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16737300000034

第34章 相信风险就是机遇

谁都想成为富人,但想安安稳稳赚大钱而又不冒一点险,那是天方夜谭。要知道,财富场上风险总是伴随着机遇而来的,在获得成功的机遇时,你也要为成功付出代价。

当然,风险并不是不能规避的,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到并及时想出对策,就能化风险于机遇当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富人谭仲英如何化风险为机遇的:

旅美华人谭仲英生于上海,1950年初去了香港,随后留学英国。1954年,谭仲英在一家钢铁公司当推销人员,从此以后,他与美利坚的钢铁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数十载的苦心经营,谭仲英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1980年,他买下了在美国炼钢厂中排名第十一位的麦克罗斯钢铁厂,1981年,他在全美拥有20个与钢铁有关的企业,谭仲英所经营的公司进入了资产达10亿美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行列。

谭仲英经营管理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那敢于冒险,敢为他人所不敢为的作风,就在于他胆大心细,善于见机行事的作风。

在美国这样的一个社会,商场中的竞争尤为激烈,商场如战场,这里没有那种所谓完全没有冒险的生意。

谭仲英的创业史表明,他的确是一个敢于冒险,敢于花巨额资金购买倒闭公司的工厂的能手。谭仲英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不管其中冒险的成分有多少,隐藏在那大胆的作风背后,肯定有精心的谋划。这个冒险家绝不是那种头脑简单、莽莽撞撞,到处乱撞的鲁莽无谋的冒险家。从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胆大心细、有勇有谋。

1982年,美国工业出现了严重的衰退,粗钢产量大幅下降,只有6570万吨,比1981年减少了40。1%,美国7家最大的钢铁工业公司的业务亏损总额在1982年的前9个月内超过了10亿美元。

居世界第七位的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因亏损巨大不得不在1982年底宣布:永久关闭设在纽约州拉卡瓦纳和宾西法尼亚州约翰斯顿的两个分厂,这一举动让近1万名工人失业。更为严重的是,伯利恒钢铁公司的下属麦克罗斯钢厂竟在一个季度内就亏损了1亿美元。亏损如此惨重,麦克罗斯钢厂虽竭尽全力但仍无力回天,大钢厂前途叵测,4000多名员工面临即将失业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谭仲英经分析思量,冒着风险,买下了这个钢厂,这个冒险之举后来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谭仲英不仅敢冒险收购即将倒闭的工厂,而且善于经营管理,把濒临破产的工厂扭亏为盈,随后,再以高价把工厂卖出,再做更大的投资。对谭仲英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经营管理作风,他的朋友威廉·马克曾这样进行评价,他说:“谭仲英总是在葬礼上买下公司,而在婚礼时将它脱手出卖。”这段话可以说是既实在又风趣,然而就在这一买一卖的进出之间,包含了谭仲英的精打细算。

在资本运作上谭仲英也表现出他那种胆大心细,见机行事的作风。谭仲英每收购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都向银行争取相当的贷款,并且用第一个公司作抵押,再向银行争取贷款收购第二个公司;然后又用第二个公司作抵押向银行争取贷款收购第三个公司……如此不断地发展,终于使谭仲英拥有20个与钢铁有关的企业,跻身于美国钢铁企业家的行列当中。

假如谭仲英没有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他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中,快步地入围美国最大的私营企业行列。他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算计、冒险,成就了不可分割的联合体,可谓是冒险者,英雄是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冒险,敢作敢为,是强者的重要性格特征,也是大多数富人的性格特征。

开创性的工作总是充满着风险,只有敢于冒险的生意人,才能在风险面前毫不畏惧,敢于开拓道路,敢于追求平常人不敢追求的目标,也才有可能取得常人所永远无法取得的成就。

在风险面前胆怯的人,不敢去做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敢去攀登前人未曾攀登过的高峰,当然也不会体验到冒险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结果只能是永远也不会有所作为,甚至被时代所抛弃。

但是,冒险不等于莽撞,在冒险中需有谨慎的态度。

有了谨慎的态度,跌的跤肯定会少一些。但若是过分谨慎,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做生意,处处谨小慎微,就会吓得不敢行动,从而错失良机。

就如美丽的玫瑰花带刺一样,机遇总是伴随着风险,故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其性格中虽不可缺少谨慎的成分,但也绝不可无冒险的成分。

谭仲英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一次冒险机遇的实现,但如果你不具备独到的眼光,不具备冒险的精神,你就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风险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但是要看到,所有的机遇都蕴藏在风险之中。如果做生意因为不愿意冒险而放弃,你就永远不要想寻找什么机遇。毕竟,有所得必有所失才是真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