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16793100000062

第62章 说话巧练习,办事早成功(3)

(2)扩大知识面

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没有相应的词汇来描写贾府上上下下的规矩、内内外外的礼教,王熙凤的泼辣、干练、狠毒性格就肯定难以惟妙惟肖;如果《水浒》作者不懂得江湖勾当,不懂开茶坊的拉线、收小、说风情,及趁火打劫的种种口诀,他就不可能把那个成了精的虔婆王士娘刻画得绘声绘色。如今,人们都喜欢用“爆炸”这个词来形容某一方面的快速增长,比如:信息爆炸、知识爆炸、人口爆炸等等。改革开放这十几年来,新词语铺天盖地而至,令人目不暇接,大有“爆炸”之势。

当代流行语中有许多词,很值得记忆、品味和应用,如:

经济类流行语:大户、二手货、水货、A货、买断、猎头、股市、欧元、买单;商业类流行语:按揭、金领、半跪式服务、传销、直销、厕所广告、持卡族、撮堆儿、鬼市、练摊儿、刷卡、条形码、折了;文化类流行语:大众情人、性感明星、天王、假唱、甲A、甲B、世界杯、晚会歌手、R&;B、自由撰稿人、炒作、复出、封杀、封锁、黑哨、电影人、露脸儿、戏说;科技类流行语:病毒、背投彩电、等离子彩电、电视购物、商务通、掌上、黑客、克隆、千年虫、功能饮料、码根码、IP、IC、网虫、伊妹儿、亚健康、一卡通、数字化犯罪;生活类流行语:煲电话粥、便当、暴侃、绷、不搭界、心太软、隐私、找不着北、走人、齐活、起腻、坯子;市井类流行语:荤、巨无霸、火、干货、面、粉皮耳朵、翻眼猴、没事偷着乐、吧女、八婆;青春类流行语:冰淇淋文学、不见不散、车虫儿、Kiss、靓仔、老爸、另类、帅呆了、酷毙了、玩儿票、新新人类;两性类流行语:掰、傍、床头柜、第二春、很受伤、打野食、酒蜜、金丝雀、红娘热线、乱爱、来电……这些词语或者从国外引进,或者是时尚的创造,或者是旧词的复活。有些词语,如AA制、B超、BB机、T恤衫、卡拉OK,汉字与洋文夹杂,就是词典专家也被它们弄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把它们放在词典中排序。

词语是社会生活最敏感的反应器,新词爆炸反映了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反映了我们当今社会在改革大潮中的迅猛发展,反映了我们当今生活在开放洪流中的日新月异,我们对这些新的词语应及时掌握,学会运用。

(3)阅读名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自会吟”的经验之谈,是大家所熟悉的,它告诉人们要学习口头语,提高说话的技巧,就应多读名著。“穷书万卷常暗诵”,吟咏其中,则可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兴味。摸熟语言的精微之处,则会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则会获得丰富的词汇,自己演说和讲话时,优美的语言亦会不召自来,这并非天方夜谭之事。只要我们潜心苦读,勤记善想,揣摩寻味,持之以恒,就能尝到醇香厚味,如果反复地用,不断地学,久而久之就可以像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他”了。

参加社会团体聚会

当萧伯纳被问及他是如何学得声势夺人地当众说话时,他答道:“我是以自己学会溜冰的方法来做的——我固执地、一个劲地让自己出丑,直到我习以为常。”在年轻时,萧伯纳是伦敦最胆怯的人之一,他去拜访别人时,常常是在河堤上走了二十分钟或更多的时间以后,才壮起胆子去敲人家的门。对于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承认:“很少有人像我这样为着单纯的胆小而痛苦,或极度地为它感到羞耻。”

后来,他无意问用了最好、最快、最有把握的方法来在克服羞怯、胆小和恐惧。他决心把弱点变成自己最强劲的优点。他加入伦敦的一个辩论学会,每逢有公众讨论的聚会,他必定参加。并且,他还全心投入社会运动,四出讲演,结果,他成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最具信心、最出色的说话高手之一。

说话的机会随处皆有,如果有可能,你不妨参加一个社会组织,志愿从事需要你讲话的职务。在公众聚会里,你要勇敢地站起身来,使自己出个头,哪怕是附议也好。在参加各种会议时,千万别去敬陪末座,而要洒脱一些。另外,还应当参加相应的团体活动,并活跃地参加各种聚会。我们只要多留心往周围的事情,便会发现,没有哪种商业、社交、政治、事业甚至邻里间的活动是你不必举步向前、开口说话的。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地开口说话,并且抓住一切机会不停地说,我们永远不会有进步,也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进步。

对着人群说话

在口才训练中,你首先必须将自己投入未来的形象中,然后努力使其成为现实。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到的。

我们可以想象自信与流畅的说话能力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想想因此而结交的朋友和在社交上获得的成功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想想自己能力大增而在事业上所受的影响,可以说,它是在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而铺路。

能够起立,从容不迫地娓娓而谈,将使你的前途不可限量。亨利·柏莱史东他是美国舍弗公司的总裁。他说:“与他人做有效的交谈,并且赢得他们的合作,是我们往上爬的人选中所积极追寻的一项能力。”

想想当你信心十足,起身与听众共享自己的思想和感觉时语言的力量操纵全场听众的那种快乐,却是别的事物难与比拟的,因为它会使人有一种力量感,一种强劲感。有个毕业生说:“开始说话前两分钟我宁可挨鞭子,就是开不了口;可是说到临结束前两分钟时,我又宁可听枪子儿也不愿停下来。”

现在就开始想象自己面对着听众。想着自己满怀信心,迈步向前,听听你开讲后全场鸦雀无声;感觉感觉在你发表高见时听众的全神贯注;感受感受你离开讲台时掌声的温馨;并听听聚会结束后个别的听众对你的称赏。

哈佛大学最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写下六句话。这六句话,是阿里巴巴勇探宝穴的开口决:“倘若你对某项结果足够关心,你自然一定会完成。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会做好。若你期望致富,你便会致富。若是你想博学,你就会博学。只有那样,你才会真正地期盼这些事情,并一心一意地去做,而不会费许多心神再去胡思乱想其他不相干的杂事。”

学习有效地对人群说话,好处尚不止于可以做正式的公开讲演。事实上,就算你终生都不可能正式公开演说,接受这种训练的益处仍然是多方面的。举例来说:当众演说训练,是通往建立自信的大道,因为你一旦发现自己能够起立,伶牙俐齿、头头是道地对人群说话,你在与人个别交谈时,必然就更具信心和勇气。许多男士和女士去上“有效说话”课程,主要是在社交场合之中感到害羞而不自在。当他们发现,自己能够站着和同事讲话心里不感到害怕时,他们便会觉得不自在是多么可笑,他们新培养出的泰然态度,令家人、朋友、事业伙伴和顾客刮目相看。许多人都是因为周围的人个性发生非凡的改变,才驱使他们去上口才训练课并获得成功的。

关于当众讲话训练的益处何在?大卫·奥门医师说,回答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开个处方,这个处方就是:“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看到你的脑海和心灵。学着在众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念给别人。在你这样努力去做而不断进步时,便会发觉:你真正的自我,正在人们心目中塑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形象,产生前所未有的震撼。”

从这份处方,你会收到双重好处。你学着对别人讲话时,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而你整个人的性格也会愈来愈温和,愈来愈美好。这意味着你的情绪已渐入佳境,情绪既已渐入佳境,身体当然也就渐入佳境了。在我们现代世界里,不论男女老少,都得当众讲话。我个人并不清楚它在工、商业中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利益,我只听说裨益无穷。可是,我确实知道它在健康上的益处。只要有机会,便对几个人或许多人说说话;你会愈说愈好,我自己就是这样,同时你会感到神清气爽,感到自己完整而圆浑,这是你从前感受不到的。

这是一种畅快、美妙的感觉,没有任何事物能给你这般的感受。

现在,我们必须把眼光定在增加信心和做有效交谈的目标之上。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积极而非消极地想着,这样,我们的努力就不会白费,我们就能取得成功。

找高手较量

通常人们说话分两种情况:用口来说;用心来说。所谓用口来说的人,是指多嘴多舌型,喜欢说话又不会说话,一说起来好像口若悬河,上下五千年,没完没了。其实脑中空无一物,并没有那么大的才学,他不过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所谓用心来说的人,是指说话,重视表现自己的心情,能把听者吸引得感动、共鸣,这种人说话往往是边想边说,属于情感智慧兼容型,不是空讲道理,而且有情趣,内容渊博,有造诣。这样的人是成熟的人,这样的人说话最能感动人。

一般人说话,往往不深虑及此,就算想到了,也无法应变有方、机敏有术。许多人在谈话的时候,由于全神贯注于如何说得好,说得顺,结果头脑里想说的话反而说不出来。如果正在讨论某件事,情况更加有所欠缺。演说和讨论的言谈方式之异,就如舞蹈和拳击,即使事先把说话内容的脉络妥加组合,严阵以待,也会由于对方的应变而乱了阵脚。这时候,机敏应变的能力就成为最重要的事了。应变说穿了就是以言语相斗,有人说它是“言语的决斗”,这个比喻也很贴切。只要对方针锋相对,你就应起而迎击。

许多人多故意用艰涩难懂的话,使对方如坠云里雾中。不知底细的人,往往就认为这个人是个博学之士。事实上并不尽然。那些把书本上写的事囫囵吞枣之后,照葫芦画瓢说给人听,当然使听者百般费解。人们只有把艰涩难懂的事,用简单的话,说得通俗易懂才能算得上真有学问。这当然要花费相当脑力,也要有所理解和领悟,这可不是朝夕之功。

如果讨论的对手,在听话时候的理解力与你相差太大,你须多花点心思,下一番工夫把说的话让他听懂才好。当双方的智力,不分伯仲的时候,更要多动心思。聪明人往往找高手较量,这样,你的能力会有长足的进步。因为专找智力高你一等的人,跟他大事议论,就会大有所获。所以,你必须找些高手,经常跟他们比斗一番。但要记住目的是要长点见识,不必一下子想制服对手,更不是以“攻击”为能事。这一点要注意。

用心说话,就是说话时必须动脑筋,否则,无法把言语用得巧,用得妙。有的人脑筋转得快,在节骨眼上,大脑迅速做出反应,能够妙语连珠,而那些不用心的人,或自以为拙于言谈而自觉缄默为妙的人,脑筋会变得相当迟钝。你如能随时因对象的变动,而机敏应答或行动,做些出人意料的反应,别人多会认为你聪敏果断,超人一等。

有人认为,有这种头脑的人,脑筋奇佳。其实不然。头脑转变快,跟头脑之好,事实上没有任何关系。有些人应对之妙,出语之快,别人以为他脑筋之佳,无人出其右。事实上,对这些人出个稍难的问题,他们顿时傻了眼,发了呆,语之语塞。这说明任何人的头脑都有明敏锋利的一面,也有应变无方的一面。

俗话说,熟能生巧,人的头脑构造人人相同,只不过开发的强度大不相同,产生了千差万别罢了。人的才能的差异不是来自头脑机能的差异,而是来自实践的差别,来自头脑开发强度的差异。例如,人的头脑有知觉的作用,知觉之后就产生记忆,记忆又经联想之后,产生定向与选择,然后再变为行动的意志,等等。人们的这种知觉、记忆、联想、定向、选择行动和意志的基本功能是相同的,但由于开发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是由于大脑开发的作用,把上述的知觉、记忆等的种类分别强化了的缘故。通常,人看到一个苹果,就有形状、色泽、大小、重量、位置、数目和名称之类的知觉。这些知觉,如果同时对不同人的头脑加以测试,那些从事园林职业的人对苹果的知觉更为敏感。同样,我们常有下面的经验:见过一次面的人,虽然记得他的面貌,却忘了他的姓名,以及在何处,为何事见过他。再不就是虽然记了这个人的姓名,但忘了他的面貌,人物的姓名符号与面貌特征对不上号。这就是形状、言语、事物、方位、时间的知觉和记忆的机能各自为政的最好证明。可是,对形状有所知觉的人,如果特别发达,对它的认识和记忆就格外强烈,虽然历时甚久,也无法忘记它的形状。画家就是这样。画家对形状的知觉格外优异,专心致志于形状的表现。但画家内部也有区别,同样是画家,由于对形、色、大小、重量有所知觉的头脑机能的分化,有强弱不同的差别,所以,有些人就擅长漫画,有些人擅长工笔,有些人擅长写意,有些人擅长水彩,有些人擅长水墨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