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16本)
16801100000018

第18章 机智聪明篇(4)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假如你让今天的时光白白流逝,就等于毁掉人生最后一页。

因此,要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为它们将一去不复返。

青年还想问,智者收住了话头:“在谈论今天的重要性时,我们已经浪费了我们的‘今天’,我们拥有的‘今天’已经减少了许多。”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就疾步下山了。

拔树的小男孩儿

◆文/佚名

有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爬树,无论树干多么高大,无论树皮多么光滑,他总是能轻而易举爬上去。

爬遍了村里所有的树以后,他就有些狂妄,觉得自己既然能爬到树上,也应该能把树拔起来。

他摆开架势,准备一展雄姿。

但是任凭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那些树还是纹丝不动,哪怕一棵最小的树苗,他也拔不起来。

他非常不解。

正在这时,一位老人走过来了,他笑着说:“孩子,不要徒劳了,你永远拔不起一棵树的,每一棵树其实都是两棵树。向上长的那一棵,你看见了,并且轻而易举地爬了上去;向下长的树根,是另一棵树,你却没有看见。作为一棵树,向下长得越深,向上长得就越高。”

一个人,要想顺利地成长和发展,也要向大树扎根一样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积蓄足够的力量,抵御前进途中各种狂风暴雨的侵袭。

一只小钟

◆文/佚名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儿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把手头的小事办好,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能够完成非常宏大的目标!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

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一年、甚至一月之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把手头的事办好了,就像那只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一位老人的梦

◆文/佚名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

老人又低头看看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望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方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漆黑的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夜空,苦恼地失声喊道:“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都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是他自身的象征。

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上,钟声鸣响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困惑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所做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潸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些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黯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

纸上谈兵的驾船人

◆文/佚名

有一个大头目的儿子,和一些商人共同到海中去采珠。这个大头目的儿子,对于驾船的方法,读过很多书,而且记得烂熟,他对大家说:“这一趟,诸位大可以放心了,我一切都很在行的。譬如说吧,遇到了礁石,或者海水倒流,那时候是的确很危险的,然而只要把舵这样地握着,这样地改正方向,这样地拿稳,那就没有事了。这一切方法,书上都有载着的;我现在都能背得出来,不漏一个字。”

大家都很相信,对他敬佩得不得了。这样,他们的船就开到海中去了。船上原来有一个掌舵的,不幸到了海中,忽然生了急病,无法医治,很快就死掉了。这个大头目的儿子于是就代替了掌舵的职务,而海水也果然徊流激转起来,船尽管在漩涡里旋转,大家却只见这个大头目的儿子嘴里念念有词地唱道:“应当这样地握着,这样地改正方向,这样地拿稳。”实际上他却毫不知道如何才能驶开漩涡。结果,船在原地旋转了好多的圈子以后,就翻沉了下去,把全船人都淹死了。

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本来是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能和实践结合起来,只会纸上谈兵,或是使用不当,就会带给你更多的问题,甚至是灾难。

七十六与四

◆文/佚名

有一次,瑙谢尔汗国王有事外出,路上碰到一个老人。

国王问:“你有多大岁数?”

老人回答:“大王万岁,我只有四岁。”

国王听了十分惊讶,说:“你这个老头儿,年纪这么大了还说谎,看样子,你至少有八十岁。”

老人回答:“你估计得完全没错,不过八十年里,我白白浪费了七十六年的光阴。在七十六年的时间里,我只知道养儿育女和吃喝玩乐,除此以外,我什么好事也没做过一件,从来没有帮助过一个穷人。最近四年来,我才明白一个人生来不能光为自己,还要为别人服务。我现在正在努力为别人做好事,所以我说我的年龄只有四岁,以前的时间都白活了。”

国王听了他的回答很满意。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充分利用人生中的大好时光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才不枉来世间走一遭。

老汉捉蝉

◆文/佚名

大热天,孔子带着学生们来到楚国。

他们走进一片密林中歇凉,林中蝉声一片。有一位驼背老人手拿一根顶端涂有树脂的竹竿在捉蝉。只见他一粘一只,百发百中。大家在一旁看得入了迷。

孔子问老汉:“您捉蝉的本领可真大!这里边有什么奥妙吗?”

老汉笑笑说:“如果一定要说奥妙,当然也是有的。蝉是很机灵的,一有动静,它就飞了。因此,先要练得手拿竹竿纹丝不动。练到竹竿顶端能放两粒弹丸而不掉下来,捉蝉就有一定的把握了;练到放三粒弹丸而不掉下来,捉十只蝉顶多逃脱一只;练到放五粒弹丸而不掉下来,捉蝉就像伸手拣东西一样容易了。手不抖,身躯也不能动。我站着的时候,像纹丝不动的树干;手拿竹竿的胳膊,像树上伸出去的老枝,不颤不摇;捉蝉的时候,我专心致志,天地万物都不能扰乱我的注意力,眼睛里看到的只是蝉的翅膀。能够练到这样的地步,您还怕捉不到蝉吗?”

孔子听了,教育学生说:“听明白了没有?只有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才能把本领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啊!”

在学习和工作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做到:

专心致志,勤学苦练,讲究方法,坚持不懈。

刺蝇和蜜蜂

◆文/佚名

刺蝇和蜜蜂年轻时同在一个著名的学校里学习,这个学校教授食品、营养等与生活有关的知识。

蜜蜂是一个酷爱学习,勤奋努力的学生。它每天认真学习各种植物的特点、分类及保存方法的知识;学习如何用这些东西调制食品和蜂蜜;它还学习了如何与别的蜜蜂在一起生活、合作、自卫等知识。毕业时它的成绩优良,毕业后它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每天除了吃饱肚子还有剩余。

刺蝇虽也是个学生,无论学习还是劳动,都不努力,它总是想同时干几件事。

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肯下硬功夫,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三心二意,或是拈轻怕重,总想投机取巧,就很难做出任何成绩。不管干什么事情它都懒懒散散、马马虎虎。上课不认真听讲,听完就忘得一干二净。

刺蝇想制蜜时不知用哪种树,哪种草或哪种花。它盲目地钻树,而且每到一处嘴里总是嘟囔着:“可能这是造蜜的树!也许这是酿蜜的草!或许这是做蜜的花!”每个树叶它都嫌不好,每朵花它都嫌味苦,所有的植物它都嫌不好吃。在学校里,它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到毕业时和入校时没有什么区别。

著名棋手的两个学生

◆文/佚名

有两个青年人想学下棋,他们听说奕秋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就相约着一起来到奕秋这里,拜奕秋为师学下棋。奕秋对这两个学生的讲授内容和要求是一样的。

但是,由于这两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学习时用心程度不一样,最后学习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其中一个人学下棋时专心致志地听奕秋讲解下棋的基础理论与技巧,因为他听讲时思想集中,学得很快,懂得也越来越多,下棋的技艺也逐渐掌握了,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下棋的青年则不同,每次当奕秋讲下棋的技艺时,他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可是思想却开了小差,总觉得要有大天鹅飞过来了,等到天鹅快要飞到眼前时就要准备好弓和箭了。他总是在想当天鹅飞近后该如何拿弓,如何搭箭,又要如何瞄准,然后再怎样放箭,才能射中最美丽的天鹅。这个青年虽然也和前一个青年一样在学习下棋,但由于他老是思想不集中,而是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之中,结果可想而知,最后自然是一事无成,怏怏而归,这个青年比那个青年的资质差吗?当然不是。

不管是学习还是干其他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如果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是什么事情也学不会、干不好的。

两个爱画画儿的孩子

◆文/佚名

莱格和比尔是两个爱画画儿的孩子。

比尔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

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

莱格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

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三年以后,比尔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赞扬。

莱格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他手头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十年以后,人们对比尔一墙一墙地展览的画已不感兴趣;莱格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画坛。

人们把比尔贴在墙上的画揭下来。

功到自然成。学习要先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薄发,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扔进了纸篓;又将莱格扔在纸篓里的画拾出来,贴在墙上。

难度超高的乐谱

◆文/佚名

伍德是音乐系的学生,这一天,他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伍德翻动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靡殆尽。

已经3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伍德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手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

乐谱难度颇高,伍德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这样叮嘱学生。

伍德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测试,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

伍德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

同样的情形持续着,伍德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轻车熟驾的感觉。伍德感到越来越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

伍德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几个月来自己承受的巨大压力。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伍德,“弹弹看!”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伍德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伍德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伍德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

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为了追求高深的学问、精湛的技术,在学习中,你必须承受压力,才能不断挖掘潜力,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