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16765300000012

第12章 议论篇(3)

我们在学习上,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些日子,对某一学科特别感兴趣,而去刻苦地钻研它,可是再过一些日子,当遇到困难后便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急剧下降。这种现象是不好的。我们应培养自己有一种勇于战胜困难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总结,对目标要有恒心和毅力。我想,要达到入门,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让我们都来从“入迷”脚踏实地地走向“入门”,去摘取成功的桂冠吧!

评论

习作的作者较好地把握“入迷”与“入门”的关系,观点明确,详略得当,理论阐述比较周密,举例有针对性、典型性,分析深入。文章先从揭示“入迷”与“入门”的关系入题,从文学界、科学界各举一例,然后做出结论。接着又针对青年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最后从“坚持不懈”和“勇于克服困难”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论证思路清晰。

人生需要掌声

人生需要掌声。

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者?

当年,俞伯牙轻奏《高山流水》时,钟子期为之高声喝彩,于是钟子期便成了俞老先生的知音。高山流水不断,流传着一曲千载称颂的忘年交的赞歌。然而,水已去,人也亡,弦断有谁听。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

人生,就像开放在郊外的野花,万紫千红,芳香四溢。人生的掌声犹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片花瓣。恩赐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而掌声比恩赐更为重要,精神的鼓励激动着每一个孤独无助的行人。

人生,就像颠簸在海上的小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人生的掌声犹如远方的灯塔,引你挂云帆,济沧海。恩赐是一缕海上轻柔的微风,使躁动不安的人感到人世的温情,而掌声比爱心更为重要,心灵的通道连接着每一个沉思忧郁的哲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动,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丢钱,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人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笑容。后来,一个旅游者拍起手来为之鼓掌,卖艺人眼里溢出了感激的泪水。可见,卖艺者是哲人,他寻求的是知音,期待的是掌声。人生需要掌声,掌声比恩赐、比金钱更为重要。

当你失落丧气时,你希望有人给你勇气;当你犹豫彷徨时,你希望有人给你理解;当你精神穷困时,你希望给你热烈的掌声。是的,我们在不断地等待着,祈求着爱心的降临,但我们更在时时刻刻寻找着知音,寻找着精神世界的同路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绝望,也会像那位艺人一样流出感激的泪水。

没有掌声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谁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静;没有掌声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谁愿意在压抑中生存。人生缺少掌声,只会剩下英雄垂泪、七子悲歌的结局。正如当年的屈原,世人皆浊唯他独清,世人皆醉唯他独醒,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没有掌声没有理解,只有渔夫的叹息,终于使他熄灭希望之火、生命之灯。

人生的掌声永不能停息,它永远激励着人追求灵魂的高尚与完善,掌声比爱心、比金钱更为重要。

让掌声响起来,人生需要掌声。

评论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与哲理的议论文,读来如品佳茗,韵味甚浓。作者关注人生,思考人生,得出“人生的掌声永不能停息,它永远激励着人追求灵魂的高尚与完善,掌声比爱心、比金钱更为重要”这一认识,见解深刻,富有哲理。作者对典故的引用,对诗文名句的运用恰当得体,显示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整句和散句的交错搭配,营造出浓浓的诗意,形成了文采斐然、音韵和谐的效果,使文章很上档次。

换个角度会很美

世界是如此诚实而公平地存在着,而每个人眼中却都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发散着不同的色彩,演绎着各自的人生。

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一摇。一个旅人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人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做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经发现了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智慧,真叫人拍案叫绝。而这一切,不正是源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吗?

换个角度,我们要有推翻陈旧的勇气和别出心裁的智慧。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所有的人都规规矩矩地纵向剖开,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却固执地把它横向切开了,于是,她闪亮的大眼睛发现了苹果里的“星星”!这个做法长久以来一直打动着我的心,吸引着我去思考。为什么常常是孩子们才有发现的乐趣呢?为什么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总是那么新鲜、有趣呢?我想正是因为孩子的“无知”才造就了他们独具慧眼,才使他们有如此探索世界的勇气和热情。于是儿童有时让人敬畏,而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些启迪呢?

世界这么大,睁大我们的眼睛,用单纯而善感的心灵,用宁静平和的呼吸,去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用孩子般的热情与好奇打开观察世界的多棱镜,多角度的斑斓定会让我们惊喜不已:原来,恼人的雨冲洗下的绿叶会如此纯粹鲜灵;灰灰的云间也会透过几缕分外金黄的阳光;无名无香的野花小草也自有一份平凡的生机与美丽;生命中刺痛的挫折也可以变成人成长的营养;失败也可以是人生旅途中醒目的坐标……换个角度吧,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话总是那么经典而耐人寻味。

评论

文章以其丰富的事例多角度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层层相扣,结构紧密,文笔流畅,多种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增色不少。以引用结尾来论证自己的论点,并且恰如其分。

宽容自己

也许是为人处世之道,也许是人们太多地强调奉献,生活中的我们总是不时地宽容着别人:当别人历尽辛苦而最终失败时,我们给他的是安慰和鼓励;当别人历尽失败而最终成功时,我们给他的是赞许和激励……为了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我们考虑到了一切。但唯独忘记了最不该忘记的自己,忘记宽容自己。

人的一生不可能完美无缺、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挫折与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我们自己也时常犯错误。在这些不如意与错误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别人的宽容,更需要自己对自己的宽容。他人的宽容只不过为一颗受伤的心带来一丝慰藉,自己的宽容却能使这颗心迅速地恢复往日的活力,化失败的痛楚为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假使受到一点儿挫折便耿耿于怀,不知自我宽容,再面对困难时仍不敢有所作为,恐怕也只能碌碌无为、郁郁而终了。

宽容自己,就是要敢于适时地忽略自己的缺陷,发扬自己的优点。有人常常抱怨自己个子太矮而打不起精神。请不要悲观,想想自己的长处,想想历史上那许许多多的矮个子伟人:称霸欧洲的拿破仑,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哲学大师康德,还有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们宽容了自己身材上的缺憾,把个子矮小的不如意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终成一代伟人。难怪菲律宾前外交部长曾大声高呼:“我愿生生世世都做矮人。”

宽容自己,就是要敢于忘记过去的失误,勇于踏上新的征程。人生道路上到处都有坑坑洼洼,摔倒了,爬起来,拍拍灰尘,吸取教训后重新来过。过去的磕磕碰碰尽可以忘记,为什么一定要给人生旅途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呢?关键是不要在同一地方摔倒两次。

宽容自己并不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更不是随意放纵自己的错误,而是面对人生不如意时的一种豁达态度,是面对人生挫折时超然识之、坦然处之的一种冷静和理智。没有这种冷静和理智,我们很难想象自己能取得成功;没有这种豁达的态度,我们也很难想象自己会宽容别人。

普希金曾说过:“不会宽容别人的人,算不上真正的英雄。”我想,一个不懂得宽容自己的人,也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更不要说成为英雄了。朋友,让我们学会宽容自己,放下人生的包袱,在通向成功的大道上奋勇前进吧!

评论

本文在结构和技巧上并无多少新意,无非是“提出论点——为什么——怎样解决”的模式。但就其“宽容自己”这一论点而言,却闪烁着特立独行的个性光辉。只听说宽容他人,难得听到“宽容自己”这般勇敢、这般不俗的呐喊。透过这一声呐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代自信乐观的青年。

鸡尾酒的启示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他们争着用本国最好的美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率先拿出古香古色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接着,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唯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但是,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依次为各国贵宾敬酒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它代表着我国的文化精神。”

各种美酒佳酿产地不同,原料不同,酿造方法不同,但各有千秋。鸡尾酒却把这些好酒按一定比例调配起来,不仅省去了酿造的麻烦,而且取众家之精华,自成一种“五味俱全”的美酒,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无需开花便结出了好果。

道理是一目了然的。集数种精粹于一身,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当然就会出类拔萃,成为佼佼者。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纵使是美玉也难免有瑕,纵使是太阳也有黑子。但是,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人,只要能够正视自己,了解自己,广泛吸取别人的优点,就会逐步改掉自己的缺点,所谓“取百家之长,补一家之短”,正是为了让自身更趋向完美。就拿美国来说,从一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原因何在?这是因为他们能像兑鸡尾酒一样把其他国家的先进科技、先进文化加以引进、融合,使之成为自己的“美酒”,从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显而易见,吸收正确的经验,先进的科技,敞开大门,把好的东西统统拿来为我所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

细细品一品这鸡尾酒吧!只要我们大胆吸收,勇于接纳,改进自我,则百业可就;反之,安于现状,畏畏缩缩,闭目塞听,就会一事无成。茅台确是好酒中的佳酿,可是一辈子只想喝茅台的人们,应该尝尝鸡尾酒了!

评论

本文短小精悍、自然亲切。作者由鸡尾酒的配制引发议论,把鸡尾酒的博采众长与美国兼容并蓄的文化联系起来,得出要大胆吸收、勇于接纳的结论。大至国家,小至个人,都应如此。文章集中笔力,针对一个问题,阐明一个道理,行文流畅,结构上张弛有度,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也算是该文给我们的启示吧!

奶酪意志说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奶酪放在一座高台上,把一只老鼠放在对岸,中间一架秋千,老鼠在观察一番之后,勇敢地跳上秋千,成功获得了奶酪。

这仅仅是个实验,却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样,蕴含着不少深刻的寓意:获得奶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奶酪不止一种,也可以是黄油、奶油,对人而言,是工作,是成功,也可以是机遇等等,但归根结底,这“奶酪”还距你一步或千里之遥;只有凭借智慧和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获得最大最好的“奶酪”。

人类的“奶酪”各式各样,举不胜举,但都是人类生活的基础,甚至是生命基础。一块奶酪,往往有许多人在睥睨,也许它可以分享;假如不能呢?你有竞争它的勇气吗?不幸落败,你又是否有信心再寻奶酪?

这份勇气与信心的源头便是一个人的意志,也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信念。

基督徒心怀上帝;科学家拥有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共产党员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而尼采引入了一个概念:“最强大的意志”。人遭遇挫折时,正是考验他意志之时。

叔本华说:“每个事件均系此时此地某个意志的偶然显现。”突然间某人“动”了你的奶酪,原本宁静的碧空顿时布满阴霾,这时你的状态如何?呆坐在原地,号啕大哭,抑或不住地抱怨、猜忌?这都是懦弱的行为!

斯宾诺莎因为不信神而被剥夺了继承权,但探索世界的决心和意志支撑着他。虽然以磨镜片为生,但他决不放弃,继续追随着德漠克利特的足迹前进。

曾是一位极其伟大的演奏家的舒曼,因机械式训练过重而导致手指残废,不能再接触钢琴,但他最终却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10名作曲家之一。一条路尽了,一块奶酪吃完了,还要再去寻找!

生的力量是伟大的,但要有生命意志的支撑: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花团锦簇,却少不了其间木柱管道的架构。怯懦者失去了“生”的信念,饥饿和悲剧即将来临;而勇者手持熊熊燃烧的意志之炬,昂然踏上寻求“奶酪”的征途,成功就在不远处招手!

任何抱怨、哀叹都是无用的,它们不是奶酪,更不能带来奶酪。唯有做好远行的准备,打好背包,系紧鞋带,别忘了戴上雅典娜头上的花冠,别落下赫拉克利斯手中的权杖——朋友们,路就在脚下,让我们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