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16779500000081

第81章 宗教篇(3)

佛门的“书记”做的事既不是签字签单,也不是政治教育,他们只管榜疏、书问、祈祷之类写东西的活。比如《鹿鼎记》上,康熙帝让韦小宝替自己当和尚,又让他随身带了好些香油钱修缮庙门。那可是皇恩!佛门不能收完钱就没事了,总得上表叩谢一下皇恩。但这种活又不能让方丈去干。先不说精研佛法的方丈能不能做得了这类的书面文章;即便做得了,也不能让佛门一把手来干文秘类工作吧?所以佛门就要设立书记一职,一来他们写的东西专业;二来分担了其他人对外文书应对方面的工作,其他人可以专心修行。

虽然这种文书工作听起来像文秘干的活,但干这些活的“书记”在佛门中地位很高,为禅林六头首之一。

“天龙八部”是什么意思?天龙八部其实是两个词段:天龙、八部。“八部”也称“八部众”,是指护卫佛法的八种守护神:

天、龙、夜叉(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属于鬼类)、乾闼婆(与紧那罗一同奉侍帝释天,主管奏雅乐之神。又作寻香神、乐神、执乐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此神形貌似人,然顶有一角,人见而起疑,故译为疑人、疑神;具有美妙的音声,能歌舞,又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摩喉罗伽(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其中天、龙二众居上首,所以就用“天龙八部”作为八部众的统称。

佛家也讲“相好”吗?

佛家的“相好”就是指“好的相貌”——佛的色身所具备之庄严微妙的形象。

其中“色身”就是属物质的身体,它有形有相能摸能触。不过要注意的是那可是“佛的形象”,自然不似你我这般邋遢俗气。佛的“相好”是“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的并称。其中佛身微妙之相状,可了别者,是谓之相,细相之可爱乐者,谓之好。也就是说,“相”较粗,“好”较细。也就是这“一粗一细”使得你我这等凡夫即便见到了佛,也最多是见他的“相”而已,其“好”则很是难见。

举个例子吧,“阿弥陀佛”就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厉害吧?所以即便美如潘安,顶多就是一臭皮囊而已。

另外,“相好”也不是什么容易事,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祗劫之后,要在佛前修各种的“相好”,而且只有修完一百种福,才成就一种相好。

你知道“邪魔外道”的真正含义吗?

“邪魔外道”语出《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时,参加辩经大会。会上,他与五千人辩难而难逢敌手。要说的是,这五千人中有两千是外道人士。可“外道人士”是什么意思呢?“外道人士”就是不明佛法的人,其中有“邪”有“魔”。

前者是指走了歧路而向心外求法的人,后者是指妨害佛法的人(包括异教徒)。由此也可见唐僧与人辩难时的精彩,因为这些外道人士的“不明”不是不知道,而是偏执。对付偏执的人自然是要有大智慧、大手段的。

“一尘不染”的“尘”是灰尘吗?

佛教中有六根、六识、六尘的说法。其中“六尘”指的是色尘(眼睛所看到的)、声尘(耳朵所听到的)、香尘(鼻子所闻到的)、味尘(舌头所尝到的)、触尘(身体所感觉到的)、法尘(思维到的)。

这六尘会污染我们的六根,从而污染我们的清净本性,即如来藏。因此,佛教修行时,就要通过学习佛法,去除这六尘所带来的污染,回复清净本性。一旦修行到“一尘不染”的境界,人就不再受到六尘的侵扰,从而证得“般若智慧”,如《五灯会元》所说: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俗语用“一尘不染”来形容衣物、环境的清洁、洁净,也可引申赞誉人高洁的品格。

“一丝不挂”和佛教有什么关系?

“一丝不挂”在佛家表示的是一种自然专一的清净心。

源律禅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慧海大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云门文偃说:“终日说事,未尝挂着嘴唇,未尝道着一字。终日着衣吃饭,未尝触着一粒米,挂一缕丝。”“一丝不挂”是指不流于口头禅、打机锋这类的事情上,而是主张顿悟的禅宗在修行工夫上的体认。以前我们以为轻松随意的禅宗,其实在简单的吃饭穿衣上都要下大工夫。“一丝不挂”在这里就是外物外事不萦于心的意思。

“居士”一定是佛教徒吗?

“居士”在梵语中意为长者、家主、家长,原指印度四种姓中的吠舍种的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韩非子》中,也记有任荷、华仕等“居士”,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闻达的人。

高僧慧远《维摩经疏一》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后者这层意思为佛、道两教通用,指称男女皆可。

《周易》为什么能成为六经之一?

首先,《周易》本身博大精深。周易中的“周”有周全普遍之意;“易”有简易、变易、不易(变)三种含义。

从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周易》讲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天下达道。

这种“道”都包括什么呢?就内容上看,今本《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的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传”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为《易传》。

《周易》之所以能成为六经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影响深远。

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说、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的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的是“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太极”是什么意思?

“太极”最早出于《易传·系辞上》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的是天地未生之前只有原始混沌之气,混沌中生出阴阳二气,从而逐渐演变出春夏秋冬四时和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卦。可见“太极”的地位极高,是万物的根基和起始。可为什么叫做太极呢?“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合起来就是至于极限,没有与之对等匹敌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太极”基本上同时为儒、道两家并重。

“太极”之说在宋明理学中极受重视,其含义既可上至天理,又能下贯人心。同时为道教的内丹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比如说《性命圭旨》中有“天地万物,各有太极具焉……人身太极,在晏息杳冥,****结胎,****有时,调养有法,不伤太极。此尽年令终,断绝****,时入杳冥,保元太极,此乃长生不化,尽年令终之道”。

除此,道教教理上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他们吸收了汉代谶纬五运(《孝经·钩命诀》说:“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极,是谓五运。”)之说,用“太极”表示天地未分之前的五个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

“太极”的这种阴阳动静之说,也为后来的太极拳、太极剑所吸收。

“阴阳五行”是用来算命的吗?

我们已经知道,“阴阳”是太极生出来的有对等关系的一组基本概念(“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因此,它们可以用来指称任何一种对等关系,比如说男为阳、女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日月、南北、上下、左右、前后、昼夜、奇偶莫不如此。可以说在哲学、中医、风水和日常生活中,“阴阳”都是一组基本概念,被用来解释天道循环、人体健康、吉凶祸福等诸多问题。

值得一说的是,“阴阳”不但可以对等。更是可以互有,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于是就有了“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

“五行”观念最早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国语》中就记述过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金、木、水、火、土。后来的道教更是发挥为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此后更是发展为四时、五脏六腑、五官等无所不包的理论系统,由下表可见一斑。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恶风热湿燥寒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指食指中指大拇指无名指小指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觉色触味香声

五味酸苦甘辛咸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寅·卯巳·午辰·未·戌·丑申·酉亥·子

五兽青龙朱雀黄麟/媵蛇白虎玄武

五畜犬羊牛鸡猪

五谷麦黍禾米豆

五金铁铜金银锡

五常仁礼信义智

“八卦”是什么意思?与“乾坤”有什么关系?“乾坤”原为八卦中最为基础的两个卦象。为什么说是最为基础呢?因为其余六卦在理论上均是由乾、坤二卦所生,即“乾坤生六子”。我们经常说的“天地万物”中的天、地就分别可以用乾、坤两卦代表。天地可以囊括万物,那代表它们的乾、坤自然也是。所以“乾坤”一旦定了,还有什么不能成事呢?

为什么说乾坤是“卦”、“象”呢?因为八卦并非是无意义的抽象符号,无论是其成卦来源,还是其象征意义都是“拟诸形容”的。就其来源说,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系辞下》);就其象征意义来说,是乾天、坤地,其余六卦是震雷、巽风、坎水、艮山、离火、兑泽。

《周易系辞上》上说:“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那么,“八卦”这样一个解释系统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是上古伏羲参天地易理画出来的。至于后来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的则是推演“八卦”成“六十四卦”。为什么要这么推演呢?因为八卦的取象虽说很明了,但解释世界时还是太过简单。从形式上看,文王把“八卦”两两上下叠用,用来说明更为复杂的社会事件,比如“屯(上坎下震)象草木、蒙(上艮下坎)象童稚、需(下乾上坎)象燕宾、讼(下坎上乾)象饮食……余卦尽然”(《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从内容上看,六、九等被看成了“极数”——极大、极高、极远、极尊、极易生变之义。

“老子”是谁?

老子,相传为《道德经》作者,先秦道家的创始人,道教的始祖。

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本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河南鹿邑人。曾任东周国家图书馆馆长(守藏室之史)。

相传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学术界有人持怀疑态度),老子说“我听说‘富贵者赠送人以财物,仁人者赠送人以格言’。我不能富贵,但窃冒了‘仁人’的称号,所以我只有赠送你以嘉言:一个聪明深察的人而所以走近于死亡者,就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是非;一个博辩广大的人,而所以危害其本身者,就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罪过。为人子者不要只知有己,为人臣者不要只知有己”。据现有的资料,老子的生平我们所知甚少。据传,老子见周室衰微,西行至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一书,并有“老子化胡经”的传说。

西汉初期盛行黄老学说,老子备受尊崇;东汉初期,黄老思想与神仙方术结合,形成黄老道;东汉中期天师道创立,在其经典《老子想尔注》中说,“一(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至此,老子被尊为“道德天尊”,也为“三清”之一。

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则是胡适先生的赞评,但学术界显然对此存在着争议:现代新儒家代表冯友兰先生和劳思光先生就认为中国哲学只能自孔子始。

《道德经》讲正经八百的“道德”吗?

《道德经》一般视为古代大思想家老子的著作,学术界也认为它可能是老子及其后学集体创作的产物,又称《德道经》、《老子》、《五千言》,分上下两篇,即前三十七章的《道经》、后四十四章的《德经》。后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版本的帛书《老子》,却把《德经》放在了《道经》前面。

《道德经》全文尽管只有五千余字,却历来被看做是“万经之王”——因为其包含形上宇宙论、阴谋诡诈、帝王权术、兵家浼道、养生等众多思想,结出了先秦哲学和美学上的道家(例如庄子)、汉初的“黄老之术”、汉末的道教(例如张陵的“五斗米道”,以及后来的各种道教流派)等硕果。

具体说来,《道德经》提倡“对立面的转换”、“善为下”、“寡欲”、“居后不争”、“守柔”、“抱朴”和“无为”等思想。

如果单就其对道教的影响说,“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览”、“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心斋、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基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根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