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智慧背囊16本)
16802700000020

第20章 智慧篇——让一块石头说话(5)

两位候选者

◆文/佚名

一位华侨富商,决定在家乡投资办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老华侨的合作者,纷纷跟他联系。

在众多的人选中,老人挑选了两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但是他只能选择一个作为自己在国内投资的经营管理者。老人酷爱下棋,而刚好那两个候选者也都是下棋高手,老人便对他们俩说:“你们谁下赢了我,那么我就与谁合作。”

换了你,你会选谁?第一个人以一子之差惜败于老人;第二个人很精明,在老人转身去倒水时,偷偷地换了一个棋子。最后,他获得了胜利。

但是,在后来,老人却选择输了棋的那个人来作为自己的合作者。第二个候选人责问老人:“明明是我赢了,你为什么选择他呢?”

老人说:“第一个人虽然没有赢我,但他是凭着自己的实力,没有想着去耍小计谋,诚心诚意地与我对弈,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而你,自以为换了个棋子无人知晓,但恰恰被我从镜子里看到了。虽然你赢了这盘棋,但你输掉了你的人品。我又怎么会选择你作为我的合作者呢?”

诚信经得起考验,虚假欲盖弥彰。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怎么样。

铁匠和木匠

◆文/佚名

一个富翁请了一伙木匠替他制作家具,他们是六个小匠和一个包工头。一个木匠因为出门时太匆忙。把锤子忘在了家里,而他的家离这里有几百公里。

于是木匠来到铁匠那里,对他说:“给我做一把好锤子。”

铁匠回答:“没有问题。一定包您满意。”

锤子打造好了,对木匠来说,它的确是一把好锤子。

和从前的锤子相比它不仅更好使,而且装上的锤柄不管使多大劲儿都不会松动。

木匠的同伴看到这么好的锤子,都跑到铁匠那里,要求定制一模一样的锤子。

当包工头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来到了铁匠铺,对铁匠说:“我要两把锤子,要比前面给木匠们做的锤子更好。”

“对不起,我做不到!”铁匠回答说,“我给予每一位顾客的,都是我最好的手艺,并不会因为他是谁!”

铁匠的可贵在于坚持以诚待人。不论顾客是谁,人人平等,这是他所认为的诚信。诚信不仅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也是铁匠人格品质的闪光体现。

遗失的公文包

◆文/佚名

一个富有却很吝啬的人不幸将自己装有50万现金的公文包丢失了。他怎么找也找不见,着急得要命。于是,只好报警,并声称谁要拾到公文包并交还给他,他将奖给这个人5万元现金。

人性的贪欲淹没了诚信,结果得而复失,损失更加惨重。摒弃诚信就会作茧自缚,不值得同情。不久,便有人将公文包送到警察局,富人见到自己的公文包失而复得,心中又生悔意,不想付酬金给拾到公文包的人。

因此便对警察谎称说:“包内应有55万现金,而现在只有50万!”警察见包外密码锁并没有被开启的迹象,其他地方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便对失主说:“你真的确定你的包内是55万元现金?”

吝啬的富人毫不犹豫地答道:“的确是的。”

警察于是说道:“如此说来,这个包原来不是你的,因为这里面只有50万。你还是先回去等消息吧。按照规定,如果6个月内,这个包无人认领的话,它就将归属于捡到它的那个人。”

你的行为就是别人对待你的“砝码”

◆文/佚名

法国北部诺曼底的一个小镇,有位面包师傅经常到隔壁农场买牛油。面包师傅发现每回购得1.5公斤重的牛油块,都被人偷斤减两,而且问题一再重演。终于,忍无可忍之下,他将农场主人揪送法办。

法官问农场主人:“您有磅秤吗?”

“有的。”

“你少了称重量的砝码吗?”

“我是少了几粒砝码块,重量不齐。”

“那您又如何能称出牛油块的重量呢?”

“跟您据实禀报,法官,根本不需要砝码!”

“怎么可能?”

“事情是这样子的,当面包师傅很赏光地到农场买牛油,我也决定采购他做的面包。而且,每次就用他送来的1.5公斤面包当做砝码,称出等重的牛油回卖给他,如果他不服,认为被欺诈,这不是我的错,是他的。”

将心比心,你怎么待人,人就怎么待你,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以诚信能换来诚信,以欺骗则只能换来欺骗。

在责怪别人之前,何不先反省一下自己?

没有诚信就没有金斧头

◆文/佚名

一个樵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樵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樵夫还是摇头。最后,他拿出一把铁斧头,樵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

一个贪心的家伙知道了,他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

很快,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来,没等财神问他,他马上说:“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恨他不诚实,就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到了。

拥有诚信就拥有一切,失去诚信也失去一切。脚踏实地做人,自会有金斧子。想投机取巧,连本钱都会丢掉。

诚实是金

◆文/佚名

一个非常有名的教授被聘为波士顿大学传播系主任。

上课时他给学生讲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刚说完就下课了。

课后,一名学生找到校长,说:“这段话我在一本杂志上见过,教授没有说明这段话的来源。”校长找到教授核实,教授当即提出辞职。尽管他不是不想说这段话的出处,而是因为铃声响了,来不及说。

最后在其他老师的挽留之下,学校免去了这位教授的系主任职务。第二天一上课,这位教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学生们道歉。

教授的诚实在于不但勇于承认错误,还主动承担责任。这是像金子般闪光的宝贵品质,值得很多人学习。

唯有诚信,才能立人。

诚信品格,一生相伴

◆文/佚名

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诚实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她的父亲宋耀如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养成诚实善良的品德,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宋庆龄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从小就诚实、善良、守信。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养的鸽子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小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里,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一起去叔叔家。

她刚跟着爸爸妈妈走出门,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跟她学叠花篮,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小珍和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

父亲见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

庆龄说出原委。父亲说:“没关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

庆龄为难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不见不散。我走了,会让她失望的。”

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是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是不守信用。”

宋庆龄没有选择说谎,而是实践了诺言,赢得了大家称赞。宋耀如听了女儿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就对其他的孩子说:“庆龄做得对,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个讲信用的孩子。”

父亲到了朋友家,把这件事跟他的朋友讲了,那位叔叔还让父亲给庆龄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俗话说,一诺千金。朋友之间的承诺必须遵守,对别人的承诺也是一样。诚信不仅意味着遵守承诺,还有不欺骗别人,以诚待人。

山鹰与狐狸

◆文/佚名

山鹰与狐狸互相结为好友,为了彼此间的友谊更加牢固,他们决定住在一起。于是山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来孵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间,生儿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觅食,山鹰也正好断了炊,他便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餐一顿。狐狸回来后,知道这是山鹰所做,他为儿女的死感到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时无法报仇,因为他是走兽,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会飞的鸟。因此他只好远远地站着诅咒敌人,这是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山鹰的背信弃义的罪行也受到了严惩。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杀羊祭神,山鹰飞下去,从祭坛上抓起了带着火的羊肉,带回了自己的巢里。这时候一阵狂风吹了过来,巢里细小干枯的树枝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丰的雏鹰都被烧死了,并从树上掉了下来。狐狸便跑了过去,在山鹰的面前,把那些小鹰全部吃了。

狐狸错信了山鹰这个朋友,结果被山鹰所害。山鹰背信弃义,结果害了自己。这个故事说明,交友不慎是一大祸害,背信弃义、抛弃朋友迟早会遭到报应。

愚蠢的鹭鸶

◆文/佚名

一天,狼吃东西的时候太心急了,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只要能从坏人那里安然无恙地回来就好了,希望得到坏人的回报、跟坏人讲诚信是愚蠢的行为。所以讲诚信也要看对象,盲目强干只会害了自己。

诚信的故事

◆文/佚名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三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

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

原来,他只购得四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涉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六瓶,返回时摔坏了三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少年的举动赢得了大家一致的感动和无言的赞美。

于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流传为美谈。很显然,今天像这样的人已经很稀少了。正因为如此,诚信更加宝贵,我们也更需要诚信。

曾参杀猪示诚信

◆文/佚名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

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却见曾参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妻子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最多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如何维持诚信?曾参做了现身说法。从一个家庭做起,从孩子小的时候做起,尤其父母要做诚信的表率。

一家之内尚且注重这种信任感的建立,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人们更是急切需要建立诚信的纽带。

不同

◆文/佚名

意大利著名影星索非亚·罗兰自小就想成为电影明星,她16岁时来到罗马,打算在这里圆自己的演员梦。

可是很多人都对她说她的自身条件太差——个子太高,臀部太宽,鼻子太长,嘴太大。下巴太小,也就是说,她的外在条件无一能够跟人们所想像的那种演员外型吻合。就连著名的制片商卡洛也跟她说,如果她真想干这一行,就得把自己的鼻子和臀部“动一动”。但这遭到了索非亚的强烈反对。她说:“我为什么非要跟别人一样呢?”几年后,她成功了,那些有关她“鼻子长,嘴巴大,臀部宽”的议论也无声无息了,这些特征反而成了日后美女的标准。

索非亚的缺陷是上天赐给她的礼物。如果她同别人一样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她就不会像今天这么有名了。

为什么非要跟别人一样呢?别人眼中的缺陷也许最终将成为一种个性的美丽。

咖啡馆的壁画

◆文/佚名

几个朋友在一个咖啡馆聊天,谈得兴起,其中一个人正大发高论,手舞足蹈时,没注意到旁边经过的服务员,一下子打翻了服务员手中的盘子,满杯咖啡全溅在了白色的墙壁上。店主见到粉墙被咖啡渍弄脏了一大片,坚持要这一桌的客人赔偿损失。

正在他们僵持不下时,邻桌的一个年老的客人把店主叫到一旁,跟他说了几句什么,然后走回自己的位置,从旅行包里拿出画笔和颜料盒,走向那面沾着咖啡渍的墙……

没费多会儿工夫,污渍变成了一幅画:一匹深色的骏马安详地在草地上吃着草,不远处躺着一位美奂绝伦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