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的艺术(经典励志文丛)
16760900000026

第26章 口才训练法则(3)

第62天:

①根据提纲所列内容,自己搜集需要的素材;

②将素材分类并整理。

第63天:

按照提纲的内容,结合收集到的素材,自己进行演讲稿的撰写。

第64天:

对完成的演讲稿,进行修改,包括删加、润色等等。

第65天:

通读修改后的演讲稿,并做最终定稿。

第66天至第70天:

①熟读并背诵成稿;

②带有感情的进行练习。在撰写和练习阶段,为了了解和体会其他人的感情运用,也可以选择一些感情色彩较浓的演讲稿或文章作为参考和演练。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正在下雪,天气冷得可怕。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她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着:“卖火柴呀,卖火柴呀!”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

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谁也没有给她一个铜板。

她走着走着,在一幢楼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内的情景吸引住了她。哟,屋里的圣诞树多美呀,那两个孩子手里的糖果纸真漂亮。

看着人家幸福的情景,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妈妈和死去的奶奶,伤心地哭了。哭有什么用呢?小女孩擦干眼泪,继续向前走去。

“卖火柴呀,卖火柴呀!叔叔,阿姨,买一些火柴吧!”

可是,人们买完节日礼物,都匆匆地回家去,谁也没有听到她的叫卖声。雪花落在她金黄色的长头发上,看上去是那么美丽,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

小女孩走着走着,一辆马车飞奔过来,她吓得赶快逃开,大拖鞋跑掉了。马车过去后,她赶紧找鞋。那是妈妈的拖鞋呀,妈妈还躺在床上呢。可是,一只找不到了,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当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着脚走路,寒冷的雪将她的小脚冻得又红又肿。

天渐渐黑了,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小女孩一个人了。街边的房子里都亮起了灯光,窗子里还传出了笑声。食品铺里飘出了烤鹅的香味,小女孩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小女孩好想回家,可是没卖掉一根火柴,她拿什么钱去给妈妈买药呢?雪越下越大,街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

小女孩一整天没吃没喝,实在走不动了,她在一个墙角里坐下来。她用小手搓着又红又肿的小脚,一会儿,小手也冻僵了。真冷啊,要是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在墙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来。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呀!她仿佛觉得自己坐在火炉旁,那里面火烧得多旺啊。小女孩刚想伸出脚暖和一下,火苗熄灭了,火炉不见了,只剩下烧过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又窜了出来,发出亮亮的光。墙被照亮了,变得透明了,她仿佛看见了房间里的东西。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一只烧鹅突然从盘子里跳出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几只大面包也从桌上跳下来,一个个像士兵一样排着队向她走来。就在这时,火柴又熄灭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墙。

小女孩舍不得擦火柴了,可她冻得浑身直抖。她又擦了一根,哧!一朵光明的火焰花开了出来。哗!多么美丽的圣诞树呀,这是她见过的最大最美的圣诞树。圣诞树上挂着许多彩色的圣诞卡,那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美丽图画。树上还点着几千支蜡烛,一闪一闪地好像星星在向她眨眼问好。小姑娘把手伸过去,唉,火柴又熄灭了,周围又是一片漆黑。

小姑娘又擦了一根火柴,她看到一片烛光升了起来,变成了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上划出一条长长的火丝。所有的星星也跟着落下来了,就像彩虹一样从天上一直挂到地上。

小女孩又擦亮一根火柴,火光把四周照得通亮,奶奶在火光中出现了。奶奶朝着她微笑着,那么温柔,那么慈祥。

“奶奶——”小女孩激动得热泪盈眶,扑进了奶奶的怀抱。“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灭,你就会不见了!”小女孩把手里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来。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还要亮。奶奶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美丽和高大。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两个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起来了。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

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大家祝贺着新年快乐。小孩们穿着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

第五节该出手时就出手

无论是演讲还是一般的讲话,都是与听众、朋友进行思想、观点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人际交流的高级形式。

对于一个口才高手来讲,你的语言不仅仅是一般的说话唠嗑,而是在声音、语调、语速、语气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为了让你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更加准确、清楚、完美地表达和传播。

但是,要想使你所表达的一切得到大家的共鸣,就要增加表达方式、增强表达效果。因为,说话的时候,没有其他的道具,除了面部表情之外,主要就是依靠各种姿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手势。这时,一定的手势,能够帮助你准确地表达出你心中的想法和观点。可见,手势在讲话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手势是诉诸听众视觉、给听众以直观形象的构成部分,也是交流、传播思想、观点和情感的最重要的辅助手段。

叶米·雅罗斯拉夫斯基说:“演讲者的手势自然是用来补充说明演讲者的观点、情感与感受的。”因此,手势既可以引起听众注意,又可以把思想、观点和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生动、更形象,从而给听众留下更深刻、更鲜明的印象和记忆。

手势的运用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完全是由讲话人的性格和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讲话者当时的情绪支配的,因人而异,随讲而变。

但是,如果在正式的场合进行演讲,对于手势运动的区域,是有个一般的、约定俗成的范围的。

按演讲者的身材可分上、中、下3个部位。上位,是指肩部以上,常在演讲者感情激越,或大声疾呼、发出号召、进行声讨,或强调内容、展示前景、未来的时候运用;中位,即从腹部至肩部,常在心绪平稳,叙述事实,说明情况、阐述理由的时候运用;下位,即在腹部以下,这个部位的手势除指示方位、列举数目以外,多用于表达厌恶、鄙视、不快和不屑一顾的情感,或介绍、评说反面的事物。

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手势的运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技巧。中心问题是要与自己表达的意义相协调,突出地表达所讲的内容和情感。

演讲时,手势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作用:

(1)形象

手势是语言的形象化表达。例如:摸摸胡子表示高兴,拍拍大腿表示赞叹,捶胸顿足表示悲痛,声嘶力竭表示愤怒等等。

(2)点缀

如果一个人呆若木鸡地站在一个地方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肯定不受欢迎。因为,他除了嘴,就没有散发活力的地方,仿佛是个僵化的人。

适当地加一些手势,会对他的讲话起到一些点缀的作用,不至于让人们觉得呆板枯燥。

(3)点睛

一个恰当的手势,会对讲话者的主题或内容起到点睛的作用。如:当他阐述关于海洋或雨的问题时,加一个鱼儿游动或下雨的手势,会起到点睛的作用,使主题或内容更加清晰。

(4)吸引

通过手势的不断变化,可以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力,以期达到引导听众跟着你的讲话内容同步行进的目的。

(5)互动

通过手势的不同动作,引导或带动听众的动作,会使听众有一种参与感,进而达到身心的互动。

(6)节奏

适当的手势,可以加强语言的节奏。如:在讲话的开始,加一个号召或就座的动作,会让听众快速进入聆听的状态;在演讲的过程中,语言发生快慢变化的时候,配之以适当的手势,会使演讲的节奏更加鲜明;在结尾的时候,加一个告别的动作,会提示听众起身离去。

(7)语气

在需要重点强调的问题或内容的地方,加上一个手势,会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如说“我们一定要完成今年的任务”的时候,加上一个挥拳的动作,即表示了决心的坚定;同时在挥手之间,也利于气息和声音的发挥,使语气增强。

(8)强化

对一个问题做肯定或否定的时候,多次反复地做同样的手势,会起到强调和强化的作用,使听众牢记不忘。其实,手势的运用大可不必有一个什么样板或标准套路,如果那样,一定是如同木偶。我对手势运用的理解是:

(1)手势的频率要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当你的感情、情绪或语言需要特别强调或增强表现力的时候,就顺其自然的做一些恰如其分的动作即可。不要动作过多,像群魔乱舞;也不要一动不动,呆若木鸡。

另外,手势动作的快慢,也要根据讲话人的感情或内容需要,快慢有致。语速快,动作也要快;语速慢,动作也要相应慢下来。

(2)手势的幅度要适度

一般情况下,场面大、人数多的时候,动作就要尽量大一些,这样一方面表现你的大气,另一方面也给听众一个比较清楚的观感。相反,人数少,场面小的时候,动作可以小一点,这时如果动作太大,显然和周围的环境不相适应,给人作秀之感。另外,动作幅度的大小,还与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及感情有关。当表现一个人在说悄悄话的状态时,动作就要小一点,以表示神秘感;当表现一个人在气愤或激动时,动作就可以大一点,以表示他的情绪状态。

(3)手势的动作要美观大方

说到动作的美观大方,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身体协调能力和肢体艺术表现能力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演员、运动员、时装模特都要进行形体训练,这些都是有助于身体协调和美观的。我们讲话的手势不要求要像他们那样,但起码也要给人一种美感,为你的讲话增添一抹色彩。所以,建议在这方面,可以稍微关注一下演员、运动员以及时装模特的动作姿态,以借鉴。总之,你做出的动作要尽量给人一种美感、节奏感。在这方面,如果有机会,听一听彭清一教授的演讲,领略一下他的手势、动作的风范,对你绝对是有帮助的。

(4)手势的动作要与眼睛、表情及身体相协调

讲话、手势、眼神、表情、身体姿势这些都是一体的,无论哪一方面没能做到协调一致,都会给你的讲话带来影响。例如:当讲到高兴的事情的时候,你的表情是痛苦的,你的眼神是呆滞的,你的肢体是萎缩的,那该有多么难看,也根本不能将你的感情正确地表达出来。一般情况下,眼要跟着手势走,身要跟着手势动。

从第71天到第80天,我们主要训练演讲中的手势运用,以达到“演”的效果。

所以,在对下面的范文进行练习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内容,编排相应的动作,将“演”与“讲”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71天至第80天演讲手势范文练习《海燕》

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呻吟着——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愚笨的企鹅,畏缩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峭崖底下……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翻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空中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啸着,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晨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一边大笑,它一边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风在狂吼……雷在轰响……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六节打破乡音交流的障碍

谁都希望在社会交往中、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一副好口才,以达到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效果。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语言环境非常复杂,各地方言更是错综复杂,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产生了一些困难。因此,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乡音太重、口齿不清、语意不明、认知差异或文化程度低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甚至造成误解、冲突或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