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智慧背囊16本)
16799300000022

第22章 感恩生活(2)

注解:如果你在做数学试题时,一定要答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如果你在走路,从A到B,明明可以直接过去,但所有人都不走,你最好别走,因为有陷阱。在中国办事情,直线性思维在很多地方要碰壁,这是中国特色的中国处事智慧。

第四句话是: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我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我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了下去,结果我从山顶滑到山下,实际上是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我发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了一个星期,我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冲。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你能停下来,你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你就不会被撞死。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飞驰。注解:用汽车来比喻,宝马时速可以达200千米,奇瑞却只能达120千米,为什么?发动机估计不相上下,差距在刹车系统,时速达到200千米刹不了车,呵呵,我的天!

第五句话是: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

当你拥有6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6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6个苹果,只吃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如果你把6个苹果中的5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丢了5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5个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6种不同的水果,6种不同的味道,六种不同的颜色,6个人的友谊。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所以说,放弃是一种智慧。

注解:我的个人原则是,每一次放弃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就不要放弃。

5句听起来平常的话,却在你的人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5句话有的在教我们如何进取,有的要探讨生命的真谛,有的在教我们为人处世的哲学,还有的是教我们如何面对缺陷和舍与得之间的联系。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就不要选择。做人最大的乐趣在于通过奋斗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有缺点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完美,有匮乏之处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努力。美国有一部电视片,讲的是一位富翁给后代留下了用不尽的遗产,结果他的后代全都变成了吸毒的、自杀的、进监狱的,或者精神病患者。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位富翁给自己后代留下的钱太多了,以致他们不需要劳动就可以继承一大笔财产。继承一大笔财产,就几乎什么都能买到。所以,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缺的时候,他的生存空间就被剥夺掉了。如果我们每天早上醒过来,感到自己今天缺点儿什么,感到自己还需要更加完美,感到自己还有追求,那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啊!

因为相信所以得到

◆文/佚名

只要我们善于发展自己的潜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有能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世上真有幸运之神,常常帮助人达成理想吗?

想象大海是多么富裕,海中所蕴藏的,人人都可以得到,就看你手中拿着什么样的器具盛载,是一支汤匙?一个有漏洞的纸杯?一只铝罐?一只木桶?一张大网?还是一个联通这个富裕海洋的巨管?

倘若你向四面望去,不论有多少人站在这富裕的大海上,也有无尽的东西可以给予每个人。所以不必互相抢夺,因为谁都没有可能把海里的水抽干。

我们的盛载器具,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我们随时都可以更换一个更大的盛载器具,从大海中得到丰富的收获。这世界是充足和无限的,但宇宙只供给我们潜意识中所想要拥有的东西。所以,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多,便先要充实自己的潜意识。

人的潜意识就像是一个银行,当你觉察到自己有更多的创作能力,你就是在意识银行中放入了更多的存款。静坐、医疗、肯定一切,都是意识的存款,我们要养成每天在银行中放入存款的习惯。

当你事业已经得到成功、金钱很多的时候,你要会运用、享受金钱,并对人、对社会布施。不要执著于金钱,金钱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使别人和自己得到幸福。如果你完全不动用金钱,那么你能做些什么?拥有什么?

不要限制自己,不要认定自己只能有某个数量的收入或者工资。你的收入或者工资,只是某一条道路,它并不是总的来源你有总的来源,那就是整个宇宙。

人生的道通路可以有很多条。我们要让自己开放,来迎接这些道路。我们要在潜意识中接受:金钱,是可以从很多条不同的道路来到。

相信自己是一个能力无限的人,正走在一条宽广无尽的道路上,将接受四面八方的来源。

人人都应该留心四周的富裕环境,而且要能为富裕而高兴。我们不要奢求人家给我们东西,我们要能给别人东西,更要能给自己东西。

生命有一种自然的韵律,物质来到我们身边,也会自然地离去。当它们离去时,是因为,它们要去另一个更好的新地方。

对于别人的赠予、赞赏甚至布施,我们都要学习欣然接受。当人家给我们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微笑地说一声谢谢。要是人家赞赏你,你也可以照着回报。这样,就好像互相交换了礼物,使赞美得到了流通。

我们要在每一个早晨,快乐地迎接新的一天。因为活着,有健康的身体、有朋友、有表达创作的能力,而觉得高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展示生存的快乐和意义。每一天,都要全心全意去享受生命,使生命的旅程向上发展,并且努力摆脱穷困。

总之,改变是需要的。我们的周遭时时都在改变,人的机能也时刻在变化,不要想执著于现状,丝毫不改变,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总是要去适应生命,适应环境。

其实,所有活着的人,都在改变。只是,有些人稍觉不对就会改变,有些人总要等到大事不妙,才会去改变。

一部机器需要加油时,便立刻为它加油,自然要比机器用坏了,要拆开修理省力得多。人在使用机器时,能及时加油保养最好;用坏了再修,只会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听其自然,完全不加理会,那么机器就只会变成一堆废铜烂铁,对你毫无用处了。

想想机器、想想你自己,你曾为机器加油吗?你曾为机器修理吗?你曾为自己去求取改进吗?当你确定了需要改变时,第一件所要做的事,就是去“实行”。

要怎样实行改变呢?首先想一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一样是急于要被改变的?想到了以后,不妨走到镜子前面,望着镜子里的自己,静静地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知道,所有令我不满意的情况,都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所以我一定要改变,把我所有不好的想法、做法都改掉。而且,你一定要在自己的心里这样告诉自己,一遍、两遍、无数遍。

我们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都能与外界发生感应,产生影响。而我们自己最大的力量,就是在“当下”。不要害怕改变,你的意念是一样工具,人在精神方面,不是只有一样意念那么简单,意念以外,还有很多未发掘出来的智能和力量。

你可能认为你的意念操纵你一切的活动,我们一向以为如此,也习惯了让自己的意念这样想。只是这样一来,你的意念就自然认为,它大到不得了,它要怎样你都不能不听从。其实,你可以驾驭自己的意念。

你的意念成为你的工具以后,你要怎样使用它都可以,你现在使用的意念只是一个习惯性的意念,而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一定要肯去改变意念,明白意念是可以被重新训练的,使它成为一种积极的工具。

暂时把你的思想意念停顿,去真诚地想一想这个概念:我的意念能成为我的工具,我怎样去使用它都可以。

你决定了新的思想,在你的将来便会实现一切;如果你坚决认定自己不能改变坏习惯,那么,这也会成为你的事实。所以,我们不妨明智地使用意念这个工具,清晰地告诉自己:我觉得,我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这个改变会越来越容易。有位长期患失眠症的人,她一直以来都放任自己上床以后,就把白天所经历的事在枕上反复思想;如果有人刺激过她,她就更要一遍、两遍地重温当时的情景,思前想后、痛定思痛、无休无止。所以,她半夜总是睡不着,一夜都没合眼,也不稀奇。她以为她不得不如此,因为,思想和睡眠都不受她的指挥。后来,她控制自己的意念,一上床便告诉自己:要想明天,再想我的脑子现在要休息。每次思潮涌来时,她都一下把它推了开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内在,有一种非常大的力量,以前我们并没有去发挥,等到有朝一日发挥它的威力,就会知道改变简直毫不困难,一旦跨出第一步,以后真的会越来越容易。

思想决定行动。你的行为会随着潜意识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人们常常会误解,以为是意念在控制自己,自己拿自己没有办法,怨也没有用,这真是大错特错。事实上,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意念,可以像使用工具一样地使用它们,只要你不和坏习惯妥协即可。如果你放任自己,老是认为改变是多么的困难啊!你的控制力就会失去。所以一定要对自己说:我的一切都操纵在我自己手里,没有什么事办不到,别人能够改变,我也可以。

即使注定要受苦,也可以用意念来改变。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招,你是想招祸?还是招福?那么你的作为,就会成为招福或者招祸的根据。

当一个人相信自己,生命总是会有回报的,因为相信,所以得到。

拥有创意才能独特

◆文/佚名

创意,代表的是一种跳跃式的思考;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

所谓的创意,一般泛指一种新的构想或新的点子,它必须符合原创性、可行性与影响性三大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它们必须能或多或少地影响企业的运作方式——不管是指产品改良或是流程上的创新,至少它们并不局限在行销或产品研发部门的作为上。

创意和创新并不相同,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中,创意构成创新的主要成分;或者说,创意经由创新程序的充实与整合之后,才能转变为某种具体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创造。事实上,提起创新,还是有不少人对于它有某些迷思。例如,有人认为创新必然是由新科技所推动的。其实,固然有许多创新的确如此,但也有某些事业观念的创新,与新科技毫无关联。然而,在革命时代,创造新财富的不是知识,而是洞察力——能够发现创新机会的洞察力。

管理大师哈默尔(Gary Hamel)说:硅谷精神不是“e”(电子商务),而是“i”(imagination想象力,innovation创新)。

不创新,即灭亡,不再只是口头上的一种呼吁,同时,更值得留意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创新?

不创新,无法常保竞争优势。因为,要创新,就必须让不同的想法和观点相互碰撞、激荡。因为,不断的创新才会有不断的机会,惟有不断的进步,才不怕被人抄袭和模仿。

你不用担心别人来抄袭你的创意,重要的是,自己要不断地进步,并培养独特的敏锐眼光,才能嗅到未来的市场发展。归纳成功人物的特质,可以发现,他们都具有扭转逆势的特质,例如,勇于创新、接受挑战、抓住机会、敢于筑梦、发现问题、主动解决、积极乐观、不轻言放弃、勇于从错误中学习、了解自己、务实不贪心等种种优点。

成功之前,先学习失败,是卓越工作人的必修功课。如果抓住机会需要勇气,拒绝利诱则需要更大的智能。曾任扁帽创意总监的漫画家水瓶鲸鱼,做扁帽之前,水瓶鲸鱼成功行销包装过伍佰、陈升、林忆莲、任贤齐等歌手。离开滚石唱片后,面对类似的重金邀约,她认为宁可少拿一点钱,也要做有趣的事,并且把口碑做出来,这样才不违背之前放弃高薪工作的初衷。因为不贪心,懂得割舍,水瓶鲸鱼后来更以扁帽旋风赢得外界的肯定。因为,心再大,也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底线。

从平凡中,才能追求卓越,星巴克(starbucks)创办人霍华·舒兹(Howard Schultz)从小因为父亲跛脚失业,曾过着三餐不继的日子。他在自传里说:出身越寒微的人,越会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力争上游。许多成功的人物,都没有家财万贯或傲人的学历,却以一己之力,开创出不凡的成就。

总之,改变是需要的。变代表一种突破、一种变革、一种不屈就的姿态。有创意,才能吸引别人的目光;有创意,才能独特。创意,就是成功的重要元素。

创新与创意虽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创意,也是某一种创新。企业要不断成长,创新就十分重要。然而,创新的成本极高,失败的比例也很大。台湾若要追求下一阶段的经济持续成长,当以创新与知识为核心,意即在价值活动上从制造活动移向创新活动,在生产要素上从劳力资本转换成知识资本。换言之,从制造台湾走向创新台湾或知识台湾,将是台湾产业艰辛困难但必走的一条路,要如何厚植社会的创新能力,则是大家所共同关注的课题。创新的具体内涵,各个学者有不同的诠释,其实,我们可以分为创意、创新与创业三个不同的概念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