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18900000055

第55章 拆除心中的篱笆墙

篱笆墙是农家用来把房子四周的空地围起来的类似栅栏的东西,有的上面还有荆棘,不小心碰上会扎人。农家的篱笆墙有双重作用:一是经济作用,可以在里面种些果树蔬菜什么的;二是向别人表示这是属于自己的“领地”,要进入必须征得自己的同意,否则就有贸然侵犯的嫌疑。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妨仔细想想是否早就在自己的心里筑好了一道道篱笆墙,随时防范别人的接近。这道看不见的篱笆墙就是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顾名思义就是把自我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隔绝与外界的交流与接触。那么什么又是自我呢?一般说来“自我”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这叫做“公众我”。譬如一个人的身高、体重等等,这些别人都可以知道,自己也可以告诉别人。

第二部分,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这叫做“秘密我”或“隐私我”。譬如女士的年龄,这是她们的秘密,不可轻易去打听。

第三部分,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部分,这叫做“背脊我”。

最后一部分是“潜在我”。这是自己不知道,别人更不可能知道的未开发领域。

自我封闭的人就像契诃夫笔下的装在套子中的人一样,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因此很容易陷入孤独与寂寞之中。自我封闭的人在情绪上的显著特点是情感淡漠,不能对别人给予的情感表达做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些人脸上很少能看到笑容,总是一副冷冰冰、心事重重的样子。这无形之中在告诉周围的人:我很烦,请别靠近我!周围的人自然也就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自我封闭的人还有某种程度上的自我中心倾向,他很难相信自己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原因在自身,而喜欢将原因归咎于别人。

对照一下你自己,是否正符合这些特征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试着按下面的方法去做,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从此告别孤独与寂寞。

(1)适当的自我暴露。不再自我封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扩大“公众我”,减少“秘密我”、“隐私我”。懂得自我暴露的人,不仅可以让别人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同时自己也可以借此机会认识别人、了解别人。如果你从来不向别人提及任何有关自己的情况,在别人眼里只是个谜,初时别人可能感到好奇,然而多次交往仍然无法深入便会意兴索然,离你而去。

(2)学会微笑。人们常说:“微笑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经常使用这种润滑剂,你的人际关系一定能正常运转。刚刚开始时,如果你觉得对别人微笑实在有点难为情,可以先从对自己微笑开始。对自己微笑,这是在开玩笑吗?一点也不是。

你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站在镜子面前,对着镜子里面的那个“你,”微笑,同时在心里回忆一些有趣的事。一周或稍多一点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脸上的笑容变得自然起来,也变得多起来。当然对别人微笑也不再是件难事。

(3)多掌握些技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如果你对舞蹈、音乐、绘画、体育运动等等这些活动感兴趣的话,闲下来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可以去跳跳舞、听听音乐、打打球。不要在乎自己的舞姿不美、球技不高,这些都是次要的,你只要想着自己不再孤独、寂寞就可以。在业余生活中扩大人际圈子,广交朋友,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