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短致长,扮弱胜敌
李宗吾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当你的能力处于弱势时,你必须要学会隐藏自己,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这样你才能够笑到最后。
强中有弱,弱中有强
李宗吾认为,厚黑处世是没有绝对的强弱之分的。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懂得强者和弱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你要时刻注意你的对手,从他们强大的外表中发现他们的弱点,以弱者之强抗强者之弱。
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因为才能卓著,受到了魏国将军庞涓的迫害,被挖去了膝盖骨,囚禁在魏国。齐国的大将军田忌很欣赏孙膑的才能,于是将他解救到了齐国,并向孙膑请教兵法。孙膑和田忌畅谈了三天三夜,田忌深感孙膑才智超群,因而将孙膑奉为贵宾。孙膑对田忌也很感激,经常为他献计献策。
当时,赛马是最受齐国贵族欢迎的娱乐项目。王公大臣们常常以赛马取乐,并以重金赌输赢。田忌多次与齐王及其他大臣赌输赢,但是却屡赌屡输。一天,他在赛马中又输给了齐王,回家后闷闷不乐。于是孙膑对他说:“下次赛马,请将军带我到马场看看,也许我能帮你。”
田忌知道孙膑智略过人,便欣然同意。
一段时间过后,王公之间又举行了一次赛马。田忌把孙膑带在身边,一同观看。结果比赛结束之后,孙膑笑着对田忌说:“将军请放宽心,我有一计,可以帮助将军获胜。”
田忌听后非常高兴,随即以千金作赌注约请齐王与他赛马。齐王见来约战的是屡战屡败的田忌,欣然答应了邀请。
比赛前田忌按照孙膑的主意,派出了和上次比赛完全相同的赛马。田忌有些不解地问:“这如何能够赢呢?”
孙膑笑着说:“将军且放心观看,准备收取千金吧。”田忌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他知道孙膑素来不说大话,于是安心地去台上观看比赛。
比赛开始,只见齐王的马飞快地冲在前面,而田忌的马远远落在后面,齐王得意地开怀大笑,对田忌说:“看来这回又是孤王赢了。”然而第二场比赛风云突变,在众人的一片喝彩中,只见田忌的马竟然冲在齐王的马前面,扳回了一局。关键的第三场,田忌的马又一次冲到齐王的马前面,结果二比一,田忌赢了齐王。
从未输过比赛的齐王目瞪口呆,他不知道田忌从哪里得到了这么好的赛马。这时田忌告诉齐王,他的胜利并不是因为找到了良马,而是因为采用了孙膑的计策。
齐王立刻把孙膑召入王宫,向孙膑询问原因。
孙膑说:“道理其实很简单。田将军的赛马在能力上只略输大王的赛马一筹。之所以可以取胜,是因为策略的选择。我用田将军的下等马来对您的上等马,用田将军的上等马来对您的中等马,用田将军的中等马来对您的下等马,将敌我的优劣进行了转化,以弱者之强对强者之弱,因此获得了胜利。”
齐王这才恍然大悟。
后来,齐王任命孙膑为军师。从此,孙膑协助田忌,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宗吾认为,在斗争中,厚黑者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必须要学会将对方的优势转化为他的劣势,而将自身的劣势转化为强势,这样,才能击败对方。
三国时,吴国孙权杀害了刘备的义弟关羽。刘备知道之后,勃然大怒,尽起蜀国之兵,要和吴国决一死战。
吴国方面听说刘备倾全国之兵来攻打,都吓得面如土色,众多大臣都主张议和。然而,陆逊却谈笑自若,并且对孙权说愿意率领大军迎击刘备。孙权听从了陆逊的建议,封陆逊为大都督,负责整个战争的指挥。
战争一开始,陆逊身边的部将就建议陆逊,趁刘备刚刚进入吴国境内,对地势不太熟悉,立刻组织军队袭击。陆逊不但没有听从,反而命令军队向后方撤,将自己的营寨都送给了刘备。将领们于是都认为陆逊胆小,不把他放在眼里。
此后一连几个月的时间,吴军始终不与蜀军交锋,而且还缓缓向后方撤退,将领们都认为陆逊是个贪生怕死之徒。
然而有一天,陆逊却突然召集将领,并向他们宣布:
反击的时候到了。结果,吴军倾巢而出,杀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陆逊更是用大火烧掉了刘备的大营,吴军不但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更让蜀国自此元气大伤,刘备也在战争之后身亡。
后来陆逊回到建业,孙权和众将都向他讨教胜利的原因。陆逊说:“我之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不选择和蜀军正面交锋,是因为当时蜀军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兵力强盛,且为报仇而来,士气正旺,而我军兵力不足,不能够和其直接交手。我撤退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蜀军孤军深入,消耗他们的斗志,加剧他们的疲劳。等到几个月之后,蜀军的战斗之心锐减,思乡之情加深,疲态毕露,优势已去。而我们以逸待劳、养精蓄锐至今,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此时我们一鼓作气地攻打他们,刘备就必然失败了。”
可见,陆逊能够在兵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击败对手,原因就在于他懂得在战争中将敌我双方的优劣进行转化,变自身的弱势为强势,把对手的强势变成了弱势。
厚黑学认为,事物是不停转化的。弱者可以变强,强者也可以变弱。只有懂得强弱转化之道,才能从容不迫地战胜对手,收获成功。
学会藏身,等待来时
当你的实力、能力都不足以让你击败对手,取得成功时,你应当学会隐藏自己的能力,并做出精心的准备,为未来的成功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奉行“学而优则仕”,“习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追求高官厚禄是读书人的主要目标。因为一朝居高位,一呼百应,威风八面,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光有谁不想去尝试呢?然而你要意识到的是,希望登上高位的不仅仅是你一个人,那些比你强大的对手,同样对高官厚禄虎视眈眈。因此,为达到这个目的,你就必须要学会在必要的时候收敛自己的锋芒,等到合适的时机,运用厚黑法则一举击败对手。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原本被封为燕王。他最终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是由于他十分善于藏起自己的锋芒。他凭借着装疯卖傻的招数赢得了准备的时间,并起兵打败了建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之一。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很多儿子,其中朱棣为人沉鸷阴险,在性格上很像朱元璋。朱元璋曾经想立朱棣为太子,但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理由是不符合正统的习惯。
朱元璋在无奈之下,只能将已故太子朱标的儿子立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皇太孙即位,即建文帝。但是,建文帝年龄很小,生性又仁慈懦弱,因此,其他的王爷们都对皇帝的位置动了心思。
朱元璋在获得天下之后,将自己的子侄分派到了各处,称作亲王,目的是为了监视各地带兵将军的动静,防止叛乱的发生。后来,朱元璋就将他们分封到了各地,成为藩王。
藩王势力的存在,让建文帝的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一些大臣的鼓动下,建文帝决定削藩。
朱棣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着急。好在他的封地在燕地,离当时的都城金陵很远,而且兵多将广,一时还没有危险。此时,朱棣的谋士道衍就对他说:“我一见殿下,就知道您一定会成为天子,现在天子残暴,要除掉您和其他的藩王,我们要早做准备,以备不测。”
在谋士和臣子们的怂恿下,朱棣开始积极地操练兵马。
道衍为了防止练兵的消息泄露出去,就在殿中挖了一个地道,通往后苑,修筑地下室,围绕重墙,在内督造兵器。同时,又在墙外的室中养了无数只鹅和鸭,日夜鸣叫,以使外人听不到里面的声音。
然而,由于有人告密,这个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不久就传到了朝廷。建文帝于是秘密调动兵马,准备先除掉他的党羽,然后再兴兵征讨。
朱棣知道建文帝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为了打消他的疑忌,便派自己的三个儿子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建文帝在宫殿中召见了朱棣的三个儿子,在祭奠完了之后,还想把这三个人留下作为人质。谁知道朱棣早已经料到了这一招,在建文帝迟疑不决之际,飞马来报,说他病危,要三个儿子立刻回去。建文帝无奈,只能把三个人放回去。
后来,建文帝暗中派人去监视朱棣,结果被朱棣斩杀。建文帝大怒,严厉责备朱棣私自操练兵马,图谋不轨。
朱棣见事情已经暴露,起事的准备又没有就绪,就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装疯。
朱棣披散着头发,在街道上奔跑发狂,大喊大叫,有时在大街上抢夺别人的食物,有时又昏昏沉沉地在街边的沟渠之中睡觉,数日不起。有人与他交谈,他更是满口胡言乱语。
有人把这些情况报告给了朝廷,建文帝信以为真,便不再琢磨如何对付朱棣了。然而其后,朱棣设计杀死了建文帝派来的张信和谢贵两人,安定了北平城后,公然造反。经过三年的苦战,朱棣终于打败了建文帝,登上了皇位。
朱棣的成功仰赖于他的善藏之道,他以装疯的手段,使自己的意图有所隐藏,从而给自己赢得了准备的时间,有如此深厚的心机,怎么会不成就大事呢?
三国时期,刘备的藏身之术也很值得学习。刘备在刚开始起兵时,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到处寄人篱下。
在投靠曹操之后,他明白自己的实力远不及曹操,因此每天在园中种菜,借此来隐藏自己的志向。而等到他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成就事业的方法时,他很快就显露了他的能力,并且拿下了荆州和益州,建立了蜀国。
刘备的隐忍功夫可谓世间稀有,他在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成就大事时,一方面隐藏自己的锋芒长达数十年;另一方面,当他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就绪时,他毫不犹豫地亮出了自己的宝剑,成功地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厚黑者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了解自身和对手的差距,并且在自己处于弱势的时候,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收敛自己的行为,给对手制造一个假象,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爆发这种能量,只有这样才可以一举击溃对手,收获成功。
韬光养晦,以屈求伸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段话出自于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大意是:树木在山林中过分清秀而出类拔萃,必然会被风所摧毁;石堆比海岸还要高,流水必然会冲击它;行事为人事事高于别人,难免别人会诽谤你,产生非议。
这是一段很有哲理的生存厚黑原理,说明了为什么名人志士要把韬光养晦作为自己修身的必要法门。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如果你事事表现自己的聪明,那么危险也会随之而来。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必然会懂得这样的道理。
李宗吾认为,厚黑者在职场和官场中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藏身。过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只会让你招来更多的嫉妒和愤恨,弄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因此,学会韬光养晦,是一种保全自己的方式。
韬光养晦,换句话说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其要义不在于本身,而在于具体的“为”与“不为”的选择判断上,这才是韬光养晦的奥妙之处。
晚清时期的朝廷重臣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善于隐藏自己的智者。
太平天国起义时,曾国藩被朝廷委以重任,带领湘军剿灭洪秀全等一千“反贼”。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湘军攻破了天京,红旗报捷,他将官文放在了报捷书的开头,意思是表示谦让。
而后,他和淮军首领李鸿章商量:如今逆贼已灭,如果不裁军,恐怕会引起朝廷的怀疑。而如果军马都失去了,万一朝廷诛杀我们,则会任人宰割。因此,他让李鸿章保留淮军的势力,而对自己统率的湘军,则进行了大范围地裁撤。
曾国藩到达天京之后,立即着手办理此事,并向朝廷上奏折,表示自己统领的军队太多,为了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军费,请求朝廷允许自己裁去1/3的军队。
这正中了清政府的下怀。当时,曾国藩统率的湘军大约有12万多人,但是左系湘军进入浙江之后,已经形成了独立状态。早在攻陷天京之前,江忠义、席保田两军的1万人已经调动到了江西,归沈葆桢统辖,同时其他两军的2万人赴援江西以后,随即也受沈葆桢的指挥。此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统率的5万人,就成了清政府最为担心的力量。曾国藩很了解清政府的心思,因此,他开始对这5万人进行裁撤。
曾国藩留下了一万多人防守江宁,裁撤了主攻天京的萧庆衍部的近万人和韦俊的两千多人,实际上基本保留了曾国荃的嫡系部队。之后,他又陆续裁撤了众多军队,到了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的时候,他能够调动的部队,只剩下了6000人。
此后,曾国藩还上表朝廷,表示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得了重病,请求朝廷恩准让他回乡调理。清政府很快就批准了曾国藩的奏折。曾国荃对此却大惑不解,愤激之情溢于言表,让曾国藩十分难堪。
于是,曾国藩私下对曾国荃说:“现在太平天国的贼子已经被灭掉了,朝廷为什么不让你去浙江担任巡抚呢?原因就在于你在攻陷天京的过程中,表现得过于强硬,朝廷是害怕你有逆反之心啊!因此我才上表朝廷,让你回乡,暂时休养,藏锋以待朝廷的再次征召。你现在对此表现不满,不是让朝廷更加疑忌你吗?”
曾国荃听完这番话,恍然大悟,于是听从兄长的建议,离开了军营,回乡静待时机去了。
曾国藩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是因为他很清楚当时的局势:太平天国起义被平定之后,朝廷已经是草木皆兵,他们猜忌手握兵权的湘淮将领,欲杀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