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法书”有什么不同?
中国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字,而是根据汉字的造型规则,以毛笔宣纸作为主要工具,运用点画构成各种章法形态,表现书写者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并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
书法一词较早见于南齐王僧虔论谢综书:“书法有力,恨少媚好。”
书法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笔法、笔势、笔意。笔法是因为毛笔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点,铺毫抽锋,变化无穷,书家在运笔过程中熟练地掌握执笔法、运笔法、运腕法、用墨法等技巧。达到刚柔并济、收放自如、万毫齐发等自由而多样的点画线条,展示各种形体、情感与气势。笔势,要求点画粗细有法,书写过程中“势来不可当,势去不可遏”,使点画之间的搭配合乎审美的规范,给字体赋予生命力,字与字及行与行之间有一点虚实相生的呼应关系。笔意,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书虽重法,然意乃法之所受命也。”意思是说,书法作品不仅能表现客观事物的动态美,更能展露书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趣味、学养气度等,从而构成某种美的理想境界。
法书指的是可以取法借鉴与楷模的书法佳作。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杂艺》中说:“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由无分故也。”意思是说他从小时即得到家族长辈们的教导,从小也看到很多可以当作楷模的书法真迹,如果工夫下了而书法没有进步,只能说是没有天分的缘故。
要使书法成为法书,须得下一番苦工夫。《书法三昧》就说:“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米芾《海岳名言》则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因思苏之才《恒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正因法书的难得与珍贵,所以古人对其非常珍惜,南宋虞觫《论书表》记载:“桓玄爱重书法,每燕集,辄出法书示宾客。客有食寒具者,仍以手捉书,大点污。后出法书,辄令客洗手,兼除寒具。子敬常笺与简文十许纸,题最后云:‘民此书甚合,愿存之。’”
此外,古人对别人的书作亦称之为法书,以示尊重。何谓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从广义讲,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从狭义讲,大篆就是籀文。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现今发现的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主要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金文是泛指在三代(夏商周)青铜器上铸铭的文字,因为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由于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称金文为“钟鼎文”。
籀文又叫“籀书”。卫恒《四体书势》说:“昔周宣王时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世谓之籀书也。”班固《汉书·艺文志》记有《史籀篇》,是一部启蒙用的识字读物,共15篇,东汉建武帝时就已经丢失了6篇,现在已全部丢失了,只在《说文解字》中还残存220多个字。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为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画、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识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何谓隶书?
一般认为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要处理的公文非常多,而小篆字形繁复,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所以掌管文书的小官吏们就创造出了隶书。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他将小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到笔画,更便于书写。隶书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当时主要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书法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何谓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是在减省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隶书的变体,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盛行于东晋并一直沿用至今。
魏晋之间,凡工楷书者,都称之为善于隶书。《晋书·王羲之传》:“(王)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晋书·李充传》:“充善楷书,妙参钟(繇)索(靖),世咸重之。”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仍存隶书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其书可为楷书的代表作。
楷书按字体大小分为大楷、中楷、小楷。又因为历代科举考试,试卷都必须用小楷书写,所以从前的读书人,必先学小楷。
何谓草书?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最早形成于汉代。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又名“隶草”、“古草”,其后发展成为“章草”。正如刘熙载《艺概·书概》所说:“解散隶体,简略书之,此犹未离乎隶也。”“章则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章草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至汉末,张伯英(芝)把章草里面的隶书笔意省去,将上下字体之间的笔势连带、偏旁连接,从而创造出了“今草”。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到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在“今草”的基础上,写得更加狂放不羁,称之“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何谓行书?
行书出现在汉末,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楷书的草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行书点画常常强调游丝引带,笔锋使转遒丽明快,活泼自然,如行云流水一样。据张怀瑾《书断》说:“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行书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问流行,故谓之行书。”孙过庭《书谱》:“趋变适时,行书为要。”即“行书”是由“正书”转变而成的,接近楷书的称“行楷”,接近草书的则称“行草”。
行书也称为押书,起初当由画行签押发展而来。据南朝宋王愔说:“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钟元常(繇)善行押书是也。”行书书写方便快捷,因此一直通行至今。
何谓八分书?
何谓八分书,历代说法不一,如南朝宋王倍说:“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籀法,字为八分,言有楷模。”齐萧子良也说:“王次仲饰隶为八分”;宋郭忠恕则说:“书有八体,汉蔡邕以隶作八分体,盖八体之后又生此法,谓之八分。”因为魏晋时期的楷书又称为隶书,所以将有波磔的隶书都叫做八分书,以示区别。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唐六典》称:“四曰八分,谓《石经》碑碣所用。”汉代成熟的隶书,字形扁方而规整,用笔上有蚕头燕尾的特点,具备这些特点的隶书称为汉隶,也称八分。
什么叫飞白书?
飞白书源于八分书,是隶书八分体演变而成的,其内涵包括隶书中的“飞”与线条中的丝丝露“白”,并不是简单的因为墨的干涸而笔画露白。飞白书在墨法上要求黑、白相间,以体现“白”的特点;在形体上要求用波磔的飞扬体势,以体现“飞”。传说汉朝书法家蔡邕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送文章,他在等待被接见时,看到门外工匠在用扫把蘸石灰水刷墙,每一刷下去,白道里有些地方透出墙皮来。蔡邕回到家不断练习,独创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即“飞白书”。
至唐代,飞白书仍然盛行,唐代的皇帝还写飞白体赐给臣下作为礼物:“伊唐二叶,迨及高宗。威所留意,亦云尽工。分赐宰弼,涣扬古风。”飞白书因为本身的特点,所以被称之“空蒙蝉翼之状,宛转蚪骖之形。斓皎月而霞薄,扬珍林而雾轻”。历史上善于写飞白书的名家很多,如韦诞、王傈、张弘、王廙、王羲之、王献之、武则天等。
何谓破体书?
所谓“破体书”,历来学界争论不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指书法结构的变体,是王献之创造的非草非行的多体杂糅并存的行草书和一笔书。另一种解释是,破体书法中的“破”字即不完整之意。
“破体”二字,最早出现于唐徐浩《论书》,原文为:“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这里的小令指的是王献之。唐张怀瑾《书议》曰:“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另外唐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和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论文》及清钱谦益《华山庙碑歌》也均对破体一词有解释。
从多体杂糅这点来立论,破体书法有三种,即大破体、小破体、全破体。大破体是指四种以上破体书法作品,给人别具一格、错落有致的感觉;小破体是指三种书体以内的破体书法作品,给人秀美、清新之感觉;全破体是指字字皆为破体书法,给人一种杂乱无章之感。
总之,破体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一枝奇葩,它打破了单一书风的流行和限制,融会贯通各种书体进行创新,成为书家施展才华、表现思想、抒发个性的载体。
什么叫蝌蚪书?
蝌蚪书是篆书手书体的别称,也可以说是古文书体的一种。笔画多头粗尾细,形如蝌蚪,故而得名。
蝌蚪书我们一般很少见到,仅有魏石经中出现过粗头细尾的字体:魏正始年间(240~249)刻儒家经典《尚书》、《春秋》二经,立石于洛阳太学门前,被后人称为《正始石经》。因经文是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写而成,所以被称为《三体石经》。其中的古文,据卫恒的看法,书写者用“科斗(蝌蚪)书就”。《晋书·束皙传》中说:“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字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虫,故俗名之焉。”所谓“似科斗之形”,是指用毛笔书写篆书时,由于用笔的力度不同而造成的笔画的头部、腹部过肥的一种形象,并非形状真的和蝌蚪一样。
何谓“秦书八体”?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诸侯割据数百年,礼崩乐坏,文化多元。汉字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字异形、书体多样,这对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故而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了“书同文”政策,虽然在政策上统一了文字,确立了小篆的正体地位,但秦国文字依然纷繁复杂,有“秦书八体”之称。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云:“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大篆,即籀文,是周宣王时太史籀书写整理的十五篇文字。小篆,即秦朝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等著录的文字,是根据大篆字形省改简化而成,又名“秦篆”。刻符,是刻在符节上的字体。虫书,是写在旗幡、铭旌上的字体。因这些字体有鸟虫之形,故称“鸟虫书”。摹印,是铸造、刊刻在印章上的字体。署书,是题刻在匾额、书榜上的文字。殳书,是铸造、刊刻在兵器上的文字。隶书,是篆书简化演变而成,萌芽于秦,盛行于汉,字体书写较为便捷,一说为程邈所创。
何谓“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字的八个笔画:侧(点)、勒(横)、弩(直笔)、趯(钩)、策(仰横)、掠(长撇)、啄(短撇)、磔(zhé,捺)。唐张怀瑾《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
关于“永字八法”的起源有很多的说法,如源于崔瑗、蔡邕、钟繇、王羲之或张旭等。因为“永字八法”指的是楷书,据书史资料,真书定型的年代应在魏晋时期。崔瑗和蔡邕留下的书法,还见不到真书。钟繇的真书已见成形,但隶书的影子还很重。卫夫人真书已经很成熟,并传授给王羲之。所以起源崔瑗、蔡邕、钟繇的可能性都不大,因为当时还是以写隶书为主。
周越《法书苑》说王羲之专攻“永”字十五年,然后终成大家,但这说法明显不太合情理。但是《兰亭序》的第一个字是“永”字却毋庸置疑。“永字八法”虽然说是学习楷书的“不二法门”,但正如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八《题绎本法帖》云:“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承学之人更用《兰亭》‘永’字以开字中眼目,能使学家多拘忌,成一种俗气。”可见所谓的“法”不能是死法,而应该是活法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