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止小事导致冲突
生活中一些小事,牵涉着大的利益。处理小事不慎,可能失去的是大利益。生活中摆正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当注意身边的小事,绝不可在阴沟里翻了船。
美国的吉布林和他舅舅打了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的女子,在布拉陀布造了一所漂亮房子,准备在那儿安度余生。他的舅舅比提·巴里斯特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们俩一起工作,一起游戏。
后来,吉布林从巴里斯特那里买了一点地,事先商量好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度在那块地上割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出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弄得他们关系乌云笼罩。
几天后,吉布林骑自行车出去玩时,被巴里斯特的马车撞在地上。这位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名人也昏了头,告了官。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结果使吉布林携妻永远离开了美国的家。而这一切,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事——一车干草。
哈瑞·爱默生·富斯狄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过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它都能战胜。但在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使它永远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却是持续不断地攻击。这样一个森林中的巨木,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不曾将它动摇,却因一小队用指头就能捏死的小甲虫,终于倒了下来。”
生活中点滴小事使我们难以忘怀,可有时又因为一些小事,会使一些朋友反目成仇。仔细想想,为了一件小事值得吗?我们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我们难道想天天生活在争吵中吗?
在利益上谦让,可以使一个人成功,谦让和生活息息相连,在商场买东西,与售货员因为价钱问题发生分歧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决呢?是和她一直纠缠下去,还是走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的生活都不相同,做生意、卖东西的人也不容易,她们也有家庭,有需要照顾的人。当我们看见街头行乞的人时,也会顿生怜惜之心,给他们一些钱,而对一个做生意的人,我们何不宽厚,谦让一些,双方各让一步,这件事不就过去了吗?争得脸红脖子粗又有什么意义呢?
小事需要关心,因为小事不解决会演变成大事,但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视而不见,可安心地把精力用在大事上。
小事聚集多了,就会像乱麻一样缠住自己,使你的心理失去平衡。在小事与大事找到平衡点,即权衡利弊,实现人生成本的优化。
4.把自己看作“坏人”
我国台湾星云大师喜欢用故事开示人们,他曾讲过这个故事:张家与李家是邻居,张家老是吵架,李家则是内外融洽。日子久了,张家很纳闷,就问李家:“为什么我们家天天吵架,永无宁日;为什么你们一团和气,从来没有纠纷呢?”
李家的人说:“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所以总是吵架;我们家都是坏人,所以吵不起来。”
“这是什么意思?”
“比方说,有人打破了花瓶,你家的人都觉得自己没有错,错在别人,一味地指责别人的不是,自然就争执不休了。我们家的人怕伤害到家人,宁可先认错,打破花瓶的人马上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太不小心了。’对方也立刻自责:‘不怪你!不怪你!都怪我把花瓶放在这里。’人人承认错在自己,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星云大师说:“好人坏人,老大老二,乃至一切的人际关系都是这样,退一步就海阔天空了。就好像五只手指争着谁是老大,争来争去,轮不到小指头,但是小指头也不用伤心,双手合十拜佛的时候,离佛离菩萨最近的就是小指头。”
一个人是否具有“豁达大度”之心胸并非小事,它不但关系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命和健康,而且还关系到自身事业的兴衰与成败。
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误解是常有的事。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而在做人做事上动辄发火使气的人,最终毁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风度,还包括自己的前途。
一个名叫约翰的年轻人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求职。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他又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当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的时候,主管看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开水。他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
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摔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释放了出来。这时,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来,直视着他说:“刚才让您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就要求队员身上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这对约翰来说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啊!
另外,恼怒易发火也容易伤身。人在极度愤怒时,恶劣情绪会导致使人体内分泌发生剧烈变化,产生大量的荷尔蒙或其他化学物,这些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哈力斯特在华盛顿心理实验室作过一个实验,用玻璃管插入冰水中,试验者向管口呼出之气遇冰会凝集于玻璃管中。心理正常者呼出的凝集液透明无色无毒,而暴怒者的凝集液中含有毒素,呼出一小时的凝集液可毒死多人。
恼怒易发火也容易树敌。不要轻率动怒,置自己或别人于不顾。记住,你反驳了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对你不满。
如果你是一个易于愤怒却不善于控制的人,建议你不妨设立一本愤怒日记,记下你每天的发怒情况,并在每周作一个小结。这会使你认识到:什么事情经常引起你的愤怒,了解处理愤怒的合适方法,从而使你逐渐学会正确地疏导自己的愤怒。
5.与上司发生冲突后怎么办
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难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产生一些摩擦和碰撞,引起冲突。这时候,作为下属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加深鸿沟,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双方的关系彻底破裂。那么,一旦与上司发生冲突后怎么办?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通常情况下,缓和气氛,疏通关系,积极化解,才是正确的思路。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一些方式方法:
(1)引咎自责,自我批评。心理素质要过硬,态度要诚恳,若责任在自己一方,就应勇于找上司承认错误,进行道歉,求得谅解。如果重要责任在上司一方,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应灵活处理,因为目的至于和解,下属可以主动灵活一些,把冲突的责任往自个身上揽,给上司一个台阶下。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人心换人心,极容易感动上司,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2)丢掉幻想,主动答腔。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即当与对方吵架之后,有时候谁见了谁也不先开口,实际上双方内心都在期待对方先讲第一句话。所以,作为下级遇到上司,特别是有心理隔阂后,就更应及时主动的答腔问好,热情打招呼,以消除冲突所造成的阴影,这样给上司或公众留下一种不计前嫌,大度处事的印象。不要有侥幸心理,见面憋着一股犟劲不答腔不理睬,昂首而过,长期下去就会矛盾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势必形成更大的隔阂,如此再想和好就晚了,困难会更大。
(3)不与争论。冷却处理。当下属与自己的上司发生冲突后,作为下属应不计较,不争论,不扩散,把此事搁置起来,埋藏在心底,工作中要一如既往,该汇报仍汇报,该请示仍请示,就像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地待人接物。这样随着星移斗转,岁月流逝,就会逐渐冲淡甚至忘掉以前的不快,冲突所造成的副作用也就会自然而然消失了。
(4)请人斡旋。从中化解。找一些在上司面前谈话有影响力的“和平使者”,带去自己的歉意,以及做一些调解说服工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尤其是当事人自己碍于情面不能说、不便说的一些话,通过调解者说明白,效果极明显。调解人从中斡旋,就等于在上下级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一般情况下,调解人也只能是起到穿针引线作用,重新修好,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要靠当事人自己进一步解决。
(5)避免尴尬,电话沟通。利用电话解释,可以避免双方面对面的交谈可能带来的尴尬和别扭,这正是电话沟通的优势所在,打电话时要注意语言应亲切自然,不管是由于自己的鲁莽造成的碰撞,还是由于上司心情不好引发的冲突,不管是上司的怠慢而引起的“战争”,还是由于下属自己思虑不周造成的隔阂,都可利用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解释,或者利用书信的方式去谈心,把话说开,求得理解,形成共识,这就为恢复关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下一步的和好面谈铺开了道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法要因人而用,不可滥用,若上司平时就讨厌这种表达方式的话就应该禁用。
(6)把握火候。寻找机会。当与上司的冲突发生之后,为了日后自己能更好地工作,须放低姿态,消除与上司之间的矛盾,因此,应选择好时机,掌握住火候,积极去化解矛盾。譬如:当上司遇到喜事受到表彰或提拔时,作为下级就应及时去祝贺道喜,此时上司情绪高涨,精神愉快,适时登门,上司自然不会拒绝,反而会认为这是对其工作成绩的共享和人格的尊重,当然也就乐意接受道贺了。
(7)宽宏大量。适度忍让。在多数情况下,遇事能不能忍,反映着一个人的胸怀与见识。然而,有一些认为自身正直的人这样想,当与上司发生冲突时,是该把握分寸,对有些事情可以大度一些,能让则让;但对于某些有原则的事,必须坚持自己的态度。若本着回避矛盾的想法,一味地采取妥协忍让委曲求全的做法,这就是一种比较消极和压抑自己的奴隶行为了,也损害了自身的人格和形象。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做法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小肚鸡肠,斤斤计较,既然人已在屋檐下,就应夹起尾巴做人,不妨暂时先委屈一下自己,适度地采取忍让的态度,既可避免正面冲突,同时也保全了双方各自的面子和做人的尊严。
综上所述,这些是站在下属这个角度而言的,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如果下属偏偏遇到的是位不近情理、心胸狭窄、蛮横霸道的上司,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把下属的顶撞视为大逆不道,必欲将其置之于死地时,处于如此高压环境之中的下属,就没有什么必要对此留恋,也不必抱什么希望,应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换个工作环境,再图发展。
6.对同事不可黑着脸说话
有的人与同事说话总是黑着脸,语气硬邦邦的,好像对方欠了他几百元钱没有还似的,或把对方当作冤家仇人一样。说话硬邦邦的人,不会讨人喜欢。正如一位与说话硬邦邦的同事打交道的人所言:“这年头,谁怕谁呀!”
小张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有啥说啥,所谓的含蓄婉转,向来不会,所以经常得罪同事。这不,刚才饮水机没水了,他对同事小刘说:“帮个忙换桶水吧,就你闲着。”小刘一听不高兴了:“什么叫就我闲着?我在考虑我的策划方案呢。”小张碰了一鼻子的灰。
小张跑到销售部,对小吴说:“吴经理,你给我把这个月的市场调查小结写一下吧。”
吴经理头也没抬,冷冷地说:“刚当上管理员,说话就是不一样。”
很显然,小吴生气了。
小张心想,我也没说什么呀。他顺手拿起打印机旁的一份《客户拜访表》,问道:“这是谁制的表?打制表人干什么,有没有搞错。”
吴经理的助理夺过表格:“你什么意思!”
当天,几个同事在一起谈话,让小张说一说对公司管理的看法。于是小张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一吐为快:“我认为目前我们公司的管理非常混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简直一个农民企业。”大家不爱听了,认为小张话里有话,好像同事们都是坏蛋,就他一个人是好蛋。
一会儿,同事小汪问小张,某某事情可不可以拖一天,因为手头有更重要的事在做。“有这么做事情的吗?”
小张声色俱厉地说:“你别找理由了,这可是你分内的事,又不是给我做,你看着办!”
小汪也不甘示弱,说:“喂,请注意你的言辞。你以为你是谁呀?我就是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