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3100000093

第93章

一剪梅

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上片矛头直指专权宰相贾似道,描写他威风凛凛,煞有介事,高坐庙堂之上。庙堂,指代朝廷。为了更多刮削、压榨人民膏血,他决意要在全国(实仅半壁山河的江南)经量土地,说干就干,马上下令经界丈量。接着,表现某些趋炎附势的“朝臣”,也迫不及待地附和宰相,上奏章申述所谓“经量”的必要,献计献策,不管旨令发下去以后,给江南各地人民带来如何深重的灾难。

下片,刻画贾似道的爪牙,湖南的地方官,“轻狂太守”的形象,太守,是汉的一郡之长官,唐宋当是刺史,这里指州刺史或转运使之类的官。这个地方官来到醴陵(在湖南,长沙东南)一带,他风闻朝廷下令“经量”土地,马上组织人马,到各地连夜开始经量。“闻说经量,星夜经量”,表现出太守之轻狂丑态。迫不及待替奸臣贾似道效劳。

从朝廷宰相到地方官,一一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如此轻率、猖狂!他们在金人入侵者面前,怕得要命,屈膝投降,一副奴才相。对人民如恶煞凶神,对金主奴颜婢膝,相形之下,对比何等鲜明。所以,词中紧接着发出愤慨质问和谴责:“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意即,淮河以北,大好河山,早已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之下,田地一片荒芜,这些地方必须收回,需要寸土必争,好去经量,为何不去收回,而偏要在灾难深重的南宋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九张机(六首)

无名氏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着待郎归。

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昏汗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第一首,“一张机”,从思妇夜织入题,“织梭光景去如飞”,感叹年华流逝。“兰房夜永”是孤眠人所在及其感觉。此句点明时间、地点,又见相思的情状。“呕呕轧轧”以下,用织锦表达离别愁恨与渴望团圆的感情。第二首,承接上首,“月明人静漏声稀”,写深夜织锦。“千丝万缕相萦系”有双关意,丝寓情思,缠绵柔和。后三句用晋人窦滔被放流沙、其妻苏氏织锦为回文以寄相思的典故,婉转回环,读之备觉凄伤。

第三首,“三张机”承上首“锦字回纹”申发。“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象征织女的美妙青春和热烈爱情。后三句,表达对爱情渴望,反衬虚度青春的忧惧心理。第四首,用“鸳鸯织就欲双飞”象征相亲相爱永结合欢的美好愿望。“可怜”一句转折,痛惜时光流逝,在忧思煎熬中红颜渐老,白发先生。第五首,跳过“五张机”、“六张机”,为“七张机”,写失望后的悲伤,“春蚕吐尽一生丝”,借“丝”、“思”二字谐音,用春蚕吐丝比喻心中柔软绵长的情思,并用春蚕吐尽一生丝象征至死不渝之坚贞。“莫教”以下,亦用象征手法,希望裁制衣物时小心裁剪,不要把锦纹上之鸾凤分开,意味着不要破坏辛苦编织的美好爱情。第六首,“春衣”前本有“八张机”、“九张机”,并有“轻丝”一首。“春衣”是十一首中之最后一首。“素丝染就已堪悲”言素丝染后,失去了原来的洁白,所以兴悲,用《淮南子·说林训》典故:“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素丝染就”借织锦成衣,完成“九张机”所表的织锦全过程。兴悲引起下文。“尘昏汗污无颜色”,言春衣被人糟踏,被尘土粉汗沾污,失去原来光彩。

九张机(九首)

无名氏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回纹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第一首,年轻女子新著春衣,到陌上采桑,春光那么的明媚、温暖,“桃花枝上,啼莺言语”,明明是人被美妙的春光和黄莺的啼唱迷住了,却说是“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第二首,出现年轻女子与意中人见面的场面,显然是承接陌上采桑而来。第三首,由采桑过渡到织锦。“吴蚕老燕雏飞”,形象显示时序的推移和季节更变。“东风宴罢”以下,写宫闱的宴游酣乐,为了馆娃宫女换舞衣而催逼寒女们赶紧织锦,丰富了词的社会内容。

第四首以下,承接“轻绡催趁”写织锦,展开相思之情。在织机的咿呀声中,颦眉暗锁,女主人公心事沉沉。第五首比较含蓄。“沈郎”,指南朝·梁沈约,沈约《寄范安仁诗》云:“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与徐勉书》云:“……百日数句,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言因相思而消瘦。

第六首,仍就所织锦纹抒情。用“花间更有双蝴蝶”,反衬内心孤戚苦闷。第七首,“鸳鸯”也是所织锦纹。成双成对的鸳鸯寄寓美好的爱情,是织女心中一种对幸福的追求的表现。第八首,是就织成“回纹锦字”寓意,显得深沉凄清。

第九首,仍从锦纹伸出。“双花双叶又双枝”反衬人间离别,归结到“薄情自古多离别”,发出怨思,照应《二张机》,收束全篇。

鱼游春水

无名氏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微透,红日薄侵罗绮。嫩笋才抽碧玉簪,细柳轻率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屈曲栏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念归期,梅妆淡洗。凤箫声杳沉孤雁,目断澄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春寒料峭,旭日初升,东风吹拂,燕子归来,是这首词一开头就展示给读者的早春景象。“秦楼东风里”,起句写景带出地点、时间。“秦楼”,泛指士人寄居之楼,是词人立足点。东风意味着春天。“燕子还来”,时节又是一年,触动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触,双飞之燕暗衬词人孤栖之身。又四句,写嫩笋刚刚露出地面,细柳吐出新叶。“碧玉簪”、“黄金蕊”是对笋尖和叶芽的比喻形容,色彩富艳。黄莺婉啭啼唱,鱼儿在水中活泼地嬉戏,一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浓笔写春光。字里行间洋溢着愉悦,也透露出一个身着罗绮、沐浴春光的主人公形象,他留连往返,俯仰成趣,适意和愉悦之中,暗含着某种遗憾与怅惘。

过片承上,正面写词人,进一步交代其立足点,人在楼上徘徊——“屈曲栏干遍倚”。“一番新桃李”句,把上片春光写足,“又是”二字,与上面“燕子还来”呼应,提示时光流逝,送往迎来,又是一年,牵引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本是自己思念佳人,却言“佳人应念归期”,切盼自己回去。这正是柳耆卿“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写法。接着,眼前出现佳人形象。“梅妆”以下,设想佳人切盼归人情状,别具特色。“梅妆淡洗”,其装束与色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思妇的身份和情绪。她不是“春日凝妆上翠楼”,欢天喜地、热烈天真、顿有所悟的少妇形象,也不是“玉箸”双流、望穿秋水的憔悴伊人,而是凝聚着希望、等待着团聚而心头笼罩着愁思的佳人。以下二句,“凤箫声杳”从听的角度渲染佳人愁绪,“目断澄波”从视的角度显示她的渴求。“沉孤雁”、“无双鲤”,反衬她孤寂失望,渗透着深沉的隐痛与不可抑制的悲怀。最后二句,“云山万重,寸心千里”,一句景、一句情关合你我双方,近应“佳人应念归期”,远应“秦楼东风里”,首尾叩合,往复回环,表现出渺远空间情思的交流飞动,余韵悠扬。

长相思

无名氏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上片,“去年秋,今年秋”言时光年复一年。“湖上人家乐复忧”,看去似乎泛指西湖一带人民生活变化,实际上是指贾似道,他生长在西湖,长期在这里为官,且有别墅“后乐园”在这里。往日,他青云直上,终日荒淫,得意、专横,何其乐也,今天,他竟遭可耻可悲的下场,又何其忧也,所以云“乐复忧”。接着用“西湖依旧流”作为反衬,大自然江山依旧,然而人事全非,显不历史无情。

下片,“吴循州,贾循州”,南宋末年同时在朝的两丞相,一个是坚持抗元的忠臣,一个是恶贯满盈的奸相,却先后贬徙同一循州,死予边远,时间仅仅相隔十五年。看来是一种偶然巧合,实际上,吴之贬谪循州是由于贾之陷害,贾之贬谪循州是他陷害忠良、恶事做绝后所得报复。十五年前蒙冤惨死的吴潜,今日追复原官,得到昭雪,虽死犹存。当年作威作福的贾似道,今天活活被人锤死,遗臭万年。“十五年前一转头”,时光何其速也,转瞬之间,命运向相反的方向作了转化,对这种恶人遭恶报,好人得昭雪的转化,时人拍手称快,庆幸欢欣。贾似道若早知今天的下场,当初何必那么残狠。“人生放下休”是从“十五年前(间)一转头”的历史变迁中申发出来的感慨。“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事无常,为人不可狠毒,不要得意忘形,人生又切不可太认真,所以说“放下休”。放下休,即放下吧,休是语气词。“人生放下休”与“西湖依旧流”前后照应,既表明江山依旧,历史无情,又有人事无常的慨叹。

御街行

无名氏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起句,从男主人公着笔,写秋夜无眠情景,引出一只孤雁作为全篇线索。“霜风渐紧,”意味着秋气日深,“寒侵被”表明词人深夜不能入睡。接着,从“听”字引入孤雁长鸣,“嘹唳”表明孤雁声音既响亮又凄清,在夜深人静时。令心境孤戚的人听来,格外悚动,伤情。下片紧承歇拍,向孤雁倾诉衷情。写得极为精采。他先详尽地向这只孤雁交代一个地址:“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由近及远,一步步细说寻找这个地点的路线,并描绘其方位与特征。然后点出个“小红楼”来,点出“小红楼”后,还不放心,再补上“门外梧桐雕砌”。可见词人对这个小红楼及其通往的道路多么熟悉,平日观察多么细致,感情多么亲切,记忆与思念又何等深刻入微;更可见今夜之叮咛又何等至关重要,审慎庄严,生怕雁儿有一点疏忽似的。听到这里,读者满以为男主人公将有一段重要知心话儿要向雁儿倾诉,或有一个重要信儿请雁儿传递给小红楼里的“人人”。可接着看下去,才知道他提出的是一个恳切的请求,即:当雁儿经过小红楼时,“请教且与,低声飞过”。最后才道出“那里有”心爱的“人人无寐”。这才真正道出了词人的心里话儿,点明了词的主旨。词人不是让雁儿捎信给对方,不是要它传递相思的信息,而是怕雁儿惊动那个“人人”,怕这嘹唳凄苦的雁声,进一步激发女主人公原有的孤戚与悲伤。不忍心让女主人公承受这种剧烈的煎熬。这种推测与关情深一层地反衬词人思念“人人”时心情的痛苦,不仅表现出他对女方多么理解,多么知心,多么信任,而且表现出那种推己及人,宁肯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损害别人的高贵品质,以及对女方体贴入微、倍加关怀爱护的自我牺牲精神。这种给予型的爱多么深挚、真诚,境界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