入,来到天渊池。这时,玩乐了一天的刘义符在天渊池的龙舟上睡得正香。士兵们持刀冲入龙舟,将惊魂未定的刘义符扶出,收拾玺绶,将他送回到故太子宫东宫。

之后,徐羡之等以皇太后名义下诏宣布,将刘义符废为营阳王,由刘义隆即位。刘义符被迫迁往吴郡,幽禁在金昌亭。几个月后,邢安泰等人冲进金昌亭刺杀刘义符,刘义符奋力反抗,挣脱逃出,追杀的人从后面赶上,用门关将他活活打死。

文帝刘义隆

(公元407年~公元453年)

在位时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

曾用年号:元嘉

谥号:文帝

庙号:太祖

安葬地:不详

公元407年,刘义隆出生。

公元424年,刘义符被废,刘义隆被召回建康即位,是为宋文帝。

公元426年,刘义隆将徐羡之,谢晦二人的叛乱平定,收回朝政大权。

公元451年,刘义隆诛杀兄弟刘义康,揭开刘宋王朝骨肉相残的序幕。

公元450年,刘义隆下令北伐,被北魏军队击败,刘宋王朝也开始衰落。

公元453年,刘义隆被儿子刘劭杀害,享年46岁。

刘义隆即位称帝后,曾继承和发展了刘裕的改革,使得江南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小康局面的“元嘉之治”。

但后来刘义隆所发动的两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刘宋政权至此开始衰落。刘义隆北伐失败,除了诸如武力、物力不如北方;北方善骑射、南方善水战等客观原因,恐怕他将军事指挥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两个宋朝,一个就是刘裕建立的刘宋,另一个便是赵匡胤建立的赵宋,两个宋朝都有相同的毛病,就是中央绝对集权,军队更是“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是《孙子兵法》

的用兵原则之一。刘宋、赵宋王朝置之于不顾,自然只有打败仗的命了。

公元424年,徐羡之、傅亮等废杀少帝刘义符和庐陵王刘义真,为了继续掌握朝中大权,准备拥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此时远在江陵的刘义隆也接到拥立他为帝的报告,在府中引起一片惊慌和猜疑。年仅18岁的刘义隆毅然进京,即位登基。进京路上,刘义隆就作了详细的安排,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从这时起,刘义隆的政治天才就开始显露。

刘义隆即位不久,为了稳住权臣徐羡之,谢晦等人,便正式任命谢晦为荆州刺史,然后下令,给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等人封官授爵,并将大权仍然交给由徐羡之、王弘等人。

公元425年,刘义隆羽翼已经丰满,便开始策划除掉徐羡之等人。这时,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刘义隆心中虽暗暗高兴,但仍不肯马上接受,而是谦让再三,最后才勉强准许,开始亲理万机。

同年年底,刘义隆借口大举北伐,准备攻打谢晦,徐羡之等人极为紧张,慌忙捎信给谢晦,谢晦也紧急行动起来,密谋举兵。公元426年,刘义隆准备停当,开始行动,并启用檀道济来统军征伐。侍中王华等皆认为不妥,齐声反对。刘义隆笑笑说:“废帝时,檀道济只是胁从,不是诈谋,杀帝之事又与他无关。我安抚并任用他,他必然会死心塌地为我卖命”听了他的分析,众人皆服。

刘义隆计划的第一步,是先将在朝中的徐羡之、傅亮除障,他下令召见二人,徐羡之和傅亮在进宫路上得知消息,急忙逃走,刘义隆遂下令派兵追捕,将二人抓获并斩首。杀掉徐、傅二人后,刘义隆便亲率大军讨伐谢晦,将谢晦击败并活捉,送往建康斩首。

诛杀徐羡之、傅亮、谢晦后,刘义隆收回了朝政大权。

但随后又将大权交了出去,这次专政的是他的四弟彭城王刘义康。刘义康因此势倾天下,朝野人士纷纷巴结靠拢。刘义康掌握大权后,首先就将硕果仅存的北府名将檀道济于公元436年捕杀。除掉了他专权的一大障碍。

到了公元440年,刘义隆与刘义康之间的矛盾开始激烈起来。刘义隆先是将刘义康贬至江州,让他安然度过了10余年的软禁生活。直到公元451年,北魏大举南侵时,刘义隆担心有人借机拥立刘义康为主作乱。加上太子刘劭、刘骏等人屡次劝他,于是,刘义隆派人将刘义康杀死。

刘义隆虽文弱多病,却雄心勃勃,他想继承父亲刘裕未竟之业,决定北伐,统一全国。加上元嘉以来,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生产发展,兵精粮足,刘宋的国力非常强盛,刘义隆便于公元450年决定北伐。

北伐大军分水陆数路浩浩荡荡北上。但被北魏大武帝击败,并乘势攻入刘宋境内,而且扬言,要攻破建康,灭掉刘宋。刘义隆知道后,赶紧派兵抵御,又加紧修筑工事,建立巩固的防线,终于遏制了北魏军的攻势。

公元451年,北魏军见无隙可乘,只好撤军,北魏军在撤退途中,进行了空前的大屠杀,每经过一个城市,就要将丁壮全部杀死,甚至连婴儿也不能幸免。使得北魏军所过郡县,净是白骨。江南遭此浩劫,国力大大衰落,军事防线也由洛阳、滑台撤至淮北,“元嘉之政”由此而衰。

刘义隆晚年与太子刘劭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竞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刘义隆欲废太子另立,结果被太子刘劭知道,于是积极谋划,准备弑父即位。

公元453年的一天晚上,刘义隆与徐湛之单独密谈了一夜,另立太子的人选还是没有定下来,他抬头看看窗外,见天已快亮了,便伸了个懒腰,对徐湛之说:“劳累了一夜,你也去该休息了。”徐湛之自刘义隆决定废太子以来,经常与刘义隆在夜里密谈。他怕有人偷听,就亲自拿着蜡烛仔细检查,直到确信无人后,才放心密商。但此刻,他还是百密而有一疏,又累又乏,听刘义隆一说,倒头便睡。值班的卫兵也沉睡在梦乡之中。

不一会,刘义隆只听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便睁开朦胧的双眼想看个究竟,只见太子刘劭的心腹张超之杀气腾腾地闯入殿来,吓得一下子睡意全消,仓皇之中举起案几抵挡,被张超之一刀将五个手指砍掉。接着,张超之又是一刀刺向刘义隆,刘义隆当即丧命,徐湛之也被乱兵所杀。

孝武帝刘骏

(公元430年~公元464年)

在位时间:公元453年~公元464年

曾用年号:孝建、大明

谥号:孝武帝

庙号:世祖

安葬地:景宁陵

公元430年,刘义隆第三个儿子刘骏出生,6岁便受封为武陵王。

公元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杀死,刘骏趁机起兵,击败刘劭后,即位称帝,是为孝武帝。

公元454年,刘骏皇叔刘义宣与鲁爽、臧质等人起兵反叛,后被镇压。

公元464年,刘骏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