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还可选用儿童能力测验(heahilitiesotgoungchildrentest)、运动觉敏感测验(kinestheticsensitivitytest)、轻微神经功能障碍检查(examinationotthechildwithminorneurologicalcysfunction)、粗大运动测验(testotgrossmotordevelopment)、运动ABC测验(movementABCtest)以及龚耀先编译的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等工具评定运动技能障碍。
上述运动技能障碍测验是一些代表性的诊断工具,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运用。运动技能障碍的诊断常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做出。
4.运动技能障碍的早期发现
重视高危儿的随访重视可能发生运动技能障碍的高危儿和婴幼儿时期出现的运动发育迟缓是早期发现的关键之一。应对高危儿的运动功能的早期发展状况进行检测,定期随访评价,及时指导。积极宣传科学育儿方式。随访检查和评价的方法可采用Geell婴幼儿发育量表、GMFM运动功能量表等,此外,更应重点检查动作和姿势转换能力。由于运动技能障碍儿童伴随的发育异常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对有运动技能障碍的儿童也需评价其他方面的功能,以资鉴别。
关注婴幼儿早期运动发育目标,如:手抓握、坐、爬、跑、穿鞋、扣纽扣和拉拉链、持杯、持勺等运动技能发育状况。
(六)干预和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预防或早期干预。
1.运动技能障碍的早期(0—3岁)预防0—3岁是运动技能发展的主要阶段,其中0—1岁是婴儿粗大运动发展的重要时期,—3岁是婴幼儿双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指导家长注意婴幼儿动作姿势质量和动作姿势的转换过程的训练,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避免过早训练与年龄不相适应的动作或跳过某个动作阶段,例如,没有经过爬行就直接进入站立和步行阶段。循序渐进地为孩子创造运动技能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2.对运动技能障碍儿童的康复治疗
(1)感觉统合功能训练是4—12岁运动技能障碍儿童重要的和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其意义在于,充分提供内耳前庭、皮肤碰触等感觉刺激,并科学、恰当地控制刺激输入的量和环境,促使儿童逐渐自觉地形成顺应和适应,进而激发其自信心和潜能,最终改善协调与控制能力。根据感觉刺激种类分为:触觉刺激治疗、前庭刺激治疗、本体感受刺激治疗、顺应性反应等。由于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部分运动技能障碍矫正,但并不是对所有运动技能障碍的矫正都有效。
(2)动作治疗(motortherapy)是一种有效的矫正运动障碍、改善个体动作行为的处方式治疗方法。常采用神经运动技能的目标训练(neuromotortasktraining,NTT)方法。由治疗师帮助儿童将需训练或特定的任务整合或分解为有效的动作行为模式,进行动作控制、动作学习,以促使儿童完成更加复杂的精细动作和协调动作。具体方法是:(1)将要训练的动作分解,以互动形式录制在光盘里;—让病儿观看互动光盘录像;—想像将要模仿的动作分步骤实施动作。在动作治疗中,根据儿童动作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理论原则,采用紧张一放松控制练习、身体意识训练、动作想像训练、躯体感知训练等多种方法,向病儿提供系列动作活动训练,帮助其循序渐进地发展走、跑、跳跃等基本动作技能,以提高动作协调、身体平衡、有意识控制身体各部位动作的能力,达到改善动作障碍,提高精细和复杂动作技能,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3.心理治疗在感觉统合功能训练和动作治疗的过程中,也可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常用行为治疗和心理支持治疗。治疗中注重治疗一游戏一教育三结合的原则,重视家长的参与作用。
三、沟通障碍
(一)定义
沟通障碍又称为发育性言语和语言障碍。是指在发出语声、使用口语进行沟通或理解他人的说话内容方面存在困难。沟通障碍分以下类型:语言表达障碍、语音障碍、接受一表达混合型障碍和口吃(言语不流利)。这些障碍将与以后发生的学习障碍在发展上有联系。
(二)流行病学和病程
在童年早期,轻度的发音障碍相对比较常见,约占学龄前儿童的10%。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克服了这些困难,所以,到6—7岁时,符合语音障碍诊断标准的只有2%—3%。同样,语言表达障碍(2%—3%)和接受一表达混合型语言障碍(不到3%)在学龄早期,相对来说也是常见的(APA,2QQQ)。然而进入青春期,大多数有发育性沟通障碍的儿童,都获得了正常的语言(APA,2000),约50%的人完全克服了他们的问题,同时另一半也有明显的进步,不过直到青春晚期仍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尽管语言问题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或减弱,但有沟通障碍的儿童,通常在早年负性行为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Beitchman&Young,1997;丁oppleberg&Shapiro,2000)。相关的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进而影响同伴关系和学业成就。
沟通障碍儿童中男性为8%,女性为6%(Tomlin,Forrest,Pu&Kim,1997)。然而,因为有语言困难的男孩容易因其他更多的行为问题被带去看医生,这可能是男孩多见的原因之一(F.B.Wood&Felton,1994)。
(三)病因
1.遗传学语言发育过程在相当大程度上显示了可遗传性(S.L.Miller&Tallal,1995),但特定的遗传基础尚不明确。有特殊语言障碍的儿童,其中大约3/4有某种类型的学习困难家族史,双生子研究也支持存在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沟通障碍的儿童存在时间加工缺陷,由于对各种声音反应的神经环路存在细微且重要的差异,因此他们对某些语音的译码会更加困难。
2.大脑解剖学和神经影像学显示,对语音的识别和分割的缺陷与大脑左后半球的功能问题有关。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研究显示,语音识别任务完成差的被试者,其左侧颞叶的活动就弱。所以,语音问题可能是控制音素加工的大脑左后半球系统的神经学缺陷或偏差所致(S.Shaywitz等,1999)。
3.耳部感染1岁时反复中耳感染或中耳炎常常是导致语言功能损害的生物学因素。由于经常或长期的感染,导致听力丧失。在关键期出现中耳感染可以导致早期的语言问题,但如果缺乏感染史,病因可能与神经有关,这种情况的影响较前者更持久。患慢性中耳炎的儿童,由于他们试图在学习适当的言语交流方式上赶上同龄人,以至于他们的社会发展方面也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延迟(Shriberg,Friel一Patti,Flipsen&Brown,2000)。
4.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沟通障碍起了多大的作用?一些家长是否在促进子女的语言方面没有提供适当的榜样?由于家长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心理学家一直很认真地在研究这个课题。在对有和没有语言表达障碍的儿童家庭的言语沟通情况的研究发现,家长根据儿童的能力调整他们的说话方式。当儿童只能说简单的2—3个单词的短句时,家长相应调整他们的说话方式。但除个别的儿童忽视或虐待案例外,沟通障碍并不是由家长引起。家长的讲话和语言刺激会影响语言发展的速度和范围,但并非导致具体某种特征的沟通障碍的特殊损害(丁allaletal,1996)。
(四)诊断
CCMD一3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至少具备下列一项:
(1)构音障碍发音不清,长期不能使用发育阶段应有的语言,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正常儿童的变异范围。
言语表达障碍言语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水平和自己智龄应有的水平,但言语理解能力正常。
言语理解障碍言语理解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水平和自己智龄应有的水平,可同时伴有言语表达障碍。
2.言语障碍的特点不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失语症或广泛发育障碍、聋哑症等所致的言语障碍。
(五)治疗
幸运的是语言表达障碍和类似的沟通障碍通常可能不需要干预,通常在6岁时会自行纠正。但家长也还是需要寻求帮助,以便理解他们的子女言语发展的延迟和确信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有可能促进语言的发展。
(邹冰林节)