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积极心态引领成功(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19700000036

第36章 改变淡漠的生活态度

淡漠症患者往往表情淡漠,缺乏强烈或生动的情绪体验。他们对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如此,缺少对他人的温暖与体贴。

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在科研领域中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数学定理。尽管他在科研事业上出类拔萃,然而他却是一个情绪障碍症患者。他性格孤僻内向,成天关在小房间里看书学习,演算公式,攻克难题,几乎谈不上人际交往。他为人沉默寡言,兴味索然,给人一种“古怪”的印象。他在40岁左右才在别人的催促下结了婚,但他结婚时不知如何操办婚礼,婚后不知道上街购买生活用品。由于过分内向离群,对外界反应不敏捷,社会适应力很差,他曾遇到车祸,身体也因此大受影响。

这位数学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障碍症状。心理治疗学上称之为淡漠症。淡漠症患者往往表情淡漠,缺乏强烈或生动的情绪体验。他们对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如此,缺少对他人的温暖与体贴。他们几乎总是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般亲属外无亲密朋友或知己,很难与别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

他们似乎超凡脱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如夫妻间的交融、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等,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淡漠症患者都独身,即使结了婚,也多以离婚告终。

一般说来,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从而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能会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之类安静、单独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刻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

淡漠症患者适合在人少的场所工作,如图书馆书库、山地农场林场等,他们更容易从事宗教事业和过隐居生活,不适合在人员众多的场合工作。

淡漠症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的照顾。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情绪特征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讲,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这样就会出现淡漠症状。

由于淡漠症患者往往无法与他人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治疗。治疗目标就是要纠正其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及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具体可要求他本人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和目标。应使其懂得一个道理:人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像欣赏天地万物那样,每时每刻都沉醉在奇趣欢乐中,这样才能充满生活的乐趣和前进的活力。要尽力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社会信息量,促使兴趣多样化,并逐步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往,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这样,情绪淡漠的冰山才会逐渐消融,世上也才会又多一个快乐的使者。

以下是少女们对于“什么东西使她们幸福”的回答:“倒映在河上的路灯;从树叶间隙能够看得到红色的屋顶;烟囱中冉冉升起的烟;红色的天鹅绒;从云间透出光亮的月儿……”

虽然这些答案并没有充分表现出幸福的完整性,但无疑却存有某些宇宙美的精华。想要成为幸福的人,重要的秘诀便是:改变淡漠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