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救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16726300000012

第12章 化工液、气泄露中毒

地震引发的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泄露是地震次生灾害源,其危害往往不亚于地震,通常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因此要从以下入手严加防范。

(一)化学品泄露的应急处理

化学品泄露如果处理不当,随时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局部烧伤、中毒等恶性事故,必须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1)疏散与隔离。首先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露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露,要打“119”,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

(2)切断火源。如果泄露物是易燃品,必须立即切断泄露区域内的火源。

(3)关闭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等控制泄露。如果是容器发生泄露,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防止进一步泄露。防止泄露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露,要及时处置泄露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

(4)迅速抢救伤员,及时与当地急救中心联系,并报告病情。

(二)化学品烧伤处置方案

1.化学性皮肤烧伤

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创面10~15分钟;新鲜创伤面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药水;视烧伤情况送医院治疗,如有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要在现场及时治疗。

2.化学性眼烧伤

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洗涤。

(三)常见有毒气体中毒的急救

(1)一氧化碳——发现中毒后立即将病人搬到室外,立即吸氧。

(2)硫化氢——迅速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气温低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条件允许时,可用高压氧治疗。

(3)氨气——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至少10分钟。皮肤污染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

(4)二氧化硫——迅速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安静,观察病情变化。

对有紫绀缺氧现象患者,应立即输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分泌物应立即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