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16781100000058

第58章 安抚(2)

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主张。李世民端坐在御榻上,侧耳倾听,不插言,不表态。他想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加以比较、判断,做出正确而切实可行的决策。礼部侍郎李百药的见解与颜师古接近,但请在定襄设置都护府,以便统一监督管理。

“突厥虽然称做一个国家,事实上因种族及部落的不同,各有其酋长。而今应该趁其离散,各以本部族自设首领,谁也不隶属谁。即令特别保存阿史那氏当首领,也只让他管辖本部族。汗国既被分割,力量必然减弱,也就容易控制了。部落之间势均力敌,相互很难并吞。各自力图保全,必不敢跟大唐抗衡。然后在定襄设立都护府,负责管理事宜,才是安定边防的长久之计。”

李百药的话刚落音,夏州都督窦静从班部丛中走了出来,举着牙笏,声音响亮地启奏道:

“戎狄留恋故土,习性不容易改变,把他们安置在中原一带,只会造成伤害,不会有半点裨益。一旦发生变故,势必对我国构成威胁。臣以为不如借着他们残破败亡之际,分割他们的土地,拆散他们的部落,使其势力分化削弱,易于钳制,永为藩臣,长保边塞安宁。”“将突厥人迁徙到兖、豫之间,是违背其本性,不是让他们生存的法子。最好仿效汉光武帝安顿匈奴于塞下,保全其部落,顺应其风俗,用来开垦人烟稀少的土地,作为中国的屏障,才算善策。”中书令温彦博则提出了借鉴汉朝的做法。

李世民微眯着细长的眼睛,时不时地掠一掠那翘成八字形的唇髭,聚精会神地听着,边听边思索,内心开始转向效法光武帝的安边之策。然而事关重大,不得不慎之又慎。散朝后,他又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魏征和温彦博等大臣召进太极殿后殿,进行复议。魏征亮着他那凸额头下显得凹陷的眼睛,音调铿锵地奏道:

“突厥降附,宜于放还故土,不可留在内地。戎狄衰弱时屈服,强大后便叛乱,是其常性。现在投降的人口达几十万,数年之后子孙繁衍,成倍增加,必为心腹之疾。”

“君主和万民的关系,好像天覆地载,毫无遗漏。孔子说:‘有教无类。’对于教育对象不应区分亲疏贵贱。把突厥人从死亡线上救出来,传授他们生产技能,教导礼仪,数年后,都将变成大唐子民。他们畏威怀德,哪里会有后患。”

温彦博的话得到了李世民的赞赏,众人都不再言语了。

李世民采用以防为主、分而治之为辅的做法,跟以往朝代大不一样,代表着进步的倾向。它比一味地残酷镇压,掳掠男女做奴婢,甚至无情追杀等传统的民族压迫方式,显然开明得多,不但解除了北方突厥的威胁,而且增强了民族间的通融与交流,化敌为友,和睦相处。

唐朝在突利小可汗的故地,东起幽州,西至灵州,设置顺、韦占、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在颉利可汗故地设立六个州,东部设定襄都督府,西部设云中都督府,统治突厥部族。诏命突利当右卫大将军,授封北平郡王,兼顺州都督。饯行时,李世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重心长地告诫道:

“你祖父启民可汗单身投奔隋朝,隋文帝立他当******大可汗,领土涵盖北方原野。然而你父亲始毕可汗恩将仇报,反而成为隋朝的灾难。天理不容,所以有你们今天的惨败灭亡。我之所以不立你当大可汗,实在是害怕历史的悲剧重演。现在任命你做都督,你要遵守大唐法令,不得再侵扰中原。朕不但希望中国长治久安,也希望保护你们的种族长久平安。”

“臣深受朝廷的恩泽,决不会忘恩负义。”“大唐开国,你们兄妹立下的汗马功劳,朕也不会忘记。”

突利感动得珠泪盈眶。李世民再三安抚,他才拜谢而去。

苏尼失擒获颉利有功,特封怀德郡王,授予北宁州都督。

颉利败亡时,各部族酋长纷纷抛弃他投降唐朝,惟独史思摩追随左右,最后与颉利一同被俘。李世民嘉许其忠诚,任命他做右武侯大将军,担任北开州都督,管理颉利旧部。

投奔唐朝的其他各族酋长,均拜为将军、中郎将,跻身朝臣行列,五品以上官达一百多人,大抵占到唐朝官员的半数。因此,突厥迁居长安的人口也有近万家。

李世民刚刚忙完******归顺事宜,还没有坐下来歇息,御史大夫萧踽又找到了他,弹劾李靖在攻陷颉利可汗御帐时,治军没有法度,汗国金银财宝及珍玩古董,抢掠一空,请交付法司审问。

李靖旋师回京觐见时,李世民当面严肃责备,李靖叩头认罪。隔了好久,李世民才平心静气地说出心里话:“隋朝史万岁打败达头可汗,有功劳不加赏赐,反而惨遭杀戮。朕跟隋文帝不一样,录下你的功劳,赦免你的过错。”颁诏加授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一千匹,增加食邑连同以前的共计五百户。

李靖非常激动,连眼睛都模糊了,忙不迭地叩头谢恩。然而,过后他因羞惭难当,带着负罪和后悔的心情重新陷入了沉思,心里又惊喜,又恐惧,又懊恼,又悔恨,又侥幸,又困惑,又迷茫,又灰心丧气,又不甘心堕落。种种情绪,互相交织在一起,毒蛇般噬咬着他的脏腑,他长吁短叹,呻吟得像一个病人,苦恼得像一个罪人,脸上蒙着一层阴云,冷冰冰的,显得又衰老又憔悴。那怔怔发呆的眼睛,涣散无神,两只瞳仁仿佛变成了两粒石子,表情空空洞洞,迷离恍惚,惘然若失,不再有什么追求和强烈的欲望,也失去了昔日的张狂、倨傲和虎虎生气。

他凝视着天井上空那片灰白的冻云,觉得自己的灵魂已经冻结成了冰块。别人呼唤他,他不答应。同僚来访,他不接待。夫人红拂女百般抚慰,也摆脱不了他的烦恼与焦躁。“完了,完了!”他喃喃地自语着,“一着错,满盘输。荣誉,地位,财产,乃至生命,一切都完了,统统都完了!”

春天来了,燕子从檐口前闪过,他也视而不见,不再关心春夏秋冬。那往常火一般的热,眼下却化做了冰一般的冷。李靖本是一位大军事家,堪称盖世无双。他算计如神,战功显赫,然而他那典型的军人气质和用兵方略,又隐含着一种神秘色彩,还带有稍许的神经质。他为人豪放豁达,刚毅不屈,满怀激情,不拘小节,而今却一反常态,心灰意懒,万念俱灰,丧失了继续奋斗的勇气,也不再关心外面的世界了,把自己关进了狭小的天地里,不与外界接触了,不上朝,不看兵书,也不弈棋,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李世民得知李靖意志消沉,自怨自艾,灰心丧气,马上召见了他,和他敞开心扉交谈。

“有人告发你,奏请处分你,我心中有数,你就不必担忧了。”

“微臣本来犯下了弥天大罪,加之孤高自许,不注意人际关系,处事又不谨慎,失误频频,难怪别人钻空子,告御状。”

“爱卿省悟了就好了,知错必改,改了就行啦。”“生成的眉毛长成的痣。我的个性就是难改,一辈子恐怕也改不了了。”“尽量克制自己,力求改正。实在改不了,也没有什么不得了。你的功劳大,其余的事都把它当作鸡毛蒜皮,朕不会过分计较的。”

“怕就怕主上翻脸,微臣可就吃罪不起啰。”“朕少不得你。你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如今四海并未安宁,征服了******,还有西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那地处高寒的吐蕃,尤其难缠。我们还得设计一个整体方略,分别对待,逐步消除边患。”

“臣的构想是四句话,十六个字:远交近攻,逐一平定;恩威并举,和睦相处。陛下以为如何?”

“你和朕的想法大体一样。魏征说,说事容易做事难,关键在于执行,把设想变成现实,只怕又要劳动你哟。”

“陛下还打算让微臣带兵?”

“不用你用谁?告诉你,你不但要当好大总管,还要把兵法传授给侯君集和李道宗他们,把他们培养成一代帅才,为国家挑起大梁。”

“陛下善于发掘人才,敢于启用人才,但是不可忽视德性。譬如侯君集,乖巧灵变,会玩小聪明,大谋略却不足,到头来只怕聪明反而会被聪明误。”

“任贤致治,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要想做到兼明善恶,容短取长,人尽其才,最好是从实践中去观察,才能看清他的真实面目。”

“广开才路,还要善于驱驾。”“好。”李世民双手一拍,“朕擢升你担任尚书右仆射,再赐绢两千匹。让右卫大将军侯君集接替你的兵部尚书一职,参议朝政。”

“臣诚惶诚恐,难以胜任啊。”“赶快谢恩。”

李靖双膝跪倒在地,叩头道:“臣谢主隆恩。”“好啦,好啦,快起来。今天不谈兵论道了,朕要跟你围棋三盘,一较高低。”“是不是又想罚臣喝酒?”李靖蹙起了两道又粗又短的眉毛,“万岁爷,臣心绪不佳,不胜酒量。”“就依你的,不罚酒,只打赌。”“赌什么?”

“你赢一盘,你以往的什么罪也好,过也好,朕一笔勾销。”

“陛下赢了呢?”“朕赢一盘,你得亲自给朕解除一处边患。话说清楚,必须像征服******一样,取得彻底的胜利。”君臣二人接连下了三盘,一直下到天黑。李世民一负二胜,才让李靖告退。李靖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却又背上了两个包袱——要带兵征服两个国家。他深感责任重大,然而更佩服李世民对臣下的驾驭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