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16728100000007

第7章 图形——背景和遗觉

图形和背景以及遗觉的发现都是G.E.米勒及其学生研究的成果。米勒(1850~1934)和冯特是同时代人,曾任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在建立实验室的时间和规模上都不比冯特差多少。他和冯特的不同之处,只是他喜欢亲身实验,没有像冯特忙于建立心理学体系。他自己曾经修改过费息纳和艾宾浩斯的实验设计。我们要讲的是关于他和他的学生在实验心理学建设上的贡献。

鲁宾,1912年从丹麦的哥本哈根到格丁根大学就学于G.E.米勒。1915年鲁宾因研究图形和背景的实验获得博士学位。他把视知觉的结构分为图形和背景的关系,认为在和背景的关系上,图形的印象更深刻,也更占优势,更容易记住。只是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是常常因注意点的转移而互换的,即:原为图形的可变为背景;原为背景的可变为图形。他的这一发现为以后研究知觉结构提供了一个先例,尤其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扬士于1908年在格丁根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他提出“遗觉”概念,也称为遗觉影像或知觉后像。这是一种在视觉中具有外部性质的知觉影像。例如,有些人看了一张画片后,会在灰墙上看到同样的画像。有的人关于这种画像的影像鲜明得同画片相似。这种遗觉现象,后来曾引起广泛的研究。一般研究者发现,它是主观的,因为人和人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儿童时期的遗觉现象明显,青少年和成人就较少见。1925年扬士发现,可以把它用来作为研究人格的方法。以后,便发展成为研究人格类型的一种方法,只是当时对产生它的原因并不知道。

以上种种心理实验都对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做了准备。但是被公认为心理科学创始人的是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