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有技巧,做事需手段
16793800000015

第15章 说话有智慧,行动有激情(2)

我们不难发现,活下来的小鹰并不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强壮,也不是它有什么别的更多的优势,所有的小鹰起点都一样,面临的环境也一样,不同的是活下来的是那些能说出与生存密切相关的东西和因为敢说而得到关键东西的那一只。自然界是这样的,人类社会更是如此,“公平”永远不可能成为组织中的公认原则。因为组织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就会遭到自然淘汰。这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故事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我们面对的机会和小鹰一样少,但竞争的对手却是小鹰的无数倍,不把关键的东西说出来,怎么行呢?

马克思曾说,19世纪西方劳动者和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谈判时讨价还价,这时双方还是处于对等的地位(当然,在成交后的资本家昂首挺胸、劳动者亦步亦趋是另外一回事)。可时光已经走到了21世纪,而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中国,有什么可怕的呢?勇敢地说吧!

关注听者的表情

当然,勇敢去说不等于不讲策略,不顾实际的乱说,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你必须明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话是说给别人听的。说不说由你做主,有没有用由别人决定。没用的话没必要说,说了也白说,很简单,那是废话。所以,要让说出来的东西有用,至少不至于成为废话,你需要学会关注听者的表情。

加德纳博士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把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包括对他人脸部表情、声音、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称作为“人际智能”。缺乏“人际智能”的人,很难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也很难在社会实践中取得成功。沟通学者的研究发现,人们在沟通时,有7%的效果来自于说话的内容,38%取决于声音(音量、音调、韵脚等),而有55%取决于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因而,在解读他人心意时,重要的不只是听他说了些什么,更要紧的是看他怎么说。可见,由于人们之间超过90%以上的交流都是通过非语言方式完成的,所以说话不仅要用嘴巴,更要用眼睛。

关注听者的表情,也是要有重点的,除了对方的喜怒哀乐外,对眼睛的观察最为重要。从医学上来看,眼睛在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中是最敏锐的,大概占感觉领域的70%以上,因此,被称为“五官之王”。孟子云:“存之人者,莫良于眸子,眸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降,胸中不正,则眸子眩。”从眼睛里流露出真心是理所当然的,“眼睛是心灵之窗”。

那么,如何通过观察眼洞明对方的心迹?有如下方法值得借鉴:

你见他眼神沉静,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着急的问题,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算。只要向他请示办法,表示焦虑,如果他不肯明白说,这是因为事关机密,不必要多问,只需静待他的发落便是。

如果你见他眼神散乱,便可明白他也是毫无办法,徒然着急是无用的,向他请示,也是无用的。你得平心静气,另想应付办法,不必再多问,这只会增加他六神无主的程度,这时是你显示本能的机会,快快自己去想办法吧!

如果你见他眼神横射,仿佛有刺,便可明白他异常冷淡,如有请求,暂且不必向他陈说,应该从速借机退出,即使多逗留一会儿也是不适的,退而研究他对你冷淡的原因,再谋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你见他眼神呆滞,唇皮泛白,便可明白他对于当前的问题惶恐万状,尽管口中说不要紧,他虽未绝望,也的确还在想办法,但却一点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你不必再多问,应该退而考虑应付办法,如果你已有办法,应该向他提出,并表示有几成把握。

你见他眼神似在发火,便可明白他此刻是怒火中烧,意气极盛,如果不打算与他决裂,应该表示可以妥协,速谋转机。否则,再逼紧一步,势必引起正面的剧烈冲突了。

你见他眼神恬静,面有笑意,你可明白他对于某事非常满意。你要讨他的欢喜,不妨多说几句恭维话,你要有所求,这也是个好机会,相信一定比平时更容易满足你的希望。

你见他眼神四射,神不守舍,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的话已经感到厌倦,再说下去必无效果,你如果不赶紧告一段落,或乘机告退,或者寻找新话题,谈谈他所愿听的事。

你见他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认为你的话有一听的必要,应该照你预定的计划,婉转陈说,只要你的见解不差,你的办法可行,他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要是你见他眼神下垂,连头都向下倾了,便可明白他是心有重忧,万分苦痛。你不要向他说得意事,那反而会加重他的苦痛,你也不要向他说苦痛事,因为同病相怜越发难忍,你最好说些安慰的话,并且从速告退,多说也是无趣的。

如果他的眼神上扬,便可明白他是不屑听你的话,无论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你的说法如何巧妙,还是不会有高明的结果,不如马上停止,退而寻求其他接近之道。

掌握听者的心理

在开始这段文字之前,让我们先看一看《牧师和牧童》的故事吧。

在美国,神学院毕业的学生,必须要到乡村教会去当一定阶段的牧师,一来可以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二来可以锻炼他们的韧性和毅力,为他们日后能够更好地宣传神学,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

有一位成绩和各方面表现都十分突出的学生,从一所著名的神学院毕业后,自愿到一个以牧业为主、生活十分艰苦、人们的认识还比较落后的村庄去担任牧师。为了使那里的人们很好地接受自己,并扩大自己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领会神的旨意,他准备召开一个布道大会。

经过紧张而又繁忙的准备之后,他的布道大会如期召开了。但令他失望的是,他等了足足一个上午,却只有一个牧童来到了会场。于是他心灰意懒,准备将布道大会取消,但为了不让牧童反感,他开始主动向牧童征询意见。结果牧童说:“亲爱的牧师先生,要不要取消大会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件事,在我所养的100只羊中,就算迷失了99只,只剩最后一只,我还是要养它。”年轻牧师顿有所悟,决定大会如期举行。牧师使出浑身解数,对这位牧童全力进行灌顶,想不到这位牧童竟然睡着了。牧师非常难过,却又不好意思叫醒牧童,结果他又等了整整一个下午。到了黄昏,牧童醒了,牧师就迫不及待地问牧童:“你为什么睡着了,难道我讲得不好吗?”牧童回答说:“亲爱的牧师先生,你讲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当我在养羊的时候,绝对不会拿我最喜欢吃的汉堡给羊吃,而要拿给羊最想吃的牧草。”牧师经过一番思考,终于大彻大悟。

过了不长的时间,这位牧师成为了全美国最著名的牧师。

有的人认为,这位牧师的布道大会失败了,因为他在大多数人们不需要布道大会的时候举办了布道大会,并且对惟一的一位参加者讲述了人家并不需要的内容;也有的人觉得,他的布道大会成功了,因为他明白了只有从人们的需要出发对人们进行引导,才能把神学发扬光大。事实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牧师布道大会的失败在于他忽视了人们的需要,牧师后来能够成功则归功于他重视了人们的需要。

还是让我们回到“说”的主题上来吧。人世间有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做事需要我们考虑别人的需求,说话、交流也必须要重视他人的需要。每个人从小学起就有这样的经验,写作文,最怕的就是文不对题。“说”也是这样,最忌讳“南辕北辙”。试想,如果你是个数学老师,你却在课堂上大谈历史;面对农民,你对航天科技滔滔不绝:领导因产品销路不畅心情不好,你却对本单位的管理问题大加分析。可能你讲得很对,有时也很有道理、很有价值,但人家不需要。“对牛弹琴”的结果顶多不过是白费点力气,可你的交流对象是人,有时还是掌握你命运的上司和领导,如果你真的这样说了,后果可能就远远不是白费点嘴皮子那么简单了。

因此,在“说”之前,你要明白,对方想听什么、爱听什么、最需要什么,否则,说了还不如不说。也就是说,要揣摩听者的心理。

说话靠智慧

当一只橘子在马拉多纳的双脚上活蹦乱跳的时候,当魔术师空空如也的手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活计,沉浸在艺术带给我们的享受之中,我们也常常会被一些东西感染,以至于情不自禁,甚至忘乎所以。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们代表了某一行当的最高水平,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那里往往变得十分神奇,异常艰难的事情,他们做起来却几乎是信手拈来、举重若轻。那么“说”的状元是什么样的表现呢?让我们看几个例子吧:

1951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同志:“总理先生,您知道中国有多少钱吗?”周总理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有18元8角8分。”

另一位西方记者问道:“请问总理先生,中国有妓女吗?”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提问,******仍旧泰然自若地说:“有。”

全场闻言皆惊。总理异常严肃地点了点头,补充道:“在中国的台湾省。”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所有的记者都被总理睿智的回答折服了。

也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同志被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贵国最近打下了美国制造的U一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陈毅先生,你们用的是什么武器,是导弹吗?”这种场合下,以“无可奉告”拒绝回答是有损国家形象的,但涉及国防机密,也确实不能“实话实说”。这时,陈毅同志举起双手在头顶做了个动作,说道:“记者先生,美国飞机经不起导弹打,我们是用竹竿子把它捅下来的呀。”

“说”和别的东西一样,也分层次,也是有境界高低的。如果粗略地分,我们可以把人们大体分为三类:懂说的人、会说的人和精于说的人。懂说的人很多,从咿呀学语的黄口小儿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比比皆是,他们一般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不顾虑什么,当然也说不出多大动静:会说的人就不算太多了,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谙熟于说话的规则,他们深思熟虑,说出的东西颇具匠心,他们惜“话”如金,从不乱说,说则必有大用;精于说的人可就少了,这些人不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们的话雅俗共赏,他们运用起语言来随心所欲,常常出人意表,化腐朽为神奇。懂说的其实是在用嘴说,会说的是在用心说,而精于说的人,则是在用智慧说。******、陈毅等无疑都是能够用“智慧”去说的人。

如何用智慧说话呢?

一是幽默。有些人说话“正儿八经”,常给人以说教的感觉。这样做当然没错,但缺少一些灵性。不如来点幽默,既增强效果,又活跃气氛。******同志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时,去天官府看望各界人士,结果有人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呢。”******微微一笑,凌空虚写了一个“蒋”字,然后说道:“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棵草,他不过是个草头将军而已。我这个‘毛’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意思是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这样的说话方式,令人拍案叫绝,是“正儿八经”所绝对难以比拟的。

二是在理。说话必须要说得有道理。如果不讲理,你就容易遭到对方的反击而陷于被动。“晏子使楚”中有这么一段故事:酒席间,两个吏卒把一个犯人绑到了楚王跟前,楚王就故意问:“这是哪国人,犯了什么罪?”吏卒说:“回大王,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笑嘻嘻地问晏子:“你们齐国人都善于偷盗吗?”应该说,楚王的这句话根本就是不讲道理,可惜的是,他碰到的是晏子。晏子的回答比他更不讲道理,他不慌不忙地说道:“桔子生在江南,又大又甜,可到了江北,就成了枳了,又小又酸。为什么呢?是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这个人在齐国时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却开始偷盗,是不是楚国的水土善于让百姓偷盗啊?”

三是善于出奇。出奇的方式很多,其要诀是与人的正常思维背道而驰,使人产生突兀的感觉而加深印象。比如把难题留给对方回答即是一法。按一般思维,应该是有问有答,将问题留给问者回答,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有一次,梁晓声在接受一家英国电视台采访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拍摄的过程中,英国记者突然让摄像停了下来,并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能毫不迟疑地用‘是’或者是‘否’来回答,好吗?”

梁晓声不知是计,就答应了。记者立即把话筒放到自己的嘴边,说道:“没有‘**********’,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在您看来是好是坏?”

此时,不论梁晓声回答“是”还是“否”,都是笨拙的。在进退维谷之间,梁晓声略一沉思,说道:“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也问您一个问题,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呢?”这样的问法,对方只能是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能够用智慧说话的人不一定非得是智慧的人,但一定是个善于创造的人。“人”这个字虽然只有一撇一捺,可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因而要做个智慧人是很难的。但说则不然了,它只是人的一个方面,只要你有一个不算愚笨的脑袋,只要你总是能够从尽量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分析,学会创造,做到“用智慧说话”也并没有多难。当然,这是个过程,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既然是创造性的活动,打破常规肯定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