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搭建心灵沟通平台(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16717100000020

第20章 如何面对愤怒(2)

(3)这个信念有助于汤姆达成他的目标吗?绝对不可能。别人可能会用你所希望或不希望的方式来对你,可是一旦你相信别人一定会怎么样来对待你,你将会发现他们绝不可能那样做。或者,他们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你可能会赢得别人的尊敬与体谅,但这种事是不能强求的。

以汤姆的例子来说好了,虽然他确信别人一定会尊重他,但那并不能强迫别人做到。凭什么他们就一定要那样做呢?一旦汤姆越是硬要别人怎么对待他,就越不可能达到目的。而汤姆因这种信念所引起的怨恨行为,只可能使他的同事更加不尊重他。

现在,让我们把焦点转到以下因汤姆个人的想法所推出来的结论:

①“太可怕了,我的同事竟然用我不应得的态度来对待我。”

②“如果没通过考试,就得继续过这种苦日子,我受不了这种情形。”

③“他们竟然那样子对我,根本就是烂人。”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汤姆个人的前提或基本主张是不合逻辑而且不符现实的。因此,由这些前提所导出来的推论,经得起严密的考验吗?我们一个一个地检视:

①“太可怕了,我的同事竟然用我不应得的态度来对待我。”

(i)这个推论合乎逻辑吗?

因为遭受到我们认为不应得的对待,就觉得很可怕,这合逻辑吗?即使全天下都同意我们的确受到了不应得的对待,也并不表示那样子就一定很可怕啊。我们之所以认定那是很可怕的,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武断的认定而已。当有一些人自认受到不应得的遭遇时,可能会把他们所碰到的事说成“很烦的”或是“令人难过的”,或其他什么的。因此,这个推论并不合逻辑。

(ii)这个推论合乎现实吗?汤姆的同事并非以他所期望的态度来对待,就算是“很可怕”吗?若要认真追究的话,“很可怕”这个字眼听起来就像是“没救了”似地,意思是说,比百分之一百还要糟糕。无论如何,总有比这更糟糕情况吧。所以,真要以糟糕的程度来看的话,不被体谅这种程度还算蛮低的,再怎么样还称不上是“很可怕”。至于没得到他所认为应有的体谅这件事,汤姆显然过于夸张其严重性。

(iii)这个推论有助于汤姆达成目标吗?当然没有。这个夸张的推论将使汤姆沉溺在伤害的情绪中,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愤怒,那么,当然就不可能说服同事对他更体谅些了。

②“如果没通过考试,就得继续过这种苦日子,我受不了这种情形。”

(i)这个推论合乎逻辑吗?让我们先假设,如果汤姆没通过考试就真的会过苦日子好了,那么在逻辑上,他就全然无法忍受那种情形吗?不会的。因为汤姆这个推论有绝对性的矛盾。如果他真的完全无法忍受同事所加诸于他的种种,他早就承受不了什么苦日子或诸如此类的事了。汤姆所设想的苦日子是以后的事情。总之,如果现在他真的连同事对他所做的都“无法忍受”,早在他预设的苦日子来临之前,他已经崩溃了。

(ii)这个推论合乎现实吗?不论是什么人,当他说“我无法忍受”这句话时,显然地,都是不诚实的。因为,就在他们说出那句话的同时,正忍受着那所谓不能忍受的处境!如同我们已经提过的,你可以忍受任何令人不悦的事,直到你咽下最后一口气为止。只要你还没死,你永远在承受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所以这个推论没什么意义,因为它根本与现实不符。

(iii)这个推论有助于汤姆达成目标吗?那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一旦汤姆觉得无法忍受这种处境,他会为此感到愤怒,而他的怒气也将阻碍他找出与同事相处得更好的方法。

③“他们竟然那样子对我,真是烂人。”

(i)这个推论合乎逻辑吗?如果有人用我们不喜欢的方式来对待我们,他们就一定很烂,你相信这个逻辑吗?之前,就第一项推论所做的检视辩证里,我们已经明白了汤姆因为同事如此对待他,就认定是“可怕的”;但那只是汤姆个人武断的认定而已,并没有任何逻辑上的必然性。同样地,因为汤姆的同事对他的不体谅,他们就一定是烂人,也一样不合逻辑,这也只是汤姆个人武断的看法罢了。

(ii)这个推论合乎现实吗?不体谅别人的人,就一定是烂人吗?真正的烂人是那种一烂再烂,烂到骨子里,什么都不能算,只能算是烂人的人。不体谅别人可算是一种缺点,但是不会因为某人有一个缺点,或是许多缺点,就真的烂到一无是处。记不记得我们曾经说过?我们不能错误地把一个人的某些行为或特质等同于他全部的人格。我们只能针对一个人的能力、特点来评判,却不能衡量其整体的存在价值。因为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其复杂的程度使得我们没办法用任何一种方式去打总分。

(iii)这个推论有助于汤姆达成目标吗?这更不可能了。因为同事没按照他的要求或自认应得方式来对待他就因此有所责难,并不会激励同事变得更加友善或体谅。事实上,如果汤姆的同事知道了他心里其实是如何揣想他们的,恐怕会对他更不体谅。

我们的推论只能是,汤姆的愤怒既不能使他和同事相处得更好,也不能帮他达成自己的目标。

3.面对愤怒的理性方案

到目前为止,假设汤姆对同事的态度有正确的推论,他该如何更理性地修正他的信念来解决问题呢?一旦他承认了他原来的信念是非理性而具自我防御性的,那么他就可以用下面这些比较良性的信念来取代原来的想法:

“既然我对我的同事们很体谅,我当然希望他们也那样子对待我,不过他们并非一定非得如此不可。我有我自己的看法与价值观,同样地,他们也会有他们自己的。不管我的同事们同不同意我的看法,我依然能追求我自己的工作目标。”

“如果同事们不照我期望的方式来对待我,的确有点厌烦,但那又不是世界末日,有什么好怕的呢?”

“不被体谅当然不是一件如意的事,但不至于是不能忍受的。”

“即使是我被某个同事的陷害,错过了这次考试,也不能因此说他就是个烂人,不过是个偶尔做些不公平举动的小奸小恶之徒罢了,或许他自己也很讨厌他这点呢!无论如何,并没人把我绑起来不让我进考场,是我自己要上当的,这是我该负责,而我已经为了浪费那些宝贵的时间而心烦过了。为了自己的不小心而怪罪别人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以这些理性信念来思考的话,虽然汤姆会因为浪费了一年的时间而感到难过,但他也会决心再安排新的计划,把那些浪费掉的时间补回来,不再怨恨那个可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故意让他错过考试的同事,汤姆可以让同事们知道,是他自己和巴柏喝酒喝过了头,才把自己的机会弄砸的。借此,他可以表明,他会为自己的失误而负责。他也可以同时表明说,为了弥补自己的疏忽,他将再接再厉地准备下一次考试。这些理性的信念能让他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处境,而不只是感到难过,而这也有助于他达成目标,或许还能使他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转为更有建设性。

采取理性信念的两个主要好处是,一旦你把这些信念融入你的人生观之中,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有能力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