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与“9”的区别
◆文/佚名
10年后,大学同班同学聚会。
当年一个个在课堂里听讲的学子,如今却有了很大的差别:有的当了处长、局长,有的成了博士、教授、作家,有公司老总,或公司老总,也有的下岗分流,给私人小老板打工,还有的赔本欠债。有些人不服气,感叹这世道太不公平。于是,有几个人就去请教当年的老师。
老师只是一笑,然后出了一道题:10减9等于几?
老师见学生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便问:“你们会打保龄球吗?保龄球的规矩是,每一局10个球,每一个球得分是从0分到10分。这10分和9分的差别可不仅仅是1分。因为打满分的要加下一个球的得分,如果下一个球也是10分,加上就成了20分。20分与9分的差别是多少?如果每一个球都打满分,一局就是300分。当然,300分太难,但高手打270、280分却是常有的。假如你每一个球都差一点,都是9分,一局最多才90分。这270、280与90分的差距是多少?”
老师继续发挥:“你们当初毕业的时候,差距也就是10分与9分。但是,这以后,有的人继续十分的努力,毫不松懈,10年下来,他得取得多大的成绩!如果你还是九分八分地干,甚至四分五分地混,10年下来,你得落下多大距离?”
几个学生恍然大悟,羞愧难当。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青春的定义
◆文/佚名
许多商界要人,都喜爱一篇短短的散文,散文的题目叫《青春》,作者是塞缪尔·厄尔曼。
厄尔曼1840年生于德国,儿时随家人移居美国,参加过南北战争,之后定居伯明翰,经营五金杂货,年逾70开始写作。
《青春》一文,仅寥寥400字: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怕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志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有不断接纳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一旦心海枯竭,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虚怀若谷,让喜悦、达观、仁爱充盈其间,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此文一出,不胫而走,以至代代相传。二战期间,麦克阿瑟与日军角逐于太平洋时,将此文镶于镜框,摆在写字台上,以资自勉。
日本战败,此文由东京美军总部传出,有人将它灌成录音带,广为销售,甚至有人把它揣在衣兜里,随时研读。
多年后,厄尔曼之孙、美国电影发行协会主席乔纳斯·罗森菲尔德访问日本,席间谈及《青春》一文,一位与宴者随手掏出《青春》,恭敬地说:“乃翁文章,鄙人总不离身。”主客皆万分感动。
1988年,数百名流聚会东京、大阪,纪念厄尔曼的这篇文章。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感慨地说:
“20年来,《青春》与我朝夕相伴,它是我的座右铭。”
欧洲一位政界名宿也极力推荐:“无论男女老幼,要想活得风光,就得拜读《青春》。”
在光阴的两岸,看青春的流逝。
做好平凡的事
◆文/佚名
关于学习,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他的看法。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一遍,然后,要求大家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他问:“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大家心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于是,一个个和老师做了约定。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学生:“每天甩手300下,这么简单容易的事,哪些同学坚持了?”每一个同学都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有哪些同学坚持了,但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一件看似简单而琐碎的事情,其实是在考验我们的耐心与毅力。
不可临时抱佛脚
◆文/佚名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战场即将转移至北非。这时,巴顿将军意识到自己的部队早已习惯了欧洲舒适宜人的环境,一下子移师到天气酷热的北非,那里恶劣的气候将成为士兵们的头号敌人。
平时不努力,指望临时抱佛脚的人注定要失望,因为佛不会买你的账,到时你只有“望佛兴叹”的份儿了。
所以,巴顿将军就模拟北非的环境,建造了一个类似沙漠地区的训练中心,让士兵们在48℃的高温下,每天在沙漠里跑上2千米,且规定每个士兵每天只能用一壶水。
士兵们如同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叫苦连天,但是巴顿将军却丝毫不肯松懈,他以身作则,陪着士兵们一起接受种种艰苦的训练,并鼓励士兵们说:“平时多流一点汗,打仗时就可以少流一点血。”
不久,盟军总部下达了开战的命令,巴顿将军率领着部队进入北非沙漠,先前的训练这下子全派上了用场,部队很快就适应了沙漠里的酷热难耐,丝毫不受环境的影响,并且一举打败德军,在北非沙漠里屡建奇功,终于凯旋而归。
明日复明日
◆文/佚名
街头的角落住着一群小猫,其中有一只叫“凯蒂”
的猫,原本是只家猫,由于和主人不小心走散了,才沦落为流浪猫。
因此,凯蒂始终改不掉好吃懒做的习惯,成天躲在树阴下乘凉,惟一的专长就是睡觉。秋天过去了,天气逐渐转凉,同伴们意识到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连忙出外寻找一些树叶或人们废弃的纸箱,设法替自己安置一个温暖的小窝,以抵挡连绵的阴雨和呼啸的北风,只有凯蒂仍然成天做梦,忙着偷懒,一点儿也不为即将来临的寒冬着急。
“过两天再建造新家吧!看今天天气多好,不用来睡觉实在太可惜了。”凯蒂总是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日子一天天过去,冬天的脚步来临了,其他的猫全躲进自己温暖的小窝中,只有凯蒂瑟缩在街边,紧靠着墙角,冷得直打哆嗦,于是它下定决心,明天就替自己建造一个新家。
到了第二天,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把地面晒得暖烘烘的,凯蒂趴在角落,又开始一边继续享受温暖的阳光,一边睡觉了。
别的猫儿急忙提醒它起来干活,它却懒洋洋地说:
“急什么!昨天冻得我没睡好,现在先补个觉再说吧!”
夜里,寒流来袭,大雪纷纷飘落至地面,凯蒂冷得连叫都叫不出来,四周没有一个能遮风挡雪的地方,等到天亮的时候,凯蒂已经没有知觉,再也无法醒来了。
集腋成裘
◆文/佚名
卡尔·华尔德曾经是美国近代诗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爱尔斯金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爱尔斯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他:“你每天要花多少时间练习弹钢琴?”
爱尔斯金说:“大约每天3小时。”
“你每次练习的,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的时间?”
“我想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卡尔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的休息余闲,5分钟、5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则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14岁的爱尔斯金对卡尔的忠告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这真是至理名言,事后他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
当爱尔斯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他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他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他一直不曾动笔,他的借口是“没有时间”。后来,他突然想起了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他的话。到了下一个星期,他就把卡尔的话实践起来。只要有5分钟左右的空闲时间,他就坐下来写作100字或短短的几行。
出乎意料,在那个星期结束的时候,爱尔斯金竟写出了相当多的稿子。
后来,他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爱尔斯金的授课工作虽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利用的短短余闲。他同时还练习弹琴,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他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如果一个人能够每日努力一点点,那么他将离他的目标距离近一点点虽然那一点点的进步并不明显,但滴水变能穿石,再大的困难也经不起经年累月的努力。
不放走1秒钟
◆文/佚名
美国副总统亨利·威尔逊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当他还在摇篮里呀呀学语的时候,贫穷就已经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威尔逊10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在外面当了11年的学徒工,每年只能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
在经过11年的艰辛工作之后,他终于得到了一头牛和6只绵羊作为报酬。他把它们换成了84美元。他知道钱来得艰难,所以绝不浪费,他从来没有在娱乐上花过1美元,每个美分的花销都是经过精心算计的。
在他21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这对一个农场里的孩子,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啊!在离开农场之后,他徒步到100千米之外的马塞诸塞州的内蒂克去学习皮匠手艺。他风尘仆仆地经过了波士顿,在那里他可以看见邦克希尔纪念碑和其他历史名胜。整个旅行他只花费了1美元6美分。
在度过了21岁生日后的第一个月,他就随着一队人马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森林,在那里采伐树木。威尔逊每天都是在天际的第一抹曙光出现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辛勤地工作到星星出来为止。在一个月夜以继日地辛劳努力工作之后,他获得了6美元的报酬。
在这样的困境中,威尔逊下定决心,不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深刻地理解闲暇时光的价值。他像抓住黄金一样紧紧地抓住了零星的时间,不让一分一秒无所作为地从指缝间白白流走。
12年之后,他在政界脱颖而出,进入了国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卓有成就的人就是总比别人多做一点儿的人,即使身处同样的环境中,他们也总是能抓住一切机会接近成功。
只有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脚印
◆文/佚名
鉴真法师刚入空门时,住持要他从最辛苦的行脚僧开始修炼。
有一天,已经日上三竿了,鉴真和尚仍未起床,住持觉得纳闷,便到鉴真和尚的寝室里巡视。当住持推开房门,只见床边堆了一堆破破烂烂的草鞋,住持叫醒鉴真:“今天你不出外化缘吗?床边堆的这些破草鞋是用来做什么的?”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这些是别人一生都穿不破的草鞋,如今我剃度一年多,却穿破了这么多鞋,今天我想为庙里节省一些鞋。”
住持听了之后,笑了笑对鉴真说:“昨夜外头下了一场雨,你快起来,陪我到寺前走走吧!”昨夜的一场雨,使寺前的黄土坡变得泥泞不堪。
忽然,住持拍了拍鉴真的肩膀说:“你是要当个只会撞钟的和尚,还是想成为能发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名僧?”
鉴真说:“当然是发扬佛法的名僧啊!”
住持捻须一笑,接着说:“你昨天有没有走过这条路?”
鉴真说:“当然有!”
住持又问:“那么你现在找得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不解地说:“昨天这里原本是平坦、坚硬的道路,今天变得如此泥泞,小僧如何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接着又笑了笑,说道:“那我们今天在这条路上走一回,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自信地说:“当然能了!”
住持微笑着说“是的,只有泥泞路才能留下足印啊!只要经过艰苦的跋涉,终有一天会留下痕迹的,一如此刻,我们行走在这片泥地上,不管走得多远,足印都会深深地留在泥地里,印证我们的存在。”
没有任何一条通往荣耀的道路是宽阔,平坦的。相反,它们往往充满泥泞,遍布或深或浅的脚印,印证努力过的痕迹。
少壮不努力
◆文/佚名
从前,有个流浪的艺人,虽然才四十几岁,但是骨瘦如柴,形容枯槁,医生诊断结果是肝癌末期,临终前,他把年仅16岁的独子找来,叮咛着:“你要好好读书,不要像我一样,少壮不努力,老来没成就。我年轻时好勇斗狠,日夜颠倒,抽烟喝酒,正值壮年就得了绝症。你要谨记在心,不要再走我的老路。我没读什么书,没什么大道理可以教你,但你要记住把‘少壮不努力,老来没成就’这句话传下去。”
说完,他咽下最后一口气,16岁的儿子却懵懵懂懂地站立一旁。
他儿子长大后仍然在酒家、赌场闹事,有一次与客人起冲突,因出手过重而闹出人命,被捕坐牢。出狱后,人事全非,发觉不能再走老路,但是却苦于无一技之长,无法找个正当的工作,只好下定决心,回到乡下,靠做一些杂工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