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16779500000048

第48章 集篇(16)

【长乐陈希颖,至道中为果州户曹。有税官无廉称。同僚虽切齿而不言,独户曹数之大义责之。冀其或悛,已而有他陈。后税秩满。将行,厅之小吏持其贪墨状于郡曰:“行箧若干,各有字号。某字号其箧,皆金也。”郡将甚怒,以其事付户曹。俾阴同其行,则于关门之外,罗致其所状字箧验治之。闻者皆为之恐。户曹受命。不乐曰:“夫当其人居官之时不能惩艾,而使遂其奸,今其去者,反以巧吏之言害其长,岂理也哉!”因遣人密晓税官,曰:“吾不欲以持讦之言危君事,无当自白,不则早为之所。”税官闻之,乃易置行李,乱其先后之序。既行,户曹与吏候于关外,俾指示其所谓有金者,拘送之官,他悉纵遣之。及造郡亭,启视,则皆衣食也。郡将释然,税官得以无事去郡。人翕然称户曹为长者,而户曹未尝有德色也】意思是:长乐陈希颖,任果州户曹。该州有一个税务官名声不好,不廉洁,同事们咬牙切齿地恨他却无人敢出来揭发。只有陈希颖用大道之理启发他,希望他有所改悔,因此他们之间产生了隔阂。后来,税务官任期已满,准备离去,他手下的小官吏拿着税务官贪污的清单,送给了郡守,说:“税务官的行李有若干个箱子,都编了序号,而其中的某号箱子全是金子。”郡守非常愤怒,将这件事交给户曹陈希颖办理,叫他派人暗暗跟踪税务官。到关门之外就按清单上说的序号,把那个箱子打开检查并惩罚他,听到的人都十分害怕。陈希颖接受命令时,不高兴地说:“在他任官期间不去惩处他,使他犯下了罪,现在他要离去了,反而听从奸巧小官之言。祸害自己的上司,真是岂有此理!”于是陈偷偷派人告诉税务官说:“我不想听从别人的谗言来做危害你的事,如果没有此事,你应该自我辩解,如果有此事,你就尽早做些安排。”税务官得知后,急忙改变了箱子的编号,打乱了先后的次序。及至启程以后,陈希颖与官吏们在关门外等候,指着那个被称为有金子的箱子,扣留下来并送到官府,其余的全部放行。等把那只箱子搬到郡守面前,打开来一看,里面全是食品和衣服之类的东西。郡守放心了,税官也得以无事离去。人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陈希颖为忠厚之人,而他本人并未因此显示出有德于人的神色。

【曹侍中彬,为人仁爱多恕,尝知徐州。有吏犯罪,既立案,逾年然后仗之,人皆不晓其旨。彬曰:“吾闻此人新娶妇。若杖之,彼其舅姑必以妇为不利而恶之,朝夕笞骂,使不能自存。吾故缓其事而法亦不赦也。”其用心如此】意思是:曹彬为人仁义慈爱,心怀宽恕,曾任徐州太守。有个官员犯了罪,立案后一年,才施以杖罚,人们都不知道其中究竟有何用意。曹彬说:“我听说这个人刚刚结婚,如果当时就处罚他,新媳妇的公婆一定会以为是她带来了坏运气,从而讨厌新媳妇,早晚打骂以至新媳妇难以生存。于是,我延缓处置时间,而又没有违反法规。”他真是用意良苦。

【蔡襄尝饮会灵东园。坐客有射矢误中伤人者,客剧指为公矢。京师喧然。事既闻,上以问公,公再拜愧谢,终不自辩。退亦未尝以语人】意思是:一次,蔡襄在会灵东园饮酒。席间一位客人射箭时误伤了人,为逃避责任,他立即指称蔡襄是肇事者,一时间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皇帝听说后问蔡襄,蔡襄只是叩头请求原谅,始终不替自己辩白,回来以后也没有将事实告诉别人。

【张文定公齐贤,从右拾遗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中,文定自帘下熟视不问尔。后文定晚年为宰相,六下厮役往往侍班行,而此奴竟不沾禄。奴隶间再拜而告曰:某事相公最久。凡后于某者皆得官矣。相公独遗某,何也?”因泣下不止。文定悯然语曰:“我欲不言,尔乃怨我。尔忆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事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虽尔亦不知也。吾备位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敢以盗贼荐耶?念汝事吾日久。今予汝钱三百千。汝其去吾门下。自择所安。盖吾既发汝平昔之事,汝其有愧于吾而不可复留也。”奴震骇,泣拜而去】意思是:张齐贤,由右拾遗荣升为江南转运使。一天,张家大设酒宴,有个仆人偷了几件银器藏在怀里,齐贤在门帘后看得一清二楚,但却没有追究。

及至晚年,齐贤任宰相,他家的仆人有很多也做了官,只有那位仆人没有一官半职。这个奴仆乘齐贤空闲,跪在他的面前说:“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比我后来的人都已经封官了,您为什么独独遗忘了我呢?”于是哭泣不停。齐贤同情地说:“我本来不想说,又怕你会埋怨我。你还记得在江南时,你偷盗银器的事吗?我将这件事藏在心中近三十年没有告诉过别人,即使你自己也不知道。我现在位居宰相,任免官员。激励贤良,斥退贪官污吏,怎能推荐一个小偷做官呢?看在你侍候了我很长时间的面上,现在我给你三十万钱,你离开这儿,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去吧。因为我既已揭发了这件往事,你必然会感到有愧于我而无法再留下。”仆人震惊不已,哭着拜别而去。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尔素寡过,何苦而盗耶?”“迫于贫尔。”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资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尔贫甚。负十千以归,恐为逻者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恐惧,率为良民。邻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及侄杰效,继登进士第,为曹南令族】意思是:曹州于令仪,是个市民,为人忠厚,不损人利己,晚年家境颇为富裕。一天晚上,有个盗贼潜入他家行窃,不巧被于令仪的几个儿子抓住了,一看原来是邻居的儿子。令仪问道:“你平时从未做过坏事,为什么要做小偷呢?”那人回答说:“都是贫穷逼的。”令仪问他需要什么,那人回答说:“有一万钱就足以买食物和衣服了。”于是,令仪按照他要求的数目给了他钱。刚刚离去,令仪又喊他回来,他不禁惊恐万分。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却背着一万钱,恐怕巡逻的人会盘问你。”留到天亮才让他走。盗贼十分惭愧,终于成为良民。邻里都称令仪是好人。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进士,成为曹州南部的一个望族。

【张知常在上庠日,家以金十两附致于公。同舍生因公之出。发箧而取之。学官集同舍检索。因得其金。公不认,曰:“非吾金也。”同舍生至夜袖以还公。公知其贫,以半遗之。前辈谓公遗人以金,人所能也;仓卒得金不认,人所不能也】意思是:张知常在大学的时候,家里托人带给他十两金子,同宿舍的人见张知常不在,就打开箱子,把金子拿走了。学校的官吏召集同宿舍的人进行搜查,搜到了金子,张知常却说:“这不是我的金子。”天黑以后,同宿舍的人将金子还给了张知常。张知常知道他很贫困,送了一半金子给他。前辈们常说张知常送人金子,这是人们容易做到的,可是仓促之中得到金子却不认领,这是别人所做不到的。

【自古人伦贤否相杂。或父子不能皆贤。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荡,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虽圣贤亦无如何。譬如身有疮痍疣赘。虽甚可恶,不可决去。唯当宽怀处之。若人能知此理,则胸中泰然矣。古人所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人所难言者,如此】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类就是贤人和愚人混杂在一起的,有的父亲和儿子不可能都成为好人,有的兄弟们也不能都成为人才,有的丈夫在外游荡,有的妻子在家凶悍,很少有一个家庭没有这种毛病的。即使是圣贤之人,对这些也无可奈何。这就如同身上长了疮疣,虽然十分可恶,但总不能剐掉吧,只有宽大为怀,泰然处之。如果人们能够知道这层道理,那么胸中就坦然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人们难以说清的事。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自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慕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事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特异,所忧虑之事异耳,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矣】意思是:人生在世,自从产生智慧以来,就有了忧虑和不如意的事。小孩哭叫,就是因为感到不如意。从幼年到少年,从壮年到老年,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少,但他们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多。即使是大富大贵之人,天下人都仰慕他们,认为他们像神仙一样快乐,不如意的事也一样有,他们与贫贱的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所忧虑的事情不同罢了。所以说,世界是有缺陷的。明白人生在世不可能心满意足的人,能够理解这个道理且坦然接受,就可以心安了。

【同居之人有不贤者,非理以相扰,若间或一再,尚可与辩;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同乡及同官,亦或有此。当宽其怀抱,以无可奈何处之】意思是:与不贤良的人住在一起,他们不讲道理来骚扰你,倘若只是偶尔的一次两次,还可以与他辩一辩;至于那些百无是处,且早晚来侵扰你的人,是很难与其相处的。同乡或者同事,也会有这种人,应当自己放宽心怀,以无可奈何处之。

【骨肉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于不可解者。有能先下气,则彼此酬复。遂好平时矣,宜深思之】意思是:亲人之间失去友爱,有的只是源于很小的事情,最终导致了难以解决的矛盾。如果能先忍耐低头,相互往来,就可以像当初一样友好,这个道理一定要认真思考呀!

【奴仆小人就役于人者,天资多愚,且宽以处之,多其教诲,省其嗔怒可也】意思是:奴仆之所以被别人差使,多是因为他们的天资太笨,所以对他们要宽厚一些,多讲道理,少发脾气。

【以能忍,事易以习熟终。至于人以非理相加不可忍者,亦处之如常。不能忍。事亦易以习熟终。至于睚眦之怨深不足较者。亦至交詈争讼,期以取胜而后已,不知其所失甚多。人能有定见,不为客气所使,则身心岂大不安宁?《萧朝散家法》曰:“常持忍字免灾殃。”】意思是:能够忍让,事情就容易做好。对于那些不讲道理以至于无法容忍的人,也应当像对待平常人一样与他相处。积怨很深不能忍受的,可以与他打官司,也许能够取胜,但却不知也会失去很多。人如果有坚定的见解,不被气愤所驱使,那么身心不就很安宁吗?《萧朝散家法》上说:“经常抱持一个忍字,能够免除灾祸。”

官经

《官经》对中国旧官场进行了最深入细致和清醒聪明的研究,总结了两千年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全方位、多角度地列举了为官者应该具备的智慧、计策、功夫和能耐,对今人,无论为官为商,都有借鉴的价值。

很多为官者都认为,《官经》比《资治通鉴》更实用、更有效,无论是为官还是生存处世,都是比较完美的谋略之作。

【凡所谓忠臣者,务明法术,日夜佐主明于度数之理,以治天下者也。奸邪之臣知法术明之必治也,治则奸臣因而法术之士显,是故邪之所务事者,使法无明,主无悟,而己得所欲也。故方正之臣得用则奸邪之臣困伤矣。

是方正之与奸邪不两进之势也。奸邪在主之侧者,不能勿恶之。唯恶之,则必候主间而日夜危之。人主不察而用其言,则忠臣无罪而困死,奸臣无功而富贵。】意思是:凡是所说的忠臣,一定要明白法度,日夜辅佐君王让他明白治乱的道理,以此治理天下。奸邪之臣知道君主法度明白之后,天下就会太平,天下太平后奸臣就会被执法人员揪出来,故而奸臣所营求的是使法度不明,主上不悟,这样他们才能为所欲为。所以,忠臣荐用,那么奸臣就会下台,善与恶势不两立。奸臣在君王旁边,不能不讨厌他。但只是讨厌他,他定会伺机在君王面前进谗言。人主不察而听信奸臣的言论,那么忠臣就会无罪而被杀,奸臣无功而受赏。

【忠臣之欲明法术以致主之所欲而除主之所恶者,奸臣之擅主者,有以私危之。则忠臣无从进其公正之数矣。】意思是:忠臣想要使君主彰明法度,结果却引起主上的厌恶,那就适得其反了。奸臣会利用这个机会向君主进谗言,忠臣也就没有办法向君主进谏他的建议了。

【凡有陋规之处,必多应酬。取之于民,用之于官。谚所谓以公济公,非实宦囊也。久相沿,已成常便,万不容于例外加增,断不可于例中扣减。倘应出而吝,象齿之焚。不必专在贿矣】意思是:凡是有陋规的地方,陋习就必然多。取之于民,用之于官。谚语里所说“以公济公”,不是讲以公济私,中饱私囊。但长期以来已经约定成俗,万万不能格外增加,更不能格外减少。如果本应该花费却很吝啬,那么政治风气不清明就不能责怨官吏接受贿赂了。

【今此何为人上而不能治其下?为人下而不能事其上?则是上下相贼也。何故以然?则义不同也】意思是:如今当官的为什么不能治理好老百姓?老百姓为什么不服从父母官?这是因为上下相互之间都彼此当作仇人看待。为什么会这样呢?对道义的理解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