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16765100000001

第1章 写人篇(1)

我庆幸——我不漂亮

我没有漂亮女生飘逸柔顺的长发,没有漂亮女生的柳叶弯眉,没有漂亮女生樱桃似的小嘴,也没有漂亮女生细柳般的身材。总之一句话,我长得不漂亮。

但我庆幸——我不漂亮。漂亮女生时时刻刻都得装成淑女,笑不露齿,吃饭细嚼慢咽,为了保持她们那苗条的身材,不得不只吃半饱;而我不一样,正因为我不漂亮,我才可以咧开嘴哈哈大笑,吃饭狼吞虎咽,街头小吃任我挑。

我庆幸——我不漂亮。漂亮女生走路慢悠悠的,上楼梯一步一个台阶,即使大难临头,也不改变,显得从容不迫,尽量表现出她们那婀娜多姿的身材;而我就不同了,正因为我不漂亮,我才可以一步两个台阶或一步三个台阶地上楼梯,像箭一样冲进教室,再如小鸟一般飞出来。

我庆幸——我不漂亮。漂亮女生说话柔声柔气,温情脉脉,即使发怒,也不会在男生面前,总之,尽量克制自己不满的情绪,保持完美形象;而我不同,正因为我不漂亮,我才可以放开嗓子说话,生气时,可以不顾形象,在男生面前大发雷霆,以此发泄情绪。

我庆幸——我不漂亮。漂亮女生总会有很多帅气的男生追,他们在花池边漫步,柳树下谈天说地,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虚幻的世界里;而我不漂亮,也无须顾及身旁身后有人无人,可以一心扑在学习上,不会为此而分心。

人的相貌是天生的,是父母赐予的,漂亮与否,在我心目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由。

我庆幸,父母赐予了我不漂亮的面庞,使我不用受淑女礼节的束缚,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像小鸟一样在广阔的天空,无忧无虑地飞翔。

跟我一样的女孩,你不必再为不漂亮而烦恼,如果每个人都像淑女一样,岂不是太累了!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漂亮,因为你有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自由。

别让青春的美好时光在淑女的礼节上白白浪费。评论为“不漂亮”唱赞歌与人爱美的天性相悖,颇不合常情。尤其是在女孩子们都忙着化妆、整容的今天,坦坦荡荡言称自己“不漂亮”更是难得。其实拥有这份自信,美丽足矣!作者运用对照手法,反复叙写轻容貌、重才华,情真意明,是有独立见识的篇章。

我不是我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我是什么样的人?说句老实话,我总有一种感觉:我不是自己。

我从小就羡慕少林和尚,有一身好武功。我也喜欢挥拳踹脚,爸爸说:“这孩子爱搞点雕虫小技,将来成不了大气候。”

我喜欢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常常和她们合着拍子唱歌,拉着手跳舞,可妈妈说我是长不大的孩子。于是,我只好改变着自我。

窗外的世界像磁铁一样地吸引着我。我的心总是飞向阅览室,飞向操场,甚至飞到黄河岸边……可是我只能千百次地把心收回来,坐在教室里安心读书。

我喜欢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在家里,没有人的时候,我会把音响开得老大老大,尽情欣赏。可是在爸妈面前,我得永远捧着书,做个乖乖女——虽然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我不愿意他们替我担心。

别看我穿得像灰色的老鼠,可我心里有七彩的阳光。一度我常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可别人总是在背后议论我:“太显眼了……”我不敢穿了,虽然心里抗议着,可是表面上还得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

我心里像滔滔的扬子江,可表面却像平静的西子湖。虽然生活告诉我,活得要洒脱,不要处处看人脸色;活得要有自己的性格,美是自然,绝不做作,但是我做不到。

我不是我,我不能是我。我一旦是我,我便不是好孩子,我便会失去母爱、父爱、师爱、友爱……嗯,我啊,就是一只刚出窝的小鸟,既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也不能独立生活,只好让父母和老师调教了。哎!我到底是谁啊?

评论

谁是自己最难了解的人?是父亲、母亲,还是老师?都不是。最难了解的人恰恰就是你自己,因此最难以被描写出来的人也是你自己。本文开头独具一格,大声疾呼“我不是我”,然后把个中原因一一道来,将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潘尽致。“我心里像滔滔的扬子江,可表面却像平静的西子湖”。像这样使人会心一笑的比喻在文中随处可见,亦是文章的长处之一。

十二个我

从呱呱坠地时起,一声号哭向世界宣告了我的诞生,也意味着世间的酸甜苦辣都会毫不悭吝地向我袭来。

我喜欢我的儿童时代——无忧无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随心所欲,天真无邪,真比当皇帝还惬意。但我也憎恨它——我懵懵懂懂地只知道嬉闹,无拘无束地调皮捣蛋。尽管如此,我却知道父母是怎样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

逢小考时,我竟也能废寝忘食、马不停蹄地啃教科书。谁知用汗水浇灌的希冀依然遭遇了“泰坦尼克号”的厄运,而且还馈赠了我一副瘦骨嶙峋的“厚礼”。父母一直说“家门不幸”,让我又羞又恼又尴尬又无奈——怕和朋友相见,避免接触到每一个怜悯我的眼神,避瘟疫似的逃避那令人难堪的窘境,留下一杯苦水明天自斟……兔上了中学的我,猝不及防,语数英政史地化“七大门派”将我的生活搞得乌烟瘴气,瓜分了我的课外时间,禁锢了我的脑瓜子。“胃口不大”的我就这样给折磨得死去活来。反抗无效,只好认命吧!

龙年大吉,适逢“减负”,真是普天之幸,心中异常喜悦。谁知好景不长,应了悲观者的“预言”“:减负”为加!老师对我们的劳累竟置若罔闻。走一步算一步吧!

没想到小小少年的我也会喜欢名著,一本本囫囵吞枣地咽下去,差点儿得个“消化不良”。也终于从书中领悟到了一丁点儿生活的快乐,人类的文明,总算让我有所收获。

碰上了“韩寒现象”,真为同龄人的真知灼见拍案叫好。是的,“应试教育”也该收场了。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个人前程不应该被系于一场举国关注的考试,这似乎有些反常。

成功若甘露,失败似苦药,一股脑儿地涌进我的生活。“谦受益,满招损”,我似乎也领略过它的真谛。成功之路上布满了坎坷、荆棘、惊涛、骇浪、暗礁……猴苦口婆心的老师动辄就把一大堆道理“喷”出来,呛得我们都快窒息了。一阵阵的鞭笞,让我们全都黯然;一声声的表扬,勾出了心中蕴藏的苦酸。以前人为鉴,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第一次上山,深感自然的伟大与温柔。悦耳的鸟啼声,馥郁的花香,清澈的流水,葳蕤的野草,真是销魂醉魄。身受氤氲之雾之吻,耳听小溪潺潺之音,那感觉丝毫不逊于在桃源。还有什么比享受自然更令人快活呢?

友情,是一杯芳醇的酒,酝酿愈久愈发醺人。友情不是一场暴风骤雨。它是什么?它是深沉而含蓄的爱心,是执著而真诚的关怀,它是不会轻易率真地表现自我的。

湛蓝的苍穹下,有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那是我昼夜所憧憬的情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梦绵绵无绝期。

评论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的抒情文章。作者以十二生肖为序,以十二生肖作小标题,写出十二个“我”,漫画式地勾勒了“我”的方方面面。文中写了出生,无忧无虑、懵懵懂懂的童年,考试的尴尬,课业的繁重,对“减负”的透视,博览式地课外阅读,对应试教育的反思,成功的感悟,老师的教训,对自然的向往,友情的认识与理想的追求等。这里以十二生肖为线索,将“我”与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密切地结合起来。每个片断都很精短,采用大写意的写法,语言简练,有点睛之妙。

永远的桥

他是我心中永远的桥,也是他所有学生心中巍然挺立的桥,他载过千千万万的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他就是我的外公。外公是名小学教师,和许许多多老师一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被提拔为小学校长。

上小学的时候,外公是我的语文老师,按理说,既然外公是老师,我受到的待遇应比其他同学好,可我这个外公啊,却让我特反感,特委屈。

我们村与学校之间隔着一条四五米宽刚没膝盖的浅水河,同学们如果想少绕一小时的路,就只能蹬过河去。

夏天倒好,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跳入水中,调皮的家伙们经常打水仗,河面上溅起一串串欢乐的笑声。

可是冬天一到,小伙伴们便像河水一样垂头丧气,少了往日的神气,偶有几个胆大逞能的踢掉鞋子扯去袜子进入水中,却终究还是颤抖着惨败而回——绕道去。河面又归于一片死寂。

不知从哪天起,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罪魁祸首”便是那让我受尽委屈的外公。

冬天的河水冰凉冰凉,风也总喜欢往人的骨头缝里钻。外公不知搭错了哪根神经,不忍心小伙伴们多走几里路,一声不响地担起了背大家过河的重任。只见他卷起裤管,打起赤脚,脖子上挂着棉鞋,一颤一歪地背着学生下河了。他走得那样艰难,又那样稳当,小心翼翼,全神贯注。一趟,一趟,又一趟;一天,一天,又一天。外公的脸黑里透着青紫,身体紧缩成弓形,但他总是精神抖擞,干劲十足……现在想来,外公真是了不起,他像一座不起眼不炫耀的桥一样默默地“运送”着学生,可恨我当年对外公却是满腹牢骚。

也许由于心眼太小的缘故吧,我实在不能容忍外公每次都将我安排最后一个过河。记得有一次我等不及了,一气之下便跳入河中。哇!冰冷的河水一下子吞没了我的半个身子,切肤切骨之痛让我禁不住大叫。外公见状,忙奔过来,一把将我抱入怀中。我惊呆了,外公一改往昔的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痛斥着我,我窘得几乎整个身子沉到了水底一般……多么可敬的外公!多么可怜的我!

终于,村里决定在小河上架一座独木桥。我暗暗地为外公高兴,有了独木桥,外公这座“独行桥”该退休啦!可是好景不长,独木桥架好没几天,一场暴风雨将它不知冲到哪儿去了,外公又开始了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运输工作”。他背的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头上的银丝多了一根又一根。他老了,背不动了,双腿一遇到冷水就犯毛病,请了多少医生看,都无济于事。可外公却总是无怨无悔的样子。是啊,外公怎么能后悔呢?他的精神感召了一批批学生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彼岸,他们也像外公那样坚毅、勇敢、乐于奉献。你瞧,外公几乎每天都接到学生来信问候,每天都享受着学生成功的喜悦,他显得更精神了。

如今,那儿已有一座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桥,但它永远也比不上我心中的桥。

我爱我的“外公老师”!

评论

这是一篇洋溢纯真美的佳作,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抒发了对外公这个特殊老师的敬仰之情、爱戴之意。说它洋溢着纯真美是因为作者所抒之情既真且诚,没有任何伪饰的成分。作者原先对“外公老师”是有怨恨之意的,对他的行为也是费解又反感的,最后才真正理解并敬佩他。这一认识上的变化过程正是作者感情变化的根基。不少同学在写抒情散文时,满纸虚假,一片矫情,而胡虹同学的文章声情并茂,感情真挚,想必对有些同学有借鉴意义。

我说我爱你

这是一条寂寞的小路,只有无边的衰草裹着灰白的天际。我看那血色的夕阳照在你的坟上,然后看夜色慢慢地降临。

你矮小,丑陋。你常提着一只破烂的麻袋,佝偻着背,在那些蚊蝇飞舞的垃圾堆里翻拣着。偶尔捡到一个塑料瓶或一个易拉罐,你总会扬起一张黑黑的脸,一丝会心的笑挂上眉梢。我于是鄙夷你,说你是一个“破烂王”,虽然我知道你必须支撑着偌大的一个家。

你劳碌,疲惫,你常佝偻着背,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或在秋风萧瑟的日子里,在田间、在地头劳作。如果庄稼长得好,你就会很幸福地笑,让那缕笑从唇边一直延伸开来。我于是痛恨你,说你是个“修地球”的,虽然我知道你必须供给我那高额的学费。

你是一个驼背的妇女,你是我的妈妈。我恨你,我讨厌你。你不该跑到我们的学校,你不该当着同学的面大叫我的乳名,你不该从你那破烂的衣衫里摸出一个包了几层的纸包,你不该用你那油腻的手一层层打开它,又欢天喜地地塞给我——一大堆毛票。你知道吗,当时我的脸有多红,我的心有多痛!你不知道旁边同学的目光有多刺人……我终于推开你,让那些毛票在风中飞扬,让你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恨你,我讨厌你。你为什么偏偏是个农民,又偏偏是个驼背,你为什么偏偏又是我的妈妈!现在你走了,永远地走了,带走了我的自卑,带走了我的痛苦。你走的时候,我不在你的身边;你走的时候,我没有穿孝服,也没戴黑纱。你留给我的只是一抔黄土,几多离索。

我静静地坐在你的坟旁,泪不由自主地泛滥。我忽然想起你的一切。还记得那次放月假,我回到家里。我看见你满面的惊喜和眼中的波光。我看见你假装倒水而悄悄拭泪的情景,我看见你瘦削的肩头在抽动,听见那被压抑的哭泣声。然后看见你忙忙碌碌,你又挎起菜篮到离家很远的集市上。当你终于满意地挑好女儿爱吃的东西后,又急急忙忙地往回赶。快到家时,你又想起我曾经说过的“这种腐乳很好吃”时,你又急忙赶回去,东家问,西家找,直到落日熔金,直到暮云合璧,你才拖着一身疲惫,带着满身风尘赶回来——这一切我不知道,是邻家阿婆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