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16779500000060

第60章 日用篇(2)

唐宋以来是发簪流行的时期,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明清时期,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其中常见的花朵形象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明代《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的记载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古人当了官为什么叫“释褐”?

古代“褐”是指粗布短衣。褐最早用葛、兽毛编织,后来通常用大麻、兽毛织就,是古时贫贱的人或地位卑贱的人穿着的衣服。为便于劳动操作,褐多比较窄短,不同于官员所穿的宽袍大袖。《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因此,古时称贫贱之人为“褐”或“褐夫”。

基于此,“释褐”即指脱去平民衣服,谋得官职。西汉扬雄在《解嘲》篇中有“或释褐而傅”之句,后来,新科进士及第授官亦称为“释褐”。唐代李翱《卓异记》“门生先为座主佩金紫”条就记:“李石,按石元和十三年及第,后二年赐绯,后二年赐紫,自释褐四年之内,服金紫,量之前辈,实无其比。”

古人的“袍”是什么样的?

袍,亦称袍服,是直腰身、过膝的外衣,多为两层,冬季则纳以绵絮。其制起源较早。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袍衫”条说:“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故《国语》曰:‘袍以朝见也。’秦始皇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战国以后较为常见,男女均可穿着,主要分为龙袍、官袍、民袍等。

龙袍,是皇帝专用的袍服,因袍上绣龙纹而得名,其制多为盘领、右衽、明黄色。唐代高宗朝规定臣民不得僭服黄色,于是龙袍别称黄袍。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但龙数一般为九条,寓意“九五之尊”。清代龙袍还绣“水脚”,即下摆等部位有水浪山石图案,隐喻山河统一。

官袍,是文武官员用作朝服、公服等的袍服,以一定颜色或图案表明官位等级。东汉永平二年(59)开始将袍服定制为朝服,以所佩印绶为主要官品标志。唐代官员以紫、绯、绿、青的圆领袍服作为常服,武则天又颁绣袍,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是补服的起源。宋代官袍袖子肥大,明确规定饰裥、佩绶、围鞓(皮革制成的腰带)等。元代官袍多以罗为面料,并以花纹大小表示级别。明代洪武年间创立区别文武官员品级的补服制度。清室官员常服袍的款式为四开衩,由帷帽上的顶珠花翎、外褂上的方圆补子等组成等级森严的制度。

民袍,是平民日常生活所穿的袍服。周、秦、汉士人庶民的袍服衣料粗糙,唐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服饰的交流,特别是元代蒙古袍、清代满族袍的传入,民袍在款式造型上有过长摆和短摆、交领和圆领、右衽和左衽、大袖和小袖及半袖等多种变化。当代旗袍和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中的袍服,正是由古代民袍发展演变而来。

布衣之交是什么样的交情?

“布衣之交”是指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布衣,是用麻布或葛布制成的衣服。在中古棉花传入我国之前,衣料主要是麻、葛及丝织品,但是一般只有贵族和官员穿丝织品,平民百姓只穿麻葛织物。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说到,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布衣服,所以“布衣”就成了“庶人”的代称,而读书人在没有入仕之前也称“布衣”。由此,布衣之交即有了平民之间、显贵与平民之间往来的含义。如《战国策·齐策三》中提道:“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古人把内衣叫什么?

古人的内衣最早称为“亵衣”。“亵”意为轻浮、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和隐讳的。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礼记·檀弓下》记载:“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彻(撤)之。”

两汉时期内衣称“抱腹”、“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质地多用平织绢,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衣称为“两当”,它有前后两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色彩丰富、内有衬绵的织锦。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诃子常用“织成”(一种名贵织物)为面料,挺括而略有弹性,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

自宋代开始,女子有了束胸的习惯。此时内衣上可覆乳下可遮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元朝内衣称“合欢襟”,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内衣称“阑裙”,外形与背心相似却为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有系带,可起到调节腰部的效果。清代内衣称“兜肚”,一般做成菱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兜肚演变成小马甲,面料以棉、丝为主,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施数粒纽扣,穿时将胸腰裹紧。小马甲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便成了现在的胸罩。

兜肚是什么样的衣服?

兜肚是一种贴身的内衣,为近似菱形的布片,有的有袋,用以贮物。穿时以细带系于颈间与腰际,包围着胸部和腹部,具有保温护腑的功能。

明代以来,妇女已普遍有使用兜肚的习惯,当时叫“兜子”,俗称“抹胸”。是用交料两块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两种款式,一种是短小贴身的,缚于胸腹之间,俗称“兜肚”;另一种是束于腰腹之间的,称为“抹肚”。清代徐珂《清稗类钞》说:“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寒内侵者,俗称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代兜肚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

兜肚的面上常有图案,有印花有绣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布,图案多为“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绣花兜肚较为常见,刺绣的主题纹样多是民间传说,如刘海戏金蟾、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莲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虫,大多是趋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题。

马甲、马褂与马有什么关系?

旧时人们穿在长袍外面的背心或短褂,因便于骑马,故名“马甲”、“马褂”。马甲,又名背心、背子,无袖而短,通常着于衫外,古时妇女所着有长与衫同的,称为长马甲。发展至清代,男女均可穿着马甲,有大襟、一字襟、对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长度多到腰际,并常缀有花边。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入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士庶都可穿着。时代不同,用料、颜色、缀饰也有差别。乾隆时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马褂,均用珍贵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辛亥革命后,政府曾把黑马褂、蓝长袍定为礼服,长袍马褂一度流行全国。20世纪40年代后逐渐减少。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有幸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所穿黄马褂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所穿黄马褂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所穿黄马褂称为“武功褂子”,同时,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

古代的斗篷、风衣是用什么做的?

古代斗篷、风衣功能相同,均是披用的外衣,通常无袖,也有虚设两袖的长披风,目的是用以防风御寒。二者的区别在于斗篷的质地有多种材料,而风衣是指丝织物所做的外衣。

斗篷,又名莲篷衣、一口钟、一裹圆。据传是从蓑衣演变而来,最初用棕麻编成,以御雨雪,名谓“斗祓”,到明清时才多用丝织物制作,并不限于雨雪天使用,当时叫做“大衣”,是一种御寒的服饰,有长式和短式、高领和低领之分。凡冬天外出,不论男女官庶,都喜披裹斗篷,但有个规矩,不能穿着这种服饰行礼,不然被视为不敬。清代中叶以后,妇女穿着斗篷非常普遍,制作日益精巧,一般都用鲜艳的绸缎制作,上绣花纹,讲究的还在里面衬以皮毛。

此外,还有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斗篷,称为鹤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中提道:“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最初鹤氅的样子,就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鹤氅后来渐为士大夫所接受,表现为大袖、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不加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纨绔子弟”指什么样的人?纨绔子弟是指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古称精细有光的单色丝织物(绢)为纨,是一种珍贵的衣料,所谓“白觳之衣,薄纨之里”的名贵衣料即是。汉代宫廷以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而以细绢制成的团扇,称纨扇,常为古代女子所持。

绔,通“袴”,是裤子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称法,其义为胫衣、套裤。《释名·释衣服》云:“祷,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下体已穿着裤,不过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都只有两只裤管,其形制和后世的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这种裤子又被称为“胫衣”。古人在绔的外面,往往着有一条围裙状的服饰,那就是裳。衣、裳、绔三者并用,就可以将身体全部遮覆。由于绔都被穿在里面,所以常用质地较次的布制成,而到了六朝时,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丝绸来做裤子,如此之奢靡,所以被称为“纨绔子弟”。《宋史·鲁宗道传》中说:“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北方民族的满裆之裤,在汉代为百姓所采用。唐代男子平常穿着以袍衫为主,袍衫之内有裤。妇女虽然喜欢穿裙,但裤子并没有被废弃,尤其在“胡服”盛行之时,皆以穿裤为尚。宋代以后流行的膝裤,也是一种胫衣。只是先秦时期的胫衣多贴体穿着,而宋明时期的膝裤还可加罩在长裤之外。明清男女穿膝裤者十分普遍。明代膝裤多制成平口,上达于膝,下及于踝,穿时以带系缚于胫。清代称膝裤为“套裤”,因为它的长度已不限于膝下,也有遮覆住大腿的,所用质料有缎、纱、绸、呢等,也有做成夹裤或在夹裤中蓄以棉絮的,后者多用于冬季。除套裤以外,普通的长裤在明清两代仍然被使用,既可衬在袍衫长裙之内,也可和襦袄等配用,穿着在外。

古代如何扎腰带?

腰带是束腰之带,以丝或皮革制成,故前者称大带,后者称革带或韦带。革带以带钩或带扣系结,而大带的系扎却颇为讲究。

大带,为祭服所用之丝帛带,与革带并用。早在先秦时期,大带即施用于礼服,一直沿用至明末。系束大带时由后绕前,于腰前系结,多余部分下垂,谓之“绅”,因此又称大带为“绅带”。绅的长度多为三尺,而绅自然下垂腰间,方合礼度。

古时臣下朝见君主,常执笏板以奏事,入朝前或退朝后往往插在绅带间,故称“捂绅”、“缙绅”,后来,有官职的、做过官的人或儒者就称“捂绅”了。此外,由“绅”的含义引申为“束绅之士”,简称为“绅士”,并进而特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阶层。

古人如何称呼鞋?

古代的鞋有许多种类,其中主要有舄、屦、屣、履、鞋、屐、靴等几种。舄,复底之鞋,上层底为皮、葛等质,夏天用葛,以便透气,冬天用皮,利于保暖;下层是设有防潮装置的木制厚底,其形为内装木楦,楦当中有凹槽,填以松软之物,以便行礼时不畏湿泥,通常用于祭祀、朝会等重大场合。舄的穿着礼节,一般在祭祀升坛时脱下,祭毕降坛再穿上。

屦,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屣,上古称草鞋;履,原指单底之鞋,后泛指各类鞋子;鞋,最早是皮制鞋子的一种,中古以后成了鞋类的总称。由于屦、履、鞋穿用得较为普遍,所以曾先后成为各种鞋的通称,汉以前是屦,汉以后是履,宋以后是鞋。此外,还有屐,它是一种木底鞋,有平底和装齿两种,唐以前是旅游用的鞋,在宋代以后基本上是专门的雨鞋,雨雪时当套鞋使用,以防打湿鞋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