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18900000029

第29章 男孩,终于战胜软弱

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晚上7点多钟,一个高三男孩急急地敲开心理咨询室的门:“张老师,我有件急事想请您帮忙。”

看他一脸的焦急和痛苦,我有意缓解气氛:“好啊,中秋之夜有事能想到我,我很高兴。说说看,马老师能帮你什么?”

“就是这中秋之夜让我痛苦。我特别想家,我想回家。”

“这是你自己的事呀,为什么要找我?”“是这样,我是外地人,暑假开学后刚刚来这里插班读书的,人地两生,整天想家。今天是中秋节,就更想家了。我在原来的城市读书时是什么也不怕的,感觉挺棒的。”他讲述了不少他认为挺棒的事之后接着说,“可是在这里我很不习惯。我刚刚给妈妈打了电话,诉说我的想家之情。妈妈劝我也不管事。刚才我已经准备好了打的回家,可又怕老师批评,不知怎么办才好。就想起了您。您说我现在该不该连夜赶回家?”

我感到这个男孩虽然挺软弱,他心中的另一个自我却也在和自己的软弱在斗争。重要的不是帮他决定回不回家,而是帮他能不能像个男子汉斗过自己的软弱。

于是我说道:“我看不出你原来有多棒。你至少已经18岁,来这里读书肯定也是你自己同意的。一个自己同意的事都不能坚持做下去的男孩,一个离不开家的男孩,谁能相信他有多棒。难道你没想到妈妈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一面为你担忧一面感到失望。快20的人了连想家这一关都过不了,将来可如何是好?在中秋之夜给父母平添这些忧虑,你怎么还能说自己是个多棒的男孩?不想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可是,离不开家的孩子,永远也不会成为男子汉啊!”

男孩低头不语了。我知道他正在和自己斗争。片刻以后,我说:“心理咨询师就是这样,常常不愿帮人拿主意。是不是要打的连夜赶回家,看来还得自己拿主意了。”

“现在我就去打电话,告诉妈妈放心,我能在这里过一个中秋之夜。谢谢您。”男孩脸上没有了焦急和痛苦。

我心里也笑了,为他找到了一点男子汉的感觉而欣慰。其实,我一直认为孩子们在心灵深处是拒绝软弱而选择刚强的。只是常常需要成人为他们精神的成长,多帮点忙,少添点乱。这样,少男少女朋友们,就会多一些战胜自我主宰自我的信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