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18900000035

第35章 寻找自我

有一个节目,叫七彩谷心灵轨迹,里面记录了许多青少年朋友的疑问。一些人一直在问:自我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从基本上来说,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在一切生物中,只有人才能在意识中明确地把“我”与“非我”,即自身与自身之外的东西区分开来。

在动物界,它们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身与自然是统一的,因此,它只能适应环境,而不能站在自然的对立面去改造自然环境。

人类认识自己,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早在人类形成的最初阶段,人类的祖先不仅认识到石头是硬的,自己用石头可以打到动物做食物,而且还知道了拿石块去砸开硬果时,石块大些、果壳硬些,用力就大些。这样不仅知道自然界事物的性质,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可以改变环境,更知道能够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力量和行为,以便达到更好的目的。因此人类不仅可以适应环境,更可以改造环境,这样就把自身与自然界区分开来了。

此外,当祖先们第一次分工合作进行捕食时,有的人负责赶动物出来,有的人负责埋伏,有的人负责收集打倒的猎物,结果收获比每个人单独打猎的收获要多,这样通过集体性劳动中的分工协作,人类祖先也逐渐认识了个人劳动与集体劳动的关系,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关系,认识了个人在集体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在意识中把自身和其他的社会成员区分开来了。通过集体劳动,不仅认识了别人,而且认识了自己。把自身与自然界和其他社会成员区别开来,这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基本特征。

人不仅能认识自身之外的周围环境,而且也能对自身产生认识。人知道自己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颜色、闻到什么气味,也知道自己头脑里想些什么,知道自己高兴还是不高兴,是快乐还是痛苦,等等。这种对自身情况的自觉的认识,就叫做自我意识,即自我。

但知道并不代表正确,当我们通过自己和他人的眼光分析自己,一旦对自己产生种种不满意时,我们会感到痛苦、失落,甚至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举动。

青少年所需要回答的也许不只是上面这些。现实生活中,你不妨提些这样的问题。“你最钟爱的是什么?充满了你的心灵,让你感到无比幸福的又是什么?”你若以真诚的灵魂回顾过去,一定可以找出答案。

将你自己所敬仰的人物列出表来,并回想自己为何尊敬他们,从这些原因之中找出一项你认为自己之所以尊敬他们的共同原因。今后,你只要以此为依据,努力去实行就可以了。

如果稍有成就,不妨再从这些偶像身上,选几项你认为值得学习的善行加以补充。最后你定可青出于蓝,然后再以他们作为你步向成功的踏脚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后你必然可以找到“自我”。

因为“自我”并非隐藏在你的内心深处,而是在你无法想象的高处,至少是在比你平日所认识的“自我”更高的层次里。能够成为你自己本身的导师与典范的,唯有你的天性。唯有自己,才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导师和内心的解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