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小心,看脚下!”王钺喊了一声。建文尚未来得及看脚下,就听得吱吱一阵乱叫,同时有什么东西从他的脚面上窜了过去。吓得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才看清了,原来是几块肉骨头,已有了臭味儿;估计那吱吱叫着窜过去的定是老鼠。他立时恶心得想吐。
王钺便又搀起他来,架着胳膊往前移动。好歹离开那龌龊之处,深吸一口气,肠胃里也略微好受了些。但腰已疼得不行了。王钺便把灯笼放下,说:“陛下,咱歇歇吧?”建文说:“歇一歇吧。”于是,他们便坐下来,排成一溜儿倚在了石壁上。
此时却又听得头顶上有沉重的脚步踏过来踏过去的。建文便将耳朵支楞起来,同时屏住呼吸。待脚步声消逝后他问王钺:“上面是何人?”
王钺沉思片刻说:“怕是贼人进宫来了吧?”
“是啊,该是贼人,进宫来了”,建文絮叨着,“进奉先殿,乾清宫,杀人……”他绝望地闭上眼。作为一个皇帝,却要蜷缩在别人的脚底下。这样的事儿古时候有过吗?
他觉得头顶上的石板正在塌落。要把他压扁压成肉酱,使他成为老鼠争抢的食物。他又感到这地道里喘不动气。尽管拼命地呼吸但却就要窒息。“啊呀!憋死了!难受啊!朕就要死了!”他发起狂来,两手徒劳地拍打着石壁。
“啊陛下,静一静,陛下,一会儿便会好的!”王钺过来捋捋他的胸膛以示安慰。
“陛下无须惶急”,程济也蹭过来,将嘴巴贴在他耳上说,“凡事自有天定。陛下度过这一劫难,不久定柳暗花明的。”
听了程济的话,建文觉得略微好受了些。程济会道术,其眼力非凡人所能比。他既这样说了,那就且委曲求全以待明日吧!
“陛下,咱再走吧?”王钺说。“走吧。”建文说。“往前走”。程济说。
他们又躬身站起,沿着这黑暗而狭窄的地道继续摸索前进。
四
燕军在午时前后扫清了守卫皇城的残敌,迅速占领了紫禁城。那时候由乾清宫燃起的大火顺着风势已吞噬了交泰殿和坤宁宫,又开始往西北蔓延,清宁宫也开始冒烟。
妃嫔、宫女和太监们呼天唤地,如无头苍蝇似地乱窜。燕军进宫后忙于救火,对那些逃命的人不可能十分在意,所以有很多人乘乱逃出宫去。
当大火被扑灭之后,朱能、丘福、张辅等几位大将军,开始对所有的宫殿、庑房、角角落落都进行搜查,即所谓“清官”。清宫共进行了三天。
第一天即六月十三,“清”出了妃嫔、宫人、女官、建文遗臣等两千余人。然而燕王最为关心的建文帝却未找到。皇后也未找到。倒是逮住了两个男孩儿。据官人指认,其中两岁左右的那个应是皇帝的少子文圭;另一个七八岁的,模样儿似太子文奎,但细看又不太像。
而最令人疑惑的还是乾清宫灰烬中的一具尸体。这具尸体被发现的时候是在乾清宫正殿的御案与门口之间。它还没完全被烧成灰烬,但已面目全非,连男女都无从辨认。
朱能、丘福、张辅等命令军士们将妃嫔、宫人、女官和建文遗臣分别看管;乾清宫的那具尸体也不得移动。然后他们出城,到燕王的军帐禀报“清官”情况。
燕王听了禀报,满腹狐疑。沉吟半晌,便来到龙江驿,会见了暂栖此驿的皇嫂,即建文帝之母吕氏,请她一同回宫,一是看看太子在否,二是辨认一下乾清宫的焦尸,是建文,抑或马后。
吕太后听了燕王这番吩咐,早已哭成泪人儿。也只能忍悲吞声,随了燕王乘舆进城。
吕太后认出了那两岁的男孩是文圭,稍大的那个却不是太子文奎。至于乾清宫的焦尸,太后目不忍睹。等她哭够了,忍着心痛仔细地看过,最后肯定了那是建文无疑。燕王说,皇嫂你可认准了吗?吕氏说,自己的儿子,恰是俗语说的,“烧成炭也认得骨殖”,错不了的!听她这么一说,燕王不禁大恸于心,捶胸顿足地哭道:
“唉,这孩子无知啊!痴啊!我来京本是为羽翼你的,与你为善的,而你却不明白叔父的心迹,遽然寻此短见。悲哉,惜哉!”哭了几声,忙收住泪,吩咐朱能将建文的尸骨收敛,拟以国礼葬之。又送吕后连同文圭,以及她过去使唤过的宫人,先去东面的仁寿宫暂住(她原住的清宁宫已部分被焚)。至于皇后马氏和太子朱文奎,估计是趁乱逃走了,目前顾不得查找,只好以后再说了。
燕王把吕氏打发走后,目光又在乾清宫里逡巡。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正殿是皇帝通常处理章奏的地方。对这个地方他很陌生。因为他二十二年前就已经住到北平去了。而在去北平之前,他倒是在乾清宫的东庑房里,与其他几位皇子(包括建文帝的父亲懿文太子)念过书。
他现在还能回忆起来,那时候他们这些皇子,是以极敬畏的目光,望着乾清宫这座高不可攀的殿堂的。可是现在,它却被大火烧掉了所有的门窗梁檩,只剩了砖石的框架。当年洪武皇帝曾用过的御案如今变成了一堆灰烬。那御案所用的木料也许太坚硬、太厚重,故尔有的地方尚未燃尽,尚在冒着一袅青烟,似乎表示着它的主人的魂灵还没有离开这儿。
燕王信步朝着冒烟的地方走去。他能感受到脚底下热乎乎的。他的脚无意间拨动了一段未燃尽的桌腿,发现有个什么东西亮亮地一闪。或许出于好奇,他的脚又拨动了一下。于是看清了,那是个比拳头略小些的金龙镇纸。他便弯腰将这金龙镇纸拣起来。感觉到它热乎乎的,如人的体温。
并且发现了镇纸底部镌刻的“洪武五年万岁千秋节”字样,便知道它已经有三十岁了。如今,两代皇帝都升遐而去了,而它仍然那么崭新,那么亮丽……想到这里,燕王感慨万端。这正如苏东坡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呢!他正要看看是何人为太祖寿诞所制的这金龙镇纸时,忽然朱能匆匆进乾清门禀报说,兵士们在前宫华盖殿发现一具大臣尸体,着狮子补服,束以玉带,从牙牌上看是左军都督徐增寿。燕王闻听,“啊呀”惊叫一声,扔下金龙,急惶惶朝华盖殿奔去了。
果然是徐增寿!但血液已经流尽,躯体已经僵硬。
惟是眼睛还在睁着,嘴巴半张着,似乎要向他诉说什么。燕王大叫一声:“啊增寿,我来晚了啊!”扑倒在徐增寿尸体上,痛心疾首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他这可是真哭。无丝毫伪装的成分——与刚才哭建文帝不能相提并论。增寿是他的妻弟,且是徐妃最喜欢的弟弟。抛开这层关系不讲,单讲四年的“靖难战役”吧,徐增寿不仅直接地向燕王密送军事情报,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一大批官军武将,使他们在战场上应付差使儿,出战而不效命。
而在这最后的关头,徐增寿为着献城不避险难、不遗余力。增寿啊,如你多活一两个时辰,你就能看到燕王的胜利了啊!你就可以成为新帝王的当之无愧的元勋功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他扑在徐增寿身上哭得死去活来,朱能等将领拉都拉不开。人们都可以证实:燕王曾经为许多人的死亡而落泪,但最伤心的,莫过于张玉和徐增寿之死。
燕王后来把徐增寿的眼皮儿合上。总算被人们拉开,搀上了车舆。在离开皇宫的路上,他已经考虑着如何谥赠徐增寿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