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擦去心灵的尘土(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18200000066

第66章 怎样防止和克服考前头脑“发木”

每当考试特别是高考来临前,总是有些学生说自己头脑发“木”,什么也记不住。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心理状态?怎样防止和克服这种现象呢?

就心理学来说,下列的因素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造成头脑发“木”:

1.情绪过分紧张,引起急躁、烦恼。这种内心的长期不安,会导致大脑皮层机能失调,使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都大为降低,于是出现了“刀枪不入”的发“木”状态。

2.有些考生对高考缺乏信心,个别人甚至“绝望”。这种心理状态使大脑对信息的接受、加工、贮存和提取能力大大降低。心理学家对记忆研究表明,对自己记忆缺乏信心,正是记忆力下降的重要的原因。绝望的情绪甚至可以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大为降低,以至发呆发愣。

3.不会科学用脑。有些学生为了高考,拼命复习功课,睡眠不足,缺乏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大脑缺氧造成头脑晕沉,因而学习效率很低。

4.单打一的复习方法。有的学生长期啃一门功课,使大脑皮层某一部位长期兴奋,引起保护性抑制,造成头脑不清。

5.暗示因素。在集体学习场合下,某一个或几个人声张自己头脑发木,会暗示其他人,出现连锁反应。

怎样防止和克服头脑发木呢?

1.树立对高考的正确认识,不搞“命运大决战”。

2.充分利用高效记忆时间。早晨起床后一小时,上午八至十点,下午六至七点临睡前一小时,是一天记忆效果的高效期。尤其是早晨和临睡前,更是记忆效果的最佳时期。

3.复习方法的合理与多样化。文科、理科课程最好交错复习,这样效果好。尽量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

4.合理的休息。每学习一、二小时要有短暂的休息,可以做做体操,散散步,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使大脑尽快消除疲劳。

5.保证充分的睡眠。中午可以睡一小时左右,这样有利于使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