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1800000032

第32章 白马篇

曹植

【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1]。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名沙漠垂[2]。宿昔秉良弓,梏矢何参差[3]。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4]。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5]。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6],不得中顾私[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鉴赏】

《白马篇》又称《游侠篇》,也是曹植自制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为题。该诗,借描写一位北方少年侠士的形象,抒发自己为解救国家危急,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不惜抛弃性命的豪迈之情。

[1]连翩:轻捷矫捷的样子。[2]垂:同陲,边地。

[3]楛矢:梏木做的箭。参差:本意是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实际是指多。[4]月支:箭靶名。[5]剽:轻捷。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属动物。[6]籍:名册。[7]顾私:怀念个人或家庭的私事。

该诗可分为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介绍少年游侠的身世来历。“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二句,以物写人,气势夺人,白马飞驰,引起悬念,扣人心弦。“借问”几句,以问答形式,补写出人物的身份来历,点出这是一位来自北方的游侠,年少时离开家乡,奔赴战场,现已扬名边陲了。

第二层是“宿昔秉良弓”以下几句,铺写少年游侠的武力高强。他弓矢不离身的日夜苦练,可以左右开弓,俯仰射箭,弓无虚发,矫捷、勇猛赛过猴猿、豹螭。这里对少年游侠的高超武艺,极尽夸张渲染。既补充了前段的人物形象,也为后面战胜强敌埋下伏笔。

“边城多警急”以下为诗歌第三部分,补叙出游侠“西驰”的原因。边城告急,少数民族首领屡屡率部入侵,他闻警赶赴战场,准备迎战敌人,以锐不可当之势直入敌营。“弃身锋刃端”四句写他心内所思:既已置身于枪林刀丛之中,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呢?这几句把游侠舍家为国,视死如归的高尚品德表现得淋漓尽致。结束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以高涨的激情进而点化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凸现了主题。

这是一篇新题乐府,作者摆脱乐府旧题的束缚,写人、叙事、抒情合理融合,激昂慷慨地表现出了诗中的主题。作者采用乐府民歌中常见的手法,铺排渲染,比喻夸张地刻画人物,且节奏明快,对仗工整,风格豪放。朱乾在《乐府正义》中认为:“本诗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篇中所以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