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全集(白金版)
16778600000050

第50章 克服自卑,树立信心(5)

自我陶醉是一种很危险的心境。有一种伟大的真理是许多人所不知道的,必须等到时间老人把柔软的双手按在他们肩上之后,他们才会恍然大悟。

有些人却永远不会获知这种真理,而真正知晓这种真理的人最后终会了解挫折的“哑语”。

第五个转折点

在这家函授学校担任广告经理时,拿破仑·希尔的表现极为良好,因此,这家学校的校长说服拿破仑·希尔辞去了这项工作。和他合伙从事糖果制造业。他们成立了“贝丝·洛丝糖果公司”。拿破仑·希尔出任该公司的第一任总裁。

他们事业扩展极为迅速,不久,就在18个城市中成立了连锁店。糖果事业的利润极高。于是拿破仑·希尔又认为自己已经接近成功了。

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拿破仑·希尔的合伙人和他们邀请入伙的另外一位合伙人却暗中策划,阴谋吃掉拿破仑·希尔在公司中的股份。

从某一方面来说,他们的计划成功了,但拿破仑·希尔的反抗远比他们所想象的更不好对付。所以,他们利用伪造的罪名,使拿破仑·希尔被捕,然后提议撤销这些控告,条件是拿破仑·希尔必须把股份让给他们。

到这时候拿破仑·希尔才初次明白,原来,人心竟然是如此残酷、虚伪、不讲道义。

在第一次调查庭即将召开之前,拿破仑·希尔的证人竟然消失不见。但拿破仑·希尔还是想法子找到他们,强迫他们站到证人席上,发表他们的证词,结果拿破仑·希尔获得胜诉,并向法院提出反诉,要求诬告者赔偿损失。

这件官司使得拿破仑·希尔和他的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完全破裂,最后并使拿破仑·希尔赔光了自己在这家公司所有的股份。

拿破仑·希尔的损失赔偿是所谓的“民事侵犯”行为,他可以因受诬陷要求赔偿。在伊利诺州——也就是这项行为发生地法律规定,如果赔偿判决成立,要求赔偿者可要求将被告关在牢里,直到他们付清赔款后,再予释放。

不久,拿破仑·希尔就获得胜诉,法院命令他的合伙人须付出赔偿。拿破仑·希尔可以要求把他们两人关入牢中。

这是拿破仑·希尔生命中第一次有机会对敌人进行重重反击。因为已经拥有了一种厉害的武器——而且,这种武器是由敌人们亲自交给他的。

当时的感觉是十分奇怪的。最后拿破仑·希尔决定宽恕他们。但在拿破仑·希尔尚未作出决定时,命运之神已开始严厉惩罚这些企图毁灭他的坏人,其中一位被判了很长的徒刑,因为他对另外一个人犯一种罪行;而另外一位合伙人则沦为穷光蛋。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来逃避人类写在法律书上的法律条文,但我们永远也逃脱不了自然法则的制裁。

在当时,被警方逮捕是相当不荣耀的,即使是被人诬告而坐牢。拿破仑·希尔并不喜欢这种经验。但拿破仑·希尔不得不承认,它为他带来一切悲伤是值得的。它提醒拿破仑·希尔,自己可以原谅那些企图毁灭他的敌人,因此,敌人不但未能毁灭他,反而增强了他的力量。

拿破仑·希尔发现:只要对一些伟人的传记生平加以研究。人们就不会恐惧或逃避生活的考验,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经历了生活的严峻考验,最后才能“功成名就”。这不禁使他猜想,命运之神是否故意先以各种严厉的方法来考验人们。然后才把重大的责任加在他们肩上。

在谈到生命中的下一个转折点之前,拿破仑·希尔提醒我们注意这个意义重大的事实,即每一个转折点皆使他更为接近成功的终点并为他带来某些极为有用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成为他生活哲学中永远存在的一个部分。

第六个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可能比任何其他各次的转折点更能使拿破仑·希尔接近成功的终点。因为,它使拿破仑·希尔发现,必须把自己所学会的遍及各行各业的知识加以利用。在他的糖果事业的成功美梦破产之后不久,这个转折点立即就出现了,拿破仑·希尔转移到中西部一家专科学校教授广告与推销技巧。

教学事业一开始就很成功。他在这所学校里开了一门课,同时主持了一所函授学校,几乎在世界上每个英语国家中,都有他的学生存在。尽管其间经历了世界大战的破坏,这些教学事业仍然蓬勃发展,拿破仑·希尔再度认为自己又接近了成功的终点。

接着,来了第二次征兵,把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都征召入伍了几乎使学校因此而关门。在那一瞬间,他损失了7500多美元的学费,同时,自己也投入了为国家服务的行列。

拿破仑·希尔再度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从来不曾尝过一文不名的滋味刺激的人,是相当不幸的。因为,诚如波克所说的,贫穷是一个人所能获得的最丰富的经验。不过,他也建议说,一个人在获得这个经验后,要尽快地将它摆脱掉。

拿破仑·希尔当时已达到事业中最重要的一刻,人到这一地步,不是永远失败下去,就是鼓起新的精神,东山再起,获得更大的成就。这完全取决于他们如何解释过去的经验,以及把这些经验当做工作计划的基础,如果拿破仑·希尔的生活经验故事在此停止,将对你毫无价值,但拿破仑·希尔另外又写了更重要的一章,详细说明生命中的第七个转折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经过拿破仑·希尔前面对这六项转折点的叙述,你一定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到这时候为止,拿破仑·希尔在这世界上并未真正地占有一席之地。你也一定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拿破仑·希尔的这些暂时性的挫折。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这个事实所引起的:尚未找到一项可以投入全心全力的工作。要找一个最适合自己,以及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就像是要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

这种寻找是没有规则可循的,但是,一旦接触上了,我们立刻就会发现。

第七个转折点

那一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日——1918年12月11日,这场战争使拿破仑·希尔一文不名,但他还是感到很高兴,因为人类的大屠杀已经结束,人类文明再度恢复了理智。

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外面欢欣鼓舞的群众正在热烈欢呼,庆祝大战结束。拿破仑·希尔的思想却回到昨天,他的整个过去,包括辛酸与甜蜜,高兴与沮丧,一一浮现在眼前。

另一个转折点的时间来到了。拿破仑·希尔在打字机前坐了下来,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双手竟然开始在打字机的键盘上敲出有规律的音调来。他以前的写作从来不曾像当时那样迅速且轻松愉快。他既未计划,也未想到要写些什么。他只是把出现在脑海中的一切全部写下来。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为自己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打下了基础。因为,拿破仑·希尔当时所写的那篇文章,后来使他资助了一家全国性的杂志。这篇文章对他自己的事业,以及另外数以万计的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拿破仑·希尔写道:“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领会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教诲。这个教诲就是,只有公正与善待所有的世人——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是富人还是穷人,皆要一视同仁——才能得到生存。其余的,必须遭到淘汰与消灭。”“从这场战争中,将产生一种新的理想主义——一种以‘黄金定律’哲学为基础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将指引我们。不是要我们如何去剥削我们的人类同胞,而是要我们如何去服务于他。在他遭遇生活上的挫折时,解除他的困难,使他更幸福快乐。”在这篇文章中拿破仑·希尔还回忆了自己是如何从煤矿坑的一个普通矿工,跳升到最大一家矿业公司的首席顾问助理。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一直奉行的“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工作原则。

拿破仑·希尔在前面已经提过,他是在11月11日早晨写作此文的,当时,群众正在庆祝正义战胜邪恶的伟大胜利。

因此,他自然应该在心中寻找出一些想法,以便把这些想法转告给今天的世界一这些想法将协助美国人在心中永远保存理想主义的精神。

拿破仑·希尔发现,最合适的想法就是刚刚叙述过的这种哲学,因为,他相信,就是因为傲慢自大和忽视这种哲学,才使得德国人——德国皇帝及老百姓——走入悲哀之境。要想使得这个哲学进入那些需要者的心中,他将出版一本名叫《希尔的黄金定律》的杂志。

出版全国性的杂志需要钱,但拿破仑·希尔在写该文章时并没有钱。但是,他相信不需一个月的时间,通过他企图在这儿所强调的这项哲学,他将可以找到某个人,他将会供应拿破仑·希尔所急需的这笔资金,使拿破仑·希尔能够向世界传达这种简单的哲学,因为这种哲学已使自己脱离了肮脏的煤矿坑,使自己处于能对人类提供更大服务的地位。

就是在这种多少有点戏剧性的态度下,深藏在拿破仑·希尔内心深处长达二十年的一个欲望,最后终于获得实现。在这将近二十年的岁月里,拿破仑·希尔一直希望成为一名报纸编辑。在三十多年前,当他还是一个很小的小男孩时,就帮助他父亲操作印刷机,出版父亲所主持的一家小型周报,当时拿破仑·希尔就深深爱上了印刷油墨的气味。

在所有那些年的准备期中,也许,这个欲望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扩大成长,而他经历的各种生活经验,后来终于促使拿破仑·希尔把这项欲望付诸行动。就这样,拿破仑·希尔终于找到了在这个世界上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对此十分高兴。

理想高于金钱

很奇怪的是,他在进入这一行业时,从来没有想到去探求它的尽头是否存在着重大的权力,以及无数的金钱。这似乎是拿破仑·希尔一生当中第一次明白了——而且没有任何疑问——生命中还有一些比黄金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因此,在从事舆论工作时,他头脑中只有一种想法。这个想法就是:对这个世界提供力所能及的最佳服务。不管他的努力是否将只为自己带来一毛钱的报酬,或甚至连一毛钱也没有。

这本《希尔的黄金定律》杂志所传达的乐观与善意的信息立即闻名全国。

因此,在1920年初,拿破仑·希尔应邀到各地从事一项全国性的旅行演说。

因而使他有幸在旅行期间,会晤到当代最为进步的一些思想家,和他们进行讨论。而和这些人士的接触,给了拿破仑·希尔莫大的勇气,使他能够继续进行这项已经起步的美好工作。

在演说旅行途中,有一次拿破仑·希尔坐在德州达拉斯市的一家餐馆,窗外正下着他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一场倾盆大雨。雨水以两股大水流打在厚玻璃窗上,在这两股大水流之间则有其他小水流前后流动,形成了看来很像是大水梯的奇景。

拿破仑·希尔望着这种罕见的景象,突然有个念头闪现在脑海中:七个转折点所学到的那些教训,以及从研究成功人士生平所学到的那些东西,全部组织起来,然后,加上“神奇的成功之梯”的题目,必然能成为一篇极受欢迎的演说。

于是他在一个信封的背面,列出了这篇演说稿的15个要点。后来,就根据这15点组成了一篇演讲稿。拿破仑·希尔所获得的有价值的知识,都可由这15点加以代表而这种知识的资料来源,就是许多人称之为“失败”的生活经验所强加在身上的。

本书就是拿破仑·希尔从这些“失败”中所获得的知识的总和。

如果本书能如拿破仑·希尔所盼望的那样对你有价值的话,你应该把一切功劳归之于本章所描述的“失败”。

从失败中学到的经验更珍贵

也许,你希望知道,拿破仑·希尔从这些转折点中获得了什么物质及金钱上的利益,因为你可能明白,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我们时时得为生存而进行艰苦的奋斗。

好了,拿破仑·希尔将坦白告诉你。首先,出售该杂志的收入是拿破仑·希尔所需要的,但是,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发行人以需要该杂志的人都能付得起的价格来出售。

除了出售该杂志的收入以外,他又在撰写一系列配合图画刊出的社论。将同时在全国各大报刊登出。这些社论都以该书所叙述的15项要点为基础。

刊出这些社论所得的稿费收入,已足以满足他的生活需要而且有余。

拿破仑·希尔之所以要提及这些事实,只不过是因为他知道,一般人都是以金钱来衡量成功的程度,而且对于不能获得良好收入的哲学都加以拒绝,并认为它不正确。

在以往的生活中,拿破仑·希尔几乎一直都很贫穷。这种情形,大部分是他自己所选择的,因为他一直把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光投掷在一些艰苦的工作中,一方面抛弃自己的部分无知;一方面吸收自己所急需的生活经验。

从拿破仑·希尔在七个转折点中所描述的生活经验中,他已经吸取了一些极为宝贵的知识,这些知识除了经由失败之外,别无其他的方法可以获得。

拿破仑·希尔自己的经验已经令他相信,只要我们一旦了解之后,失败的“哑语”是世界上最容易了解及最有效果的语言。拿破仑·希尔几乎忍不住要说,它就是宇宙通用的语言,当我们不去聆听其他语言时,大自然就以它向我们呼叫。

拿破仑·希尔很高兴曾经经历过这么多次的失败。它使他获得勇气,使拿破仑·希尔能够去做在保护之下所永远不敢去做的事情。只有在把挫折当做失败来加以接受时,挫折才会成为一股破坏性的力量。如果把它当做是教导我们的老师,那么,它将成为一项祝福。

拿破仑·希尔本人深信,“失败”是大自然的计划。

它经由这些“失败”来考验人类,使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准备,以便进行他们的工作。“失败”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严格考验,它借此烧掉人们心中的残渣,使人类这块“金属”因此而变得纯净,使它可以经得起严格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