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1800000297

第297章 咏单凫

萧纲

【原文】衔苔入浅水,刷羽向沙洲。孤飞本欲去,得影更淹留。

【鉴赏】

“凫”即野鸭子,性喜群居,如今却剩下孤零零的一只;诗人内心寂寞,见此顿生感慨,便即情即景写诗咏叹。

诗的前两句写单凫之形,后两句传单凫之神。写形之能事,在于确切显示眼前所见的,确是“凫”,而不是家养鹅鸭或其他水鸟。从外形上看,最容易相混的要数与家鸭的区别。诗人有鉴于此,有意回避了对凫作静态的描绘,而从动态中加以表现:它一会儿“衔苔入浅水”,一会儿又“刷羽向沙洲”,不停地飞动,不停地忙碌。“入”字、“向”字,不仅富于动作性,而且都有空间上的位置转移:它从别处飞来,“入浅水”——“衔苔”,既而又离开浅水起飞,“向沙洲”——“刷羽”。凫好动的野性,在这短短的十个字中被逼真地表现了出来。诗人在《咏寒凫》诗中写凫“回水浮轻浪,沙场刷羽毛”,同样是注意到了凫的特征的描写,可以与此诗并读。诗人所咏的是“单凫”,这样,传神的后两句就要把“单”字写透。第三句说“孤飞本欲去”,“孤”字直接点题,但尚属皮相;“本欲去”才是提摄其精神,“孤”而难耐,故生离去之想。末句反接,为什么“欲去”而终于一直未去呢?是由于“得影”——“刷羽”时见到了阳光映出的自己的影子,以为有了凫伴,孤寂的心得到了宽慰。诗人用人间形容孤独的“形影相吊”来解释单凫之在原地逗留的原因,构思上颇见新意。也由于这传神的一笔,凫的孤单可怜得到了出神入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