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药学知识问答
16701000000013

第13章 中医基本理论及中药学知识(9)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由于蜂蜡在常温中呈固体状态,服用后溶化缓慢,蜡丸在体内不崩解,直接从体内排出,类似于现在的骨架制剂,因此为长效制剂。调节用蜡量可以使蜡丸不在胃中溶解而在肠中溶解,防止中毒或对胃起强烈刺激作用。所以若方剂中含有较多剧毒药物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均可采用蜡丸。临床常用的有三黄宝蜡丸、黍米寸金丹、妇科通经丸等。

6.浓缩丸

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如牛黄解毒浓缩丸、安神补心丸等。浓缩丸有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大,易于服用,贮运方便,节约赋形剂等优点。

7.中药滴丸

中药滴丸是将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加入特定的载体(基质或辅料),加热溶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由于载体对药物具有湿润、阻碍聚集、增溶和抑晶的作用,药物在基质中主要以分子、微晶或胶体状态存在,药物总表面积增大。不仅能增加一些难溶性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和吸收速率,而且也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因此,中药滴丸与传统的中药制剂相比,有主药在基质中分散均匀,剂量准确,药物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等优点。另外滴丸可以含化或吞服,药物快速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因而剂量小、起效快,有西药相同的速效作用,而且携带也非常方便。如复方丹参滴丸、冠心苏合滴丸、清咽滴丸等。滴丸可以含化吞服,对口腔咽喉疾病治疗有一定的优势。此外,用于耳腔内局部治疗的药物,制成滴丸具有长效作用。

目前滴丸剂的品种有:速效高效滴丸、缓控释滴丸、溶液滴丸、栓剂滴丸、硬胶囊滴丸、包衣滴丸、脂质体滴丸、肠溶衣滴丸、干压包衣滴丸等。中药滴丸制剂是国家重点开发项目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开发滴丸制剂最多的国家,近年来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药滴丸已成为我国独有的一种剂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五、什么是胶囊剂?

胶囊剂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微囊等,主要供口服用。

1.硬胶囊

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制成的均匀粉末、细小颗粒、小丸等,填充于空心胶囊中的胶囊剂。胶囊剂携带、运输、服用都比较方便,临床上应用较多。但相对于片剂来说不能包衣,在防潮性方面没有优势,而且容量小,药物服用量提不上去。为了制成胶囊,往往辅料加得不够,内容物易吸潮而结成棒状。另外对于胃病(胃炎、胃溃疡),胶囊崩解后常有大片的胶囊皮,一定时间内在胃中存留对胃有刺激作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如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血脂康胶囊等。

2.软胶囊

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液体药物或与适宜辅料混匀后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软胶囊一般适宜于油性或油溶性药物,因为胶囊皮是由明胶、甘油和水组成的,基质一般用植物油。但现在批准上市中药软胶囊大多是将水提干膏粉和植物油用胶体磨研匀后制成软胶囊,由于水提物与胶囊皮有亲和性,时间长了有可能吸去胶囊皮的水分使胶囊干裂或水提物含水量高时胶囊皮软化粘连,临床使用时应予以充分的注意。另外,有以聚乙二醇为基质的软胶囊,也可能有上述问题。如藿香正气软胶囊、六味地黄软胶囊等。

3.肠溶胶囊

系指不溶于胃液,但能在肠液中崩解或释放的胶囊剂。肠溶胶囊适宜于对胃有刺激或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特别适宜于治疗肠道疾病,可以直达病所,不在胃中消耗药物,如消栓肠溶胶囊。还有一种结肠定位胶囊,仅在结肠崩解,对治疗便秘、结肠炎具有靶向作用。

4.微囊

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药物微粒或液体药物微滴包裹成直径1—500微米的微小胶囊剂,简称微囊。微囊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各种剂型。微型胶囊剂具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减少挥发性药物的挥发等特点,是中国研制成的一种新剂型。

六、什么是片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或用其他适宜方法制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咀嚼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肠溶片等。中药片剂的优点是剂量准确,质量稳定,便于服用,携带运输方便,生产条件卫生,便于工业化大生产。片剂服用时直接吞服,婴幼儿不宜,必要时研碎服用。随着制剂工艺的革新,片剂剂型也不断发展。

1.普通片

为经压制而成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片剂一般直接吞服使用,片重一般在0.1—1.2g之间。可为裸片或包衣片。包衣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增加药物的稳定性,现在片剂基本都包衣。一般包衣片分为糖衣和薄膜衣,糖衣要包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和有色糖衣层,工艺复杂。粉衣层用大量滑石粉,而滑石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现已很少应用。薄膜衣较薄,掩盖气味、隔湿和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都很好,包衣简单,成本低,是以后的主流。若糖衣片和薄膜衣片市场上都有,建议临床上用薄膜衣片。如穿心莲片、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葛根芩连片等。

2.含片

系指含于口腔中缓慢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含片压制时没有加崩解剂,在口腔中不崩解,慢慢溶化而释放药物。由于直接作用于口腔和咽喉,因此对咽喉和口腔疾病较为适宜。如银黄含片、桂林西瓜霜含片。由于含片在口腔中溶化,不用水,携带运输方便。其部分药物可直接通过口腔粘膜吸收而直接进入血液,不但起效快,而且无肝脏首过作用。因此现在除局部用药外,越来越多的作为全身治疗用药剂型。因为含片是含服,因此婴幼儿不宜服用,以免有气管被卡住的危险。

3.咀嚼片

系指于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咀嚼片是直接嚼服,因此压制时没有加崩解剂,且硬度不能太大,以免无法嚼服。咀嚼片可以很大,到每片1—2g。如健胃消食片。咀嚼片服用较方便,可不用水,现在应用很广泛。因为咀嚼片是嚼服,四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以免有气管被卡住的危险。

4.泡腾片

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由于泡腾片是酸碱泡腾剂作为崩解剂而制成的片剂,遇水就强烈泡腾,因此只能加水泡腾后服用,严禁直接放于口中嚼服或吞服,因泡腾时会灼伤口腔或食道粘膜。泡腾片携带运输时是固体,服用时是液体,非常方便。因此适宜于各种人群服用,尤其适宜于老人和小孩服用。如清开灵泡腾片。

七、什么是颗粒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起效迅速的特点,又具有携带、运输、贮存方便的优势。按形状分为颗粒状和块状两种;按溶解性分为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按辅料不同分为有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常用的有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颗粒、止咳化痰颗粒等。

颗粒剂一般加温水或热水,溶解或分散后服用,所以基本上适宜于各种人群使用。颗粒剂药物容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中药的有效服用剂量,因此一般说来效果比服用量小的剂型要好,且生产、运输、携带和服用方便,现在临床应用较多。

另有直接吞服的颗粒,一般颗粒较细,用量较小,服用时将颗粒放于口中,用水冲服。在日本叫细粒剂,中国药典没有单列。泡腾颗粒仅能加水泡腾溶解后服用,切忌放入口中直接冲服。

八、什么是贴膏剂、膏药?

贴膏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病和外科疾病。贴膏剂包括橡胶膏剂、凝胶膏剂等。贴膏剂由于裱褙材料的透气性不好或药物本身和辅料的性质,一般对皮肤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有的还有过敏反应。临床使用时应注意根据病人的反应来调整用药的时间或换药。

1.橡胶膏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橡胶膏剂亦叫橡皮膏,由于橡胶为脂溶性基质,相对来说载药量较小,药物的释放性能较差,一般作为局部用药。橡胶膏剂多用于风湿痹痛,跌仆伤痛,如伤湿止痛膏、风湿止痛膏等。

2.凝胶膏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如祛风骨痛巴布膏。凝胶膏剂为水溶性基质,药物容量较大,释放性能好。一般亦用于局部治疗。由于凝胶膏剂对膏体的黏附性、透气性、软化点等要求较高,市售品种可能有质量不符合临床贴敷要求的产品,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宫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前者称为黑膏药,后者称为白膏药。如祖师麻膏药、寒喘膏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