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1800000044

第44章 咏怀(其三十一)

阮籍

【原文】驾言发魏都[1],南向望吹台[2]。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3]?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4]。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5],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6],身竟为土灰。

【鉴赏】

该诗是《咏怀诗》的第三十一首。魏明帝末年,朝廷腐败,国事废弛,阮籍目睹这种江河日下的局面,忧虑不已,该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

[1]言:语词,犹“而”。魏都:指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2]吹台:战国时魏国的建筑,在今开封东南。此台又称繁台,一说就是范台,魏王婴曾在这里宴请诸侯。[3]梁王:即魏王。[4]处蒿莱:住草屋。以上二句是说魏王不善子用贤。这是他失败的原因。[5]夹林:地名,魏王游览之处。[6]华阳:山名,又亭名,在密县(今河南省密县附近)。公元前273年秦白起在这里大破魏芒卯,斩首十五万,魏人割南阳以和。

这首五言诗共十二句,以战国时的梁王比喻当时的魏君,借古事讽谏时政,表现了一个正直之士对魏王朝的担心忧患之情。

“驾言发魏都,南望何吹台”两句点题,说诗人驾车从魏都大梁出发,点明此行目的为凭吊吹台,引出诗人吊古伤怀的感慨。“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诗人伫立吹台,仿佛听到昔日箫管的余音,可梁王哪儿去了呢?“战士食糟粮”等四句,战士悲苦艰辛,贤士流露草野,可你却只知行乐,但行乐还未尽兴,秦兵已又攻来,魏国就这样在歌舞中被灭亡了。“夹林非我有”以下四句,诗人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惨景。夹林失陷,吹台上一荒芜,满是尘埃。军队败于华阳,身体随死亡化为土灰。这一幕幕悲惨的历史画面,无不寄托着诗人对政事的感慨。诗中用历史上魏王不理朝政,耽于酒色,而终兵败华阳,身化土灰的事实,讽谏当朝的魏国统治者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要居安思危,勤于朝政,否则就有灭亡的危险。

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借古以喻今也,明帝末年,歌舞荒淫,而不求贤讲武,不亡于敌国则亡于权奸,岂非百世殷鉴哉”。全诗借古讽今,笔力苍劲,气势雄深,富于激情,真切地表现出诗人对时政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